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2).doc_第1页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2).doc_第2页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2).doc_第3页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2).doc_第4页
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单元测试题(卷)题 号一二三总 分得 分说明: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25分)1下列各选项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禅师/禅让哄笑/起哄要塞/敷衍塞责 b、附和/和平秘鲁/秘密生肖/惟妙惟肖 c、中看/看护创伤/创造称呼/称心如意 d、供给/提供吓唬/吓人差错/差强人意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古木参天,竹林掩映,环境十分清幽静谧。 b、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学习行书的首选字贴。 c、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我们坚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 d、垃圾分类既能回收可再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环保,可谓两全齐美。3对第四单元课文主旨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社戏一文不仅仅写地方戏曲方面的内容,更主要的是反映了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童年生活,表现了“我”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 b、安塞腰鼓不仅写出了腰鼓这种民间舞蹈给人的震撼,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c、竹影的内容主要写绘画艺术,说明中国画的艺术特点。 d、观舞记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印度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印人民的友谊。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去潜水爬山。 ;山顶上,电视塔高高矗立,煞是雄伟。 a、这里的景色真美!山脚下,温泉河静静流淌,碧波粼粼。 b、这里的景色真美!山脚下,静静流淌的温泉河,碧波粼粼。 c、那儿的景色真美!山脚下,温泉河静静流淌,碧波粼粼。 d、那儿的景色真美!山脚下,静静流淌的温泉河,碧波粼粼。5选出对名著西游索记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2分) a、孙悟空在龙宫得金箍棒和一身皮挂,惹恼了龙王四兄弟,被告到天庭。玉帝派太白金星下界招安,封悟空为“弼马温”。 b、悟空得知“弼马温”封号的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金星,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c、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谨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沙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成妖怪。 d、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三个金铃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酣战之际,观音菩萨赶来带走了妖怪,悟空也救回王后娘娘。6默写(15分)a、也不必说鸣蝉 ,肥胖的黄蜂 ,轻捷的叫天子 。b、 ;现在却常是忧郁: , 。c、苍苍竹林寺, 。 ,青山独归远。d、 ,落花时节又逢君。e、秩秩斯干, 。(诗经斯干)f、 ,野渡无人舟自横。g、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后的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 。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的句子是: , 。二、阅读(45分)(一)春夜落城闻笛(4分)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7这首诗是紧扣哪一个字展开的?请简要分析。(2分) 8“散入春风满洛城”“散”字用得妙,请赏析(2分) (二)(12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 (2)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3)不能名其一处也 (4)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11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2结尾的“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三)安塞腰鼓(15分)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 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 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 了。好一个安塞腰鼓!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一和排解13请用“”把此文分成两层,并简要归纳各层大意。(6分)第一层: 第二层: 14在下文的空白处依次填上与前面一个加点的词构成反义的词。(3分)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 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 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 了。15上面的文字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从对这些特点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安塞人什么样的性格?