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八 生活消费与生产经营精品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八 生活消费与生产经营精品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八 生活消费与生产经营精品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八 生活消费与生产经营精品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八 生活消费与生产经营精品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生活智慧与探索世界【考情分析】本专题主要学习哲学的基础理论及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从近几年高考看,重点考查的知识点有: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及根本观点、世界的物质性、运动与规律、意识的本质及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实践与认识关系、真理、认识的反复性与无限性等。从题型看,往往依托哲学家的代表性观点、成语、俗语、漫画等,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哲学的基本观点;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具体实例,以主观材料题形式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2013年备考过程中,考生要注意:结合人类认识和探索自然所获取的成果,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结合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尤其是“生态建设”的提出,考查世界的物质性和联系的普遍性,另外党和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以及不同地区、行业的具体表现,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考查实践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检验作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等。【知识归纳】重点内容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而哲学是指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人们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所以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某一领域的规律;哲学则研究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3、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通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要求我们重视实践的作用,积极投身实践。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难点内容1、意识的本质与作用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即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人们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即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即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既能反映事物的现象,又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既能追溯过去,又能推测未来)。人的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的环节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即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2、正确把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认识作为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所谓正确的认识,就是同客观事物相符合的认识。相反,与客观事物不符合的认识就是错误的认识。从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的区别来看,能够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必须具备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的特点。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一种认识是否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来回答。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就必须超出认识的范围,从认识之外寻找判断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标准。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怎样用实践来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一般来说,以一种主观认识为指导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事物,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那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易混点1、哲学就是世界观。()辨析: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并不是所有的世界观都能上升为哲学,只有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辨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不等于哲学的基本问题。3、错误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正确认识才来源于实践。()辨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无论正确的认识还是错误的认识,都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都来源于实践。4、人的认识必须符合终极真理。()辨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故终极真理说法是错误的。【考点例析】1. 【宜昌市2012届高三年级元月调研】学校组织义务劳动,某班班主任老师让学生提出劳动量分配的方案。一个男生说:“所有的人都分配等量的劳动,这样最公平。”一个女生反驳说:“这样不公平,我们女同学力气小,应该有差别地分配劳动量才公平。”为此,大家围绕“什么是公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由此可见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的智慧产生于思维的争辩哲学争论的根源在于思维的出发点不同生活处处有哲学a b c d【答案】b【解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错误。人们关于公平问题的哲学争论是因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遇到了困惑,所以错误。 2.【汕头市20112012学年度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离不开理论思维,而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则离不开学习哲学。这是因为a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的学问b哲学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哲学以具体科学的知识为基础【答案】b【解析】材料设问是“这是因为”,因此应回答哲学的作用,cd与题意不符合。真正的哲学能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b不准确。3.【吉林省吉林四中2011-2012学年月考】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在自然观上坚持辩证法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把几何学与代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解析几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要认真学习哲学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学好哲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c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指导,要学好、用好哲学d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哲学进步,要认真学好具体科学【答案】c【解析】题中的信息“在辩证法思想指导下”“创立了解析几何”,由此可见,哲学为具体的研究提供了指导。a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b错误,哲学是一门科学,但并非是“科学之科学”d与题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4.【乌鲁木齐地区2012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右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 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a. b. c. d. 【答案】c【解析】“四个字人字以不问结构构成,高度概括了人生 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体现。这四个字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题中不是研究哲学的产生和作用,与题意不符合。5.【宁夏银川一中2012届第六次月考】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万物在运动,但在概念中运动【答案】a【解析】a的意思是说,天地间的万物都是天地结合的产物,并在阴阳二气的接触推荡中变化。他从万物的共同性方面抽象出一个万物由以构成的“气”。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概念,它相当于我们今日所谓的物质。b是唯心主义观点,c夸大了事物的绝对运动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看到了运动但认为运动是意识的运动,是唯心主义。6.【湖北省武昌区2012届高三年级元月调研】2011年11月,我国的天宫、神舟顺利对接,神舟八号安全返回,标志着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人类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确处理好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实践和认识的关系ab c d【答案】c 【解析】哲学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7.【2011学年浙江省第一次五校联考】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 a“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 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c“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d“物是观念的集合”【答案】b 【解析】杨泉的水一元论,认为水是根本。水里的混浊部分,下沉就成为了土,水变为蒸汽,就成为了天。这种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acd是唯心主义观点。8.【2012届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文综】右侧漫画中的领导高呼“一律抓紧抗旱”,对这做法分析正确的是a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b属于唯心主义观点c认为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d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答案】b【解析】是否一律抓紧抗旱,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一刀切。这幅漫画中的领导不分实际情况,从主观出发,是工作中的唯心主义,必然瞎指挥。9【哈六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从哲学的角度看,与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吕氏春秋自知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答案】a【解析】本题的材料是一则议论型文字材料,材料结构由一则寓言故事+评价组成,很多学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较多错误选择了答案b项,认为寓言故事体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正好对应着b项中王明阳的心学。其实不然,材料是对寓言故事的评价,认为“掩耳盗钟”的行为,“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答案应该选a,凡事都有其自身的属性和规律,要尊重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规律,否则就会犯错误,闹笑话。10【江西上高二中2012届高三第五次月考】爱因斯坦谈到自己发现相对论时承认,“对于发现这个中心点所需要的批判思想,就我的情况来说,特别是由于阅读了戴维休谟和恩斯特马赫的哲学著作而得到决定性的进展”。