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专题1 第2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2课时课时作业 苏教版选修1(1).doc_第1页
高中化学 专题1 第2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2课时课时作业 苏教版选修1(1).doc_第2页
高中化学 专题1 第2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2课时课时作业 苏教版选修1(1).doc_第3页
高中化学 专题1 第2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2课时课时作业 苏教版选修1(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1 第2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2课时课时作业 苏教版选修11水的污染主要来自()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长期接触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液、废渣的排放水生动物的繁殖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abc d【解析】水的污染主要来自工业生产中废气、废液、废渣的排放,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答案】b2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铜离子,对农作物和人畜都有害,欲采用化学方法除去有害成分,最好是加入下列物质中的()a食盐、硫酸 b胆矾、石灰水c铁粉、生石灰 d苏打、盐酸【解析】食盐和胆矾不能除掉铜离子,若加苏打,虽可除掉铜离子,但后面加入的盐酸不能中和酸性废水。【答案】c3经水质评价检测,某湖泊中的溶氧量偏低,下列因素不可能造成此现象的是()a大量耗氧有机物排入湖泊中b水体富营养化,使水生植物过度生长c气温较高,气压较低dca2、mg2浓度较大【解析】a、b、c三项都可导致水中溶氧量降低,d项不会导致湖泊水中溶氧量降低。【答案】d4要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最根本的措施是()a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b对河水进行消毒处理c控制农田排水d减少用水量【解析】改善水质的根本措施是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和对污染河流进行治理。【答案】a5某地有甲、乙两工厂排放污水,污水中各含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4种(两厂不含相同的离子):ag、ba2、fe3、na、so、no、oh、cl。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变成只含硝酸钠的无色澄清溶液,污染程度大大降低,关于污染源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aso和no可能来自同一工厂bcl和no一定在不同的工厂cag和na可能来自同一工厂dna和no一定不来自同一工厂【解析】如溶液呈酸性可能有ag、fe3、ba2等,不可能含有oh、so、cl,因agcl、fe(oh)3、baso4难溶于水,根据溶液呈电中性,一定含no。如溶液呈碱性可能含有:oh、so、cl,不可能含有ag、fe3、ba2,根据溶液呈电中性,一定含na。【答案】bd6目前,我国的太湖、巢湖等淡水湖泊受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污染,这种污染是湖水中某些元素含量过高而引起的,这些元素主要是()ah,obc,clcn,p dcu,hg【解析】n、p、k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水体中含量过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答案】c7你估计一个湖泊中氧气的浓度在什么时间和什么状态的环境下最高()a夜间被污染的湖水b夜间无污染的湖水c白天被污染的湖水d白天无污染的湖水【解析】综合分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生理功能即可得到答案。【答案】d8下列污水中污染物和治理方法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盐酸中和法 bcu2沉淀法cna2s氧化还原法 d氰化物沉淀法【解析】氰化物具有还原性,可用氧化还原法除去。【答案】d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俣病是因为长期食用富含汞的鱼和贝类而造成的慢性汞中毒b水俣病是因长期食用用含镉的污水灌溉的水稻造成c日本的水俣病是无机汞引起的汞中毒d深海的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富集浓度大【解析】水俣病是因长期食用含汞的鱼和贝类等而造成的慢性汞中毒。而且是无机汞转变为有机汞而引起的汞中毒。海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可以通过水中的食物链:海藻海洋微生物小鱼海鸟被富集,浓度逐级加大,海鸟对重金属离子的富集浓度大而不是深海的生物。【答案】a10某黄金冶炼公司在处理尾矿废液过程中,发生有毒hcn外溢事故,造成人员中毒。已知hcn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遇皮肤或通过呼吸道吸入均会造成严重的中毒或死亡,hcn遇明火或强灯光均会易燃或易爆。它的水溶液是一种极弱的易挥发酸。