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点 绛 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靖康之乱前,词人李清照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她这时期的词,主要是抒写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对自由的渴望。风格基本上是明快的。点绛唇(“蹴罢秋千”)很可能就是这一时期中的早期作品。这首词的上片用“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给读者描绘出一个身躯娇小、额间鬓角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紧接着,词人转过笔锋,使静谧的词境风吹浪起,写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地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光着袜子,害羞地朝屋里就跑,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这把封建社会深闺少女的另一种心理和行动,也就是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遵守所谓“礼”的心理和行动,逼真地摹写出来了。但是,她害羞地跑到门边,却没有照常理立刻躲进屋里去,而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这两个短句和李煜一斛珠中的“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样,成功地写出了少女的情态。同时,李清照这两个短句还生动地表露了少女的内心世界。她嗅青梅,不是真的嗅,而是用以表现其若无其事来遮掩她的紧张。这和欧阳炯贺明朝中的:“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晃冲之传言玉女上元中的“娇波溜人,手捻玉梅低说”,都有类似之处。这和今天现实生活中,年轻的姑娘以摆弄辫梢、手绢等,来掩饰她的害羞、紧张也是类似的。至于“回首”,那也和欧阳炯南乡子中“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的“回顾”,李珣南乡子中“玉纤遥指花深处,争回顾,孔雀双双迎日舞”的“回顾”一样,虽然它们所表现的内容、表达的感情,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都是以简单的回头看的动作,表现比较复杂的内心活动的。李清照这两个短句中的“回首”是少女对来人打搅了她自由玩乐的不愉快,她要看看打搅她的来人是谁,她要看看把他弄得那么狼狈的是谁,是什么样的人。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束缚轻视的一面。这种思想感情,就其内容来说,远远超过了这一生活侧面的描写。在李清照之前,虽然绝大多数词都是写妇女,但是,能够描绘出妇女的形象,并写出妇女的内心世界,而且有一定意义的却不多。李清照这首点绛唇语言质朴,形象生动逼真,不但有心理描写,而且有一定的深意,的确是一首写封建社会的少女(词人的自我写照)的好作品。它和李清照的著名词作一翦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声声慢(“寻寻觅觅”)等完全可以媲美。(马兴荣)闲话李清照兼点绛唇一说到宋词,人人都会提到两大词派,一为豪放词派,一为婉约词派;说到词派,说到婉约,自然而然地要说到李清照。李清照以她独特的婉约笔法,在词坛上独树一帜。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出身于颇有文化教养的封建士大夫家庭,由于她自幼受到浓厚的文学艺术的熏陶,因此,她流传后世的绝大多数作品,成了艺术价值很高的文学精品。李清照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她不仅是个作词高手,而且在诗歌、散文、音律、绘画、书法、金石刻等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最吸引我的是,李清照的词在表达上笔法清新,多半是通过曲折婉转的表达方式,细腻矛盾的心理刻划,倾诉缠绵悱恻的情怀,从而达到语浅意深的境界。 在婉媚看来,李清照在表述上特别的与众不同,时时令人耳目一新。比如:描述相思之愁苦,她写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诉说相思难以排解,她在笔下言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而倾诉相思愁绪之多,她用“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只恐双溪蚱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来形容。很多时候,李清照往往只是用了三言两语,在不经意间,就把那缠缠绵绵的哀思和愁苦娓娓道尽。我喜欢她的点绛唇:“蹴罢千秋,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之所以情有独钟,首先是因为这首词写得很开怀,不像其他的词作写得那么悲悲凄凄,哀哀怨怨。