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创设情境 寓美于教-《一碗阳春面 》教后感.doc_第1页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创设情境 寓美于教-《一碗阳春面 》教后感.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设情境寓美于教-一碗阳春面教后感 一年多的语文教下来了,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语文教学不能单纯地为教而教,而是应该在基础知识教授的基础上更多地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美育的熏陶。 在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好的文学作品。好的作品“情动而辞发”,但这情要*教师的情感和智慧去挖掘,去设计成一个个情境来移情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创设情境,努力将学生引进这一个个不同的情境中;因为只有入其境,才能生其情。在情境教学中,作者、教师、学生情感融会在一起,在情感统一的共鸣中得以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学生能够把从作品中领悟到的审美感受上升到审美意识。能够将文学作品中真、善、美的情感注入在学生的血脉中,并使之在学生的血管中循环流淌。我认为,这才是语文教学的大成功。 关于情境的创设,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引题情境,激发学生情绪;问题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维;表演情境,唤起学生审美感受;比较情境,加大学生思维力度;收束情境,激励学生崇高向上;板书情境,教会学生梳理文脉。 在公开课一碗阳春面的教学中,我就尝试了这种情境教育法,收获颇丰。 一碗阳春面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小说,无论其思想内容还是写作技巧都堪称上乘之作。记得自己当年在中学学习时,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今,让我来教授这篇具有巨大情感震撼力和审美价值的小说,无疑也为语文教学艺术美的展示提供了一次良好的尝试机会。 记得大师叶圣陶曾说过:“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和美的熏陶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阅读这样的优秀作品,教师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情感会在与作品的交流中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鸣。 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情境,使学生入其境,生其情。 比如说:我创设了“品味细节”、“体会主旨”等问题讨论情境,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始”。导读伊始,紧扣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设置问题,布阵设疑,会迅速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情节安排、细节构思、人物形象、主题理解,都以设计的思考题来引导学生逐一明确。如,就大年夜,母子三人来北海亭面馆,头碰头同吃一碗阳春面的情节,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母子三人为什么要在大年夜来吃阳春面?一共吃了四次,母亲要面的语气为什么有所不同?母子三人服装上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再如,店老板多给了半碗面,价格板被收起,将熄的炉火被燃起,老板娘夫妇面对面蹲着擦泪,二号桌被定为预约桌等等的细节,都可以作为问题来探讨。随着课文分析的纵深,问题的难度也在加大。这样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要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又要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 第二,我创设了表演情景,唤起学生审美感受。 我在课堂中,对于小说中的情节高潮,采用了请学生表演的方式。通过直观形象的表演,把学生带入了小说特定的氛围以及良好的阅读情境中。 学生在小店氛围的创设以及台词的演绎上很是花费了一番心机,案板上的用具、柜台上的餐具、二号桌上的“预约牌”、一个特定的空间直观在学生的面前。扮演老板夫妇的同学一登台,随着一声职业化的吆喝,气氛霎时浓郁起来。而扮演母亲的学生则是小步登场,低眉顺眼,温柔谦恭,典型的日本妇女的形象。表演中母亲的对话,虽语调低沉,但字字如珠,执地有声。弟弟大声朗读作文,这是情节发展中高潮的高潮,表演的学生完全进入了角色。惟妙惟肖的表演,如泣如诉的道白,深深地感染着学生们,很多的学生眼含热泪。当旁白的学生读到“店里,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和鼓掌声”,这时多媒体课件中日本民歌北国之春骤然而起,脍炙人口,悠扬动人的音乐,“冰雪消融”的歌词,一同和着台上台下的欢呼声和鼓掌声,渲染成文里文外情绪的高潮。音乐渐弱,在学生动情的旁白诵读中,师生伴随着音乐的旋律不知不觉步入形象思维所展示的动人画面中:洁白的雪花,明净的窗子,摇曳的布帘;清风阵阵,情意悠长。而“北国的春天已来临”的歌词又恰好与故事中“母子三人走出困境,迎来曙光,迎来心灵上的春天”的情节结局形成巧妙的呼应和令人惊喜的吻合。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得到情感的激扬、心灵的净化、艺术的感染。 第三,创设收束情景,激励学生崇高向上。 在课堂教学的尾声,我又以一首充满激情的小诗来激励学生崇高向上。启发学生思考:在未来的生活中,你们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是意想不到的灾祸。在它们面前怎么办?“一碗阳春面”的精神告诉我们:只要不惧苦难,勇敢的迎接生活的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我们就会收获到成功的喜悦,领略到人生的壮美和瑰丽。同学们,不论是今天还是未来,我们都要象小说中哥哥说的那样不能失败!要努力!要好好活着”。结语的强调和鼓励,如同乐章的尾声,曲终奏雅。这种收束语所创设的情景以及这篇文章给人情感上的震荡,可谓余音袅袅、回味无穷。 第四,创设板书情境,教会学生梳理文脉 小说的学习,首先是抓情节。我在教学中带领学生梳理情节,在熟悉情节中,绘制文脉图。板书综合了课文的知识要点,让学生在板书中进一步理解全文。板书设计精心,做到了简洁、醒目、形象又艺术美观。我为这篇课文设计的板书是这样的: 母子三人:团结,不屈,向上,奋斗(内在因素) + 店老板夫妇:帮助,温暖,尊重,同情,祝福(外在因素) | 幸福 创设情境的教学,使我的这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师生间充分展开了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和思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