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度生物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2荆江两岸的农民将丰收的水稻和小麦收获后,入库存入前,都会尽快晒干,其目的是()a降低蒸腾作用,避免能量消耗b促进光合作用,延长种子寿命c保证种皮干燥,防止虫类咬蛀d抑制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3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会延长贮存时间。这是因为该措施能a. 抑制呼吸作用 b. 促进光合作用c. 抑制蒸腾作用d. 促进物质转换4在水涝地上,植物也会发生萎蔫现象,主要原因是( )a植物吸水 b气候炎热水温高c植物失水 d土壤缺氧,根的生命活动受抑制5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a.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b.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分解有机物,贮藏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6北方储存蔬菜、水果的地窖里,常发生人窒息、晕倒的事情,其原因可能是( )a地窖里的温度过高 b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c地窖里的湿度太大 d蔬菜水果产生了有毒物质7长期阴雨天造成了小麦地中出现了水涝现象,植物则出现了萎焉现象,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小麦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小麦根部吸收的水分太多c、小麦的蒸腾作用过于旺盛 d、小麦生。的土壤中氧气不足8水果用保鲜袋“真空包装”,主要目的是a恒温 b防止水分散失 c抑制呼吸 d防止损伤9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萝卜、梨等很多种蔬菜或水果放久了就会空心,不如刚买回来的时候好吃,这是因为存放期间a.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 b.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水分c.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 d.光合作用消耗了大量的二氧化碳10据某报报道:某市某村的1000多亩小麦因水涝而枯死,其中500多亩面临绝产。某村民拔下的麦子根部都已经腐烂。下列说法中能解释此现象的是a.水涝抑制小麦根对水分的吸收 b.水涝抑制小麦叶的光合作用c.水涝抑制小麦叶的蒸腾作用 d.水涝抑制小麦根的呼吸作用1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b.生理过程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c.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动物到 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d.过程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12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含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气体循环13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全球瞩目,“低碳生活”将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过程增强后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减少大气中的co2c.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d.人类减少对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14下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b.图中3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c.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d.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丁丙乙15在寒温带地区,每到冬季几乎所有的植物都会落下叶子,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并不感到缺氧。这是因为a.天气寒冷,人们都在室内活动b.其他地区的植物释放的氧气,可以流动到这里c.由于寒冷,人们的呼吸作用下降d.在夏季植物释放了大量的氧气,贮存到冬季用162012年3月31日晚8点30分9点30分,全球共14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接力活动。低碳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下图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b.通过过程不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人类减少对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碳酸钙的形式循环17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 )a.光合作用的结果 b.呼吸作用的结果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d.大气对流的结果18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a.绿色植物 b.细菌 c.各种动物 d.真菌19“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的话题,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对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有重大意义,其原因之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 a吸收二氧化碳 b吸收水和无机盐c生产有机物d释放二氧化碳20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右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b.生理过程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c.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d.过程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二、判断题21由光合作用生成的主要产物通过筛管运输,筛管位于茎中的韧皮部。22在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也会消耗氧气。 ( )2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 )24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在于维持了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25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需要消耗氧气。( )26地球的氧气主要是由绿色开花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的。 ( )27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生存、繁荣和发展的基础。( )28植物一般白天只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晚上则只吸收氧、释放二氧化碳。( )29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在晚上进行。四、填空题30“山芋窖内多水珠”说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可产生_。“萝卜放久了会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即营养成分减少了,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分解 ,新鲜的蔬菜、潮湿的粮食堆久了会发热,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 。3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氧气,消耗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维持了自然界中的_平衡。32用生物学概念填空:(1)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 ;人类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 。(2)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开花、 、 、 四个过程。(3)克隆羊的培育属于 生殖;试管婴儿的培育属于 生殖。(4)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5)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共有的结构是 和 。(6)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 作用和 作用,夜晚进行 作用。33请你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答下列实际问题:移栽树木时,常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降低植物的 ;大棚内栽种植物,在增加光照的同时,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其目的是提高植物的 ;促进有机物的合成;农作物遭水淹时,植物受害的原因是根的 受到抑制。34今年3月27日,你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吗?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本届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理念的世博会,也是第一个“无烟世博会”。(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 ,并释放出 气体。(2)一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 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 400千克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 作用。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五、综合题35栽花或种庄稼都需要松土;而储藏甘薯、白菜的窖必须留有通风孔。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4分)36(4分)下图为生物圈中物质循环局部示意图,请回答:(1)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循环的。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这些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的是 。(2)示意图中的 是指 。37如图是绿色植物和微生物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局部图解,请据图回答(1)图中和图中 所示绿色植物进行的生理作用分别是 、 (2)绿叶合成的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的 运输到根部的(3)该图解中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为何成分? (4)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 38自然界除了水循环和氧循环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碳循环。以下是有关碳循环的图解,图中co2代表二氧化碳,h2o代表水。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分别代表绿色植物两种重要的生理作用。其中代表的是作用代表的是作用。(2)图中代表的生物是。(3)图中两种重要的生理作用发生的场所分别是_,我们又称它们为能量转换器。(4)写出图中所代表的生理过程的表达式: 。39下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在图中,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参与碳循环的生理活动是_。生产者和消费者在进行该项生理活动,获得生命活动所需_的同时,产生二氧化碳等物质。二氧化碳被生产者利用的生理活动是_。(2)在图中,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a是指_,它包括_和_两种生物。