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与分析 2 0 1 2 年 第2 期 总 第1 1 8 期 机械 研究与应用 连 续热镀 锌生产线 的简化 与数 学建模 王 洋 李 勇 许 飞 罗 文 徐培 民 1 安徽工业 大学 机械 工程学院 安徽 马鞍 山2 4 3 0 3 2 2马鞍 山钢铁股份有 限公 司 安徽 马鞍山2 4 3 0 0 0 摘要 为研究气刀处的带钢大幅抖动原因 试对带钢连续热镀锌 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 整个镀锌生产线是一个复 杂的大系统 动力学建模时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简化 以得到一个仅包含热张紧辊 退火段带钢 沉没辊 出锌锅 上行段带钢 塔顶辊 下行段带钢 转向辊和八个弹簧支承的比较简单的混杂系统力学模型 先将简化后的混 杂系统分成多个子模型 用带钢张力和附加惯性载荷代替边界条件 然后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对这些子模型进 行建模 以期得到整个系统的控制方程 此项研究可为混杂系统建模提供一种新参考 关键词 系统简化 牛顿第二定律 动力学方程 耦合振动 附加惯性载荷 中图分类号 T F 3 0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7 4 4 1 4 2 0 1 2 0 2 一 O 0 1 2 0 4 Sim p lifi ca t io n a nd m a t he m a t ica l m o de ling o f co n t inuo u s ho t g a lv an iz ing l i n e W a n g Ya n g L i Yo ng Xu Fe i L u o W e n Xu Pe i min 1 S ch o o l o f m e ch a n i ca l e n g i n e e r in g A n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h n o lo g y Ma a n s h a n A n h u i 2 4 3 0 3 2 C h i n a 2 Ma a n s h a n i r o n s t e e l co rp o r a t i o n L t d Ma a n s h a n A n h u i 2 4 3 0 0 0 C h i n a Ab s t r a ct I n t h is p a p e r in o r d e r t o in v e s t ig a t e t h e r e a s o n o f la r g e v ib r a t io n o f t h e s h e e t me t a l n e a r t h e a ir k n if e t h e d y n a mic mo d e l o f a co n t in u o u s h o t d ip g a lv a n iz in g lin e is e s t a b lis h e d T h e w h o le lin e is a co mp le x la r g e s y s t e m t h e r e f o r e it mu s t b e s imp lifi e d t o a me ch a n ical mo d e l o f a h y b ri d s y s t e m w h ich co n t a in s a t e n s io n r o n e r a s t ri p in a n n e al in g s e ct io n a s in k r o lle r a u p g o in g s tri p e me r g in g f r o m t h e h e a ti n g z in c p o t a t o p r o H e r a d o w n g o in g s t r ip a s t e e ri n g r o lle r a n d e is h t s p r in g s u p p o r t s b e f o r e ma t h e ma t ic al mo d e lin g F ir s t t h e s imp lifi e d h y b ri d s y s t e m is d iv id e d in t o s e v e r al s u b mo d e ls t h e s t ri p t e n s io n s