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题库试题用户:开心生成时间:2014.09.24 18:15:06物理1.(2014大纲全国,14,6分)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质点在t=0时位于x=5 m处,开始沿x轴正向运动。当t=8 s时,质点在x轴上的位置为()A.x=3 mB.x=8 mC.x=9 mD.x=14 m2.(2014江苏,5,3分)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v和位移x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3.(2014福建,14,4分)如图7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7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4.(2014广东,13,4分)图6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图6A.第1 s内和第3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第3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相同C.第1 s内和第4 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D.02 s和0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5.(2014浙江,19,6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绝缘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一根轻质绝缘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系有一个带电小球A,细线与斜面平行。小球A的质量为m、电量为q。小球A的右侧固定放置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B,两球心的高度相同、间距为d。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两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小球A静止在斜面上,则()第19题图A.小球A与B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B.当=时,细线上的拉力为0C.当=时,细线上的拉力为0D.当=时,斜面对小球A的支持力为06.(2014山东,14,6分)如图,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A.F1不变,F2变大B.F1不变,F2变小C.F1变大,F2变大D.F1变小,F2变小7.(2014天津,1,6分)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8.(2014课标全国卷,14,6分)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9.(2014课标全国卷,17,6分)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10.(2014重庆一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试题,2)粗细均匀的电线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间由于热胀冷缩,电线在夏、冬两季呈现如题2图所示的两种形状,电线杆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B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C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D夏季,杆对地面的压力较大11.(2014重庆杨家坪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1)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重力是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A. 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 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 大小为2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 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12.(2014重庆名校联盟高三联合考试物理试题,1)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小盒子中装有一些沙子,恰沿斜面匀速下滑,若在小盒子中再缓缓加入一些沙子,那么 ( )A斜面对小盒的摩擦力不变 B小盒所受的合外力增大C小盒将加速下滑 D小盒仍将匀速下滑13.(2013辽宁大连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14)将一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以下描述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出发点整个过程的v t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14.(2014吉林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17)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s内其速度与时间图像和该拉力的功率与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6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20mB06s内拉力做功为100JC合力在06s内做的功与02s内做的功相等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5N15.(武汉市2014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 (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记录了下列实验步骤。合理的操作顺序是_。(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A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绕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B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C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D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三次。16.(武汉市2014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 如图所示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06s内的位移时间图线。若t=1s时,图线所对应的切线斜率为4(单位:m/s)。则:At=1s时,质点在x=2 m的位置Bt=1s和t=5s时,质点的速率相等Ct=1s和t=5s时,质点加速度的方向相反D前5s内,合外力对质点做正功17.(湖北省八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物理学经常建立一些典型的理想化模型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下列关于这些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育比赛中用的乒乓球总可以看作是一个位于其球心的质点B带有确定电量的导体球总可以看作是一个位于其球心的点电荷C分子电流假说认为在原子或者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它使每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D在研究安培力时,与电场中的检验电荷作用相当的是一个有方向的电流元,实验过程中应当使电流元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平行18.(2014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一次高考模拟试卷) 一物体自空中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3s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m/s,则关于物体此时的位置和速度方向的说法可能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g = 10m/s2)A在A点上方15m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B在A点下方15m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C在A点上方75m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D在A点上方75m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19.(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2014届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运动的v一t图像,若两个物体在同一地出发,且两物体最终运动的位移相等,甲的初速度是乙的初速度的2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都沿负方向运动B甲、乙在运动过程中一定会相遇C甲、乙在t0时刻相距最远D乙运动的时间一定是甲运动的时间的3倍20.(桂林中学2014届三年级2月月考)足够长的粗糙斜面上,用力推着一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t=0时撤去推力,06s内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判断错误的 是:A01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大小与16s内发生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 5B01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大小与16s内重力平均功率大小之比为5:1C0ls内摩擦力的平均功率与16s内摩擦力平均功率之比为1:1D01s内机械能变化量大小与16s内机械能变化量大小之比为1:521.