表示a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排出物的某种作用,从a的自身生活来说,该作用与图中_(填序号)所表示的生理活动的实质是一样的。(3)图中与碳循环密切相关的生理活动中,是在植物细胞的_中进行的,是在动、植物细胞的_中进行的。40试根据生物圈中物质循环的图解,回答问题。微生物分解作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abcd枯枝落叶尸体、粪便ab煤天然气石油(1)图中a、b分别代表的生物种类是:a ,b (2)图中a表示 作用,b表示 作用,c表示 作用,d表示 过程。41如图所示真菌、细菌及动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请据图回答:(1)图中的过程代表 ,过程代表_。(2)过程是由_完成的,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_,其主要作用是_。(3)动物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具有的作用是_ _。42请根据下列图表用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a、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a是 ,b是 。(2)a、b表示两种物质:a是 ,b是 。(3)由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量增加、人类活动造成植被的大量的破坏等。已经严重影响到生物圈中的 平衡。(4)“低碳生活”,我们在行动!请你写出你准备采取的具体措施。(至少两条)。 ; 。43下图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二氧化碳氧气平衡中的作用图: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 生物圈中的氧气主要来源是植物的 。 植物和动物通过 将有机物分解,细菌等微生物通过 作用将动植物尸体及腐烂物质分解,释放出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 如果地球上绿色植物减少,将会出现怎样的严重后果?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防止人类自身对环境的破坏,保护地球呢?(2分)44下图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该植物体白天在光下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吸收水和无机盐ab c d(2)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b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c绿色植物所有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必须要有光照(3)叶片下表皮的气孔数量比上表皮的 。45(6分)下图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二氧化碳和氧气平衡中的作用,分析回答: (1)生物圈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的_; (2)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是,从动植物来说是在_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3)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绿色植物通过 消耗二氧化碳。(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产物是 ,条件是 。六、探究题46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过程中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实验二),如图所示:(5分) 实验一 实验二(1)实验一中,选用不透光的黑色塑料袋,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 作用。(2)实验一中若甲袋能使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乙袋不能,则可判断 袋装入的是新鲜蔬菜。这也说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 。(3)实验二的装置如图所示,变量是 ;放置一昼夜后,打开瓶盖,迅速将燃烧的小棒分别伸入二个锥形瓶中后,装有新鲜的植物锥形瓶内小棒的火苗立即熄灭,装有烫过的植物锥形瓶内小棒继续燃烧,说明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了 。47将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如右图)并做以下实验:1、将此装置放在阳光下,由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小白鼠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提供了_,所以小白鼠和植物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不会死亡。由此可见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它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_,释放_。2、将此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小白鼠不久将死亡,原因是_;若取出装置中的绿色植物,小白鼠死亡时间将会_,由此可见在黑暗环境中绿色植吸收了环境中的_。48(6分)下图是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1)装置b内的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可以进行 作用。(2)把d处夹紧、e处打开,当光照一段时间后,绿色植物会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的检验方法是 。(3)若要加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在a装置中加入适量的 ,此时把d打开。(4)若用黑纸片将b装置罩上(d处扎紧),绿色植物主要进行 作用,若向c瓶中加入 ,可观察到 现象。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利用太阳提供的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并放出氧气,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解答此题只要熟练掌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2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解答时可以种子萌发的条件与植物呼吸作用的关系方面来切入种子的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充足的空气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转化为溶解在水里的物质才能被种子吸收利用,新收获的玉米、小麦、水稻等种子内含有较多的水分,呼吸作用旺盛,晒干后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以延长种子的保存时间故选:d考点: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生产中的某些做法做出科学的解释3a【解析】试题分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经常通过抑制呼吸作用的原理来保存种子和保鲜水果、蔬菜,而适当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可抑制呼吸作用,从而延长贮存时间。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降低温度可抑制呼吸作用。4d【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水涝地里水过多,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使土壤中的空气减少,植物的根无法呼吸导致植物出现了萎蔫现象。考点:植物的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的关系。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人类生产中的某些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5d【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把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进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实质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线粒体内的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利用。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6b【解析】试题分析:地窖内储存的蔬菜、水果,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了地窖内氧气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地窖内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较高,氧气的浓度相对较低,所以常发生人窒息、晕倒的事情。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点评:此题较新颖,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利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7d【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长期的阴雨天造成了小麦地中出现了水涝现象,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小麦出现了萎焉现象。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解答时可以从根的呼吸特点方面来切入,关键是理解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8c【解析】试题分析:氧气是植物正常呼吸的重要因子,氧气不足直接影响呼吸速度,氧气少呼吸作用弱,氧气多,呼吸作用强,蔬菜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影响蔬菜的储存时间,根据氧对呼吸作用影响的原理,在贮存蔬菜、水果时就降低氧的浓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蔬菜的储存时间,保鲜膜包装的蔬菜,保鲜膜内的氧气较少,抑制了蔬菜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较少,因此可以延长蔬菜储存的时间。考点: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点评:此题较新颖,考查的知识点是蔬菜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解答时可以从氧气与呼吸的关系方面来切入。9c【解析】试题分析:萝卜、梨等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萝卜中的有机物大量减少,导致萝卜空心,不如刚买回来的时候好吃。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10d【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小麦因水涝而枯死,水淹,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时间长了导致小麦因水涝而枯死,小麦因水涝而枯死的原因是水涝抑制小麦根的呼吸作用。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点评:本题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11d【解析】试题分析:既然该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那么图中“大气”的成分就应该含有“碳”,应该是二氧化碳,a错;生理过程是大气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入植物体内,这是植物的光合作用,b错;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只能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而不能倒流,c错;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正确,选d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知识,解答此题需要学生真正理解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含义、过程和特点等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12a【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一是完成了物质转化: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 二是完成了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是自然界中的能量源泉;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促进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可见a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意义。