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文献检索1为什么进行文献检索? 熟悉研究的领域和背景; 了解研究的动态; 把握研究的前沿和创新。 面对日益增长的文献资源,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方法,以最少的时间与精力来获取自己所要的信息 这就是文献检索所要解决的问题2什么是真正的文献检索? research=re + search 检索(retrieve)查找(search, find) 有四层含义: 1 如何有效查找到所需文献 2 如何查全,查精所需文献 3 如何整理、归纳文献 4 从文献中得出有意义的结论35S检索新理念 Select-选择合适的数据库 Search-如何精确查找文献 Sort-文献的筛选与归类 Systematize-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 Strategy-如何从文献中发现idea?4文献资料的类型 一般的文献资料 按存储介质分:电子版、纸质版 按出版类型分:书籍、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集、专利 特殊的文献资料:参数文件、程序代码、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网页 下面仅介绍期刊文献的检索5要找什么期刊文献? 通过标题、摘要和全文的关键词搜索;通过文献找文献:利用卷和起始页搜索;订阅期刊的新文献目录提醒/RSS服务6期刊文献数据库 文摘型数据库: SCI、EI 全文型数据库:Nature、Science、ACS、Wiley、SD 、RSC 、Springer 、AIP、APS、 IOP、Taylor、PNAS、AIChE、IEEE 中国期刊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7文献检索方法 使用通用搜索引擎;使用文献数据库检索界面8通用搜索引擎 百度:/ Google: SCI: EI:/ Scopus: 9文献数据库1 美国化学会ACS: 艾斯维尔Elsevier出版集团: 威利Wiley出版集团: 英国皇家化学会RSC: 斯普林格Springer出版集团: 10文献数据库2 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nature/index.html 科学出版集团Science: / 中国知网CNKI: / 11获取文献全文的方法 通过电子图书馆获取;向同学、朋友求助;在BBS论坛/QQ群求助 BBS论坛: /bbs/ QQ群: 向论文作者索取;使用代理服务器下载12索取全文的信件 Dear Mr./Mrs.: _(Author name) I am a graduate student of XXX(您的学校) in China. I major in “_”(您的专业). Recently, I found one of your articles, titled “_” (Title)in XXX(). I found it may help me achieve my goals in this research field. This would make a really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my work. I would like to be able to read the full text of this article. Theabstract makes the article sound very interesting. I know there is usually a fee required to obtain the full article from XXX; however, as a student, my only income is a small scholarship which is about U S $30.00 per month. I wonder if you would consider sending me the full text by Email. Perhaps you would consider this as an act of friendship 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 Thank you for your kind consideration of this request. Sincerely: _(your name) My Email address is: _ (your email) Date:Month/day/year13一些小技巧 如果要查找参数文件,通常有以下途径: 查找杂志文献提供的Supporting Information 查找论文作者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及其附录 