更重要的是,这首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位妙龄少女羞羞答答的微妙心理和既好奇又羞涩的神态。其中,“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这几句,写出了一个花龄少女的活泼性格和天真浪漫的情态。而“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几句则是这首词的精华,就是这样的几笔勾勒,写出了一个别致的矛盾心情:一方面,封建“闺训“要求她避嫌,因为客人来了,毕竟,在那年代,男女不能随意见,可是,她本能地想知道究竟是哪一位客人来拜访了;另一方面,她想克制自己的欲望,归依“礼教”的条规,可是一想到可能是青梅竹马的“他”来了,却又情不自禁地倚门回首,偷窥一眼。在这样的描写别致的一个矛盾心情里,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女孩诞生了。一剪梅红藕相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一直那样的恩爱,所以在丈夫离开的时候才会那样的思念,倒是让我对闺蜜的话有些释然了。虽然是一句玩笑,但却真真切切的切痛了我的心。是啊,此时的自己不正如那时的李清照吗?至少那种心境是何等的相似啊?否则也不会整日读一些哀怨与忧愁的词了。不过也如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所表达的那种互相思念的情感。我和他也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对方。 周五的傍晚下班后我坐火车去了廊坊,其实我并不情愿,因为我不想去面对那种短暂的相逢,我不想在自己刚刚可以感受到幸福之后就又失去幸福,我担心一切都是一场梦。但我还是选择了去,晚上九点二十出了车站,看到他的一霎那我竟然没有激动与兴奋。我甚至恨他,我生气他带给我的这种痛苦。女人总是如此,常常会脆弱的不堪一击。不过他很好,不会纠缠的问什么,只是等我慢慢的消气。我喜欢他这一点,能够给我空间,让我清醒。在一起的时光真的就那样快,第二天早上八点他因为要工作我们就分开了。他走了之后,我甚至有些恍惚,整个心都被掏空了。但是女人最好的发泄方式就是逛街,上午的时候逛了街后心情好起来了,也开始为每一次的相见而感到开心,也越发珍惜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刻。下周末就是圣诞节了,我向上天虔诚的祈祷,希望我们可以在一起度过一个美丽的圣诞。 忽然想起了秦观的一首诗鹊桥仙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一句“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道出了多少离别的恋人间那种坚若盘石的情感与信念啊。也希望天下所有相爱的人都能够在经历了别离后,更加珍惜彼此间的情感,成就永恒的爱情。声 声 慢李清照一、教学目的1、体会李清照词作晚年的特点2、学习这首词借景抒情的特点3、了解这首词迭字、口语和反问的作用二、教学要点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三、教学步骤1、题解:声声慢词牌名。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所作的名篇之一,表现出词人晚年国破家亡、孤苦凄凉的心情。2、作者及写作背景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她出身在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仕宦家庭,父亲李格非是当时的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历任州郡行政长官,是金石收藏和考据家。李清照与丈夫志同道合,感情深厚,常一起校勘金石,鉴赏书画,唱和诗词。靖康之变破坏了她的美满生活,夫妇随宋室仓皇南渡,避乱江南。不久赵明诚去世,他们苦心搜集的金石书画也在流亡途中丧失殆尽。李清照只身漂泊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凉孤苦的生活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工诗能文,尤长于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女词人。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反映他少年、少妇时期的生活,内容比较狭窄,词风清丽婉转;后期词多写国破家亡后的凄惨心境和痛苦感情,流露出故国之思和昔盛今衰之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词风沉重凄苦。有漱玉词。3、读词。了解内容大意4、分析内容结构这是一首委婉曲折的长调慢词上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威威”开首以四十个叠字唱起,奇思妙笔,千古绝句。“寻寻觅觅”写动作(实质上是一种下意识的寻求解脱的行为)劈空而来这个举动,似乎颇难理解,细加推敲变不难知道它们所反映的是一种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环境孤寂,心情空虚,就像有什么东西丢失了一样,这丢失了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的爱情,也可能是丢失的心爱的文物,它们似乎遗失了,又似乎本来就不曾有过,这就使人产生了一种寻寻觅觅的情思。