13b【解析】试题分析:a、过程生成二氧化碳,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不符合题意;b、通过过程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符合题意;c、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不符合题意;d、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森林被砍伐,绿色植被被破坏,措施是:多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利用新能源,所以人类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温室效应的影响及其防治。14d【解析】试题分析: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图中吸收大气的二氧化碳,所以图中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故不符合题意;b呼吸作用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图中能释放产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图中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故不符合题意;c将生物遗体和排出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生物是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所以,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故不符合题意;d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乙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乙是植物,丙、丁属于动物,图中乙丙丁三者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而选项中写反了,故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中的碳、氧平衡。15b【解析】试题分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自然界中的碳氧平衡,因为地球上的氧气并不是主要由树木来产生的,还由海洋中的藻类生产的,且空气是流动的,可以从温暖的地区流动到寒冷地区,所以,即使到了冬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几乎停止的时候,人们也不会感到因缺氧而呼吸困难。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的碳氧平衡。16c【解析】试题分析:a、参与过程的生物不仅包括生产者、消费者,还有分解者,不符合题意;b、通过过程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c、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森林被砍伐,绿色植被被破坏,措施是:多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利用新能源,所以人类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说法是正确的,符合题意;d、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不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17a【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植物体利用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是一切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够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促进植物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对植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温室效应是由于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性的大气变暖因此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有关的生理作用是光合作用考点: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8a【解析】试题分析:地球上种类繁多的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生物圈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有利于保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9a【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因此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解答此题需要熟练掌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20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把从环境中得到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b、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植物到动物、动物到微生物、植物到微生物。故不符合题意;c、生理过程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故不符合题意;d、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故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光合作用的意义;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21对【解析】试题分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由上向下运输。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筛管的位置、功能。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筛管的位置和功能。22对【解析】试题分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所以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也会消耗氧气。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23对【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有:一是完成了物质转化: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植物生长的需要,还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 二是完成了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是自然界中的能量源泉,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促进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因此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人类所用能源的主要来源,保证了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的来源,所以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考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点评:光合作用的意义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才能灵活的分析解决问题。24错【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植物体利用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是一切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能够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促进植物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对植物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气体循环不会改变整个大气的成分,因此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含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植物光合作用。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25错【解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使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所以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点评: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26错【解析】试题分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植物中又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藻类植物在所有的植物中占得比例最大,相对来说光合作用更强,可以说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藻类植物。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条件来掌握。27对【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细胞的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淀粉,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是有机物淀粉和氧气,光合作用是其它生物物质、能量、氧气的来源,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考点:光合作用的意义。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理解光合作用的意义,进行解题。28错【解析】试题分析:植物在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由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相反的两个过程,在白天光合作用远强于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植物体内就被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给消耗掉了,而呼吸作用消耗的氧,光合作用能大量产生,所以植物的呼吸作用表现不显著,因此植物白天表现为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在夜间,植物主要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植物晚上则表现为吸收氧,释放二氧化碳。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在光下绿色植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夜间主要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9错【解析】试题分析:植物三大生理作用,其中只有光合作用受光照的影响,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不受光的影响,所以在白天有光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夜晚因为无光故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而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30水、 有机物、 热量【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山芋窖内多水珠”说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可产生水,久存的萝卜由于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体内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分解了所以就空心了,新鲜的蔬菜、潮湿的粮食堆久了会发热,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热量。