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5讲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专题突破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5讲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专题突破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5讲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专题突破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5讲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专题突破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5讲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专题突破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讲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贺兰山位于内蒙古高原与宁夏平原之间 海拔大多为2000 3000米 最高峰海拔3556米 降水量由山麓向山顶逐渐增加 山中森林资源丰富 下图为宁夏平原及周围地区地形和地质构造剖面图 1 根据图示信息 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 简述宁夏平原的形成原因 2 分析贺兰山对宁夏平原自然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3 答案 1 岩层断裂下陷 黄河携带的泥沙及贺兰山的洪积物沉积而成 2 削弱了来自西北的寒冷空气的侵袭 抬升了东南季风 夏季风 在该地区形成较多的地形雨 阻挡了沙漠的东移 山中植被有效地减弱了水土流失和山洪暴发 起到了涵养水源 调节气候的作用 4 一 二 三 一 地形特征及其成因例1 2015 福建卷 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 阅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题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 秦腔 历史源远流长 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 秦腔飞地 乙城附近 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 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 沿108 e 的地形特征差异 5 一 二 三 答案 南侧以山地为主 地势较高 南高北低 起伏较大 北侧以高原为主 地势较低 北高南低 起伏较小 解析 根据等高线的数值 疏密等判断渭河两侧的地形类型 地势高低及起伏 6 一 二 三 归纳提升1 地形类型判断 7 一 二 三 2 地形特征描述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地势 海拔 地势倾斜方向 地势起伏大小 特殊地貌 如海岸线曲折 黄土广布 沙漠广布 冰川地貌广布等 3 地形成因分析主要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方面进行分析 1 内力作用主要从地壳运动 板块碰撞或张裂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的角度分析 2 外力作用应先根据区域特征判断外力作用的类型 流水 风 海浪 冰川等 进而找出对应的外力作用形式 侵蚀 搬运 沉积作用 如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河流携带大量的泥沙 物质条件 泥沙沉积 河流动力减弱 流速变缓 如河口地势低平 海潮的顶托等 潮流作用弱 搬运能力差等 8 一 二 三 二 地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例2 2012 海南卷 下图海港城市基隆年降水量在3200毫米以上 年降水日数为214天 素有中国 雨港 之称 根据图文资料 分别简述基隆冬 夏半年都多雨的原因 9 一 二 三 答案 冬半年 水汽充足 盛行东北风 因山地抬升 故多 地形 雨 夏半年 气温高 受地形影响 盛行上升气流 故多 对流 雨 解析 抓住关键词 分别 冬 夏半年 冬半年 水汽充足 盛行东北风遇山地抬升 多地形雨 夏半年 气温高 盛行上升气流 多对流雨 10 一 二 三 例3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题 d湖泊 图a 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 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 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 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 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 人工水渠 图c 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 日变化特征 并简述原因 11 一 二 三 答案 年均温较低 年变化 年较差 较小 因为海拔高 地处热带 低纬度地区 日变化 日较差 较大 因为海拔高 空气稀薄 白天增温快 夜晚散热快 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气温可能降至0 及以下 12 一 二 三 思维导图 13 一 二 三 归纳提升1 地形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14 一 二 三 15 一 二 三 三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例4 2015 天津卷 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题 16 一 二 三 京津冀地区古都较多 这些古都大多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 分布有共同特征 据图1分析 古都分布与山脉 河流的位置关系是 这种区位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 请答出两条 17 一 二 三 答案 位于山脉东麓 位于山前冲积扇 位于河流中游地区 位于河流中上游地区 坡度和缓 排水良好 水源充足 土壤较肥沃 土层深厚 答出任意两条即可 解析 由图可知 古都多分布在山前的冲积扇平原及河流的中游 这样分布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平坦的地形条件及充足 良好的水源条件和肥沃的土壤条件 18 一 二 三 归纳提升1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9 一 二 三 2 地形对交通运输选线的影响 20 2010 课标全国卷 24分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 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 的空间分布 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21 1 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 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12分 2 比较甲 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 并解释原因 6分 3 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 6分 22 答案 1 等雪期线在中部地区向北 东北 凸出 2分 表明沿mn一线中部雪期短于其东西两侧地区 2分 即东西部气温持续低于0 的时间较长 2分 中部气温持续低于0 的时间较短 2分 因此 中部地势较低 为平原 2分 东西部地势较高 为山地 东西高 中间低 2分 2 甲地雪期比乙地短 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 3分 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 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 水汽更充足 3分 3 丙地属于丘陵地形 2分 地势低于乙地 融雪径流量大于乙地 2分 丙地比乙地受到更多人类活动的影响 如林地被毁 过度垦荒等 2分 丙地更易被侵蚀 2分 23 得分要点 1 正确描述等雪期线的弯曲 得2分 准确阐释mn一线雪期长短及东西两侧 中部对应的气温高低 分别为2分 从中部和东西两侧地势差异解释其气温高低的原因 分别得2分 2 甲地雪期比乙地短的原因 3分 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的原因3分 3 丙地地形及融雪径流量大小 分别为2分 推断丙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大 为2分 24 思维导图第 1 题 纬度 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