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紫砂壶的文化底蕴:五美欣赏紫砂壶到底有没有文化底蕴?这个问题如同人有没有灵魂一样至关重要。我们看了许多关于紫砂文化的书籍,听许多人说起紫砂壶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当我们思索紫砂壶的文化底蕴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却没有人给出正确的答案。有“北京老壶”之称的宋双才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如今人们收藏紫砂壶只看泥料、工艺、款识、年代,而不知紫砂真正打动人心之处在文化。紫砂壶可以说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壶上有造型艺术、绘画艺术、有金石篆刻、诗词铭文,当水注入壶内,还可以发出美妙的声音,有如泉水流淌的音乐;有些壶型仿佛舞蹈动作的定格。但,一抔泥土之所以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是因为它深厚的文化寓意,它的精神本质。如同月饼之美在于象征着团团圆圆,玉石之所以几千年来被文人所宠爱,因为它是美好人格的象征;因君子比德于玉,演绎出一套博大精深的玉文化;紫砂壶的魅力同样如此。宋先生在总结紫砂壶文化底蕴的时候,借鉴玉之“五德”提出紫砂文化的“五美”。和之美“和为贵”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并不是与“斗争”相对而言,而是与“同”相对而言。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和”的精神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的,是对多样性的坚守。紫砂壶的和之美就体现在对万物多样性的尊重,在于一视同仁的胸怀。和一切茶。爱茶人都知道,喝绿茶要用玻璃杯,喝乌龙茶需用盖碗,但是紫砂壶作为泡茶器皿,既可以用来喝绿茶,也可以喝现在时髦的普洱茶。自明代人们饮茶习惯发生改变以后,紫砂壶成了最好的饮茶器皿,那时还只有绿茶。直到清中叶以后,有了发酵工艺,茶的种类多了起来,人们发现,紫砂壶适合于各种茶,能冲泡出最好的效果。茶具砂为首,无论是高贵的普洱、龙井,还是乡村野老的茉莉花茶,置于紫砂壶中,都可氤氲出最醇正的香气,流淌出最本真的色泽。 和一切人。无论饮茶者高低贵贱,紫砂壶一视同仁。皇帝可以用,普通民众也可以用。皇帝尽管用出皇帝的气派,百姓自有百姓的乐趣,紫砂壶承受着不一样人一样的爱。和天地万物。天地万物皆可幻化为壶,皆可把玩于掌心之中。瓜果梨桃、人物众生,在做壶人手中一跃而出,自然会把不同的情感愿望带到壶上。有一壶名为波浪锥,波浪锥传说是当年荆轲刺秦王的武器。但人们企盼和平,希望化干戈为玉帛,化利器于茶水之中。这把壶自然表达了做壶人追求和平的美好愿望。李昌鸿先生曾做一对儿壶,名为雍容华贵。一高一矮两壶象征夫妻二人,壶上刻有举案齐眉故事,祝愿人间和和美美。壶可传情、可达意,紫砂和万事万物万种情愫于壶上,令赏壶人思接千载。融之美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要素。大千世界,万水争流,汇入大海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人生的至高境界既在合而不同,又讲博采众长,互相吸收。周易所说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刚柔相济也是这个道理。壶小乾坤大,万事万物相互依存、彼此交融的哲理皆容于一壶之中。融金木水火土。书画纸张由树木加工而来,遇火立刻成灰。而紫砂本身是土,又含铁质,遇水成泥,逢火成陶,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在烈火中融为一体,锻造出一个通透的新生命。这一锻造过程不需任何修饰,不像瓷器那样需要包上一层彩釉。紫砂壶可以说是表里如一,素面素心。融方圆刚柔。紫砂壶不仅造型上有方圆之分,壶身、壶把、壶嘴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壶上的线条更是有曲有直、刚柔相济。即使看似圆形的筒身,其横截面也可以是方形,真是方中寓圆,圆中有方。再细观壶之神韵,即使气质刚强似猛士,曲水流长处也自有侠骨柔肠。融天地四方。壶身虽小,却能自成一个世界。壶中有上下,壶因为有把有嘴可以分出前后左右,甚至因为它的闭合结构可以分出表里。壶上的“上下左右前后”与天地“六合”一样合成一个天下,且两两相对应而存在。用之美苏东坡仰天长啸:“天生我才必有用”,道出了顶天立地的豪情!用,是气魄,是价值所在,更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做有用之才不仅是历代文人侠士的人生追求,也是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准。顽石可填海、可补天,落叶化作春泥更护花,万物之美也在用中得以充分体现。然而收藏界却滋生出一种怪现象:一件所谓古董放进多宝阁养尊处优,它的收藏价值节节高升,它的实用价值却随之降为零,成了尊贵的“废物”。比如玉如意,原本是民间搔痒的工具,后来渐渐转化成陈设珍玩。如今你是万万舍不得拿它在背上挥舞了。紫砂壶却是收藏品中的另类,它永远不会丧失实用功能,它的美就体现在与你朝夕相处的饮茶起居之中,而且越用越美。紫砂壶的美存在于使用当中,将沸水注入壶中,观壶色莹润如玉,听泉眼细流汩汩,茶香袅袅而来,壶在你眼中亦真亦幻,龙飞风舞,却又触手可及。拿来摩挲把玩,心中顿生愉悦亲近之感,亦可舒筋活血,强身健体。