查找论文作者个人主页或其研究组的主页 查找所用程序主页上共享的文件14文献阅读工具 .pdf 文件:Adobe Reader / .caj文件:CAJ Viewer /software/xzydq.htm 计算机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论文投稿1投稿的步骤 投稿前的检查;选择合适的期刊;推荐合适的编辑和审稿人;准备Cover Letter;在线投稿;查看进程;修改再投;校稿、签署版权转让2投稿前的检查 文献、图表是否引用正确,表述是否规范;数据是否统一;是否有片面性;英语:拼写、语法;是否有保密内容3同行评议的内容 稿件的内容是否新颖、重要;;实验描述是否清楚、完整;;讨论和结论是否合理;;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否必要、合理;;文字表达与图表使用4选择合适的期刊 稿件的主题是否适合期刊所规定的范围? “读者须知” 中有关刊登论文范围的说明; 作者本人经常阅读和引用的期刊 期刊的声誉 引证指标 (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 期刊在科学界的影响力 (同行的看法) 出版时滞;是否收取版面费5影响因子的定义 期刊在某年的影响因子:该年引证该刊前2年论文的总次数与前2年该刊所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如:自然科学进展2001年和2002年所发表的论文总数为 500 篇;2003年上述1000篇论文被引总次数为 300 次;2003年自然科学进展的影响因子为:300/500 = 0.6006影响因子的作用 影响因子表示了期刊在近2年所发表论文的平均被引率,因而被认为是最能客观地反映不同大小期刊的相对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的重要指标; 影响因子的计算基于论文在发表后的12年达到被引高峰; 综述类期刊通常具有较高的影响因子; 不同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没有可比性; 期刊的影响因子是一个动态指标7推荐合适的编辑和审稿人 引文的作者; 期刊的编委; 重要的研究群体或个人: 与期刊主办单位的关系 否曾经是期刊的作者, 知名度8什么是Cover Letter? 应该简述所投稿件的核心内容、主要发现和意义,拟投期刊,对稿件处理有无特殊要求等。另外,附上主要作者的姓名、通讯地址、电话、传真和e-mail地址。此外有的杂志要求推荐几位审稿人及其联系方式。以及谁已经阅读过该文(当然是牛人)。 与这个杂志的相关性,另外还有的可能要写明你没有一搞多投等。此外临床实验要求写明符合伦理学要求。9在线投稿 输入网址,进入所选杂志的投稿系统 逐步输入稿件的标题、摘要等相关信息 上传稿件查看转换后的pdf文件,确认 查看稿件处理的状态及相关的邮件,并作出相应的回应10投稿后的心态 初投稿的人都希望一投稿就马上有回复,或者没到时间就写信去催,这是很不礼貌的。一般来说,正规杂志不用催,到了承诺的时间就会给你回信。因此,不要一投稿就希望马上有回复。 文章审的越久,说明Reviewer越难找到你的漏洞;文章在他手上越长,说明他越喜欢你。这样想你大概会开心一些的。11催稿信模板 Dr. - Please excuse me for my disturbance. I want to inquire about our manuscript entitled as“ - ”. It was submitted on - by online submission,and we have received no information - months. I am afraid that I lose the important letters from you, because the E-mail sometimes may lose the letters. We all appreciate you and your co-worker for the enormous work on our manuscript. We will greatly appreciate your reply on my inquiry. Yours sincerely, - 2006-11-512论文修回 仔细阅读并思考审稿人或编辑提出的修改意见; 修改信: 逐条说明按要求修改的内容; 如果认为审稿人或编辑的修改建议不合理,可坚持己见,但一定要有充足的理由 尽快返回修改稿13处理退稿 认真思考审稿人或编辑提出的退稿意见 暂不再投稿; 修改稿件, 并重投到同一份期刊(explain why); 修改稿件,改投其他期刊 不要将不做任何修改的原稿件转投他刊14投稿五忌 炮制数据 (forgery); 一稿多投 (duplication) 抄袭剽窃 (plagiarism 包括“自我剽窃”); 避重就轻 (fact hiding) 化整为零 (fragmentation)计算机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设计1试验设计之源起 20世纪30年代,由于农业试验的需要,R.A.Fisher 在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先驱工作,从此试验设计成为统计科学的一个分支 F. Yates, R.C. Bose, O. Kempthome, W. G. Cochran, D. R. Cox和G. E. P. Box对试验设计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使该分支在理论上日趋完善,在应用上日趋广泛 1960年代,日本统计学家田口玄一将试验设计中应用最广的正交设计表格化,使得试验设计得到广泛的普及与应用2国内试验设计简史 60年代由华罗庚教授倡导与普及的“优选法”,即国外的斐波那契方法 70年代我国的数理统计学者在工业部门中普及的“正交设计”法都是人们熟悉的试验设计法 70年代末期由方开泰教授和王元教授倡导和推广的均匀设计也是一种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 “优选法”是单变量的最优调试法,“正交设计”是基于拉丁方理论和群论的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均匀设计”则是基于数论方法的另一种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 3为什么要进行实验设计? 试验设计得好,会事半功倍,反之就会事倍功半了。好的试验设计方案可以大大减少试验次数,得到充分的信息,简化数据处理过程,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正确合理的试验设计,可以使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显著提高。试验设计还可以为迅速寻求参数的优化数值和选择最佳工艺方案指明方向。 材料科学与材料工业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试验设计问题,例如配方试验或称混料试验(Experiments with Mixtures),就是在材料科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4基本概念 指标:在试验设计中,人们把判断试验效果好坏所采用的标准称为试验指标,或简称为指标 因素:或称为因子,有可能影响试验指标的条件,称作因素。通常情况下固定的因素在试验方案中并不称为因素,只有变化的因素才称为因素 水平:或称为处理,能影响试验指标的因素,通常人为地给予控制、分组,在统计学上,统称其为因子的水平5基本要求 进行不同处理的实验单元间,要有相同的系统;要有明确的试验目的、恰当的指标 要挑选因子,适当确定水平。使试验范围尽可能大一点,试验范围太小的缺点是不容易获得比已有条件有显著改善的结果。每一个因素的水平个数最好适当多一些,水平的间隔大小和生产控制精度是密切相关的。同时,因素和水平的含意可以是广义的;处理实验数据要能配上相应的数理统计方法,以达到预期的试验目的6全面试验法 将每一个因素的不同水平组合做同样数目的试验。一般说m个因子n个水平的全面试验需要做nm次试验。当因素的个数不多,每个因数的水平数也不多时,用全面试验的方法,并且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获得较为丰富的结果,结论也比较精确。当因素较多,水平数较大时,全面试验要求的试验数目可能非常大,虽然最后能够找出最好的搭配方案,但费时费工,往往不可能实现,因此除了一些比较简单的情况外,一般不进行全面试验 7简单对比法 又称孤立因素法,是将因子中只变化一个,其余的固定,然后逐步地得到好的搭配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也能得到一定的效果,而且比全面试验的次数少,但也有缺点,就是对待各因子和水平不是均等的。并且先固定那些因子,后变化那些因子,都会影响试验结果,因此最后的结果是不是最好的,还不能充分肯定 8随机试验法 完全随机试验法:是一种最基本的试验设计,即各因素的水平完全随机分配 随机区试验法:在划分区间后,用随机数字表或抽签法来确定顺序的试验设计方案9拉丁方试验法 将一定数的文字排成正方形,每个文字在各行各列都出现一次而且只出现一次,这样的方格称为拉丁方。第一行与第一列相同的顺序排列的拉丁方称为标准型拉丁方。对于因子数多于3的实验,实验数将随着因子数的增加而快速地增加,采用拉丁方试验法,可以大大减少实验数。组成拉丁方区的必要条件是,在拉丁方区内行数等于列数等于水平数。拉丁方是供不存在交互作用的因子的实验设计用的。