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中政治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导学案(创新班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中政治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导学案(创新班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中政治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导学案(创新班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中政治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导学案(创新班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一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也就是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 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_ 和 的唯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 的问题,即思维能否 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和 的标准。(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 和 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 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 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 和 决定着它们对其他 的回答。第二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一)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 展开的。2、唯物主义认为, 本原的, 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3、三种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之处:局限性:(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之处:局限性:(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优点和作用:(二)唯心主义1、唯心主义认为, 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 。2、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三)哲学上的两大阵营、两个对子(1)哲学的两个对子(2)哲学的两大阵营:基本派别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 的意义。判断: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说的是一回事。( )3、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4、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巩固训练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所有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d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2(13福建)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织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各地自然条件干差万别,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人民生产、生活习惯丰富多彩,根本不可能走同一的发展模式。只有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在充分尊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选择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这说明( )a存在决定着思维 b思维影响着存在c思维与存在不能分离 d思维与存在同为本原430年前的7月28日,一场毁灭性的大地震降临唐山!造成财产和人员的重大伤亡。灾难带来悲痛和忧伤,也激发出人们的爱心和勇气,催生出“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这说明( )物质决定意识 存在决定思维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存在和思维具有完全相同的特性a b c d5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6“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舱顺利着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成功。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角度看,人类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确处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把握时代脉搏,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a b c d7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因为它是( ) a唯物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b唯心主义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c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根本标志d所有哲学必然遇到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8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是否信仰宗教 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对物质和精神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 世界可否认识的问题a b c d9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b.“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10.某位学者问一位农民工:“你是做什么的?追求什么?”农民工答道:“打工,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学者回答:“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学者的观点( )a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分歧的正确理解 b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把追求满足或者物质满足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d把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11关于右图漫画表述不正确的是()a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b甲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c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d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12(13福建)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存在就是被感知 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b c d1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a. 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b. 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c. 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d. 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成世界的本原14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 )a否认了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肯定了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c否认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d否认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15下列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有( )水、火、土、金、木是世界的本原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气者,理之依也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a b. c. d.16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出。梦是人在白天活动时产生的潜意识转化而成的情境。下列与该观点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物是观念的集合 b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c无其器,则无其道 d未有此事,先有此理17有关专家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到2050年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油、气供应不足,需求不断扩大,进口将成为中国石油的主要供应渠道。上述材料中有关专家的观点是 a一种唯心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8先生(指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的感觉与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的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他( )认为人对花的感觉是对花的存在的反映认为花的存在离不开人对花的感觉认为人对花的感觉离不开花的存在 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第一性的 a b c d19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人的灵明决定天地万物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理在事先,事随理变上帝创造世界 绝对精神决定万物的发展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a. b. c. d.20“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一观点属于( ).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21下列观点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a . . d .22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气者,理之依也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可祷也” 理在事先,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世界就是经验世界就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a b c d23.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人的灵明决定天地万物 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理在事先,事随理变,理在事先 上帝创造世界 绝对精神决定万物的发展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a. b. c. d.24中国式过马路,是指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一种现象,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红绿灯无关。有人表示:“斑马线存在与否,取决于大家的目的。”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a子不语怪力乱神 b未有此气,先有此理 c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d存在即是被感知25自有人类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