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专题1 第1单元 空气质量的改善 第2课时课时作业 苏教版选修1(1).doc_第1页
高中化学 专题1 第1单元 空气质量的改善 第2课时课时作业 苏教版选修1(1).doc_第2页
高中化学 专题1 第1单元 空气质量的改善 第2课时课时作业 苏教版选修1(1).doc_第3页
高中化学 专题1 第1单元 空气质量的改善 第2课时课时作业 苏教版选修1(1).doc_第4页
高中化学 专题1 第1单元 空气质量的改善 第2课时课时作业 苏教版选修1(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1 第1单元 空气质量的改善 第2课时课时作业 苏教版选修11在下列情况下,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煤的燃烧焚烧树叶燃放鞭炮飞机、汽车尾气排放天然气泄漏房屋装修吸烟a除b除c除 d全是【解析】煤燃烧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焚烧树叶能产生一氧化碳;燃放鞭炮也能产生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飞机和汽车尾气的排放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天然气中主要含甲烷;房屋装修中所用的胶黏剂中含有苯和甲醛等物质;吸烟会产生一氧化碳等。【答案】d2下列不是室内污染物的是()aco b甲苯c尼古丁 d食品袋【解析】室内污染物主要是由燃料、香烟、调味品、化妆品、装修材料造成的。食品袋是土壤污染物。【答案】d3下列做法不能够防治大气污染的是()a提高燃烧效率,安装除尘设备,保持路面清洁b使煤转化为液体燃料或气体燃料c植树造林,减少裸地面积d提高烟囱的高度【解析】a、b、c项可减少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植物可以过滤多种大气污染物,使大气净化。提高烟囱的高度仅使地表污染降低,但引起空气污染的物质的量没有减少。【答案】d4室内装修和家具挥发出来的甲醛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甲醛易溶于水,常温下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当温度超过20 时,挥发速度加快,根据甲醛的这些性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入住前房间内保持一定温度并通风b装修尽可能选择在温度较高的季节c请环境监测部门检测室内甲醛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后再入住d紧闭门窗一段时间后入住【解析】紧闭门窗,室内甲醛含量高,不利于甲醛从建筑材料中释放,d项不正确。【答案】d5下列物质中,最不易被酸雨腐蚀的是()a大理石雕刻 b钢制桥梁c铜制广告牌 d石英雕像【解析】大理石、钢材都易与酸反应,酸雨中溶有o2,此时铜也能与硫酸反应,若是硝酸型酸雨,则cu与它直接反应,而石英与酸雨不反应。【答案】d6关于空气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空气质量报告中涉及的主要污染物b正常雨水的ph等于7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d秸秆焚烧总体来说对庄稼是有益的,值得提倡【解析】二氧化碳不是空气质量报告中涉及的污染物,它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一氧化碳有毒,但并没有纳入空气质量报告;正常雨水中因为溶有二氧化碳而显酸性,ph为5.6;二氧化硫可以形成硫酸型酸雨,二氧化氮可以形成硝酸型酸雨;秸秆焚烧不但引起空气污染,还破坏了土壤的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容易引起火灾,引起交通事故,必须禁止。【答案】c7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40h14n2)、焦油和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吸烟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b烟焦油对人的呼吸道和肺部损害最大c尼古丁中的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571d香烟的烟气能使小白鼠中毒死亡【解析】无论何种香烟均危害人体健康。由于吸烟时容易引起不完全燃烧,所以烟气中含有大量的co,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发生中毒现象。【答案】c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灰石脱硫反应有两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排出的气体已经完全没有污染性c氢气属于清洁燃料d静电除尘可以完全除去烟道中悬浮颗粒物【解析】石灰石脱硫反应中只有2caso3o2=2caso4是氧化还原反应;汽车尾气中没完全燃烧的烃类化合物、co等也有污染性;静电除尘只可以除去废气中98%左右的悬浮颗粒物,而不能完全除去。【答案】c9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的是()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b二氧化碳含量过高造成的温室效应c石材释放出的放射性有害气体d劣质黏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害物质【解析】无论是烹饪时的油烟、石材的放射性气体,还是黏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气体,都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而b选项中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缓慢的积累造成的自然界的变化。【答案】b10室内环境是人们接触最密切的环境之一,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室内污染物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五种污染物是甲醛、苯、氨、氡和挥发性有机物b室内co含量过多易造成低氧血症c室内地基土壤和建筑材料中析出的氡可对人体造成辐射危害d保持室内空气无污染的最佳方案是常喷洒空气清新剂【解析】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无污染,应从根本上杜绝污染源。【答案】d11酸雨是ph小于5.6的降水,它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为硫酸和硝酸。酸雨的危害很大。 (1)酸雨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直接原因是_。a自然因素 b植被破坏c废水污染 d废气污染(2)酸雨中硫酸来自人为排放的大量so2,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的so2,它在大气中经尘埃催化与h2o、o2作用,形成酸雨中的h2so4,请写出与此过程相关的化学方程式。(3)为了减少酸雨的产生,以下措施可采用的是_。少用煤作燃料把工厂的烟囱建高燃料脱硫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入石灰开发新能源a bc d【解析】(1)酸雨是废气(so2、no2等)和雨水结合而成的,d项正确;(2)酸雨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3)要减少酸雨的产生,就要减少so2、no2等的排放,均能减少so2的排放。【答案】(1)d(2)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3)c12煤是一种常用的燃料。由于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对煤进行加工(如脱硫)。(1)这些废气会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导致哪些环境问题?(2)如果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会发生哪些化学变化?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下图是对煤燃烧产生的废气进行常温脱硫处理的基本流程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试写出废气脱硫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使用碱溶液脱硫的方法相比,使用石灰石脱硫有哪些优点和不足?【解析】大气中存在氧化剂o2,还有粉尘等可作为催化剂,氧化生成的so3仍能与h2o反应,生成物也是污染物。【答案】(1)空气中so2含量的增多,会导致酸雨的形成,也能引发人的呼吸道疾病。酸雨导致的环境问题:酸雨会使湖泊的水质变酸,导致水生生物死亡;酸雨浸渍土壤,会使土壤变得贫瘠,长期的酸雨侵蚀会造成森林大面积死亡;酸雨对人体健康也有直接影响,如酸雨渗入地下可使地下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增加,饮用这样的水会有害人体健康。(2)2so2o22so3so3h2o=h2so4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3)caco3so2=caso3co22caso3o2=2caso4caso42h2o=caso42h2o优点:石灰石脱硫比碱液脱硫廉价。不足:石灰石脱硫反应速率慢,吸收效果差。13. 测定室内空气中so2含量的装置如右图,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so2和i2发生的反应为(n2、o2不与i2反应):so2i22h2o=h2so42hi。 (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_的体积。(填写气体的化学式)(2)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则测得的so2含量_。(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3)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_代替。(填写物质名称)(4)若碘溶液体积为vaml,浓度为c moll1,n2与o2的体积为vb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用c、va、vb表示s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_。(5)将上述装置改为简易实验装置,除导管外,还需用的仪器为_(选下列仪器的编号)。a烧杯b试管c集气瓶d容量瓶e量筒f单孔塞g双孔塞【解析】(1)so2、n2、o2的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so2被吸收,气体体积的膨胀值即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n2和o2的体积。(2)根据下列反应:so2i22h2o=h2so42hi,可求出吸收的so2的体积:v(so2)vmn(i2),so2的体积分数,可如下求出:w(so2)v(so2)/v(混合气体)。式中v(so2)的量是由n(i2)的量决定的,而“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就会使得v(混合气体)增大,则w(so2)偏低。 (3)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可以用能吸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