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需要注意的事项.doc_第1页
评课需要注意的事项.doc_第2页
评课需要注意的事项.doc_第3页
评课需要注意的事项.doc_第4页
评课需要注意的事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这是一篇科普性的文章,介绍了“大熊猫、银杏树、中华鲟”三种活化石。内容浅显易懂,但是相对来说也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沈老师的这堂课却摆脱了这类文章讲解的枯燥,显得生动、有趣。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特色:1、教材的处理大胆灵活。学生对化石的知识了解不多,但是对银杏树和大熊猫特别熟悉。因此本课教学,沈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重组教材,运用跳跃式教学方法先教学第三自然段,这样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将学生的生活感受与阅读感悟融为一体,使得原本显得遥远、陌生的“化石”、“活化石”与学生亲近了许多。2、注重生活经验和课堂的语言实践,把识字和阅读紧密结合,在本课时中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猜谜语、说说识及字形的办法、组词、造句、找近义词等,使学生学得很扎实。3、善用表演的形式融合课内外的知识。学生十分喜欢表演,在学习了银杏树的段落后,沈老师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你是银杏树,你怎么向大家介绍你自己呢?同时要求学生可以用课文中知识也可以是自己收集到的知识来介绍自己,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边说边表演,把其他的同学也带入了一种情景,自然而然对古生物有了亲切感。这样,对古生物认识就更容易一些,更具体一些。而老师入情入境地启发,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4、注重句子的品读和情感的激发。在重点学习第2段时,沈老师抓住描写银杏树特征的句子进行朗读教学,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探究了语言文字,既了解了银杏树的特征,又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对它的热爱和珍惜之情5、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前,沈老师让学生查阅有关古生物的资料,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当然,任何一堂课总会有缺憾的地方,沈老师的这节课也一样。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时候,沈老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银杏树有哪些地方奇异?来朗读课文,再进行问题的解答,随机学习课文,但是可能对于什么是“奇异”学生不太能理解因此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答得不好,使得这里的教学有了个“疙瘩”,我想如果把这个问题改为: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银杏树?学生一定能比较轻松地找出相应的句子来,老师引导的也就不会那么费力了。另外在学习大熊猫这段时也应该渗透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而这点沈老师忽视了。而学习本课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的知识,还要增强他们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因为评课的标准很多,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充分领略了执教者的教学风格与魅力,沈老师的教学亲切、温馨,如冬日的暖阳;徐老师语言幽默风趣,不疾不徐,如洪钟般的的声音富有磁性,不知不觉把我们带进了精神的殿堂同时,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也看到了智慧课堂的八字特征:真实、简约、灵动、深刻。一、真实真实是课堂教学的基石,然而,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曾一度出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趋势和现状,我们不禁要问:在那些华丽的装饰外衣下,热热闹闹的表象里,究竟有多少真实的成分?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过这样一句话:“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生活的另一种样式,而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本色。”用真实的眼光看学生,学生是聪明活泼的;用真实的眼光看教师,教师是个性鲜明的;用真实的眼光看教学,教学是朴素平常的。今天,两位老师的课就是这样,无需课前大量的准备,也没有过多的电教手段与花哨的设计,教学过程是回归常态的,课堂上有思想的碰撞,有平等的对话,老师恰当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相互间又生成了许多新的东西。老师能够如此淡定从容、举重若轻,他们的气度不得不使我们叹服。二、简约简约的教学设计最能看出教者的智慧,今天的两节课教学目标简明,教学设计精当,北风和小鱼的教学主要是结合了文本特点,从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以读为主线,通过读中感悟、表演、想象说话、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使学生能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文本中的情景,由此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这节课从识字开始,又在指导写字后结束,也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样,最大的麦穗一课教学步骤也很简约,徐老师的设计理念是“简简单单教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课堂上,徐老师主要运用了阅读感悟的方法,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品味语言文字,与这篇精美的哲理散文对话,与苏格拉底进行心灵的对话,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呈现给大家的是一种理性与诗意共存的课堂。三、灵动对于学生来说,缺乏灵性的学习无疑是一种苦役,我们看到,在今天的课堂上,两位老师除了积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平台,更注重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来唤醒学生的灵性。比如在沈老师的课堂上,她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对话,来体验小鱼的勇敢,我们发现,孩子们兴趣盎然,不仅感受到了小鱼的快乐,自己也乐在其中,整个课堂教学有声有色;而徐老师关于“凡人凡言”的作业设计也是另辟蹊径,让学生用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写下自己的收获,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为学生拓展书写才情的空间。