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电子题库 模块综合检测 粤教版选修1.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电子题库 模块综合检测 粤教版选修1.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电子题库 模块综合检测 粤教版选修1.doc_第3页
高中语文 电子题库 模块综合检测 粤教版选修1.doc_第4页
高中语文 电子题库 模块综合检测 粤教版选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综合检测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黄鹂(l)罟师() 瀛洲(yn) 霹雳(b)b. 芒砀(dn) 鄜州(l) 怆然(chun) 碣石(ji)c. 膏腴(y) 京畿(j) 蠲免(jun) 栖迟(q)d. 楸梧(qi) 腥膻(shn) 蘅皋(o) 翩跹(qin)解析:选c。a项,“霹”读p;b项,“鄜”读f;d项,“跹”读xin。2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演讲比赛中,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所讲内容与事先定下的主旨并不相关,显得小题大作,榜上无名也就理所当然了。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c虽然首战惜败给巴西,但朝鲜队的表现受到了不少媒体的一致认可。大家对朝鲜球队更是刮目相看,并且投之于赞许。d他准备出售自己珍藏多年的字画,并把出售所得捐赠给西南干旱地区,但后来字画不慎遗失使他的计划成了纸上谈兵。解析:选c。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a.小题大作: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处理。语境不合,原文内容与主题无关。b.防患未然:指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用在此处不合语境。d.纸上谈兵: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可改为“一纸空文”。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一篇报道里,赵小东说,拥有同样的阳光、空气、水以及一切有益的东西,未必都能长成参天大树。c据欧洲媒体报道,美国已经拒绝了伊拉克提出的可以让美国中央情报局派员参与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查工作。b逃亡加拿大12年之久的赖昌星终于在加拿大警察的押送下搭乘民航班机离开温哥华国际机场飞往中国。d我们坚信,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奔小康这个宏伟蓝图,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实现。解析:选c。a.“阳光、空气、水”和“一切有用的东西”是包含关系,不能并列;b.缺宾语中心语,在“工作”后加“的建议”;d.“蓝图”与“实现”搭配不当。4下列排列语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迎春、探春、惜春)来了。第一个_。第二个_。第三个_。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身量未足,形容尚小a bc d答案:a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东乡罗提督战功,见于圣武记者详矣。其智能亦自可韬,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之。公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皆惊走,后不复至。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山水迅急,瞬息千里。盐枭至则呜金叫呼,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两旁系大竹,弯如弓。他船追及,断系发之,船必覆,人莫敢撄。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俟船过,附而锯其舵。抵关适断,船不能行,触石破,尽获之。罗少亡赖,数行窃,令捕之杖毙,弃诸野。中夜而苏,匍匐至一老妪家,周之。乃改行,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当赵金龙之乱,罗受命,与总督卢公坤往平之。贼已困,将擒矣。时宣宗以尚书宗室禧恩来督军,未至,诸公议待禧至,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不少讳,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改行后,始娶妻,忽患奇疾,百方不治。一道人过门曰:“有方可救,但得钱三十千乃能配药。”罗自念贫窭,安得三十千钱,语其妻曰:“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苟鬻汝,得钱买药,则两活矣。”妻泣而从之,病果瘳。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苦:痛苦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 纵:腾跃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 官:做官d抵关适断,船不能行 抵:碰到解析:选c。a项“苦”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应为“苦于,以为苦”;b项“纵”应为“放开”;d项“抵”应为“到达”。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选b。a项“其”都是代词,他的,代指罗提督;c项“之”均是代词,他,也是指罗提督;d项“且”均为副词,将要,快要。