无论青花瓷、青铜尊还是罗汉塌,都会用旧,而紫砂壶却能在使用当中愈发光彩照人,越用越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养壶”。壶靠使用以养生,以养浩然之气。紫砂壶的用之美也并非逞一时之强。紫砂壶与茶文化相伴而生,只要茶在,它就有用武之地,就可以日日提醒你不可一日无茶,不可做无用之人。奇之美追求奇特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情结。有道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文似看山不喜平。传说紫砂壶的创始人供春曾做过一把壶,不泡茶时壶为褐色,往壶里注水,壶身随水位上升渐渐变色,注满水后全部变为绿色。不论这样的传说是否属实,可见在紫砂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追求奇特是一个目标。紫砂材质特殊,这是一奇。它具有双重气孔结构,可以适合一切茶,泡茶隔夜不馊。而且紫砂材质有类似海绵的吸附性,常沏茶的壶,就是不放茶叶,水中也有茶香。紫砂还可以独立成陶,是世界上唯一不需要添加其它矿物而独立成陶的陶土,它本身具有很好的粘结度和可塑性,具备单独成型的能力,是世上的泥土中最奇特的一种。用这种被称作泥中泥岩中岩的五色土做成壶,出窑时形比冶铜,入手光可鉴人,且越用越有玉感,不能不谓之奇。紫砂壶表现力强,又是一奇。我们看一幅油画往往会产生真实的幻觉,当眼睛近距离观察一幅油画时,除了笔触就再也无法看到所表现的其他物体质感。紫砂就不一样了,用紫砂做成的牡丹壶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芒果壶看上去就是刚从树上摘来下的芒果,无论从造型、颜色还是质感来看,都惟妙惟肖。远看如是,近看也如是。紫砂做出来的动物、鸟虫更是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此外紫砂壶形态上“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大师级的壶每次都是创作,每一把都有不同,变化多端,幻化无穷。艺术贵在变化,紫砂壶把变化的奇美表现到了极致。隐之美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由来已久。大隐隐于市,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文化精英的主流人生观。从姜太公钓鱼,到诸葛亮隐居茅庐,传统文人的人生哲学是才能得不到施展时韬光养晦,一旦被重用便会鞠躬尽瘁、豪气冲天。紫砂壶也有这样的气魄。古人评价紫砂土与黄金争价,紫砂壶可与商鼎周彝比肩,甚至感叹:“人间珠玉安足取?不及阳羡一抔土。”可见在爱壶人眼中,紫砂壶虽不是金子却也一样发光。一把好的紫砂壶流落到哪里都不怕被埋没,它在日月精华中休养生息,等待人们发现它的真正价值。而一旦被发现,它尊贵的气质使它即使放在皇宫里也不会失色。虽然仅是一抔泥土,却能化高贵于泥土之中。紫砂壶表面无釉色,不以浮华悦人而藏温润光泽于泥内,只有在不断使用当中才会越来越美。这种含蓄、深沉的姿态也是一种人生的启迪 紫砂壶的“五美”恰与玉的“五德”形成巧妙的对照。宋先生总结说:玉的仁、义、智、勇、洁“五德”是玉石的天然之美,是指向自身的五种品德;而紫砂壶的和、融、用、奇、隐“五美”则是经过艺人的创造赋予的,不同水平的壶,五美的程度也表现不同。这五美要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在万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行业现状规模与需求趋势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皮裤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环氧地坪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特色农产品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2025特殊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培训
- 推动教育改革建设教育生态系统
- 医疗手术中虚拟现实的模拟与辅助
- 打造高效健康宣教体系推动医疗产品销售增长
- 技术如何赋能商业发展以缩小数字鸿沟
- 基于教育大数据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 【公开课】三角形的边+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2025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含答案)
- 【公开课】+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 2023aki的预防诊断和管理
- 慢性肾衰竭患者心理的护理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河南省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安徽外国语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DB64-266-2018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题训练:实验题、综合题(含答案)
- 2025年经济法与金融监管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