(3分) 16文中说安塞腰鼓捶起来“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发挥你的想象,再造一个“一样,是”这样的句子,来描写安塞腰鼓捶起来的特点。(3分) (四)粥里春秋(14分)刚刚懂事,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就一字一顿地教我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还多次让我跟着他高声朗诵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念是念了,也歌唱式地朗诵了,其实只是挂在嘴上而已。年龄稍大以后,特别是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为了粮食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才逐渐掂出这些格言和诗句的分量。三月播种。一家人随着东方的第一缕霞光早早起身,把冒出娇嫩芽尖的稻种,小心翼翼地均匀地撒在秧床上。四月插秧。辽阔的原野上,一方又一方的水田镜子般平整,倒映着蓝天白云,使人恍然觉得,那些身手矫健的插秧女是把碧绿的秧苗栽插在青天之上。五月,六月,七月。追肥,拔草,治虫。高温悄悄来了,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天热闷人,他们说:“好!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终于,稻谷一天比一天饱满了,远远望去,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逐渐变得金光闪烁,气象万千。村民们不辞劳苦种植粮食的过程,使自幼在农村长大的我印象深刻,而村民们对粮食无比珍惜的情景,更是让我终身难忘!邻居房大伯,每当新谷登场,他最爱的是先煮一锅新米粥细细品尝。他喝粥时的陶醉神态,使人觉得,他喝的不是粥,而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美食。更难忘的是,一碗粥喝罢,他要仔仔细细地把碗舔得千干净净,不留一丝粥液,那碗便如水洗过一般。第一次见房大伯舔碗,我很以为怪,回家告诉父亲,父亲神情庄重地说:“你记住,这就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生见粥多矣!最难忘的是那个全民饥饿的年代,村民们被指示拆灶砸锅,全部到大食堂吃饭。那时家家断炊烟,户户无鸡鸣,食堂每天只供应两顿粥。分粥时,两名服务人员一人用大铁铲在一个大缸内不停地搅拌,让沉在缸底的少得可怜的米粒浮上来,另一人负责往满脸饥饿的村民碗里舀粥。说是粥,其实是稀汤,碗里的米粒屈指可数但是,在饥饿面前,人与人之间却显现出相濡以沫的真情。那时,我们大学生里多数男生到月底总要饿一两顿,甚至一两天。这时,早就留心的女同学会伸出援助之手:“呶,我这儿有吃不完的饭票,给你们”面对桌上小小的一卷饭票,男生们推来让去:“我不饿!我不饿!”饭票往往被硬塞到最瘦弱的男生手里。其实,她们哪里是“吃不完”?他们哪里会“不饿”?这盘中粒粒,又岂止是普通的生活小事?我庆幸我的儿孙们赶上衣食无忧一天比一天幸福的时代。单就米粥来说,什么八宝粥、银耳绿豆粥、莲子荷叶粥等等,花样翻新,名目繁多。我仍然固执地要求我的儿孙们什么时候都不可忘记古训!儿孙们接受了我的意见,并付诸日常生活中。那一天,我见到正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儿,在饭桌上严肃地批评刚上小学的孙女:“提醒你多少次了,你总是改不了到处丢饭粒的毛病!不是刚背过唐诗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我听后欣慰地笑了,笑着,笑着,却又不知怎的忽然间热泪盈眶17对悯农的内涵,作者有一个深入理解的过程。请用四字词语填空。(3分)刚刚懂事, 年龄稍大, 上大学时,18根据具体内容,按要求答题。(5分)(1)阅读第段,展开想象,写出村民们笑笑之后会说的话。(2分)天热闷人,他们说:“好!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说:“ 。”(2)第段哪些细节表现出“相濡以沫”的真情?(3分) 19下列对文章语言品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第三段“小心翼翼”写出村民劳作的仔细,“均匀”写出撒种动作的细致,二者各有侧重。b、第段描写村民稻田插秧,仿佛“栽插在青天之上”,劳动的场景富有诗意,充满美感。c、第段,邻居房大伯把碗舔得“如水洗过一般”,表现了他喝粥时专注而且陶醉的神态。d、第段中孙儿“严肃地批评”孙女的那番话,简直就像一位长辈在教育晚辈,颇有童趣。20文章以“粥里春秋”为题,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三、作文(50分)21题目:为爸爸(妈妈)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200400600七年级语文答案:人教一、1、d 2、d 3、c 4、c 5、b 6、a、在树叶里长吟 伏在菜花上 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了。 b、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c、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 d、正是江南好风景 e、幽幽南山 f、春潮带雨晚来急 g、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二、(一)7、这首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人先写闻听之笛声不知是从谁家飞出来,接着写听到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最后写从笛声中听出了离别之情,勾起所有“客属他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8、“散”字是遍布的意思。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从而“满洛城”。“满”字由“散”字引出,二者紧密呼应。(二)9、(1)夹杂 (2)拟声词 (3)名:说出 (4)罢了 10、(1)举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打哆嗦,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2)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音全部消失。 11、是侧面描写,起渲染烘托作用,突出了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12、不能。因为以此作结,既呼应开头,也以道具的简单,反衬表演者技艺的高超。(三)13、撞开了的那么一鼓劲!好一个安塞腰鼓 第一层:写安塞腰鼓雄健的舞姿以及给人的联想。 第二层:写安塞腰鼓沉重的响声以及给人心的震撼。14、燥热 飞溅 亢奋 15、可以看出安塞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