拉丁方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单因素不同水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0科学的实验设计方法 均匀设计方法;正交设计方法11正交试验设计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就是利用数理统计学与正交性原理,从大量的试验点挑选适量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点,应用“正交表”合理安排试验的一种科学的试验设计方法。 统计学家将正交设计通过一系列表格来实现,这些表格叫做正交表,记为Lt(me),其中L表示正交表,t表示总共做t次试验,m表示每个因素都有m个水平,e表示表中有e列,最多可以安排e个因素12常用正交表 二水平正交表:L4(23),L8(27),L16(215),L32(231);三水平正交表:L9(34),L27(313) 四水平正交表:L16(45);五水平正交表:L25(56);混合水平的表:L8(4*24),L12(23*31),L16(44*23),L16(43*26),L16(42*29),L16(41*212),L18(81*28),L18(21*37)14正交设计的特征 正交设计是利用数学上的正交性确定的设计方法,本质上具有“均匀分散、整齐可比”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水平均匀性:每个因子和因子的每个水平都是均匀分配的;搭配的均匀性:每个因子的各个水平出现的次数都是相同的,任何两个因子的搭配也都以相同的次数出现 15正交试验过程 就是在确定指标、因子和水平后,用正交表安排试验方案。它主要要求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分析因子与指标的关系,即当因子变化时,指标是怎样变化。找出这种变化的规律,可以利用它能动地指导生产 分析因子影响指标的主次,即分析哪个因子是影响指标的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常常是生产中关键问题之一 寻找好的生产工艺,即找到每个因子各取什么水平,会得到最好的指标。也就是选出最优方案,这是生产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16用正交表安排试验的步骤 根据因子数和水平数以及试验条件的限制,选择合适的正交表;将各因子放到表头的各列中 将各因子的水平安排到相应的表格中;形成试验方案 17正交试验设计的评价 正交试验设计缺点在于它只适合于水平数不多的试验。通常情况每个因子有q个水平,用正交表安排试验,至少要作q2次试验,当q较多时,q2非常大,很多情况无法进行试验 正交试验设计只考虑全局平衡,只得到可能的优化方向 18直观分析 利用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并分析结果一般有两种方法,即直观分析与方差分析。 直观分析就是通过计算将各个因子、水平对试验结果质量指标影响的大小,用图形表示出来,通过直观分析,综合比较,以确定最优化试验方案的方法。 19直观分析的目的 因子与指标的变化规律,从k1,k2,k3与因子的关系图来考察 因子影响指标的主次顺序,从极差R来考察,R越大,影响越大 选顶最优方案,看各个因子中哪些水平的平均指标最高,来获得最优方案 以实验验证最优方案 20正交设计举例 研究温度、压力、配比及时间四个因子对某种材料质量指标的影响:温度取430、450、4700C,压力取10、20、30kg,配比取3%、5%、7%,时间取1、2、3小时,质量指标越大越好21设计试验 根据因子和水平数选用可以安排四因子、三水平的正交表L9(34) 将温度、压力、时间和配比随机安排在正交表的各个列上 安排各因素的水平 得到试验方案 22直观分析 对各个因子的每个水平所对应的质量指标求和得到K1, K2, K3 在每一列中计算的K1, K2, K3平均值k1, k2, k3 在每一列中计算极差,即用每一列的k1, k2, k3中最大者减去最小者所得到的值,记为R 用每一个因子的k值对该因子的水平作图,观察各个因子与指标的变化规律23分析结果 由极差R决定因子影响指标的主次顺序:温度压力时间配比 选择最优方案:由各个因子中平均指标最高的水平组合而成试验方案:A3B2C2D3 实验验证优选方案 24正交试验设计程序流程 程序说明;开始;控制读入数据;读入因子数、水平数、试验数、指标数;数组定维 读入正交设计因子、水平数字信息和指标信息;计算并打印K值;选择最大K值和最小K值 计算并打印因子极差R;打印直观分析图;结束25均匀设计的缘起 所有的试验设计方法本质上就是在试验的范围内给出挑选代表点的方法。正交设计是根据正交性准则来挑选代表点,使得这些点能反映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和试验指标间的关系。正交设计在挑选代表点时有两个特点:均匀分散,整齐可比。均匀分散时试验点有代表性;整齐可比便于试验数据的分析。为了保证整齐可比的特点,正交设计至少要求做q2次试验。若要减少试验的数目,只有去掉整齐可比的要求。均匀设计就是只考虑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均匀散布的一种试验设计方法。