(河北省石家庄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二)) 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其中之一是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 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开始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反应距离” 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刹车距离” 是指驾驶员从踩下刹车踏板制动到汽车停止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4s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C汽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10m/s2D汽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7.5m/s222.(河北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二调考试) 某质点做直线运动,运动速率的倒数1/v与位移x的关系如题图所示,关于质点运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1/v x图线斜率等于质点运动加速度 C四边形AABB面积可表示质点运动时间 D四边形BBCC面积可表示质点运动时间23.(四川省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运动员“大力扣篮” 过程进行技术分析时,可以把运动员看做质点B. “和谐号” 动车组行驶313 km从成都抵达重庆,这里的“313 km 指的是位移大小C. 高台跳水运动员腾空至最高位置时,处于超重状态D.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周期为24 h的卫星,不一定相对于地面静止24.(山东省济南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跳伞运动员从悬停的直升机上跳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开启降落伞。如图所示是跳伞过程中的v-t图象。若将人和伞看成一个系统,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A系统先加速下降,接着减速上升B系统受到的合外力始终向下C阻力对系统始终做负功D系统的机械能守恒25.(2014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一)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物块在水平方向的外力F作用下做初速度为的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0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B在0内,外力F不断增大C在0内,外力F不断减小D在0内,物体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26.(江西省七校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我国“蛟龙号” 深潜器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2012年6月24日以7020 m深度创下世界最新纪录(国外最深不超过6500 m)这预示着它可以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假设在某次实验时,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10 min内全过程的深度曲线(a)和速度图象(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h3代表本次最大深度 B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0025mS2 C潜水员感到超重发生在34 min和68 min的时间段内 D整个潜水器在810 min时间段内机械能守恒27.(江苏省苏北四市2014届高三上期末统考) 2012年10月15日,奥地利著名极限运动员鲍姆加特纳从距地面高度约3.9万米的高空跳下,并成功着陆。假设他沿竖直方向下落,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时间内运动员及其装备机械能守恒B时间内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C时间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D时间内重力对运动员所做的功等于他克服阻力所做的功28.(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跳伞运动员从某高度的直升机上跳下,经过2s拉开绳索开启降落伞,此后再过18s落地。整个跳伞过程中的-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可知A4s末速度为16m/sB14s末加速度为零C前2s跳伞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D跳伞运动员下落的总高度约为240m29.(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近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雾霾天气,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一雾霾天,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但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B在t=5s时追尾C在t=3s时追尾D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30.(湖北省黄冈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运动员“大力扣篮” 过程进行技术分析时,可以把运动员看做质点B“和谐号” 动车组行驶313 km从成都抵达重庆,这里的“313 km 指的是位移大小C高台跳水运动员腾空至最高位置时,处于超重状态D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周期为24 h的卫星,不一定相对于地面静止31.(河南省郑州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甲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时间t后,乙物体从同一位置自由下落,在甲、乙都未落地前,以甲为参照物,乙物体的运动状态是 A相对静止 B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C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32.(福建省福州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A、B两个质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质点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由图可知 A在t2时刻两个质点相遇 B在t1时刻两个质点运动方向相同 C在t1时刻两个质点加速度相同 D在t1时刻两个质点相距最远33.(北京市西城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反D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34.(2013潍坊四县一区联考,4)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 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7.5m/sD.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5m/s 35.(2013北京朝阳区期中,9)一滑块以初速度v0从固定斜面底端上滑(斜面足够长),则该滑块的速度-时间图像不可能是36.(2013黄冈中学11月份月考,4)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AA、B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t4 s时,A、B两物体相遇C在相遇前,t4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D在相遇前,A、B两物体的最远距离为20 m37.(2013黄冈中学11月份月考,12)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 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2 s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3 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Bt10 s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C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DA、B间的距离大于B、C间的距离38.(2013无锡市高三期中考试,2)小球从空中某处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碰撞后上升到空中某一高度处,此过程中小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在下落和上升两个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不同B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1.0mC整个过程中小球的路程为1.0mD整个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m/s39.(2013届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3)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行进,图2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做近似处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比实际的大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比实际的大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位移比实际的大D在t3t6时间内,虚线表示的是匀速运动40.