a n d t h e a d d it io n al in e r t ia l lo a d s a r e u s e d t o r e p la ce t h e b o u n d a r y co n d it io n s a n d t h e n t h e s e s u b mo d e ls a r e mo d e led b y Ne w t o n s e co n d la w t o d e ri v e t h e g o v e r n in g e q u a t io n s o f t h e w h o le s y s t e m T h e r e s e arch in t h is p a p e r ca n p r o v id e a n e w mo d e lin g me t h od f o r a h y b ri d s y s t e m Ke y wo r d s s y s t e m s imp li f i ca t io n n e w t o n s e co n d la w d y n a mi c e q u a t i o n s co u p l e d v i b r a t i o n a d d i t i o n al in e ai al lo a d s 1 引 言 带钢连续热镀锌生产中 出锌锅段带钢的抖动会 改变带钢与气刀喷嘴 间的距离 这直 接影 响镀 锌质 量 须对其抑制或控制 为摸清 出锌锅段带钢大幅振 动的原因 先将连续热镀锌生产线系统进行简化以得 到最简力学模型 进而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为后续 系统线性分析 非线性分析 以及其他研究 打好基础 K i m 研究 了轴 向张力作用下两 端固支轴 向运动镀 锌板 的参数共振 将两塔顶辊简单支承下轴 向运动带 钢简化为轴向拉力作用下 的轴向运动弹性矩形板 给 出薄板 的横向振动运动微分方程 王军 将带钢连 续热镀锌生产线 出锌锅段带钢 的抖动 问题简化为重 力场中竖直放置 的轴向运动弦线 的横向振动问题 用 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动力学方程 这些简化和建模方 法都没有考虑相邻段带钢和辊子支承运动对出锌锅 段带钢的动力学影 响 而在特定情况下 带钢 与辊子 间的耦合振动也会引起带钢较大振动 汽车发动机 平带驱动系统是研究此类混杂系统耦合振动比较典 型的例子 B e ik ma n n 等考虑带 的振动 和张 紧装 置以及带轮的振动耦合 将实际平带驱动系统简化为 包含所有必需部件 的典型 的 三轮模型 该模 型较 好描述 了现实中平带驱动系统 的振动特性 最后利用 H a mi lt o n原理建立起 系统 的动力学方程 与平带驱 动系统 的简化相 比 朱 红发L 5 考虑 了带钢 的横 向振 动与辊子的运动及冷却塔振动的相互耦合作用 将整 个镀锌生产线简化为一个仅包含带钢 沉没辊 塔顶 辊和下行段转向辊的比较简单的混杂系统力学模型 然后基于 H a m ilt o n原理建 立系统 的数学模 型 但 没 有考虑出锌锅段带钢和相邻段带钢 的耦合振动 以及 沉没辊 转向辊柔性支承的影响 笔者先将带钢连续热镀锌生产线简化 得到只包 含镀锌工艺段的子系统 针对热镀锌线工艺段带钢跨 度大 转向辊支承刚度低等特点 考虑辊子支 承弹性 和相邻段带钢的影响 将该工艺段子系统再次简化为 由三段带钢 4个辊子及其柔性支承组成的混杂系统 力学模型 最后将该模型拆分为多个简单的子模型 基金项 目 国家科学基金项 目 5 0 9 7 5 0 0 3 收稿 日期 2 0 1 2 0 2 1 7 作者 简介 王洋 1 9 8 6 一 男 湖北武汉 人 硕士 研究 方向 机械 没备动力学 1 2 机械 研l 究与应用 2 0 1 2 年 第2 期 总 第1 1 8 期 研究与分析 并用带钢张力和附加惯性载荷 动量 作为力 的边界 条件 对每个子模型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建模 结 合弦的控制方程 得到整个混杂系统 的动力学方程 2系统的简化 镀锌生产线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 包含前处 理段 工艺段和后处理段 我们要研究的是气刀处带 钢的大幅抖动的原因 即出锌锅段带钢 的动特性 影 响这段带钢的动特性的主要 因素是相邻段带钢以及 支撑这三段带钢的辊子和钢结构的振动 生产线其他 设备对这段带钢的影响较小 所 以只需取生产线上从 热张紧辊到下行段转 向辊之间的带钢 辊子和钢结构 组成 的热镀锌工艺段子系统作 为研究对象 参考汽 