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易哲学与科学的承诺和推定鞠 曦 秦汉以降,关于周易的研究也和其“独尊儒术”的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一样,对周易中的仁义之术的具体阐释,成为后世儒学家研究的主流形式。虽然后世儒学家也把系辞传、说卦传等“十翼”作为其研究的参照系,但是,对周易所承诺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价值显然没有达到周易自在的高度。后世儒学家对周易“穷理尽性”之学则较多为注重,但由于对周易的“以至于命”之学缺少形上性的体悟,这使得对周易“穷理尽性”之学的判释也只能在形下的意义上进行阐解。我们看到,后世儒学家失落了先秦儒学对周易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理性进路,使对周易的研究和应用失落了本体性。本文用哲学的“承诺推定法”在推定周易“形而中论”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定周易承诺的中国科学的代表形式生命科学,并在与西方科学比较中,推定中国生命科学的形上性意义,由此推定周易暨“形而上者谓之道”所承诺的科学意义。一、周易的价值论承诺和范畴推定周易的价值论承诺和范畴推定,在说卦传中有相当精辟的阐述,说卦传集中阐明了周易的主要范畴和范畴推定的价值论承诺: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说卦传) 这两段话在说卦传中是为首段而且相续而发,是推定周易价值论承诺的重要依据。显然,“昔者圣人之作易也”所实现的最高的价值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为了实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这一价值论承诺,周易是用“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的推定过程,以“蓍”、“数”、“阴”、“阳”、“卦”、“刚”、“柔”、“道”、“德”、“理”、“义”等范畴作为实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价值论承诺。显然,周易是用“蓍”、“数”、“阴”、“阳”、“卦”、“刚”、“柔”、“道”、“德”、“理”、“义”范畴的推定承诺着“理”和“性”的范畴及价值,以“理”和“性”的范畴即“穷理”、“尽性”推定和承诺“命”“以至于命”的价值与范畴。可见,所有的推定是为了承诺“命”的价值与范畴。因此,周易的价值论承诺和范畴推定在“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范畴推定中实现了统一。为了能够实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价值论承诺,周易认为应进一步对实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范畴进行推定,所以,“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价值论承诺和推定者,卦也。“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成为承诺和推定的主体方式。这使得价值论承诺和推定与主体论承诺和推定在卦的方式上统一。系辞传下第十章中对易之为书的价值论承诺和推定与主体论承诺和推定在卦的方式上的统一作了推定: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 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 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系辞传下第十章) 显然,周易为了能“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进一步展开了对“以顺性命之理”的推定。这就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进行的“卦”的范畴推定过程。这一过程是以“天”、“地”、“人”的“三才”之“道”的范畴推定出“卦”的范畴和方式。即把“立天之道”之“阴”与“阳”,“立地之道”之“柔”与“刚”,“立人之道”之“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从而推定出易的六画之“卦”的范畴。把“立天之道”之“阴”与“阳”,“立地之道”之“柔”与“刚”,“立人之道”之“仁”与“义”,三才之道“分阴分阳”,即把三才之道推定为阴阳爻,阴阳爻以“柔刚”的“迭用”从而推定为“卦”的“六位”之形式。所以,“六画”和“六位”是“卦”的方式的推定形式。由此可见,“卦”不但具有范畴的推定性,也具有形式的推定性,即“卦”具有范畴和形式的统一。“易六画而成卦”和“易六位而成章”的范畴推定,即周易的推定是以“六画而成卦”和“卦”的“六位而成章”承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价值。所以,“六画”与“六位”是“卦”的表现形式。对“易六画而成卦”和“易六位而成章”的范畴及形式推定成为周易象数理义的组成部分。可见,周易的价值论承诺和范畴推定是以“卦”作为统一的。“卦”的范畴承诺着“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主体性价值。这就是说,“卦”的范畴承诺着人的“穷理尽性”的主体性,最终实现“以至于命”的主体的最高价值。以上的推定表明,周易实现了价值论承诺和范畴推定的统一。其价值论承诺和主体性范畴的统一是“理”、“性”、“命”,其承诺“理”、“性”、“命”的价值主体形式是“卦”,所以,“卦”是价值论承诺和范畴推定的统一。既然,“卦”的范畴承诺着人的“穷理尽性”的主体性,最终实现“以至于命”的主体的最高价值。那么,“卦”的方式对主体的形式性的推定承诺着怎样的形式以使主体实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价值?这就是周易的价值论承诺和范畴推定的主体问题。因此,下面讨论周易的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 二、形而中者谓之卦形而中者谓之人 我们已经推定了周易的价值论承诺和范畴推定,推定周易是以承诺生命为最高价值的“穷理尽性”的形式,周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推定是以“卦”的范畴和方式实现的,即“卦”的范畴和方式承诺着“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推定,所以,“卦”的范畴和方式的产生与主体承诺的形式推定能否实现生命价值的统一,就形成对周易的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的推定。 对周易的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是对“卦”的方式与范畴的推定过程,对“卦”的推定和承诺的主体方式,易辞传上有详尽的论述。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 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 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 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 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 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系辞传上第一章) 这段论述推定了周易之“卦”的主体论方式和承诺的主体意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八卦的主体方式由此推定。