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进行的呼吸作用。31碳-氧【解析】试题分析: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掌握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促进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32心脏 神经元 大脑皮质 输卵管 传粉 受精 结果 无性 有性 气孔 种皮 胚 (不分顺序)(6)光合 呼吸(蒸腾) 呼吸【解析】试题分析:(1)心脏是血液循环系统的器官,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输卵管,它具有输送卵细胞的功能,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绿色开花植物的花成熟以后,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在柱头上粘液的作用下,花粉开始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柱头和花柱,到达子房,在花粉管萌发的过程中,花粉管中的生殖核进行有丝分裂并形成两粒精子,花粉管通过珠孔进入胚珠内部后,顶端破裂,释放出两粒精子,其中一粒与卵细胞结合,另一粒与中央的两个极核融合,完成双受精过程,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就这样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这样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3)有性生殖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试管婴儿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克隆是一个共同前体通过无性繁殖而形成的一群基因结构相同的细胞或个体。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大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1胚根、2胚轴、3胚芽、4子叶,1234合称胚,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果皮和1胚根、2胚轴、3胚芽、4子叶,1234合称胚,还有胚乳,由此可见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有的结构是种皮和胚。(6)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必须需要光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所以白天有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而在夜晚无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进行呼吸作用。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绿色植物的有性生殖,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气孔的功能,种子的结构,植物进行的生理作用。点评:此题为基础题,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题的关键掌握人体各个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种子的结构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33蒸腾作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解析】试题分析: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叶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空气的流通状况、大气湿度和温度等,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并剪去大量枝叶,都可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移栽的成活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其目的是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农田土壤板结或水淹时,通气状况减弱,根因得不到充足的氧,而影响呼吸,从而影响生长。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的因素等知识点,知识点多,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34(1)氧 二氧化碳 (2)光合作用 碳氧【解析】试题分析:(1)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和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2)光合作用是在光照的条件下,在叶绿体中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生成有机物和氧,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碳-氧平衡。点评:此题涉及温室效应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光合作用、环保等的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35松土,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分的氧气,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2分) 通风能降低温度,延长农作物的储藏时间。(2分)【解析】试题分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经常通过抑制呼吸作用的原理来保存种子和保鲜水果、蔬菜,通过中耕松土和排涝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促进根的生长;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空气的流通状况等因素,低温、干燥、通风和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的情况下可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延长植物的寿命。考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活的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36(1)生产者 (2)二氧化碳【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有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2)生物能进行呼吸作用,把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答:(1)绿色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生物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所以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分解者分解有机物为无机盐,二氧化碳和水,考点: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37(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2)、筛管(3)、分解者(4)、能量流动【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呼吸作用的过程,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营养物质的运输等内容识图、分析解答(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如图就是光合作用的过程;而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如过程(2)、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导管能从下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是从上向下运输有机物(3)、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属于分解者,把动植物遗 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4)、在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因此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考点:光合作用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呼吸作用的概念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结合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确定图中标号所示的过程38(1)光合 呼吸(2)细菌、真菌 (3)叶绿体和线粒体。【解析】试题分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如图就是光合作用的过程,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如图。(2)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3)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4)是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所以可写出表达式。考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多,难度中等,根据图形结合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进行解题。39(1)呼吸作用 能量 光合作用 分解者 细菌 真菌 (3)叶绿体 线粒体【解析】试题分析:(1)如图,乙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即过程,因此,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大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同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还消耗二氧化碳,这样,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所以呼吸作用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并且还能释放出能量,图中的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原油加工量合作协议书
- 2026届河南省长葛市一中化学高一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差压变送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供应室质量追溯制度课件
- 2026届湖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化学高一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供应室消毒知识培训课件
- 供应室感染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课件
- 供应室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 人物描写课件
- 2025年山东光明电力服务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指纹锁智能家居系统定制开发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UL1439标准中文版-2018设备边缘锋利度测试UL中文版标准
- 2024-2025学年上海行知中学高一上学期数学月考试卷及答案(2024.10)(含答案)
- DB52-T1631-2021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技术规程
- 客服外包合同范例
- 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数的开方、整式的乘除数学能力试题
- DB53∕T 1269-2024 改性磷石膏用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回填技术规范
- 2024年安陆中小学教师招聘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