车发动机平带驱动系统模型的简化方法 可对这个子 系统做进一步简化 由于要研究的三段带钢的长度 远大于宽度 带钢的弯曲刚度远小于抗拉刚度 所以 忽略带宽和弯曲刚度对混杂系统的影响 把带钢简化 为重力场 中一维的轴向运动弦线 3个热张紧辊组成 一 个张紧辊组用来调节带钢 的张力 它们在结构上具 有统一性 是一个整体 而且它们之间的距离比较近 可以简化为一个热张紧辊复合支承 稳定辊 纠正辊 与沉没辊在锌锅里 面 结构 比较 紧凑 它们 之问的间 距远小于带钢的长度 且稳定辊 纠正辊半 径远小于 沉没辊 的半径 因此可将三者简化为沉 没辊复合支 承 两个塔顶辊的距离也较小 连接它们的那段带钢 对整个 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影响较小 而且辊子和绕在 其上的带钢关于这两个辊子的中心连线的中垂线对 称 具有相似的动力学特性 所 以在模型中可将其合 并为塔顶辊复合支承 由于下行段的辊子主要起到转 向作用 增加冷却时间 而且两转 向辊之间的距离很 小 因此也可简化为转向辊复合支承 另外 电机的波动力矩或者其他的外激励都有可 能引起支撑辊子的楼层结构共振 强化出锌锅段带钢 的参数激励振动 所 以需要考虑辊子所在楼层钢结构 的振动对混杂系统的影响 沉没辊架跨度较大 与地 板之问连接刚度较弱 辊架局部模态频率稍高于出锌 锅上行段带钢的低阶固有频率 因而辊架对沉没辊的 约束属于软支承 建模 时用沿 吊臂和垂直 吊臂方向 上的弹簧来 近似考虑辊架软支 承对 系统 的影 响 同 理 冷却塔属于大型高层钢结构建筑物 其低阶自振 频率与带钢低 阶固有频率相当 同时 塔顶辊所在楼 层平面钢结构竖直振动局部模态频率也不高 接近沉 没辊架的一阶固有频率 因而冷却塔对塔顶辊的约束 也属于软支承 同样可用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上的线 弹簧来模拟该约束作用 另外 现场实测发现 热张紧 辊和转向辊所在的楼层竖直和水平两个方 向振动局 部模态频率比较低 对这两个辊子的约束仍然可以看 作软支承 用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上的线弹簧来模拟 该约束作用 这样就得到如图 I所示的带钢混杂 系 统力学模型 该模型包括 了熟 张紧辊 炉鼻子段带钢 沉没辊 出锌锅上行段带钢 塔顶辊 下行段带钢 转 向辊和 8个弹簧支承 模拟 4个转向辊的软支承 图 1 连续热镀锌系统的力学模型 所建 的力学模型是从整个生产线中截取得到的 故是开放式系统 有 能量的输入 和输 出 需要用附加 惯性载荷 动量 和带钢的轴 向张力作为边界条件来 考虑被截掉带钢的影响 并且忽略 以下因素 冷却 过程带钢温度变化的影响 锌液对带钢的作用 则 每段带钢所受的载荷简化为轴向张力 横向的风载荷 和自身重力 每个辊子受到一个力矩 柔性支承的弹 力以及 自身重力的影响 3 数学模型的建立 带钢系统中存在多种不 同振动形式 转动振动 平动振动 横向振动以及纵 向振动 某些情况下 辊 子的转动振动和平动振动 带钢横向振动的耦合作用 会引起系统更大振动 这严重影响镀锌板的品质和镀 锌生产线的使用寿命 因此建模 时必须考虑这些振 动的耦合作用 转动振动是因辊子绕 自身的旋 转轴 转动波动产生 的 它使辊子之 间的带钢发生轴 向变 形 在这种波动下带钢的轴向变形量也随之波动 带 钢产生犹如线性弹簧一样发生纵 向振动运动 在横向 振动中 带钢会产生形如绷紧的简支弦的振动运动 在平动振动中 弹簧和辊子可简化为 1个弹簧一 质量 系统 辊子在弹簧的静平衡位置往复振动 所以辊子 的振动是转动振动和平动振动的复合振动 带钢 的振 动由横向和纵 向两种振动组成 因此可选取如 图 1 所示的坐标系和状态量来描述带钢和辊子的振动 图中 为第 i i 1 2 3 段带钢沿长度方 向坐 标 U W 分别为带钢相对于静平衡位置的纵向振动 量和横向振动量 e 为第 i段带钢的长度 r i为第 i 1 2 3 4 个辊子的半径 为辊子相对于静平衡位 置的转动振动量 为作用在辊子上的力矩 u i 4 5 1 1 为辊子相对于静平衡位置 的平动振动量 k 为弹簧支承 i 的刚度系数 设 m为带钢线密度 1 3 研究与分析 2 0 1 2 年 第2 期 总 第1 1 8 期 机械研多 与应用 E A为带钢的抗拉刚度 C为带钢轴 向运动速度 g为 重力加速度 仅为第 1段带钢和第 2段带钢的夹角 对该模型数学建模时提出几点简化假设 带钢 采用拉格朗 日应变 带钢的轴 向运动速度 为常数 忽略带钢的弯曲刚度 带钢的抗拉刚度 为常数 带钢 辊子质量均匀分布 带钢在辊子上不打滑 忽略带钢的阻尼 忽 略绕在辊子上带钢的影 响 带钢与辊子的接触切点不发生变化 基于这 9条 假设 选取静平衡位形为参考位形 所有的振动量均 