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同步练测(人教版必修3)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右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 ) 2.突触小体不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的融合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3.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下列对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b.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信号c.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d.神经递质的传递是双向的4.如下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有关甘氨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甘氨酸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c.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d.甘氨酸不属于神经递质的一种5.(2013全国大纲卷)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6.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测它的作用机制是()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结合c.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d.抑制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合成7.神经元细胞膜上有钠、钾等离子的“离子通道”,在神经冲动的传导中“离子通道”是“局部电流”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蝎毒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和传递发生障碍而麻痹。在下面神经元之间的结构示意图中,蝎毒作用的部位应该在()a.a或bb.c或dc.b或cd.a或d8.ach(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简图如下),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处给予恒定刺激,、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间如下表所示。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ch浓度(mmoll1)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ms)处感受到信号的时间(ms)0.15.005.560.25.005.480.35.005.310.45.005.24a.图中、与共同构成一个突触b.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c.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d.表中数据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明显影响9.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b.若某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导致cl-内流,就会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突触小体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在缩手反射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都是双向的,在突触处的传递都是单向的10.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24分)下图是运动神经元的突触前抑制机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甲 突触前抑制结构示意图乙 电位图(1)完成神经调节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2)下列能正确表示刺激轴突1后,神经元3膜电位变化的情况是 。 a.ad b.bc c.cb d.da(3)图甲中有 个突触,所指结构的名称是 。在中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1,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 (用图甲中标号表示)的功能。(4)图乙是运动神经元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的膜内电位变化图。a情况显示单独刺激轴突1时,测得神经元3膜内电位差值约是 mv。与a情况相比,b情况下,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的量 ,导致 相对减少,使神经元3兴奋性降低。12.(16分)(2013 安徽)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和。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和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下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 ; 。5参考答案1.d 解析:当图中的部位被刺激后,兴奋先传导至左侧的电极处,该处的膜电位变成外负内正,而右侧的膜电位仍然是外正内负,所以记录仪会向左偏转,当兴奋传过后左侧电极的膜电位恢复成外正内负,所以记录仪会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之后兴奋会传导至右侧的电极处,右侧电极的膜电位会变成外负内正,而左侧的膜电位仍然是外正内负,所以记录仪会向右偏转,当兴奋传过后,右侧电极的膜电位又恢复成外正内负,所以记录仪又会恢复至原来的位置。整个电位变化过程中两个电极的膜电位差变化是:0右电极大于左电极0左电极大于右电极0。2.d 解析:突触小体能够通过胞吐完成神经递质的释放,会出现突触小泡和细胞膜的融合,需要的能量由细胞呼吸供应,因此可以发生丙酮酸的分解,突触小体完成的信号转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3.d 解析: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来完成的,突触能将电信号转换成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即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然后再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由于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故神经递质的传递是单向的。4.c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甘氨酸能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其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为胞吐,甘氨酸属于神经递质。5. c 解析: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双向传导,因此a、b两项均正确;兴奋传导方向在神经纤维膜外侧与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在膜内侧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d项正确;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神经递质进行传递的,信号的转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所以c项错误。6.a 解析:据题意可推知,“杜冷丁”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从而使乙酰胆碱失去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机会。7.d 解析:图中a、b、c、d分别是轴突膜、突触小泡、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由于蝎毒的神经毒素能够阻塞“离子通道”,而“离子通道”在神经元细胞膜上,故应该作用在轴突膜或突触后膜上。8.b 解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的。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的ach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无明显影响,但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促进作用。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9.c 解析:兴奋经过神经纤维上某个点后,将恢复为静息电位,但是静息电位并非是零电位,a项错误。突触后膜兴奋是由于na+(带正电荷的离子)内流引起的,b项错误。在一个反射发生过程中,兴奋在整个反射弧上的传导都是单向的,d项错误。10.d 解析: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二者参与的中枢不相同,前者只需要脊髓或脑干的中枢参与,后者必须有大脑皮层的中枢参与。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11.(1)反射弧 (2)d (3)2 突触小泡 (4)10 减少 na+内流量解析: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及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1)完成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刺激轴突1后,产生兴奋并传递到神经元3,神经元3由未兴奋状态变为兴奋状态,因此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3)“某种药物”的作用部位是突触后膜,即图中的。(4)图乙中a情况时,电位由约-70 mv变为-60 mv,电位差值约为10 mv。与a情况相比,b情况下,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的量减少,导致na+内流量减少。12.(1)方法和现象: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2)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神经递质解析:解答(1)小题时,首先要明确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再结合图中的电位计的位置和作用进行实验设计。(2)小题只能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特点进行分析,因为题中已经明确电位计有波动,说明药物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该实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二是验证兴奋在整个反射弧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液固分离设备行业核心技术市场竞争态势供需关系技术突破创新发展报告
- 2025柔性显示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迭代趋势与供应链重构报告
- 2025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投资价值评估与未来增长潜力分析报告
- 2025新茶饮品牌同质化竞争与差异化突围策略报告
- 2026年圆网印刷机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分析报告-20250706-065451
- 2025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路径与电网适配性评估报告
- 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家具行业电子商务运营师初级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家具设计与管理专业职称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执法证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审定规则
- 2025年液体闪烁仪市场发展现状
- 建筑工程质量员课件
- 2025年山东滨州市无棣县丰达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风电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流程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这儿真美》 课件
- 《高级氧化技术》课件
- 运维公司保密管理制度
- 变电站GIS组合电器安装工程风险识别及预防措施
- 汽车维护与保养作业指导书
- 安全生产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