(2013届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2)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时间与倾角无关41.(2013届武汉部分学校高三11月联考,6)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运行,质量m = 2.0 kg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运动B03s内物块做变加速运动C传送带的速率为2m/sD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42.(2013届武汉部分学校高三11月联考,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质点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线。关于两质点在08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质点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图线交点对应的时刻两质点速度相等,且相距最远C乙质点距离出发点的最远距离为80mD甲、乙两质点在t8s时同时回到出发点43.(2013届阜宁中学高三期中考试,2)如图所示,小球从一个固定的光滑斜槽轨道顶端无初速开始下滑到底端,下面哪个图象正确的反映了小球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 )44.(广东省中山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物理,7) 如图为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 ()A在t2时刻两个质点在同一位置B在0- t1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加速度大C在0- t2时间内质点B比质点A位移大D在0-t2时间内合外力对质点B做的功比对质点A做的功多45.(重庆市2013届高三九校模拟,4)我国“蛟龙号”深潜器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2012年6月24日以7020m深度创下世界最新纪录(国外最深不超过6500m),预示着可以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假设在某次实验时,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10min内全过程的深度曲线(a)和速度图像(b),如图示则有()A(a)图中h3代表本次最大深度,应为60mB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0025ms2C潜水员感到超重现象应发生在3-4min和6-8min的时间段内。D整个潜水器在8-10min时间段内机械能守恒。46. (吉林普通中学2013届高三期末考试,2)我国“蛟龙号”深潜器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2012年6月24日以7020m深度创下世界最新纪录(国外最深不超过6500m)。这预示着它可以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假设在某次实验时,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10min内全过程的深度曲线(a)和速度图像(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图中h3代表本次最大深度,应为360mB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0.025m/s2C潜水员感到超重发生在3-4min和6-8min的时间段内D潜水器在4-6min时间段内处于匀速运动状态47.(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届高三摸底考试理科综合试题,3) 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的加速度B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500m48.(吉林普通中学2013届高三期末考试,13)(6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A、B、C、D、E、F等6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本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220V、50Hz的交变电流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其零刻度和计数点A对齐。(1)由以上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vC是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计算该物体的加速度a为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填“大”或“小”)。49.(湖南省郴州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3).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g=10m/s2)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B.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m/s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0.45m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1.25m50.(湖南省郴州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7)如图所示,我某集团军在一次空地联合军事演习中,离地面H高处的飞机以水平对地 速度V1发射一颗炸弹轰炸地面目标P, 反应灵敏的地面拦截系统同时以初速度F 竖直向 上发射一颗炮弹拦截(炮弹运动过程看作竖直上抛),设 此时拦截系统与飞机的水平距离为x,若拦截成功,不计空气阻力,则v1、v2的关系应满足()A.B.C. D. v1v251.(2013年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间(x-t) 图象,由图象可以看 出在04s这段时间内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B.4s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3m52.(山东潍坊市2013届高三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2)用电梯将货物从六楼送到一楼的过程中,货物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最后1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C货物在 10s内的平均速度是1.7msD货物在2s9s内机械能守恒53.(河北省石家庄市2013届高三一模,1)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到水平恒力F的作用,在时间t内移动距离s,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F在时间t内可以使质量m的物体移动的距离为sB.力F在时间t内可以使质量m的物体移动的距离为sC.力F在时间3t内可以使质量3m的物体移动的距离为sD.F的力在时间t内可以使质量m的物体移动距离为s54.(河北省石家庄市2013届高三一模,2)如图所示,一小滑块沿足够长的斜面以初速度v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 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 滑块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 . 设滑块经B, 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 则A.vc=6m/sB.vB=m/sC.DE=3m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55.(2013年河南省十所名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试题, 7) 如图甲所示,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倾角为30,质量为m的物块从斜面体上由静止释放,以加速度a=开始下滑,取出发点为参考点,则图乙中能正确描述物块的速率v、动能Ek、势能E P、机械能E、时间t、位移x关系的是56.(2013大纲,19, 6分) 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 抛出时间相隔2 s, 它们运动的v-t图像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A. t=2 s时, 两球高度相差一定为40 mB. t=4 s时, 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C. 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D. 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57.(2013重庆,4, 6分) 题4图1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示意图, 让小球由倾角为的光滑斜面滑下, 然后在不同的角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 最后推理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分析该实验可知, 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与各自最大值的比值y随变化的图像分别对应题4图2中的()题4图1题4图2A. 、和B. 、和C. 、和D. 、和58.(2013四川,6, 6分) 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 其v-t图像如图所示, 则()A. 甲、乙在t=0到t=1 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 乙在t=0到t=7 s之间的位移为零C. 甲在t=0到t=4 s之间做往复运动D. 