由此进一步推定八卦的主体论承诺,则有:“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显然,“卦”的“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的主体方式承诺着主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价值。所以,由“卦”实现的主体论承诺和价值论承诺在周易之“卦”的主体方式和范畴中得到了统一。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 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 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 吉无不利。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 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 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 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系辞传上第二章) 用卦的“六爻之动,三极之道”承诺“象”、“彖”之用,推定主体对卦的把握和运用,使卦的运用与其承诺的主体性在具体的推定中实现“卦”、“象”、“彖”、“爻”的统一性。所以,这里特别指出了周易的主体性承诺以“卦”、“象”、“彖”、“爻”的方式与形式的统一性所实现的价值:“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观其象而玩其辞”者,“穷理也”,“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者,“尽性也”,“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者,“至于命也”。所以,对于“卦”、“象”、“彖”、“爻”所承诺的价值“各指其所之”,重在主体的把握,以使主体“吉无不利”。系辞传曰: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 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 之以尽神。”乾坤,其易之蕴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 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 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能,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是故夫 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以见 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极天 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系辞传上第十二章) 之所以“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是因为事物的形式分为“形上”和“形下”,即“道”与“器”。“道”与“器”的关系,是以“卦”承诺形而中的主体以推定形上之道与形下之器,因此,形而中者谓之卦。“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卦”的形而中承诺和推定,使周易的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与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实现了统一,因此,“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中者谓之卦。无形而形而中推定者,道也。有形而形而中推定者,器也。形而上和形而下之承诺者,形而中者谓之卦也。形而中之主体者,人也。故以卦承诺的主体可推定:形而中者谓之人。也就是说,形上和形下统一于形而中之主体,形式为卦,承诺和推定者是人。可见,作为形上和形下、“道”与“器”的承诺,周易是用无形和有形之形而中者“卦”作为其推定的方式。故有“极天下之数而成卦”。因此,形而中者,无形而形和有形而形其推定和承诺者也。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 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 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 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夫!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 其德夫。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系辞传上第十一章) “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象而形之,器也;形而象之,卦也;故“象”者,不是“器”,也不是“道”,而是承诺“道”、“器”之形而中者也。“制而用之谓之法”,故,形而中者谓之卦。 “形”,作为主体推定的基础,以形而中者谓之卦作为承诺和推定的形式,从而推定形下和形上,形成由形上、卦、形下统一的哲学体系,是人类哲学的独一无二的创举。周易哲学具有与西方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完全不同的体系性,周易以其形而中者谓之卦和形而中者谓之人的形而中论哲学体系,推定和承诺了主体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科学价值。系辞传曰: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 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系辞传下第三章) 圣从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 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 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 拟议以成其变化。(系辞传上第八章) “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易者,象也”、“圣从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显然,形而中者谓之卦,是用“卦”承诺形上和形下之间、承诺“道”与“器”的形式和范畴。形而中者谓之人,主体通过“卦”推定形上之“道”和形下之“器”。形而上形而下、“道”“器”、“卦”形而中、形而中人,由“卦”的承诺和推定实现了主体与本体的统一。因此,形而中者谓之卦和形而中者谓之人的统一表明,形而中论承诺着周易的哲学体系,实现了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的统一、主体论和形式推定的统一和价值论和范畴推定的统一。 三、周易的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 系辞传曰: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 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 情。(系辞传下第二章) 可见,“卦”是由“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即由“仰观俯察”推定的主体方式,使之由“卦”承诺着“通神明之德”和“类万物之情”的价值推定。所以“卦”的范畴和方式是推定主体论承诺的逻辑形式,并由此承诺和推定本体。 