26均匀设计表 每一个均匀设计表都有一个代号Un(qs)或Un*(qs),其中“U”表示均匀设计,“n”表示要做n次试验,q表示每个因素有q个水平,s表示该表有s列;U的右上角加“*”和不加“*”代表两种不同类型的均匀设计表,通常加“*”的均匀设计表有更好的均匀性,应优先选用。但是不加“*”的均匀设计表表能安排更多的因素,所以当因素数s较大,且超过加“*”的均匀设计表的使用范围时,可使用不加“*”的均匀设计表 每一个均匀设计表都附有一个使用表,它指示我们如何从均匀设计表中选用适当的列,以及由这些列所组成的试验方案的均匀度。使用表最后一列D表示刻划均匀度的偏差 (discrepancy),偏差值越小,表示均匀度越好 27均匀设计的特征 每个因素的每个水平做一次且只做一次试验 任何两个因素的试验点点在平面的格子上,每行每列有且仅有一个试验点 均匀设计表的任何两列组成的试验方案一般并不等价,因此每个均匀设计表必须有一个使用表 当因素的水平数增加时,试验数按水平数的增加量在增加 均匀设计实验结果需要应用回归分析方法来处理,由于没有正交性,不能使用直观分析或方差分析 性质(1)和(2)反映了试验安排的均衡性,即对各因素,每个因素的每个水平一视同仁28均匀设计举例 在阿魏酸的合成工艺考察中,为了提高产量,选取了原料配比(A)、吡啶量(B)和反应时间(C)三个因素,它们各取了7个水平如下: A: 1.0, 1.4, 1.8, 2.2, 2.6, 3.0, 3.4 B(ml):10, 13, 16, 19, 22, 25, 28;C(h): 0.5, 1.0, 1.5, 2.0, 2.5, 3.0, 3.5 29试验方案的确定 根据3个因素和7个水平,我们可以选取均匀设计表U7*(74)或U7(74),由它们的使用表可以查到,当s=3时,两个表的偏差分别为0.2132和0.3721,故应当选用U7*(74) 来安排试验,其试验方案列于下表。该方案是将A、B、C分别放在U7*(74)表的后3列而获得的。 30试验数据分析 回归分析拟合出指标与各个因素的关系式Y=f(x1, x2, , xn);Y=a1*x1+a2*x2+anxn 通过关系式揭示指标与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或定量关系:系数的大小决定因素对指标影响的大小,系数的正负决定因素对指标影响的趋势 非线性关系式表征交互作用影响或非线性因素的影响 最优工艺条件的确定:用各种最优化算法求关系式的极值;用微积分算法求极值;条件有限时可以用网格求极值31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的比较 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是目前最流行的两种试验设计的方法,它们各有所长,互相补充,给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正交设计具有正交性,如果试验按它设计,可以估计出因素的主效应,有时也能估计出它们的交互效应 均匀设计是非正交设计,它不可能估计出方差分析模型中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但是它可以估计出回归模型中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32进一步的比较 正交设计用于水平数不高的试验,因为它的试验数至少是水平数的平方;均匀设计适合于多因素多水平试验 均匀设计提供的均匀设计表在选用时有较多的灵活性均匀设计的试验次数随水平数呈连续性增加,正交设计呈跳跃性增加 正交设计的数据分析程式简单,直观分析可以给出试验指标随每个因素的水平变化的规律;均匀设计的数据处理要用回归分析来处理,计算复杂,必须有计算机的帮助33计算机辅助实验设计软件 正交设计助手;均匀设计助手计算机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计算1Excel相关的书 2008 Excel 2007 for Scientists (Verschuuren);2007 Excel 2007 Top 100 Simplified Tips and Tricks (Etheridge) 2004 How to Use Excel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Levie);2002 A Guide to Microsoft Excel 2002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Liengme)2计算工具Excel Excel是最为强大的数据处理工具之一;本章主要介绍Excel用于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功能、数据输入技巧3公式的概念 Excel的公式由运算符、数值、字符串、变量和函数组成。 公式必须以等号“=”开头,即在Excel的单元格中,凡是以等号开头的输入数据都被认为是公式。