b项分别为:介词,凭借,靠着;连词,相当于连词“而”的用法,表顺承,不译。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罗提督“足智多谋”的一组是(3分)()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俟船过,附而锯其舵乃改行,投身军营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得钱买药,则两活矣a bc d解析:选b。交代了罗提督所做的事情,不能表现其智谋。说明罗提督改邪归正。表现罗提督想办法解决生活中的困难。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南山的一个村子里,群猴偷吃庄稼,村民深受其害。罗提督巧用计策,帮助他们解决了猴患。b为了对付盐枭,罗提督因地制宜,巧妙部署,他令下属避其锋芒,暗中袭击,取得了辉煌成果。c罗提督年轻时曾经误入歧途,后洗手不干,投身行伍,在平定赵金龙之乱时,立下了汗马功劳。d罗提督功成名就后,并不忌讳那段行窃经历,他让人提醒自己,以此为鉴,再也不做违法之事。解析:选d。d项“罗提督功成名就后”错误,原文“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并没有功成名就的说法。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罗 既 官 游 击 乃 遣 人 访 其 妻 以 重 金 赎 还 为 夫 妇 如 初 报 其 鬻 身 救 夫 之 义 也 此 事 不足 训 然 以 视 少 共 艰 苦 既 贵 而 厌 弃 其 糟 糠 者 其 厚 薄 之 区 殆 不 可 以 道 里 计 天 生 豪 杰 磊 磊 落 落 安 得 以 道 学 家 之 律 绳 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译文:_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译文:_解析:(1)对句子进行断句时,要注意断句标志词,如“乃”“也”“此”“然”“既”“其”“殆”“安”等。断句时句意完整通顺是首要前提。(2)句为省略句,“匿(于)上流水中”省略介词“于”。匿,隐藏。句中“历”为副词,释为“逐个,一一地”。“洵”为副词,释为“诚然,确实”。答案:(1)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贯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2)罗公招募擅长游泳的人,(让他们)拿着锋利的锯子隐藏在上游的水中。(译对“匿”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分。匿:隐藏。)(罗)并且延请读书人一一记叙那些事情,实在是个不寻常的男人。(译对“洵”字给1分,译对大意给2分。洵:诚然;实在。)参考译文:东乡罗提督的战功,记载在圣武记一书中的已经很详尽了。他的智谋才能来自他自己的积累提升,而不是只凭武力来称雄一时的。罗提督曾经带兵到南山,搜索残余的贼寇。村人苦于成群的猴子偷吃田里的粮食,早晨一定要发射火器来惊吓猴子。罗提督询问了缘故后,派人捉来一只猴子,剃掉了它的毛,在脸上画满了大眼睛等各种丑陋奇怪的图案。第二天早晨等到成群的猴子来后,放这只猴子离去,其他的猴子看到后都被惊吓得逃走,以后再也不曾回来过。(他后来)担任夔州游击的官职,夔州关紧邻峡口,水流湍急,瞬息之间,一泻千里。那些走私盐的人到了就敲着锣鼓呼叫着,越过关口,他们的船上都装有火炮等武器,船的两旁用绳子系着大竹子,把竹子弯曲得像弓一样。别的船追上来时,他们就砍断绳子发射竹弓,被打中的船必定会倾覆,没有人敢触犯它们。罗公招募擅长游泳的人,(让他们)拿着锋利的锯子隐藏在上游的水中。等到船经过的时候,靠近敌船,用锯锯敌船的舵,使舵到了关口恰好折断,贼船不能前行,触到礁石上破裂,罗提督带兵把这些人全部抓获。罗提督年轻时是个无赖,多次偷窃,县令派人捕捉了他。让人用棍棒打死他,然后把他扔到荒野里。他半夜苏醒过来,匍匐着爬到一个老妇人的家里,老妇人救下了他。于是他改变了品行,投身到军营中来,他骁勇善战超过了所有的同辈人。当赵金龙作乱之时,他接受命令,和总督卢公坤前往平定贼人。贼人已被围困,即将被擒获。当时宣宗皇帝派遣皇家的宗室成员尚书禧恩来督军,没到,其他人商议要等待禧恩来后再开战,罗提督说:“包围的时间久了,军队会懈怠,贼人必定会逃跑。”于是违背众人的意见出战,几乎全部歼灭贼人。罗提督常常对别人说起自己平生做贼的事情,从不隐讳,并且延请读书人一一记叙那些事情,实在是个不寻常的男人。罗公改变了品行后才娶妻,他忽然得了一种很奇怪的病,用了很多种方法都不能够治愈。一个道人路过他的门前说:“有方法可以救治,但是需要三十千钱才能够根据处方配制药物。”罗公自思家境贫寒,怎么才能得到这三十千钱,就对他的妻子说:“我生病将死,你也会饿死。如果卖了你,得到钱买药,那么我们两人都可以活下来了。”他的妻子哭泣着听从了他,罗公的病果然痊愈。罗提督担任了游击官职后就派人寻找他的妻子。用重金赎回了她,(他们)又像当初一样做了夫妻,来报答她卖身救夫的情义。这件事情不值得作为典范,但是把他跟那些年轻时能够共患难,等到富贵了就厌倦抛弃他的糟糠之妻的人相比较,他们的品德高低的区别,大概是不能够用里程来计算的。罗提督天生豪杰,为人处世光明磊落,哪里能够用道学家的道德标准去衡量他?10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怀吴中冯秀才唐杜牧长洲苑外草萧萧,却计邮程岁月遥。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注】长洲苑,吴中古迹;“邮程”即旅程。客意金元好问雪屋灯青客枕孤,眼中了了见归途。山间儿女应相望,十月初旬得到无?(1)解释元诗诗题“客意”的含义。(2分)答:_(2)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但写法上同中有异,试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5分)答:_答案:(1)“客意”指的是诗人在旅途中(归家途中)的孤独之感与思亲之情。(2)相同:两首诗都没有直接抒发思念之情(都采用虚写的手法来写情感)。不同点:杜牧的诗是通过回忆以前(当日在暮烟秋雨中的枫桥)与友人分别时情景来表达对好友的思念,而元好问的诗则是运用想像,通过写家中的儿女如何思念漂泊在外的自己(在计算着自己的归期,盼望着自己的归来)来表现自己的思亲之情。