甲、乙在t=6 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59.(2013广东,13, 4分) 某航母跑道长200 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 m/s2, 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 m/s。那么, 飞机在滑行前, 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A. 5 m/sB. 10 m/sC. 15 m/sD. 20 m/s60.(2013课标I,19,6分)如图, 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 图线。由图可知()A. 在时刻t1, a车追上b车B. 在时刻t2, 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 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 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 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 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61.(2013课标I,14,6分)右图是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照片, 照片左上角的三列数据如下表。表中第二列是时间, 第三列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 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 伽利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物体具有惯性B. 斜面倾角一定时, 加速度与质量无关C. 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62.(2014江苏,11,10分)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实验记录纸如题11-1图所示,O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别过P1和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F3的方向过P3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3.30 N、F2=3.85 N和F3=4.25 N。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F1和F2的合力。(题11-1图)(2)仔细分析实验,小明怀疑实验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弹性发生了变化,影响实验结果。他用弹簧测力计先后两次将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长度,发现读数不相同,于是进一步探究了拉伸过程对橡皮筋弹性的影响。实验装置如题11-2图所示,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于O点,下端N挂一重物。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缓慢地移动N,在白纸上记录下N的轨迹。重复上述过程,再次记录下N的轨迹。(题11-2图)(题11-3图)两次实验记录的轨迹如题11-3图所示。过O点作一条直线与轨迹交于a、b两点,则实验中橡皮筋分别被拉伸到a和b时所受拉力Fa、Fb的大小关系为_。(3)根据(2)中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有哪些?()(填写选项前的字母)A.橡皮筋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橡皮筋第2次的长度较长C.两次被拉伸到相同长度时,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较大D.两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时,拉力越大,橡皮筋两次的长度之差越大(4)根据小明的上述实验探究,请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提出两点注意事项。63.(2014浙江,21,10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1连接起来进行探究。第21题图1(1)某次测量如图2所示,指针示数为_cm。第21题图2(2)在弹性限度内,将50 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表1。用表1数据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m(重力加速度g=10 m/s2)。由表1数据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钩码数1234LA/cm15.7119.7123.6627.76LB/cm29.9635.7641.5147.36第21题表164.(2014课标全国卷,23,9分)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 kg的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 m/s2)。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 cm。图(a)P1P2P3P4P5P6x0(cm)2.044.066.068.0510.0312.01x(cm)2.645.267.8110.3012.9315.41n102030405060k(N/m)16356.043.633.828.81/k(m/N)0.006 10.017 90.022 90.029 60.034 7(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_,_。(2)以n为横坐标,1/k为纵坐标,在图(b)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1/k-n图像。图(b)(3)图(b)中画出的直线可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实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_N/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单位为m)的关系的表达式为k=_N/m。65.(2014重庆杨家坪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6(I )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频率f=50Hz的交流电源。在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得到的纸带上,舍去前面较为密集的点,每隔4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测得相邻计数点间距离为 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如题图所示。(1) 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2) 打下A点时物体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m/s;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66.(东城区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检测)(18分) (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5.12 cm、 s2=5.74 cm、s3=6.41cm、s4=7.05 cm、s5=7.68 cm、s6=8.33 cm、则打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m/s,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电压表的内阻Rx,电压表的量程为50mV,内阻约为50。其实验的方法是:a. 将电键S1闭合、S2断开,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得电表的指针达到满偏;b. 保持变阻器R的阻值不变,再将电键S2闭合,调节电阻箱R1,使得电表的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央;c. 可以认为电压表的内阻RxR1。实验中调整电阻箱达到实验要求时,电阻箱的各个旋钮的位置如图所示,待测电压表的内阻是。如果电源E,电动势为4V,电源内阻忽略不计。下面提供最大阻值不同的四个滑动变阻器供选用,既要满足实验要求,又要调整方便。则选用变阻器(填写阻值相应的字母)A10 B100C 6 k D20 k电压表内阻Rx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为,试推导出相对误差跟电源的电动势E和电压表的量程U的关系式,并估算上述测电压表内阻实验的相对误差(取一位有效数字)。若要将此电压表改装为量程为3V的电压表,应该怎么做,画出电路图。67.(重庆市五区2014届高三学生学业调研抽测) (1)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出的纸带部分如题6(1)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出相邻的两个计数点AB的长度为,CD的长度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f,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来。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为 ,求出打B点时小车速度vB为 。(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的对应字母进行表述)(2)(13分)某同学为了测量某阻值约为5的金属棒的电阻率,进行了如下操作:分别使用10分度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棒的长度L和直径d,某次测量的示数如题6(2)图1和题6(2)图2所示,长度L= mm,直径d= mm。现备有下列器材:待测金属棒:Rx(阻值约5);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3k);V2(量程15V,内阻约9k);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2);A2(量程3A,内阻约0.05);电源:E1(电动势3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约20);R2(最大阻值约1000);开关S;导线若干。