四、深刻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学习语文既要学语言,又要长精神。今天的两节课尽管教学设计简约,教学手段简单,但正因为回归了语文本色,反而能带给学生深刻的启迪。比如在沈老师的课上,我们看到,随着学生对一些重点词句理解的加深,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故事的主人公小鱼的鲜明形象已经深深地植入了孩子们的脑海中。我想,学了课文,一年级的孩子一定会在严寒的冬季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乐趣,也许以后他们也能像小鱼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这些,都不是沈老师告诉学生的,而是孩子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收获;同样,最大的麦穗中理解关于机遇的人生哲理既是教学的重点,更是教学的难点,而徐老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课文,让他们有了较为深刻的感悟。如“智者会适时地抓住机会,愚者则会错失良机。”“也许抓在手中的一穗不是最大的,但是可以通过努力使它变成最大的。”孔子说过: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这两节课,不仅让我们亲眼见证了学生从初入校园到临近毕业,语文素养在阅读中拔节的历程,而且,孩子们从课堂中获得的精神滋养,或许能影响他们的一生。由于课堂特有的生成性,决定了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任何一节课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在学生已经读懂了小鱼的勇敢之后,沈老师又出示了几幅图,进行拓展练习。我想,如果沈老师能将“不怕”二字加进例句中,即:“冰天雪地里,小鱼不怕,它们在水底捉迷藏呢!冰天雪地里, 不怕, 。”孩子们就会说出:“冰天雪地里,企鹅不怕,它们在快乐地玩耍。”“冰天雪地里,北极熊不怕,它们在做游戏。”“冰天雪地里,小朋友不怕,他们在高兴地打雪仗”等丰富多彩的句子,他们对于冬天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切而全面。 其实阅读教学就是“以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为经线,以语言训练为纬线,使语言形式的领悟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聂静这节课这个教学理念体现的比较充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节课对我们的启发特别多,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想主要谈以下几点:启发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聂教师能够进行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地走进文本所规定的情境之中。 启发之二:识字有特点,写字抓规律教者结合本课认读的字多是姓名用字的特点,通过图上标清姓名的3个小朋友来引入这一课的认字环节,让学生在姓名中识字。我想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就要因课文当中对要求认字的不同,来设计不同识字环节和方法,另外还要用多种方式在本课当中、在阅读当中来巩固识字。在写字上教者引导学生发现要写字的结构及书写规律。学生已进入2年级下学期,老师写字指导应该侧重鼓励学生自己发现,让学生用自己的发现尽可能代替老师的讲解,另外我们在指导写字时还应该加强老师的示范,注意反馈、评议。启发之三:“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本节课让学生读的比较充分,特别是整篇整篇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悟。低年级阅读教学一定要充分让学生读书,特别是读整篇课文,这里体现得较好,值得提倡。启发之四:借助图画阅书,做到图文互补重视借助图画来阅读,这是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提出的一个要求,聂老师让学生借助教材当中3个小朋友画风的插图,来理解课文内容。低年级要重视这方面地阅读引导,也就是引导学生借助图画阅读。这样运用图文联系的方法来取得图文互补的效果。 启发之五:问题设计巧妙,而且注重整合 教者抓了一个问题“这3个小朋友你喜欢谁?为什么?”这个问题设计得比较巧妙,不是就内容去理解内容,而是抓住课文对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一个生长点来提问。阅读教学一定要重视问题的整合性。 启发之六:课后拓展,注重实践在读好、理解课文内容以后,让学生分小组也来合作画一画风,这是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一次有意义的实践。从合作画风的图画来看,我们二年级小学生很有想象力,很有创造力,很有创意的。可见我们的学生并不比课文中的角色逊色。低年级阅读教学我们应该注重以文本为凭借,挖掘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那么这节课我们也有值得商量的几个问题:一、教者的过渡语言和评价语言还应更丰富、更有情趣,评价过程应有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这样会使课堂教学更加体现愉悦性和师生情感的交融性。二、如果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更好了。三、要求学生合作画风之后,引导学生写一写自己画的风,这样把学生的画落实到听、说、读、写上。我想这个练习完全可以落到写上来,把自己画的内容写下来,或者甚至模仿课文的写法,继续再写一写。当然这项任务完全可以放到第二课时,不过我觉得这个任务很重要,我在这里提一学生十分喜欢表演,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边说边表演,把其他的同学也带入了一种情景,自然而然对古生物有了亲切感。这样,对古生物认识就更容易一些,更具体一些。老师入情入境地启发,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在教学银杏树这种活化石时,我抓住了两句重点句。一句在读中让学生体会银杏树长得慢这个物点。另一句是“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这个句子除了让学生在读在知道讲述了银杏树的叶子很像扇子这一特点外,我还抓出了两个语文知识点。第一个,这是一个比喻句,我让学生模仿句子,进行打比方句子的训练。第二个知识点是,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重叠量词,分别是“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这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这里时,我进行了这样的处理。让学生读读上面两个词语,让学生发现有什么物点,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片”和“把”字重叠了。我让学生对比“一片叶子”和“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片叶子”只有一片叶,“一片片叶子”就是有很多叶子。“一把扇子”就是只有一把扇子,“一把把扇子”就是有很多把扇子。弄清了意思后,我让学生给合课后“主读读写写”一题,做做“一块块 ”、“一条条 ”、“一棵棵 ”、“一只只”学生由于有了以前学过的数量词作基础,所以完成这几个填空完成得很快。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