在等号的后面可以跟数值、运算符、变量或函数,在公式中还可以使用括号。 例如:=10+4*6/2+(2+1)*50 就是公式,可以在任何单元格中输入此公式Excel会把公式的计算结果显示在相应的单元格中4一些说明 括号的运算级别最高,在Excel的公式中只能使用小括号,无中括号和大括号。小括号可以嵌套使用,当有多重小括号时,最内层的表达式优先运算。同等级别的运算符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为字符连接运算,其作用是把前后的两个字符串连接为一串。例如,ABC&DEF的结果为“ABCDEF”,财务&经济的结果为“财务经济”。5引用的概念 引用即在公式中用到了其他单元格在表格中的位置。引用的作用在于标识工作表中的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并指明公式中所使用的数据的单元格位置。 引用不同工作簿中的单元格称为链接 引用的类型 A1引用 R1C1引用6相对引用 相对引用也称为相对地址引用,是指在一个公式中直接用单元格的列标与行号来取用某个单元格中的内容7绝对引用 绝对引用总是在指定位置引用单元格。如果公式所在单元格的位置改变,绝对引用保持不变。 绝对引用的形式是在引用单元格的列号与行号前面加“$”符号。 比如,$A$1就是对A1单元格的绝对引用。 8混合引用 混合引用具有绝对列和相对行,或是绝对行和相对列。比如,$A1、$B1 9三维引用 对同一工作薄内不同工作表中相同引用位置的单元格或区域的引用称为三维引用。引用形式为: Sheet1:Sheetn!单元格(区域) 例如,Sheet1:sheet8!C5和Sheet1:Sheet8!B2:D6都是三维引用,前者包括Sheet1sheet8这8个工作表中每个工作表的C5单元格,后者包括此8个工作表中每个工作表的B2:D6区域11内部引用与外部引用1 引用相同工作表中的单元格,例:=G3+G5+G10*10 引用同一工作簿不同工作表中的单元格,例=Sheet1!G3+Sheet2!G5+Sheet2!E27 引用已打开的不同工作簿中的单元格,例:=Book1Sheet1!$IL$4+Book2Sheet2!$E$712函数的概念 函数是Excel已经定义好了的一些特殊公式,它们可以对一个或多个数据进行计算,然后把计算的结果存放在某个单元格中13Excel函数类型 工作表函数、财务函数、日期函数、时间函数、数学与三角函数、统计类函数、数据库管理函数、文本函数及信息类函数等 常用工作表函数:Sum、Average、Max、Min、Count、Countif、If14Sum和Average函数 用法:sum(x1,x2,x3x255);Average (x1,x2,x3x255);其中,x1,x2 x255可以是数字,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的引用,也可以是表达式。 功能:sum求所有参数x1,x2 x255的总和;Average求所有参数x1,x2 x255的平均值15max和min函数 用法:max(x1,x2,x3x255);min (x1,x2,x3x255);其中,x1,x2 x255可以是数字,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的引用,也可以是表达式。 功能:max求所有参数x1,x2 x255的最大值;min求所有参数x1,x2 x255的最小值16Count函数 用法:count(x1,x2,x3x255);其中,x1,x2 x255可以是数字,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的引用,也可以是表达式。 功能: 统计x1,x2 x255中数字的个数17Countif函数 用法:COUNTIF(单元格区域, “条件”) ;其中条件可以是比较式,但必须用双引号括起来如“90”,“2,“right”,“error”)”的结果是“right”,而IF(32是正确的,函数的结果就是“条件正确时的取值”。与之相对应,而32是错误的,所以。34IF函数的嵌套使用 IF函数可以嵌套使用,即在IF函数中还可以使用IF函数,最多可以嵌套7层35Vlookup函数查找 Vlookup函数能够从其它工作表(或本工作表)将某数据列中的数据查找出需要的数据。 VLOOKUP函数的用法如下:VLOOKUP(x, table, n, r)其中x是要查找的值,table是一个单元格区域。Excel将只在table的第1列查找有无x,n是table中待返回的匹配值的列序号。r可以取0或1,当r=0时,该函数将进行精确匹配查找;当r=1时,table的第一列应按升序排列,否则找到的结果可能不正确,r=1表示Excel实行的是近似值查找36自定义序列 用户可以将经常使用的数据序列添加到Excel系统中,该序列就会拥有与Excel内置序列相同功能。比如,输入该序列的第一项内容后,其后各项都可以通过填充复制产生。37序列建立方法 (1)单击Office按钮“Excel选项” “常用” “编辑自定义列表”。弹出图示的“自定义序列”对话框。