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案 新人教版 【课程标准】(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课前预习案】一、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烂熟于心)1直接因素克里木战争(时间、作战双方、结果及俄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影响)2. 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当然,农奴制在政治方面也激化了阶级矛盾,出现了农民起义)3.19世纪俄国社会出现要求社会变革的呼声(新思潮的推动)(1)“十二月党人”的改革主张(2)进步“知识分子”群体的改革要求(3)进步的文学作品4.改革者及改革的根本目的:二、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一)“二一九法令”(“解放”法令)经济基础领域的改革 ( 烂熟于心)1、时间: 2、主要内容: 3、评价:进步性: 局限性: 4、实质及依据: (二)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1、司法改革:原因、内容、评价2、地方自治;措施、影响三、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烂熟于心)1、性质: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积极: 3、局限: 【课中探究案】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苏联史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材料三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回答:(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4分)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2分)(2)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6分)(3)材料三中队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6分)(4)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4分)【有效训练】2、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 1861(解放农奴宣言)载:“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材料三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2分)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2)材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2分)(3)材料三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4分)(4)结合上述材料,概要指出亚历山大二世的上述改革有什么积极意义?(2分)【课后拓展案】3. (2008上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俄罗斯人民是否还会长久地作老爷的破布他们是否还长久地买卖人口,把人当牲畜?是谁让我们沦为奴隶?是谁授予他们贵族的权利?又是谁让他们骑在我们穷人的头上,挥舞着鞭子?(1)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制度?(l分)(2)作者对这种制度持什么态度?为什么?(2分)(3)诗中所说的“人民”的地位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改变?(4分)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材料二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杨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材料三 据统计,1860年-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加了35倍多。请回答:(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哪些?(2分)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什么?(2分)(2)如果材料二的叙述是真的,那么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2分)出现的原因有哪些?(2分)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答案【课堂探究】1、(1)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2)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地主控制;完全自由的农民则完全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3)不符合实际。这部分农民受制于控制社区管理的地主,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存在。(4)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有效训练】2(1)主张废除。(2分)农民起义威胁沙皇的统治;农奴主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农奴主和资产阶级自由派想通过改革保存自己的权利和土地。(每一要点2分共6分)(2)农民成为拥有私产和完全自由的人;农民还可以赎买一份土地。(2分)(3)农民所付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农民并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义务获得完全自由。(每一要点2分)(4)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通过政治改革,推动着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课后拓展案】3、(1)农奴制。(2)批判的,农奴制是极其落后、残酷的制度。(3)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在法律上是自由的人(或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有拥有财产、改变职业、参加选举的权利(或享有财产、职业和选举等公民权利),地主不能把他们当作私有财产买卖、赠送和典押,不得干涉他们的生活。4、(1)反映了19世纪中叶农奴的悲惨生活和俄国工业发展的落后;落后的农奴制的阻碍(2)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