相对于这些参考状态测量 然后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到整个混杂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和边界条件 在带钢和辊子边界接触点处将 昆杂系统拆分为 三段带钢和 4个辊子及其支承总计 7个子模型 对 带钢子模型 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其控制方程 对柔性支承辊子子模型 建模时可在带钢和辊子接触 点处施加沿带钢方 向的带钢运 动总张力和垂直带钢 方向的带钢运动总张力在这个 方向上 的分量 以及附 加惯性载荷 以此来考 虑带钢对辊子 的约束作用 然 后应用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来建模 3 1 带钢的控制方程 轴 向运动弦线是陀螺系统 其控制方程为 mM 2mc mC u P 0 i 1 2 3 1 n 2mc o mc w i 一 Pi W q i i 1 2 3 2 式 中 t 为时间 上标 和 表示对 t 和 取相应 的一阶导数 q 为气垫风机横 向风载荷 P 为带钢运 动总张力 可分解为直流分量 P 和波动分量 P 两部 分 P i P P 3 P E A l u 2 4 总张力的直流分量 P 实际上是考虑重力时第 i 段带钢 截面在平衡位置的总张力 设 为不考虑 重力时第 i段带 钢 截 面在平衡位置 的总张力 即 带钢 i 的初始张力 则 P r ag Z 1一 1 co s 5 P mg x 2 6 PD 1 rag 一 3 r o 7 根据 图 1知 几何关系可得到带钢的边界条件 1 0 r 1 0 1 4 s in 一 u 5 co s u 1 1 l f F 2 0 2 1 L 6 s in o j2 U 7 co s o d2 u2 O t F 2 0 2 u6 s ino 2 一 u7 co s c 2 8 u 2 1 2 r 3 0 3 u 8 3 O F 3 0 3一 8 u 3 1 3 r r 4 0 一U lO 1 4 1 0 4 C O S O 5 s in x 1 1 1 6 e o s w 2 一 U 7 s in J 2 w2 O t 一 u 6 c s 一 u 7 s i n 9 W2 1 2 U 9 3 O 一 9 W3 1 3 一 MI 以上每个动力学方程都有 3 个加速度项 局部 加速度 和 柯氏加速度 2 cw 和 2 cu 陀螺 项 向心加速度 c2 和 c u 柯 氏加速度和 向 心加速度都是由于轴向运动速度引起的对流加速度 对于实际的带钢镀锌生产线系统 带内纵波传播 的速度远大于横波传播速度 P E A 1 适用于 准静态假设 6 在此假设下 可忽略纵 向运动方 程 1 中的惯性项 对其积分后带钢 内的波动 张力分量 P 和重力条件下平衡位置总张力 P 变为 P 畦 t 竽 U i f f f 一 u 0 f i 1 J 2 f d x i 1 0 U 1 P 1 毒 C O S O 1 1 1 1 P mg l 2 1 2 一 1 P 8 mg l3 T o 1 3 由此 可 见 准 静 态 假 设 下 波 动 张 力 分 量 P 仅是时间的函数 考虑重力时平衡位置总张力 P 也是常值 这两者都与带钢 的空问位置 无关 即 P 和 P 在带钢内均匀分布 重力对三段带钢张 力的影 响被准 静态假设 简化成数值 分别为 mg l C O S 2 mg l 2 m g l 2的常力 叠加到带钢 的初始 张 力中去 带钢的动力学方程可 以简化为 m 托 27 ncn mC 0 i 1 2 3 1 4 m协I 2r n cf o i mc W Pf 1 0 q i 1 2 3 1 5 3 2 辊子的控制方程 设 1 2 3 4 为辊子的质量 为辊子 的 转动惯量 为辊子的平动振动在静平衡位形的预变 形量 以沉没辊为例 拆分后的子模型和受力图如 图 2所示 沉没辊除了受 自身重力 2个支承 的弹力 和 1 个外力矩外还受 到在带钢 和辊 子接触点处沿带 钢 方向上的带钢运动总张力 P P 和纵 向附加惯性 载 荷 2 t 0 t 以及垂直带钢方向上的带钢运 动总张力 在这 个方 向上 的分量 P f P 0 t 和横 向附加惯性 载荷 z t 0 t 利 机械研究与应用 2 0 1 2 年 第2 期 总 第1 1 8 期 研究与分析 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到沉没辊 的转动动力学方程 和 两个方 向上的平动动力学方程 图2 沉没辊子模型 沉没辊转动振动方程 Z l t r 2 一 O t r 2 P 2 r 2 一 Plr 2 J 2 2 1 6 其 中附加惯性载荷 