(2)在 “输入序列”中依次输入序列内容。 (3)建立输入序列后,输入第一项,即“计算机学院”后,通过填充复制就能产生其它各项内容。38行列转置输入 某些时候需要将工作表的行数据作为列数据输入,或将列数据作为新表的行数据。这样的工作表数据可通过行列转置快捷生成。39限定输入数据的长度 对输入到单元格中的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比如限制小数位数、日期和时间的范围、字符的个数等。 当输入的数据不符合限定规则时,Excel就显示一些警告信息,并且不接受输入的数据。 如果工作表的数据是由其他人输入的,则有必要在别人输入数据时给出一些简要的提示信息,或对数据输入的规则作些说明 40Rand 函数产生数据 又称为随机函数,它产生一个介于01之间小数 。;对Rand函数的结果进行放大,能产生任意范围内的数据。如:RAND()*100 :可以产生0100之间的数据;RAND()*50+50 :可以产生50100之间的数据。41Int函数产生数据 又称取整函数,将数字向下舍入到最接近的整数。比如:INT(8.9) 的结果是8;INT(-8.9) 的结果 是-9 计算机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作图1Origin软件 窗口组成 ;数据的输入、编辑和保存;数据的统计处理;数据间关系的图形表示2Origin的主要功能和用途 对实验数据进行常规处理和一般的统计分析,如记数、排序、求均值和标准差、t检验、快速傅立叶变换、比较两列均值的差异、回归分析,此外用数据作图(用图形显示数据之间的关系),用多种函数拟合曲线等等。3Origin的窗口组成1 从上至下依次为标题栏、菜单栏和窗口主体。;标题栏:显示正在编辑的数据、绘制中的图形文件名。;菜单栏:含有Windows其它应用程序中类似的下拉菜单,但具体的菜单按数据页、矩阵页、图形页有所不同。上图显示的是数据页的页面窗口图。4Origin的窗口组成2 数据页或图形页的主显示窗口,上述Origin初始界面窗口图显示的是空白的数据页。;最下面是状态栏,显示当前操作的状态、结果或提示。5数据的输入、编辑和保存 在Origin对数据加工之前,首先需要把准备处理或绘图的数据输入系统。 Origin可以直接接受从键盘录入的数据和对数据进行现场修改编辑,从已有的数据文件中读入数据则比较方便、迅速和准确,尤其是在数据量很大的情况下,后者更有优越性。6直接录入数据 在空白的数据页中可以通过键盘输入各种数据。 数据页的初始状态为空白的A和B两列,通过键盘在空白的数据格中逐个输入数据。7函数赋值输入 函数表达式对整列数据进行赋值:;选定一个数据列中的几个数据格(点击后拖动鼠标)或一个数据列。 打开“Data”下拉菜单,选择“Set Column Values”命令。;通过对话栏输入函数表达式对整列数据进行赋值。8例题2 给A列的第1101的数据格中置值,表示出sin从02p的一个完整周期。;用鼠标点击A列的最上部“A”处,选定整个A列。;选择“Set Column Values”命令。;在对话栏中输入如上图所示的表达式“sin(i-1)*2*pi/100)”,其中pi表示p。;修改i的起始点(1)和终点(101)。;点击按钮“Do It”,完成数据置值。9读取二进制数据。读取Origin二进制方式的数据文件:打开“File”下拉菜单中的“Open”命令,在相应的目录、路径中找到后缀为.org的文件并打开10读取其它格式数据 在数据页窗口中,打开“File”下拉菜单,根据数据文件的格式选择“Import”中相应的命令,例如文本文件可以选用“Import”中的“ASCII”。;在选择数据文件所在的目录路径,确认相应的文件后完成数据读入。11一个数据页中读入多个数据文件 在数据页中读入第一个数据文件后,点击第一列数据的上部(选定第一列数据)。 选择“Edit”菜单中的“Insert”命令(在原来的第一列数据前加入一空白数据列),重复这个命令使得空白数据列数等于要打开的下一个文件的数据列数。 选择“File”菜单中的“Import”命令,给定文件的目录路径和文件名12打开多个数据页读入数据文件 打开“File”菜单,选择“New”中的“Worksheet”命令,可以打开一个新的空白数据页。 选用上面介绍的方法读入或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对数据页中的数据进行修改、添加和删除等加工。13删除数据 选定一个数据格。 打开“Edit”下拉菜单,选择“Clear”命令,则该格置为空白(不是零);如果在“Edit”菜单中,选择“Delete”命令,则该格被取消,下面行的相应格依次向上替补。14删除数据列(行) 选定一个数据数据列(行),打开“Edit”下拉菜单,选择“Clear”命令,则该列(行)为空白;如果在“Edit”菜单中,选择“Delete”命令,则该列(行)被取消,由右边列(下面行)依次向左(上)替补。15修改数据及其属性 修改数据:;选定一个数据格,修改该项内容。