心中若有所失,想抓住点什么,结果,除了无边的寂寞和空虚,却什么也得不到。“冷冷清清”既指当时的环境,又指自己的心情,或者是在环境感染下的心境。“凄凄惨惨戚戚”写心情。“凄凄”承上启下的关键词,它的意义和作用,是表示由环境凄清的感觉,转而为对对内心凄惨感情的抒发,下面接以“惨惨戚戚”倾诉出了这极度的忧愁和悲伤。这十四个叠字开头,历来为人称赞,清人评价:句首十四个叠字,真如大珠小珠路玉盘也。不仅技巧高超,最重要的还在于能有层次,有深度,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所要表达的内在感情。问:十四个叠字开头好在那里?答:十四个叠字,先写动作,后写环境,每写心境,作者因愁苦而寻觅,因寻觅而感觉冷清,因冷清而更感凄惨,如此循环往复的抒写,为全词感情的发展奠定了基调,那短促、轻细、凄清的节奏,正好表达了作者寂寞愁苦的心境,因而向来为人称道。“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在这刚暖和又很冷,天气冷暖无常的季节最难持养身体。“乍暖还寒”写秋天的气候不是凉、萧瑟,而是气候忽冷忽热,异常多变,暗写心情烦躁,因为心情的烦躁更敏感气候的异常。气候异常与心情烦躁互为因果,环境和心理交相生发,将内心的孤苦表达得十分微妙。“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喝上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得过晚上秋风的急迫!词人喝酒,是想借酒浇愁。“三杯两盏”不稳定数字,表现出喝酒人的百无聊赖“淡酒”明写酒无味,暗写心中苦“晚来风急”明写秋风急迫,暗写深秋时节词人满怀愁绪。“怎敌它”三字将喝酒与风急巧妙联系在一起,通过酒力敌不过风力,表现借酒浇愁愁更愁,秋风袭人更浓,这里将风与酒巧妙的联系,借酒消愁徒劳无益,更突出词人愁情深重、难以排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大雁从北方飞来了,心中更加伤感,这雁儿却是旧时的相识问:词人为什么见到“过雁”就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又怎样强化了这种伤心的感情。答:“雁过也”北雁南飞,勾起她对国家,北方故乡,亲人,往昔乐事的无限追怀,想往,而这追怀,想往与眼下处境对照就更加伤心。“旧时相识”是在痛苦的心境中生发出来的错觉、幻觉,觉得过雁象昔日为二妇用书递信的旧相识,这幻觉本是偶然的闪念,但却更具体、清晰地回想到了过去与丈夫两地寄书,情意缠绵的情景,如今丈夫已死,家书难托!于是她的心更加破碎,陷入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中。下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词人俯视窗外)满地堆积着遭受风雨摧残而凋落的菊花(在往年,当菊花盛开时,重要摘几朵戴在头上)现在,哪还有摘菊赏花的雅兴?(而她自身悲惨的命运,不也象这黄花吗?)“满地黄花”写深秋残景,不言情,情自生。明写黄花憔悴无人摘,暗写人自喻,黄花的遭遇命运也就是词人的遭遇,命运,寄托着词人自身历尽沧桑的遭遇和晚景的无限凄凉。“如今有谁堪摘”反诘语气,看似问花,实则问人,反诘语调中满含绝望,其间包含着多少身世的慨叹和难言的苦衷!情景一体,水乳交融,将词人当时的孤独处境和悲凉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细节)我守着窗儿,独自一人,怎样熬到天黑呀?“守着窗儿”特写镜头,所想词人麻木痴楞,魂不守舍的神情,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悲哀,“守”字用得好,无新朋,无故旧,无去处,无寄托,只好守着轩窗闷坐着“独自怎生得黑”用反语语气,直白地呼告,表现词人内心痛苦已达到无可控制的程度,终于象火山一样爆发了,这是内心的凄苦的自然流露,是苦熬时光,度日如年的新状态的深刻揭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到黄昏,下起凄迷的秋雨,点点滴滴打到梧桐的叶子上梧桐细雨,典型的秋景,黄昏密密秋雨,点点敲打着憔悴的梧桐,气氛更悲凉,因为白天已经很难熬,可挨到黄昏,又下起恼人的凄雨,这点点滴滴,仿佛不是落在地上,而是打在词人破碎的心上,所以是景中寓情,借景抒情。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心境怎能挨过漫漫长夜?问:“梧桐滴滴“这一句写景在词人感情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答:这三句放在两个呼告之间,起到由情感言潮再导向更强烈的情感高潮的火上浇油的作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种情况,难道是一个愁字所能概括得了的吗?“这次第了得”这是愁云弥漫天地,苦情到了极限,人生到了绝境所发出的一声撕肝裂胆的哀叹,这两句,词人用高度概括的笔力,画龙点睛的手法收结全词,给读者留下无限回味的余地:国破家亡,亲人新丧,孤苦凄凉,前路渺茫,这一切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总之,这首词的主体部分,是通过对浓酒秋风过雁,残菊、梧桐、细雨等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词人的孤苦心情,景物虽多,悲情一线贯穿,跌宕婉转,层层推进。