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检测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检测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检测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检测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检测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课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色丽江,人在路上。”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更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原始居民2.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不可能看到的生活场景有: a元谋人在采集食物 b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 c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磨制的 d.北京人会用骨针缝制衣服3.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最后一天的第一站设在北京市的周口店,原因是这里曾经有中国早期人类居住,请问已经发现的早期古人类中在周口店居住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4. 右图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由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如额骨低平 眉骨粗壮 嘴巴前伸 很像猿猴。a. b. c. d. 5. 毛泽东在贺新郎咏史中写道:“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对“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人与猿只在一起磨过几个石头后就告别了b人和猿在几个磨过的石头边告别了c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制造工具d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磨几个石头6. 2009年11月,“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及最具华夏文明符号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评选揭晓,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因为发现了亚洲最古老的稻米实物遗存而同时入选“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名录”和“最具华夏文明符号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它是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7.你见过狗尾巴草吗?你可知道,粟这一农作物就是由狗尾巴草培育而成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之一,以粟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原始先民是 (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8. 元谋人和河姆渡遗址都分布在 (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辽河流域9.在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遗址发掘中,不曾发现的是a.打制石器、磨制石器 b.粟、稻谷种子残留c.生活用的陶盆、陶罐 d.用于祭祀的大型青铜礼器10.通过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其主要判断依据是( )。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d随葬品的多少11.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12.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 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 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13.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了船形彩陶壶。下列表述中与此无关的是a.当时的制陶技术已十分高超 b.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造船技术c.船已经作为了交通工具 d.当时已出现了文字萌芽14、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a夏朝 b商朝 c东周 d春秋15、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a拱卫皇室,防止外族侵入 b巩固国家政权 c开发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 d 建立对全国的控制网16、下列内容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a周天子分封亲属功臣,让他们到各地做诸侯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保卫周天子c各个诸侯必须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外族入侵d诸侯要按受封土地数量向天子定期纳税17、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18、公元前351年,齐桓公在葵丘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表明a周天子非常敬重齐桓公 b齐桓公有很大号召力 c齐桓公“尊王攘夷”政策得到拥护 d齐桓公的霸主地位被确认19、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争霸的实质是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 a b c d 20、战国时期与春秋时期相比a霸主出现更多,更替更频繁b 周天子的地位有所提高c诸侯国的数目不断增加d 战争更为频繁惨烈21、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谨”主要受益于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六辅渠22、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使用的铁农具最多 b使用牛耕最普遍 c兴修水利工程最多 d商鞅变法最彻底23、战国时期,是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主要通过a实行变法b人民起义c分封诸侯d 争霸战争24、下列成语和晋楚争霸有关的是a老马识途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尊王攘夷25、“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b 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奖赏c当兵建立军功 d大力垦荒而得到政府奖赏二、简答题26.下面两幅图生动地展现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场景。阅读下列图片:(8分) 图1 北京人的生活 图2 山顶洞人的生活请回答:(1) 假如你是图1中的一位北京人,你平时主要通过哪一途径得到“火”?火的使用有何重要意义?(3分)(2)图2中的山顶洞人在用火方式上与北京人有何不同?(3分)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图2中右边的那个人在干什么? (3)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与北京人相比有何根本区别?(2分)27.下面两幅图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两种房屋样式,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12分)图1 图2(1)你知道图1是什么房屋样式吗?房子的建造者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4分)(2)你知道图2是什么房屋样式吗?我国的哪一原始居民住在里面?(4分)(3)如果你有可能到图1所示的房屋里去做客,能够吃到的主食是什么?如果到图2所示的房屋里做客,能够吃到的主食又是什么?(4分)28、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史实?(3分)(2)试总结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原因。(4分)(3)阅读材料后谈谈你的感受。(3分)29、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1)文中“卫鞅”指谁?“孝公”是哪国国君?(4分)(2)文中反映卫鞅什么主张?(2分)(3)文中的议论代表哪个阶级?结果如何?(4分)30.阅读下列材料:(10分) a.历山的舜王坪 b.芮城的大禹渡 c.临汾的尧庙请回答:(1)请你按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的先后顺序对以上景点进行排序,并分别用一句简短的话对三位人物作出准确的评价。(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位人物在品质方面有何共同点?(2分)(3)当时实行的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与图中三位人物有关,这种制度叫什么?这种制度的表现是什么?(4分)七年级历史上册(1-7课)目标检测参考答案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adbdcbdbddbdd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bccdadadabc26.下面两幅图生动地展现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场景。阅读下列图片:(8分) 图1 北京人的生活 图2 山顶洞人的生活请回答:(1) 假如你是图1中的一位北京人,你平时主要通过哪一途径得到“火”?(1)大自然雷电生火。(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火的使用,火的使用有何重要意义?(3分)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2)图2中的山顶洞人在用火方式上与北京人有何不同?(3分)2)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北京人使用天然火。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图2中右边的那个人在干什么? (用骨针缝制衣服。(3)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与北京人相比有何根本区别?(2分)3)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北京人过着原始群居生活。27.下面两幅图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两种房屋样式,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12分)图1 图2(1)你知道图1是什么房屋样式吗?房子的建造者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4分)(1)干栏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2)你知道图2是什么房屋样式吗?我国的哪一原始居民住在里面?(4分)(2)半地穴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3)如果你有可能到图1所示的房屋里去做客,能够吃到的主食是什么?如果到图2所示的房屋里做客,能够吃到的主食又是什么?(4分)3)水稻(大米)。粟(小米)。28、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史实?(3分)(1)春秋时期 (2)试总结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的原因。(4分)(2)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取得人才优势。改革内政,发展经济,加强军事力量。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取得舆论优势。(3)阅读材料后谈谈你的感受。(3分)(3)改革是强大的根本,尊重知识和人才是强盛的必要条件。29、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商君列传(1)文中“卫鞅”指谁?“孝公”是哪国国君?(4分)(1)商鞅 秦国 (2)文中反映卫鞅什么主张?(2分)(2)实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3)文中的议论代表哪个阶级?结果如何?(4分)(3)地主阶级 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30.阅读下列材料:(10分) a.历山的舜王坪 b.芮城的大禹渡 c.临汾的尧庙请回答:(1)请你按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的先后顺序对以上景点进行排序,并分别用一句简短的话对三位人物作出准确的评价。(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