;改变列的数据类型和属性: 在每个数据列名称旁边的括弧中都标明了该列数据的属性,例如:X、Y、Z、L(字符,Label)或无属性(没有括弧和标记)16数据操作 为了方便将数据集绘图,一个数据集中只能有一个X列(该列数据用于配置X轴),但是可以有多个Y列、多个Z列和多个L列。数据类型有数值(Numeric)、字符(Text)、时间(Time)、日期(Date)、月份(Month)、星期(Day of Week)等。在进行数据类型和属性操作时,首先要在数据页中,选定一个数据列。17改变数据属性及类型 属性:打开Column下拉菜单,选择相应的属性命令“Set as X”、“Set as Y”、“Set as Z”、“Set as Label”或者选择“Disregard Column”命令不给定任何属性。 类型:打开Column下拉菜单,选择“Rename/Format”命令,在对话框的“Column Type”一栏中选择相应的数据类型。18改变数据列的名称 在Column菜单中选择“Rename/Format”命令,修改对话框的“Column Name”一栏。例如,用这个方法可以将例1中A列的名称改为FAA,将B列的名称改为GAA19以ASCII文本方式保存数据 在数据页中,打开“File”下拉菜单,选择“Export ASCII”命令。 选择驱动器、给定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并确认后完成数据文件的保存。20以二进制方式保存数据 在“File”菜单中选择“Save”命令把数据文件更新保存(不改变原有的文件名),“Save As”命令更名保存,后缀为.org21数据排序 在数据页中,选定一个排序的列。;打开“Data”下拉菜单,选择“Sort”命令。 在对话栏中选择“Ascending(升序)”或“Decending(降序)”。;确认后,所有数据列会按排序调整22按列求和、均值和标准差 在数据页中,点击要处理的一个或数个列的最上部,选定整个列。;打开“Data”下拉菜单,选择“Statistics on Columns”命令。;在新出现的数据页中为对各列的统计结果,和(Sum)、均值(Mean)和标准差(sd)23例题3 求例9-1中火焰原子吸收FAA和石墨原子吸收GAA分析结果的均值和标准差。 按上述步骤操作后,求得FAA的均值为4.99833,标准差为0.00753;GAA的均值为4.995,标准差为0.034524按行求均值和标准差 在数据页中,选定待处理的一个或数个行。;打开“Data”下拉菜单,选择“Statistics on Rows”命令。 该数据页右边新增的数据列显示相应行的数据的均值(Mean)和标准差(sd)。25一组(列)数据的t-检验2l 在“Test Mean”一栏里,填入检验均值m0。;在“Significance Level”中填入显著性水平a(也称为信度值)。l 确认后,系统打开“Script Window”,给出检验结果:均值(mean)、方差s2(variance)、数据量(N)、t的计算值、t分布和检验的结论。26多元线性回归l 求回归方程y = y0 + a1 x1 + a2 x2 + a3 x3 + 。在许多数据分析中常常需要求出这种定量的经验关系。;在数据页中,选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Y数据列。;打开“Data”下拉菜单,选择“Multiple Regression”命令后确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具身智能抓取系统考题(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量子AI特征映射算法习题(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跨语言实体链接迁移学习考题(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认证面试模拟题及案例分析
- 2025年中国电信国际分公司人才选拔面试题解析
- 葡萄不摘心管理办法
- 2025静脉血栓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岗位面试预测题及解析
- vip停车卡管理办法
- 2025年初入客服行业面试题与解答指南
- 采石场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工厂临时用电作业方案
- 大学实验室物资管理办法
- 钻井液培训课件
- 外包特殊过程管理办法
- 朋友圈点赞活动方案
- 2026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重点考点知识分类背诵提纲
- 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使用标准培训
-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
- 无人机测绘中职教学计划
- 2025至2030中国水电工程监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