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第1期 专题1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生版).doc_第1页
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第1期 专题1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生版).doc_第2页
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第1期 专题1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生版).doc_第3页
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第1期 专题1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生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三地理名校试题汇编 第1期 专题12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生版)(2013届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该表。据此完成问题。月 份123456789101112月均温差值0.130.100.18-0.16-0.13-0.25-0.43-0.40-0.20-0.100.110.22(1)探究结果表明 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b林地的年温差大,裸地的年温差小c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2)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弱噪声 吸烟滞尘 防风固沙 abcd(甘肃天水三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检测地理) 近二十年北半球某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变化较大,根据图甲、乙、丙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甲反映了该地区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这样会导致什么环境问题? (5分)(2)图乙反映该地区植被覆盖情况怎样变化(2分)?(3)结合图丙谈谈植被覆盖率增加后对地区小气候的影响。(2分)(4)反映了森林的作用。(1分)(安徽省阜阳一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图甲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甲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乙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表格示意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问题。(10分)图甲图乙 m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表 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耕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1978年550%198%49%154%49%2008年402%441%62%13%82%(1)据图描述m地的地形特征。(4分)(2)根据材料分析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和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3分)(3)若m区域及其周围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n湖泊产生哪些不利影响?(3分)(河北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读图,完成问题。(1)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2)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河流水量更大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浙江杭州西湖高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最宜植树的地点为 abc d(2)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 a风化 b侵蚀c搬运 d沉积(安徽省示范高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7.(12分)读“我国生态安全战略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大致与我国农牧过渡带相似,其北方界线主要受_因素的影响,南方界线主要受_因素的影响。(4分)(2)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分别比较甲、乙两地防护林建设条件的差异。(8分)(浙江杭州西湖高中2013届高三10月月考)(13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问题材料一:该图是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及某地局部放大后等高线图。图中a、b、c、d为该地拟建窑洞处。材料二:为治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位水土保持学家在某山坡地设立六个位置相邻的小试验场,以模拟降水的方式,观测土壤流失量与地表覆盖状况的关联性。此六个试验场的坡度、坡长相近,底岩均为透水性甚差的岩层。下表是这六个试验场的土壤质地与某次降水后土壤流失量的资料。试验场项目土壤质地(%)砂粒(40)、粉粒(25)、黏粒(35)砂粒(45)、粉粒(20)、黏粒(35)砂粒(61)、粉粒(21)、黏粒(18)砂粒(78)、粉粒(14)、黏粒(8)砂粒(14)、粉粒(19)、黏粒(67)砂粒(28)、粉粒(22)、黏粒(50)特定降水期间的总土壤流失量(g/m2)45.3201.238.145.726.984.6(1)在a、b、c、d四处中最适合建窑洞的是_。试分析原因。(8分)(2)根据材料三判断六个试验场中植被覆盖率最好的是哪个?说明判断理由。(5分)(河北唐山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图1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1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图2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所给表格示意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问题。(10分)耕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1978年55.0%19.8%4.9%15.4%4.9%2008年40.2%44.1%6.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