借景抒情中,又间一直抒胸臆这都是感情发展的必然。开头用叠字,概写举动,环境、心情,实际是贯穿全词的三个方面,明写环境,暗写心情,而以举动为到线,尾句以“怎么一个愁字了得”收结,既回应开头,又余味不尽,显然这是一首取景典型,感情强烈,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优美词篇。主题思想:这首词采中体现了李清照晚年孤苦无依,悲哀愁闷的处境和心情。应该看到,李清照的悲剧,间接地体现了时代的悲剧,因为靖康之变,使她遭受国破家亡之痛,给她的心灵留下无法治愈的创伤,她抒的情,写的恨,有一定的时代色彩和社会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言愁别恨,也是对乱世的揭露与控诉。艺术特色:李清照这首词在艺术特色上有许多独到之处。从艺术构思角度看:“有意消愁愁更愁”古代写愁情的词很多,一般说来都是因为心中有愁才借景加以渲染,把它表现出来,声声慢作者也是借景言愁,但出发点却不是表现愁,而是要借景消愁,词人是在想方设法,力图摆脱愁情的缠绕,这个构思起点,显然与众不同。如开头“寻寻觅觅”是由于她内心的孤独,痛苦,烦闷到了难以自持的程度,不自觉地在寻找排遣的出路,以求平衡,而这一切举动,正是下文一系列景物出现的引线。因为要解愁,她才喝酒,而酒不能解愁,才感“酒淡”“风急”因为室内冷清,酒不能解愁,才瞩目窗外,于是抬头看见了过雁,低头看到了残菊。这一场,不管有意无意,都只能解释为排愁解闷心理的自然流程。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又怎样呢!非但没有解愁反而件件往事使她悲中添愁,反复参加,升腾到更难以忍受的程序;于是撕肝裂胆的呼告就应该应运而生这种愿望与结果背道而驰,有意解愁而愁更愁的艺术效果,正是作者有意追求的。这是一种相反相承的艺术,足见作者匠心独运,但也应该看到,这是一个历尽磨难晚景悲凉的多情寡妇的真实感觉,而正是这种真实感受和艺术匠心的紧密融合,才更显示出这首词的构思艺术所达到的难得高度从借景抒情方面看,有“翻进一层”的意境创造借景抒情是诗词表达感情的主要途径,但借景借得好不好,抒情抒的妙不妙,还要从如何选景和用景两方面考虑。选景声声慢几乎采用了深秋愁景之大成,淡酒、急风、秋雁、残菊、梧桐、细雨,样样都是寄托愁思,抒发愁情,渲泄怨恨的典型景物,词人能不出屋门,坐在窗下,仅仅通过自己的视觉和听觉,将这些互不相连的景物融合在一起,而且象电影镜头一样,首尾相衔,水到渠成,此起笔落,一气呵成,这选景的眼光,素材的平段,都相当高明。用景:这些景物毕竟是历代诗人、词人反复所取,非李清照所独创,李清照的独到之处在于对这些景物的巧妙运用,就是说他能在这些景物常用意蕴基础上,匠心独运,再翻进一层,打开一个新的境界。写气候是“乍暖还寒”将词人当时的复杂感受和烦躁难熬的心情表达得贴切而又充分。写喝酒 “三杯两盏”用不定数字,写喝酒人白天聊赖与秋风关联,借风力远胜酒力,意蕴越过借酒浇愁的限度而达到愁更愁的高度,而借酒消愁的举动,也因此成为愚笨的举动了,这样词人悲情愁绪被反迭出来。写秋雁 正伤心,使词人闻声思故园,见雁怀家乡(笔锋一转)“旧时相识”于是最不忍回首的往事,北方的家乡、亲人,昔日与丈夫伉俪情深的甜蜜生活一下子又展现在眼前,这样“鸿雁传书”的常用典故就像一把尖刀,戳进她最重要的地方,使她的心更加痛楚写菊花满地堆积,已令人酸楚又加上“如今有谁堪摘?”为反语语气,将残菊直作多情人,看似问花,实则问人,这其间包蕴着多少身世慨叹和难言的苦衷情景一体,水乳交融,将词人当时的孤独处境和悲凉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梧桐细雨(本无新意)但在两个直呼告句中间(独自怎生得黑,怎一个愁字了得)却起到了架桥引渡和推波助澜的作用,白天难熬,黄昏更难熬,那漫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信云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申通仲裁课件
- 影视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 田径场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QQ游戏属于教学课件吗
- 新解读《GB-T 36767-2018醇胺类脱硫脱碳剂净化性能评价方法》
- 江苏南京2020-2023年中考满分作文53篇
- 月考试题(范围:第八、九单元)(含答案)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 广东省东莞市常香江中龙五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 新解读《GB-T 9999.2-2018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第2部分:ISSN》
- 合作社和公司合作协议书(2篇)
- 路试作业安全操作规程(4篇)
- keycloak中文使用文档-Keycloak使用手册(打印版)
- 医药代表大客户管理经验分享
- 教师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综合测试卷(二)(含答案)
- 密态深度学习-记录
- 医院医学院医疗机构培训《烧伤病人护理教学查房》课件
- 家政服务协议书范本
-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3 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