7 c t t l cu 1 1 7 因为辊子和带钢之间不打滑 所 以绕在辊子上的 带钢上 的每一点的纵向振动速度与辊子沿弧长方向 的振动速度相同 即 鲁 L 其 中 O u 1 所 以绕在辊子上的带钢纵 向动量在辊子和带钢 的两切点处没有 发生变化 即 2 t M O t 则沉没辊转动振动方程简化为 P 2 r 2 p 1 r 2 M2 J 2 0 2 1 8 沉没辊平动振动方程 l Z 1 cos a 2 2 O co s a 2 一 P1 s in t r 2 P2 s ina 2 一 P1 W 1 f 1 co s o 2 一 m2 gs in a 2一P2 W 2 O co s a 2 3 u 一l 6 m2 H 6 1 9 1 z l f co s a 2 l 0 co s a 2 一 P1 co s 2 一 l f I s in e 2 M 2 O s in o 2 一 P2 C O S a 2 Pt 埘 1 I l s ino 2 一 P2 W 2 O s inc e 2 m2 gco s a 2 k 4 一 U 7 m2 7 其中附加惯性载荷 l mc 而 C W 1 同理可得其他辊子的动力学方程 热张紧辊转动动力学方程 Plr l P0 1 Ml J 1 0 1 塔顶辊转动动力学方程 P 3 r 3 一P 2 r 3 M3 3 玩 转向辊转动动力学方程 P4 r 一P3 r 4 M J 4 0 4 热张紧辊平动动力学方程 P1 s in Po co s q l Pl l 0 C O S f f 1 u 一 4 m1 4 2 5 一 P1 C O S O 一 Po s in 1 P1 W 1 0 f s in a k 2 U 一 U 5 一m1 g m1 5 2 6 塔顶辊平动动力学方程 Mx 2 f 2 0 一 P2 一P3一 m3 g k 5 u 一 8 m3 8 2 7 2 f 2 3 0 t 一 P2 w 2 2 2 t 一 P3 W 3 O 6 一U 9 m3 1 9 2 8 转向辊平动动力学方程 P3 P4 s in p 2一 m4 g k 7 H n U lo m 4 1 0 2 9 P3 W 3 2 3 f 一P 4 co s o 2 k s U ll l 1 m4 l1 3 o 其中 P 和 P 为作用在带钢首末两端 的轴 向拉 力 和 分别为拉力 P 0 和 P 4 与水平方 向的夹角 式 1 4 3 O 构成了图 1所示的 昆 杂系统 的非线性 动力学方程和边界条件 它们是 由一些偏微分 方程 和常微分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描述了混杂系统的带钢 横向振动 辊子转动振动和平动振动的耦合作用 4 结语 首先对带钢连续热镀锌生产线 系统进行了简化 处理 得到了一个最简力学模型 基于这个最简力学 模型 对每个子模型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子模型的 动力学方程 结合弦的控制方程 得到了整个混杂系 统的动力学方程 并利用系统的几何关系导出了位移 边界条件 相 比 H a mi lt o n原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试题库
-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标准
- 体考安全教育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计划
- 证券从业人员考试及答案解析
- 工程变更协议样本及项目管理规范说明
- 环境物联网与大数据融合-洞察及研究
- 社群运营创新-洞察及研究
- 塔楼一体化技术规范
- 工业互联网传输优化-洞察及研究
- 医保购药报销讲解
- 医学影像技术增强检查
- 3422对外承包工程操作指南 定义和适用范围.操作流程与关键文件.操作流程与关键文件.出口和进口报关单填制要求和规范.注意事项
- 2025年广东省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答案】
- 2025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 1 Happy Holiday 第1课时
- 夜间驾驶知识课件
- 体态管理培训课件
-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 《近似数》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初中校长工作手册范本
- 工厂行政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