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压表应选 ,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均选填器材代号)。正确选择仪器后请在题6(2)图3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用伏安法测得该电阻的电压和电流,并作出其伏安特性曲线如题6(2)图4所示,若图像的斜率为k,则该金属棒的电阻率= 。(用题目中所给各个量的对应字母进行表述)68.(河南省郑州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其中=7.05cm,=7.68cm,=8.33cm,=8.95cm,=9.61cm,=10.26 cm,则打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是_m/s,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加速度大小是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 vA=0.86 m/s (1分) , (1分) , a=0.64 m/s2(1分);小车运动的加速度=0.64 m/s2(河南省郑州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要测绘一个标有“3V O. 6W” 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3V,并便于操作。已选用的器材有: 电池组(电动势4.5V,内阻约1); 电流表(量程为0-250 mA,内阻约5); 电压表(量程为0-3V,内阻约3k) ; 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l) 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应选下列中的_(填字母代号)。 A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 ,额定电流1 A) 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750,额定电流0.3 A)(2) 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下列的图_(填字母代号)。(3) 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现将两个这样的小灯泡并联后再与一个2的定值电阻R串联,接在电动势为1.5V,内阻为1的电源两端,如图所示。每个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_W。69.(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带上共取了A、B、C、D、E、F、G七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带剪开分成六条(分别叫、),将这六条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坐标系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直方图,最后将各纸带上端中心连起来,于是得到表示关系的图象。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为表示关系,图中的轴对应的物理量是时间t,轴对应的物理量是速度。若纸条C的长度为5.0cm,则图中为 s,为 m/s;因为各纸条上端中心连线是 ,所以可以直观的看出小车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纸带未剪断时,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则小车的加速度 ,打下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70.(2013北京朝阳区期中,15)利用光电门可以测量运动物体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因为挡光片较窄,所以可看做测量的是瞬时速度。为了测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如右图所示。(1)当小车匀变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A、B先后挡光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A、B开始挡光时刻的时间间隔为t,则小车的加速度a=_。(2)(单选题)实验中,若挡光片的宽度b较大,用上述方法测得的加速度与真实值间会有一定的差距,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则测量值大于真实值;若小车做匀减速运动,则测量值小于真实值B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则测量值小于真实值;若小车做匀减速运动,则测量值大于真实值C无论小车做匀加速运动还是做匀减速运动,测量值均大于真实值D无论小车做匀加速运动还是做匀减速运动,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71.(2013届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12) (8分)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图11所示为该同学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部分计数点(后面计数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出一个点)(1)为研究小车的运动,此同学用剪刀沿虚线方向把纸带上OB、BD、DF等各段纸带剪下,将剪下的纸带一端对齐,按顺序贴好,如图12所示。简要说明怎样判断此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方法:。(2)在图12中x1=7.05cm、x2=7.68cm、x3=8.31cm、x4=8.94cm、x5=9.57cm、x6=10.20cm,则打下点迹A时,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是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m/s2。(本小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72.(2013届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13)(8分)如图13所示,质量m=2.2kg的金属块放在水平地板上,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大小为F=10N的拉力作用下,以速度v=5.0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os37=0.8,sin37=0.6,取g=10m/s2)求:(1)金属块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如果从某时刻起撤去拉力,撤去拉力后金属块在水平地板上滑行的最大距离。73.(2013届河北唐山高三摸底考试,22)(4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匀加速度直线运动,打出的纸带上点清晰部分如图所示,电源频率f=50Hz,则打B点时物体的速度是 m/s;物体的加速度是m/s2。74.(广东省中山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试题物理,13(1)) 实验室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滑块的运动情况,打出如图所示的纸带,其中纸带B端与滑块相连接,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请回答下列问题:纸带中AB段运动的时间为_根据纸带请判断该滑块的运动属于_(填“匀速”、“匀加速”、“匀减速”)直线运动.从纸带可以测出AB两点间的距离为_,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75.(2013年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测试,9)某实验小组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下图为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1)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 若在实验时实际交流电的频率略低于50Hz, 而该小组同学并不知道,这将导致 所测得的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偏_ (选填“大” 或“小”) 。76.(2013广东,34, 18分) (1) 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16(a) 所示, 其中斜面倾角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16(b) 所示, 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图16(a)图16(b)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 测量完毕, 关闭电源, 取出纸带。B. 接通电源, 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 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 让纸带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用字母填写) 。 图16(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魅力女性的课件
- 济南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测试试卷
- 高速路安全知识培训心得
- 高速业务知识培训课件要求
- 医院保洁、中央运输服务方案
- 高血压基本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服务合同
- 抽水蓄能电站移民安置监理评估合同
- 电脑培训知识付费平台课件
- 电脑主机知识培训课件
- 会计从业资格基础知识汇总
- 项目干系人管理评估
- 保险行业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 私立民办高中学校项目建议书
- 比亚迪汽车发展史
- 茶与健康 第二讲 茶成分课件
- 手术部位标识
- 项目总结ppt范文
- 医院体检中心现状与五年发展规划
-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第四课第一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不错!我真的很不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