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试卷高 二 地 理 第卷客观卷(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山西省现有11个省辖市,共119个县级行政单位。据此回答12题。1、有关地理区域含义的叙述,正确是区域都是按单一指标来划分的; 区域有一定面积、形状或界线;区域范围有大小、区域级别有层次; 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不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a b c d2、区域内部特征具有_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_性。a相似差异 b对一致相似c差异整体d地带非地带下表为2oo8年我国四省(区)经济、人口指标。回答34题。省(区)gdp(亿元)人均gdp(元)三次产业比重(%)城市人口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1487422l45.153.94157.677623221411.554.933.651.731761211014.646.339.132.24203l959316.449.733.939.63、四省(区)中,区域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 b c d4、表中省(区) a处工业化发展阶段 b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c区域城市化水平高 d农业产值高于省区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5、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上升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6、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加快发展第三产业a b c d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8、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a全部种树 b种草、种树c种树、种草 d种树、种草2013年11月3日,我国首个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出台,规划明确全国的资源型城市有262个。读下图,完成910题。9、图中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a劳动力资源短缺b煤炭资源日趋枯竭 c土地资源减少d森林资源锐减10、借鉴鲁尔区发展经验,加快该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ab cd读田纳西河示意图,回答1112题。11、下列关于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合理的是: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冬春季节12、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矿产资源丰富a b c d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正式通水,中线工程2014年建成全线通水。下图为南水北调东、中线调水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1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调往北方,该调水工程会a加重海河的防洪压力 b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c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 d增加长江中游的泥沙淤积1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a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 b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c促进沿线地区的环境治理 d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开发水电15、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 a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b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方便c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d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劳动力资源丰富16、关于“生态旅游”的叙述,正确的是() 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和扩大旅游空间 旅游者不是被动地观赏和娱乐,而是参与了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 是旅游主体大众化的体现,反映了旅游资源的可创造性 “留下的只是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是对生态旅游的形象写照a b c d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要素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读图完成1719题。17、甲区与丙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甲区深居内陆、降水量少 b丙区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 c丙区海拔高,气温低 d甲区年降水量多,获得太阳辐射少18、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角度来看,共同点是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19、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半干旱和干旱分界;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a b c d传统民居是乡村聚落中最具特色的景观,读图回答2021题。 福建土楼 陕西窑洞 四合院 云南竹楼20、传统民居可以反映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福建土楼主要受地形条件影响 b陕西窑洞主要受科技水平影响c四合院主要受交通条件影响 d云南竹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21、从风水学上说,我国的建筑物都要求“坐北朝南”(大门、庭院布局在建筑物的南边),关于这一说法从地理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a南面河流湖泊密布 b朝南阳光足气温高c南面地形平坦开阔 d朝南土壤肥沃深厚综合发展指数是对某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科技等方面测量的综合性指数,数值越高,发展水平越好。读“我国2000 年及2008 年农村综合发展指数图”,完成2223题。22、八年来,中部地带农村综合发展指数变化不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鄂 湘 冀 晋陕a b c d23、促进内蒙古农村综合发展指数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粮食生产大幅增加;城乡一体化发展成绩突出;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农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a b c d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第2425题。24、获取堰塞湖的影像技术手段是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c全球定位系统(gps)d北斗导航系统(bds)25、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低到高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d丁甲丙乙圣洁的雪山,洁白的哈达,蔚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多彩的民族风情,独特的高原风光,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进藏游”热已渐渐兴起。据此完成2628题。26、结伴去西藏自助游时应准备的物品有()通信工具应对重大事故的医疗器械指南针 旅游地图a b c d27、进藏旅游的人应带的必要的安全防范物品有()防缺氧的氧气袋;防高原反应的药品;防强紫外线的太阳帽、墨镜;防暴雨的雨具a b c d28、有人提出赴西藏旅游宜采用“渐进阶梯式”模式,其目的是为了()a抵御恶劣的气候环境 b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c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 d躲避山洪暴发等灾害健康的、可持续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创新和进步的源泉,是文明发展的动力。读图,回答2930题。29、图示地区历史悠久,文化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丙区域文化景区的地域形态呈条带状分布的自然条件是()a地形与水源 b气候与降水 c纬度位置 d地壳运动30、某旅游团从北京出发,乘火车去甲地参观游览,经过的铁路线名称是()a京广线 b陇海线 c京沪线 d京包线第ii卷主观卷(共40分)二、综合题(40分)31、(10分)阅读下列文字和地图,回答下题。材料一: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贵州第一大河,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公里。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1)根据图文材料,分析乌江“天险”的地学成因。(4分)(2)根据图文材料,评价乌江干流进行梯级水能开发的条件。(6分)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图。 材料二:上图中m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表一)及经济、环境效益比较(表二)。 表一:土地利用结构(%)方案耕地经济林生态林草地鱼塘其他a62.322.510.62.81.60.2b22.616.636.219.35.10.2表二:经济、环境效益比较(现在数据为100)方案土地侵蚀量地表径流量每亩土地年收入1-5年内6年以后a728580150b366862260材料三:长三角与珠三角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 (1)简述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对该地区经济活动的有利影响。(6分)(2)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在a、b两种方案中为m地选择更合理的一个,并说明理由。(8分)(3)与珠江三角洲比较,长江三角洲1992-2007年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什么变化?试分析其原因。(6分)3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贵州号称“山国”“千瀑之省”,山塑水形,水显山势,山水共同铸就黔之魂、贵之魂。下图为贵州局部地区示意图。(1) 简述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6分)(2) 黄果树瀑布与十丈洞瀑布相比,景区规模相当,但其旅游接待规模远大于十丈洞瀑布的,原因可能有哪些?(4分)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试卷高 二 地 理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60分)1.b 2.a 3.a 4.a 5.d 6.b 7.b 8.c 9.b 10.a11.d 12.a 13.b 14.c 15.c 16.d 17.b 18.a 19.d 20.d 21.b 22.d 23.c 24.a 25d 26.b 27.a 28. 29a 30d二、综合题(40分)31.(10分)(1)乌江源头在云贵高原,注入四川盆地,地形落差大,水流快(1分)。流经地区多石灰岩,流水侵蚀作用复杂,河谷地形奇特(1分)。在局部河段河流石块、泥沙沉积,阻挡河道,形成险滩(1分)。由于强烈的流水侵蚀,沿途多v形谷,河道狭窄,河岸陡峻。(1分)(2)优点:水量大;落差大;(1分)水能充足;(1分)峡谷地形,建设水库工程量小; (1分)靠近能源消费市场(四川盆地)(1分);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需要。(1分)(任答4点得4分)缺点:喀斯特地区,水库容易漏水;修建难度大,沿途地形崎岖。(2分)32.(20分)(1)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地区,水热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2分);南邻南海,海运便利(2分);毗邻港澳和东南亚,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2分)。(2)方案b(2分) 原因是:m地为山地丘陵(江南丘陵)地区,方案b土地利用结构更为合理(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垂直差异,发展立体农业)(2分);有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2分);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分)。(3)19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