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1)_,_。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_,_。(杜甫蜀相)(3)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_,_。(李商隐贾生)(4)_,_。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答案:(1)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3)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4)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美和美的东西蒋孔阳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它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从美的东西概括出美的概念来。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地说:“美是难的。”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它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汤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迥不相同。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其次,美的东西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者变成另外的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山雨空濛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而当杜甫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随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第三,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有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某一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互相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白;谈到声,它有清浊高低。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美却不然,你能说美是由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这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选自美学新论,有删改)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从美的本质看,漂亮的姑娘本身就是美。b从美和一定物质条件的关系看,人的嗓音好,歌声不一定就美。c梅花的美丽与桃花的美丽虽不相同,但都包含着美的规律。d在欣赏诗词时,不能用词的婉约美去衡量词的豪放美。e斑马身上的黑、白两种颜色决定了它的美。解析:选ae。a项“漂亮的姑娘”是美的东西,该项把“美”与“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e项的说法和原文倒数第二段的内容矛盾。这一段说明不能用固定的东西,如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而e项是用斑马的颜色来说明斑马的美,很显然是不对的。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美的概念需要根据美的东西来总结。b不能因为某一种东西是美的,就把与之相反的东西当成丑的。c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并未解决“美是什么”的问题。d美的东西人人都能欣赏,所以美的问题并不复杂。解析:选d。d项中“美的问题并不复杂”是错误的。第三段中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的结果是“美是难的”,而且从全文的叙述来看,都说明美的问题不简单。14指出画线部分“味外之味”中两个“味”字的不同意思。(4分)答:_解析:结合语境,两个“味”的意义各不相同。由“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句可知,前者指本义,后者则为比喻义。答案:第一个“味”:人的味觉品尝到的酸甜苦辣等味道。第二个“味”:超越于酸甜苦辣等具体味道之上的事物的美。15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几小时后,他们迷路了。夜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请从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文中原理,对这种现象作简要分析。(4分)答:_解析:分析时可根据第六段的内容。答案: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一群大学生以探险的心态进入原始森林,那种原始风貌在他们眼里是难得一见的美;当他们迷路被困,面临危险,原来的美就消失了。这表明美是随着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古典不是一张失真的老照片,也不是虫蛀了的褪色的箱底衣服,那是“陈旧”,积淀着浅薄的记忆,有一点妄自溯古的意味。也不是“古老”,“古老”带了沧桑的感情,让人提起来就要唏嘘的,郁结着无法排解又令人颓丧的怀念。而古典则是清丽的、文雅的、精致的。