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讲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题点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不包括()a先进的技术的传入 b商品市场的扩大c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d一定数量货币财富的积累2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着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 ()a苏州 b重庆c上海 d北京题点2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设想你是一位19世纪60年代投资企业家,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最好投资创办的企业是()a机器制造 b面粉、纺织等c农业 d军事工业4右图是20世纪初重庆商务总会的一副楹联。它体现了近代工商业者的()a重义轻利思想b维新图强思想c实业救国思想d中庸自保思想5中日甲午战争前后(1873191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上升趋势的原因不包括()a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b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强化发展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加强6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正常现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a缺少必要的资金 b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c劳动力素质较低 d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7解放日报1946年7月8日载文感叹:“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这种现象说明了()a上海人民生活现代化了b美国货汹涌而入,充斥了中国市场c上海人生活水平高,全部用美国货d上海成为美国的殖民地题点3社会生活的变迁8(2011天津高考)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a18981900年 b19011911年c19121927年 d19281937年9(2011广东高考)下图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0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20世纪)5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b机)。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我国人民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b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11下列哪一因素对图示主题影响不大()a欧美工业文明的传入b南京临时政府法令影响c社会经济发展,现代传媒的宣传d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缓慢变化122012年5月30日,日本极右政客石原慎太郎大放狂言,称如果在钓鱼岛问题上软弱,日本终将成为中国五星红旗上的第六星。半小时后这一消息已传遍了中国大部分地区。人们获知这一让人气愤消息的途径主要是()报刊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a b c d二、非选择题13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交往,经历了从区域性向世界性发展的漫长历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6世纪外来的殖民势力还不能够对明朝施加多大的影响。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势不可挡地进入了正在开拓的世界市场。中国的茶叶、生丝、丝绸、瓷器由西班牙大帆船从菲律宾运往美洲,由荷兰、葡萄牙的商队运往欧洲。世界生产的近一半白银流入了中国。世界古代史下册材料二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其原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蓗(xi,五倍)。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明16世纪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处于什么地位?有何依据?(不得摘抄材料原句)(2)据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存在着什么问题?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以上问题的原因。14服装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是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探究一服装与古代政治“乾天在上,衣象,衣上阖而圆,有阳奇象。坤在地下,裳象,裳下两股,有阳偶象。上衣下裳,不可颠倒,使人知尊卑上下,不可乱,则民志定,天下治也。”(1)依据材料概括古代穿着服装的主要史实。结合所学,指出这样穿着服装的作用。探究二服装与民国社会生活1912年登出民国新服制草案:“国务院现已将民国服制议定,大别为三:(一)西式礼服,(二)公服,(三)常服。礼服纯仿美制;公服专以仿西式制用。”1912年10月3日,“男女礼服服制”公布,第十二条,关于大礼服及常礼服之用料,如本国有相当之毛织品时,得适用之。孙中山的临时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服制。这些服制除了少数几个还留有一点封建等级主义的遗毒之外,大多数服制都以职业分工作为制定的标准。(2)阅读材料,概括民国时期服装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探究三服装与新中国的发展(3)服装是社会变迁的一种特殊载体。阅读下表,结合所学,任选其中一个阶段,概括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从建国50年服装的发展变化中你得出了哪些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服装发展简表时间服装的主要颜色和用料主要服装特点变化温馨的50年代蓝、灰、黑、土布列宁装、布拉吉以加工布料为主的衣着消费革命的60年代绿、卡其布军装初醒的70年代颜色搭配有对比棉布、条绒军装、喇叭裤开始流行开放后的80年代多种颜色搭配多种布料旗袍、西装、两用衫、裙子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的衣着消费五彩缤纷的90年代颜色可以任意搭配各种高档服装面料服装种类繁多个性化、成衣化、高档化的衣着消费答案1d2c3b4c5b6d7b8c9a10b11d12b13(1)地位:优势地位(或出超地位)。依据:中国的商品占据世界市场;白银流入中国。(2)问题: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或外贸入超)。原因: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或国门大开、不平等条约影响),机器生产的商品质优价廉等。14(1)史实:穿着服装不可颠倒,要遵守制度;有强烈的等级观念。作用:规定社会成员之间的君臣庶民、尊卑长幼的关系。巩固统治。(任意一点)(2)特点:采用西式;要用国产衣料;要打破封建等级制度。原因: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服饰改革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爱国主义精神的驱使。(任意三点)(3)基本情况:50年代经济恢复和发展,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60年代经济建设有成功有失误。70年代经济总体出现衰退,但也有所发展。80年代,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90年代,社会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