这句话表明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思想和一般方法c哲学和具体科学讲的都是一般的方法论 d戴维休谟和恩斯特马赫的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案】b【解析】a错误,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干涸和枯萎。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c错误,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d错误,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1.【2012年内乡高中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深一点,才能真一点。“从地里长出来的”记者陈中华坚持用脚跑新闻,向我们诠释一个并不深奥的道理:“真一点”是价值观,“深一点”是方法论,“真一点”是新闻追求,“深一点”是现实路径。这一并不深奥的道理其哲学依据是学好哲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新闻的发源地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a. b. c. d.【答案】b【解析】错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与题意不符合,题中体现的是实践对认识的作用。【专题训练】1.【山西省四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四校联考】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2.【2012届广东省粤西北“九校”高三联考】“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下列与之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选项是a. “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b. “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实践中赢得价值”c. “不能用经济学知识去帮助穷人消除贫困是经济学家的耻辱”d. “实践高于认识,因为不仅具有普遍性的性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3.【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由28位国际专家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确定了9个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统”,并对目前人类的消耗水平和系统的“临界点”进行了量化和评估。研究人员警告称,一旦9个临界点全部或者大部分被突破,人类生存将面临“不可逆转的变化”。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a b c d4.【2012届河南省洛阳八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聪明的人在生活中既要学会选择,也要学会放弃,其实放弃也是一种艰难的选择。这句话表明a.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b.回避矛盾有时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做法c.对立也是统一,对立和统一不是绝对的 d.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5.【2012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歌德说:“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宣传,并且不是有个别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反复宣传。”这说明: a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 b少数人的意见才是真理 c真理与谬误是相互融合的关系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6.【江西省红色六校201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荒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有专家根据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于人力治理效果不佳的地区,可以采用“人退”的方法,创造条件让自然界自我修复,实现“沙退”的目的。这种治理荒漠化的新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认识客观规律为前提 适当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现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 人的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a.b.c.d.7.【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在2011年到来前的午夜,印象普陀在舟山首演。印象普陀首先打动观众的不是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而是它的主题“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世界就是美丽的”。这一主题体现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客观存在与主观思维相互依赖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人的认识活动受主观因素制约 a b c d8.【哈六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三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关于火星的明确记载,表明古人已经用肉眼对火星的运转作了比较准确的观察;1719 世纪,欧洲人用望远镜观测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河床,这些“证据”令许多人相信火星上有智慧的动物;1965年7月以来,人类利用宇宙探测器探测火星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2004 年,人类近距离拍摄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类似月球表面的坑洞,并观测到火星表面的气温、气压等现象。人们对火星的认识过程佐证了 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a. b. c. d.9使用“百度知道”搜索古代人物的小传,常可以发现旁边会附有一幅画像。其实古代并没有照相机,这些图像往往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来的。因此同一人物常会见到好几种差别很大的画像。这表明人们的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对于没有客观根据的领域,认识的片面性总是不可避免的画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a b c d10【北京市西城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太阳每天又都是新的。这一说法( ) a只看到了绝对运动 b既看到绝对运动,也看到了相对运动 c是一种诡辩论的观点 d既看到绝对运动,也看到了相对静止11.【武汉市2012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著名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说道:“从前,时间旅行是作家的专属领域,严肃的科学家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它。但是现在,在严肃的科学期刊,可以看到优秀理论物理学家撰写的对时间旅行可行性的分析文章。”对此,正确的认识是真理与谬误总是相互转化的 社会科学规定自然科学研究的方向艺术想象可以启迪科学思维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a. b. c. d.12. 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a b c d13.【2011学年浙江省第一次五校联考】小型和微型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当前一些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和税费负担偏重等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如加大信贷支持,减半征收所得税、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等,引导和帮助小型、微型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要求调整产业结构、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材料中国家的救企政策是如何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4. 【湖北省襄阳市2012届高三12月统一调研考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材料所蕴涵的哲理。【专题训练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材料中所提的大脑效应、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的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表明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d说法符合题意。a中“分泌物”说法错误,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存在是意识产生的源泉,b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选答案d。2.【答案】c【解析】题干的中心意思是说,我们的行动有主观目的性,与之相符合的是c。3.【答案】a【解析】“临界点”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研究小组进行了量化和评估”体现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4.【答案】a【解析】主动作出放弃正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体现。b错误,矛盾具有客观性,不能回避矛盾。选择和放弃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c错误。d在材料中得不到体现,材料并没有体现出不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5.【答案】a【解析】题意是说,真理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体现a。b错误,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c错误,否定了真理的条件性。d错误,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6.【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人退”治理荒漠化,说明人的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正确。这是尊重规律的表现,正确。这一做法并不是放弃发挥主观能动性,相反是在正确发挥,错误。人的活动与自然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错误。7.【答案】c 【解析】是说,思维能反映存在与题意不符合,题中体现的是由于主观因素的不同,意识活动也就不同。错误,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8.【哈六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三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关于火星的明确记载,表明古人已经用肉眼对火星的运转作了比较准确的观察;1719 世纪,欧洲人用望远镜观测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河床,这些“证据”令许多人相信火星上有智慧的动物;1965年7月以来,人类利用宇宙探测器探测火星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2004 年,人类近距离拍摄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类似月球表面的坑洞,并观测到火星表面的气温、气压等现象。人们对火星的认识过程佐证了 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a. b. c. d.【答案】a【解析】人类的认识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是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错误;真理具有相对性,人们在实践中能够获得真理,的说法错误。9【答案】c【解析】错误,认识对象与创造对象不能等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的事物,画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不是没有根据的。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太阳在短时间的物理性质及运动变化规律是没有什么变化的,是相对静止的;但是太阳内部的产生热能的这种物质肯定是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可能是数量的增减),所以,今天的太阳跟昨天的太阳也是有区别的,每天都是新的。所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a不准确,材料中的说法同时也看到了相对静止。b错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错误,诡辩论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11.【答案】d【解析】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并不是无条件转化的,所以观点错误,不能入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