是紫砂壶里的名茶,飘出使人醺醺然回味不绝的清香;是红木家具上沉积的历史尘埃和在夕阳西下时泛起的幽幽光泽;是名瓷的精美青花或斑斓粉彩以及叩击时的若磬之声;是身着对襟滚边丝绸长衫的吹箫少女,背景是一段悠长的时光,古典的精髓就在少女微蹙的眉头里,在头顶上忧郁的明月中,在被月光穿越的缠绵思绪里古典染上了现代的流光,变得夺目璀璨。街上现代女性身上绣着吉祥图案的中式服装,浓缩了旗袍的精华,在古典的式样上赋予了现代的意蕴。而路边刻着篆字牌匾、挂着楹联的古色古香的茶馆,仿佛为浮躁的现代社会回归古典寻找了一条捷径。还有少女手腕上带的玉镯,胸前坠着的民间工艺制作的饰物;家居的民族化设计和使用的陶瓷器皿古典渐渐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很多人急于追赶生怕落下,古典倏忽变作了现代之中的亮点,仿佛没有古典唯恐不成现代。古典就这样装点了现代,也装点了现代人光怪陆离的视野和不涤尘虑的内心。古典是赶着人们的心情来的,厌倦了,烦闷了,浮躁了,古典就被长长的岁月滤出来,冲洗着已显陈旧的生活,虽然古典落满了时光的尘埃,但要的就是这份尘埃的厚重,要的就是这份厚重中的精细,要这份尘埃抵消现在的尘埃,心情也被滤过了似的有了另一样的感怀。没见过古典的人以为古典是时尚,是新潮,生怕赶不上古典这班车;见过古典的人有着似曾相识的喜悦,也有面上显露“经历过”的不屑,背地里却慨叹似水流年的。然而这是伪装的古典,表层里还是现代的浮华之气,或者说是现代的一种装饰,扎不下根来,也不会就此和现代的精神黏连,古典便受了委屈似的,不经意间,又悄悄地走了。它的身影是匆忙的,你甚至来不及叹息一声。其实它的到来原本不是为了停留,大概就是为了做一次无可奈何的凭吊,再回到来时的地方,或是在更远的地方等着我们。其实真正的古典是在精神里的,它积淀了五千年的情感,培育了中国人的风采,无论是清风明月、小桥流水的古典意蕴,还是仁义礼智信的古典情操,都深深蕴涵在“中国”二字里。古典很似一阵从陌生的地方吹来的风,却带着熟悉的味道,任谁都会品咂出一点仿佛自己血脉里流淌过的东西。它是恬淡的,包蕴着千古的哲思;它是肃穆的,需要虔诚的仰视。它一直流淌在奔涌不息的岁月之河中,慢慢沉积着,愈加厚重,焕发出炫目的光彩,成就了中国人的骄傲,绽放着中国文化的绮丽。古典持久的魅力永远相伴着所有中国人的心灵。(选自扬子晚报,有改动)16第四段“这份尘埃抵消现在的尘埃”一句中,两个“尘埃”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答:_答案:前一个“尘埃”指具有厚重和精细特点的岁月时光;后一个“尘埃”指充满浮躁和伪装的浮华之气。17结合全文,简要归纳古典有哪些“持久的魅力”?(5分)答:_答案:清丽、文雅、精致;厚重、精细;恬淡、肃穆。18“其实真正的古典是在精神里的”,怎样才是“真正的古典”?请你结合本文的主旨精神,举出具体的人或事,并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这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可以围绕“传统的审美趣味”或“仁义礼智信等古典情操”,等等,来选择具体的人或事,例如:现代社会对儒家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对中华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扬。结合事例简要分析,言之成理即可。(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李清照旷古的才华李清照以旷古的才华,首先就是被尊之为婉约派宗主,即使对其晚节颇为不满的纪昀,修四库全书为漱玉词作提要,也称赞其词“抗佚周柳”,“为词家一大宗”。也有人更欣赏她的诗,晚清樊增祥石雪斋诗集卷二题李易安遗像诗序云:“其所为古诗,放翁、遗山且犹不逮,诚斋、石湖以下无论矣。”李清照的文章,赞赏者亦大有人在,明末学者钱廉益,读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拍案叫绝:“其文淋漓曲折,笔力不减乃翁,中郎有女堪传业,文叔之谓耶。”这些评论,也许有偏爱,也许有过誉,但这些偏爱和过誉为什么会落在李清照的头上呢?汉朝蔡琰是中国第一个成名的女诗人,但她就留下一首悲愤诗,虽然不错,还不足以评。唐朝的上官婉儿编制过诗集20卷,全唐诗中也有她一卷,可是因为她的人品多有污秽,历来不受重视,观其诗多应制之作,刻意修饰,词藻华丽,难为诗人。薛涛晓音律,工诗词,才思敏锐,著作颇多,但也只能是一个女中才俊,难称大家。和李清照同朝的朱淑真,有风格,有性情,可惜内容过于局限,境界也不算太高。李清照呢?空前绝后,傲视群雄,不管我们如何分类,如何评价,她永远是属于一流词人的行列。“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首词三十三个字,却有十四个字是对话,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弦外音,话中味,跃然纸上。李清照虽为婉约正宗,但她并不是一味的缠绵凄苦,她的诗词中都不缺少豪迈之情怀,博大之心胸。事实上,即便她的相思词、闺情词、春怨词,极尽婉约,也很少脂粉。她的诗更是和脂粉沾不上边,乌江咏史浯溪中兴颂和张文潜上枢密韩肖胄诗等诗,或借古讽今,或以古寓今,爱国激情,民族义愤,慷慨激昂,酣畅淋漓,哪里有半点脂粉!读这些诗,可以让心中缺血的男儿脸红。想起李清照就想起爱情,倒不是赵明诚如何如何,而是李清照的爱情诗词太经典了。中国诗词少了李清照,必定有一页会黯然无光。“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这应该是谈恋爱的时候。“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一个新婚少妇在埋怨“奴面不如花面好”,这肯定是在撒娇,你没看她说完这话,扭过头去,就偷偷笑了起来。“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离绪别愁,难舍难尽,自古此词常被人吟,求其原因,其实是因为这里面的一种甜蜜,爱到浓时,分别又算什么?正是因为有了分别,才有了这样的相思:“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是一个生活在故事中的人,有时候即便读诗,也喜欢那些稍有点故事情节的诗词,所以对“蹴罢秋千”的点绛唇也就爱不释手了:“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在那个年代,这个少女敢把自己的心事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