结合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a为了防止冶金络合剂氰化钠产生hcn,废液排放前应加入足量石灰和漂白粉b检查hcn外溢时,必须穿特制防护服,并用特制的手电筒c河水有自净能力,冶金废水可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进行稀释、降解d实验室配制氰化钠溶液时,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解析】hcn是酸性物质、剧毒,可被碱性物质石灰和漂白粉吸收,与其接触一定要加强自身保护,以防中毒。【答案】c11在一条鱼、虾几乎绝迹的小河边,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有四座工厂:甲、乙、丙、丁,它们排出的废液里,每厂含有na2co3、fecl3、ca(oh)2、hcl中的一种。某中学环保小组对河水监测发现:甲处河水呈乳白色;乙处河水呈红褐色;丙处河水由浑浊变澄清;丁处产生气泡,河水仍是澄清的。请回答:(1)四座工厂排出的废液里含有的污染物分别是:甲_,乙_,丙_,丁_。(2)在丁的下游某处取出的河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3)小河中鱼、虾几乎绝迹的原因是_。【解析】(1)ca(oh)2微溶于水,故甲处溶有ca(oh)2;乙处河水呈红褐色,说明含fe(oh)3,fe33oh=fe(oh)3,则乙处含fecl3;丙处河水变澄清,则发生反应:fe(oh)33h=fe33h2o;丁处发生反应:co2h=co2h2o。(2)通过以上反应可知,丁的下游ca2、fe3有可能被co完全沉淀。【答案】(1)ca(oh)2fecl3hclna2co3(2)na、cl、h、oh(3)废水中含大量的强酸强碱,改变了河水的ph值,使鱼、虾无法存活12在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原本澄清的井水在水缸中久置后,水面会出现一层棕红色的“锈皮”,并有少量棕红色絮状沉淀积于缸底,当地居民常采用往水中加明矾的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1)井水久置后,缸底出现的棕红色絮状沉淀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_,形成的原因是(写离子方程式):_。(2)用化学方法鉴别经明矾处理后的水的步骤是: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3)向含有铬离子(cr3)的废水中加入熟石灰ca(oh)2,降低溶液的酸度。当调节废水的ph至89时,铬离子形成cr(oh)3沉淀而分离,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解析】(1)棕红色絮状沉淀为fe(oh)3,是由于fe3易水解成fe(oh)3胶体吸附悬浊物沉淀而成。(2)明矾处理过的水中含so,检验so的存在即可。(3)据复分解反应规律书写方程式,再改写成离子方程式。【答案】(1)fe(oh)3fe33h2ofe(oh)33h(2)取少量水样加入少量bacl2溶液,若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即为明矾处理过的水ba2so=baso4(3)2cr33ca(oh)2=2cr(oh)33ca213某地有一池塘,生长着丰富的水生植物和多种鱼虾,后来,由于化工厂将大量污水排入池塘中,使水质恶化,各种水生生物先后死亡。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平衡角度看,池塘的这种变化说明_。(2)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3)经检测,污水中含有0.012 moll1的游离溴,可用亚硫酸钠除去污水中的溴,请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处理5 l这种污水,需加入0.05 moll1的亚硫酸钠溶液_l才能将溴全部除去。(4)要使池塘恢复本来面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_,首先要恢复的生物是_。【解析】本题为利用氧化还原法除去污水中的游离态的溴,采用加入na2so3的方法。水质恶化,各种水生生物先后死亡说明池塘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其原因是化工厂对池塘的污染超过了池塘的自我调节能力。亚硫酸钠与br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o3br2h2o=na2so42hbr。5 l污水中含n(br2)5 l0.012 moll10.06 mol。由化学方程式知需n(na2so3)0.06 mol,v(na2so3)0.06 mol/0.05 moll11.2 l。要使池塘恢复本来面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化工厂的污染问题,首先恢复水生植物,才能使池塘恢复本来面目。【答案】(1)池塘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2)化工厂对池塘的污染超过了池塘的自我调节能力 (3)na2so3br2h2o=na2so42hbr1.2 (4)化工厂的污染问题水生植物14随着上海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每天有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黄浦江;农村养殖、耕作方式发生了改变,猪饲料由“水花生”等天然饲料转变为人工复合饲料。农作物施肥由人畜粪尿变成以化肥为主,而大量的人畜粪尿也被倒入河流,造成黄浦江水体严重污染,生态平衡严重失调。请根据以上资料分析:(1)造成黄浦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2)造成黄浦江水域“水花生”大量生长繁殖的元凶是_;_。(3)控制黄浦江水体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