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煤峪口矿区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_第1页
山西省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煤峪口矿区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_第2页
山西省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煤峪口矿区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_第3页
山西省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煤峪口矿区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_第4页
山西省大同煤矿集团公司煤峪口矿区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同市矿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 柳絮(x) 粼粼(lng) 瘫痪(tn) 黄晕(yn)b. 堤岸(t) 匿笑(n) 憔悴(chu) 贮蓄 (zh)c. 嘈杂(cho) 祷告(do) 停滞(zh) 瞬间(shn)d. 咱俩(li) 拆散(chi) 纠纷(ji) 凝视(nng)2、选出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尴尬 抖擞 惭愧 各得其所 b 诀别 渔塘 应和 洗耳恭听c 荫蔽 捶打 蜷曲 翻来腹去 d 威摄 梦寐 澄清 形影不离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世说新语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一批文人共同编撰,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逸闻轶事,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b、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代表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4、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为了全村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忙得不可开交。b、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c、小张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d、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5、古诗默写。(10分)(1) ,禅房花木深。 (2) ,却话巴山夜雨时。 (3)我寄愁心与明月, 。 (4)几处早莺争暖树, 。(5)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句子是: , 。(6)观沧海中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写大海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句子是: , ; , 。6、口语交际。(2分)2014年10月1日,大同迎来大批外地游客。假如你作为志愿者参加了对他们的接待工作。在某景区,你看到一位游客正要往墙壁上刻字留念,你会怎样劝说他放弃这个念头? 7、古诗赏析。(5分)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3分)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自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分) 二、古文阅读。(13分)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不亦说乎( ) (2)学而不思则罔( ) (3)吾日三省吾身( ) (4)博学而笃志( ) 9、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曲肱而枕之 d人不知而不愠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1、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赞扬了颜回什么样的高尚品质?孔子自己又是怎样做的呢?(用原句回答)(2分) 12、选择恰当的成语、名句填在各句空白处。(3分)(1)“ ”(填成语)是很有道理的,少数同学认为复习旧的知识没意思,缺乏挑战,这是不正确的。(2)为了办好这期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材料,忙的“ ”。(填成语)(3)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论语中那句“ ”(填名句)对此做了最好的阐述。 三、现代文阅读。(22分)冬日香山(12分)(作者梁衡 略有改动)天寒地冻的时节,我来到香山,领略了香山性格的另一面。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香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荫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静的世界。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挑着些已弹去种子的空壳。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她的音容。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草,茸茸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感觉到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遒劲的枝,枝上持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树皮在寒风中成紫红色,像壮汉的脸。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只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柏树或矗立于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你看他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他们头上凛冽寒风中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却无人光顾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柏的骄傲。他们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依然尽情地展现着盎然的绿意,孕育着蓬勃的生机。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她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阒(q)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靠着这骨这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 13、冬日的香山有着怎样的性格?这一性格是由什么景物体现出来的?(2分) 14、仿写:柏树或矗立于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2分) 15、第三段在写作上主要采用 的表达方式,在修辞上运用了 和 方法。(3分)16、第四段中写道“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联系上下文,说说松树为什么是值得骄傲的?(2分) 17、从文中找出一处你认为最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并简析其表达作用。(3分) 与困难掰腕子(10分) (作者马德 选自读者)父亲十多岁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当时,家里的日子过得很凄凉。为了能挣些口粮,奶奶一狠心,把父亲送到后草地换粮的车队。 换粮回来的半道上,骡子病了。给牲口看病的工夫,父亲在一家车马店耽搁了一天多的时间。第二天下午,父亲只好一个人往回赶。天越来越黑,风也越刮越大。地上的积雪被扬得四散,天地之间灰茫茫的,看不清前头的路。父亲本打算走到前边的一个村庄,找一个地方住下来,但是往前走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是看不到那个村庄。 天已经彻底黑了,又走了不知多少路,还是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影。父亲觉得,一定是迷路了。他把车上所有御寒的东西,都胡乱地穿在自己身上,又把两条麻袋片,搭在了还有些虚弱的骡子身上。天气越来越冷了,刺骨的寒风发着呜呜的怪响,毫无遮拦地穿透父亲的衣服,深入到父亲的骨髓深处。 父亲后来回忆说,他当时连车也不敢坐,也不敢选择一个背风的地方藏起来。他说,那种时候,人和牲口要是一停下来,很快就冻僵了。父亲牵着骡子,明明知道已经迷路了,还是义无反顾地往前走,他知道走下去就能活下来。然而那一次,命运好像偏偏和他作对。车走着走着,突然掉进了一个雪窟窿,父亲爬到车底下,清理了积雪,自己帮着边辕,狠命地吆喝着牲口,一连试了几次,车就是出不来。风越刮越大,后半夜更是冷得难耐。有几次,父亲想舍弃了车和牲口,自己一个人逃命。但是,一想到家里,好几口子人指望着换回去的东西活命,他就不敢再想这些。后来,父亲把车上的东西都卸下来,空车出来,再把东西装上去。父亲说,他当时冻得瑟瑟发抖而又筋疲力尽,也不知道什么力量促使他还能搬得动上百斤的盛满小麦的麻包。第二天天亮,父亲发现自己赶着车在雪地上转了无数个圈,而前面的村庄,就在一里远的地方。 以后的岁月,父亲偶尔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总是意味深长地说,人这一辈子,谁都会遇到点难事,关键是要学会和它掰腕子再大的困难,只要心里不松劲,掰腕子永远输不了。 18、父亲在返回的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2分) 19、从全文来看,第一段文字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0、结合具体的情境,揣摩第四段画线句,说说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促使着父亲?(2分) 21、第五段写“第二天天亮”后父亲所发现的情境。请你猜想一下,父亲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2分) 22、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遭遇过困难?你是怎样与困难“掰腕子”的?(2分) 四、作文。(40分)美,无处不在。那姹紫嫣红的鲜花,在枝头绽放出美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温暖;那涓涓的细流,在山谷里唱着动听的歌儿,给人带来听觉上的诗意;那雨后泥土散发出的清香,钻入鼻孔,使人顿生一份感动。其实,美就在我们身边父母为我们默默付出,老师对我们孜孜不倦,朋友为我们两肋插刀他们都是最美的人。对于美,你是怎样看的?你在生活中还发现了哪些美?请从“发现美”这个角度出发,写一篇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大同市矿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d 2、a 3、c 4、d 5、略 6、略 (劝说语气要委婉) 7、(1)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示例:a在描写中蕴含着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b表现了时光匆匆,诗人身在他乡的游子之情;c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d“生”“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e两句诗对仗工整,形象生动。(写出一种,言之有理即可)二、古文阅读。8、通“悦”,愉快的意思;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忠实,坚守 9、d 10、a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b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是一个最普通的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11、安贫乐道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2、温故知新 不亦乐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现代文阅读。13、有铮铮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