系辞传曰: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 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 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系辞传上第十一章) 形而中者谓之卦,卦者,“太极”生成者也。太极者,承诺时间和空间的时空统一也。“太极”对卦的推定是时空的统一而分为时间和空间者而生两仪者也。两仪者,阴阳也,时间和空间也。故,阴阳所归者,太极也。太极所归者,“一阴一阳之谓道”也。“道”所推定者,太极也。太极所推定者,阴阳也。所以,形而中者谓之卦,是推定时间和空间的主体承诺的方式,时间者,阴爻也;空间者;阳爻也。形而中者谓之卦,承诺和推定形上之道和形下之器者也。因此,系辞传曰: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 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 衰世之意邪!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 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 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系辞传下第六章) 因此,动静之对应,时空之对应,阴阳之对应,推定了卦爻形式,动时阴,静空阳, 并以-、两种符号各代表动、静;时、空;阴、阳。 这种高度的本体和主体的统一性,使周易哲学体系能够承诺与推定“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的统一的本体论和主体论的逻辑与形式。 周易有关时间和空间是主体认识生成方式的推定,是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逻辑形式进行的推定,系辞传曰: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 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 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系辞传上第五章) “成之者,性也”,是形成“卦”之成,“性也”,是人的自在的认识能力,这一能力是自在的“性”,而“成之者”成“卦”者也,是谁成之? 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形而中者也。“谓”者,说文:报也。故, 一阴一阳承诺的主体形式中“报出”“道”的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这与庄子的“易以道阴阳”属于统一的承诺与推定:周易之道,是以阴阳承诺的主体方式进行的推定,阴阳范畴的主体方式是推定“道”本体论的逻辑与范畴。所以,“易以道阴阳”是形上之道与形下之器的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形下之器阴阳形上之道,形上之道阴阳形下之器。唯有此阴阳相推,八卦成象,道可道,器可形矣!“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是从阴阳的形式中推定道的本体性,故,“一阴一阳”承诺“道”本体自在也。一阴一阳是“道”所生成的式,故推定“道”的本体论承诺和逻辑与卦的主体论承诺和方式只能以“一阴一阳”的方式进行推定,所以,“道”者,阴阳承诺和推定者也。一阴一阳者,主体推定“道”的本体论承诺和逻辑形式也。 一阴一阳何以谓“道”,历代学者众说不一。周易本体论承诺所推定的“道”的逻辑形式为: 形而上者谓之道。 此以“形而上者”推定“道”之方式,是主体对“道”的本体性推定。因此,“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形而中者谓之卦的主体性也。“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形而中者谓之人也。形而中者谓之卦与形而中者谓之人的形而中的统一,使卦承诺主体的思维方式并由此推定主体对“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形而中的承诺。 所以,“太极”、“一阴一阳之谓道”和“卦”,是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的形式,其承诺并推定主体的形而中的方式,以此推定主体的价值并实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承诺。 由此可知,“一阴一阳之谓道”推定承诺的“道”是时空的本体,“卦”的时空方式使主体的形而中方式与“道”的时空方式具有统一性。“成之者,性也”,能认识“一阴一阳之谓道”是人的本性,这一本性以思维方式与“道”统一的认识过程是依照时间和空间是人类认识的生成方式推定出“卦”的方式。“太极”是时空的自在,是不为主体所能以时间和空间自为形式所定义的时空。但可以用“一阴一阳之谓道”及“卦”的时空方式的形而中性进行对“道”的推定。 就周易及中国哲学而言,由于没有象西方哲学始之于古希腊就以进行的那种外化的哲学形式一种具有专门形式的知识,因此,形而中者谓之卦和形而中者谓之人的推定,是就周易的哲学的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与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以使“形而中者谓之卦”作为逻辑起点从而把周易的哲学模式外化为哲学体系。由此对周易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承诺进行知性的推定,从而推定中国的科学。 在周易中,以“卦”承诺和推定的主体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表现出主体和客体关系的时空形而中性,因此,关于卦的时空本质的哲学研究是相当重要的,这将具有人类哲学在当代发展的重要意义。关于卦的哲学内涵和认识论意义,笔者认为是基于时空的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性,卦推定了时空的主体形而中性,由此承诺和推定时空自在的本体性,这也就是所谓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推定的基本形式。 四、周易承诺的生命科学 周易推定的象数理义系统呈现出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价值论承诺和范畴推定的统一,这是周易之所以能够“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根本所在。周易推定的象数理义系统是一个严密完整的体用合一的哲学体系,不可分割。“卦”的范畴和方式的统一,使周易的象数理义系统的逻辑推定统一,“卦”成为推定形上之“道”和承诺形下之器的范畴和方式,即“卦”能承诺“象”的范畴和形式;“卦”能承诺“数”的范畴和形式,“卦”能承诺“理”的范畴和形式,“卦”能承诺“义”的范畴和形式。所以,周易用“卦”实现了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的统一、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的统一和价值论承诺和范畴推定的统一,实现了本体论、主体论和价值论与逻辑、形式和范畴的统一,这在人类思想史上仅此一见,周易不愧为人类文化的魁宝也。 周易的承诺和推定表明, 人类建构的知识体系,包括自然科学, 只是主体的形而中的逻辑、形式与范畴,具有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的是由形而中推定的形上之道,由此实现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与价值论承诺和范畴推定的统一,从而解决“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终极关怀问题。 由周易的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价值论承诺和范畴推定的统一的哲学原理反思西方哲学和科学,可以发现,西方科学是由主体性的形而下的主体论承诺和形式进行的推定,西方科学以其主体的形式对客体进行的形式化推定,从而企图实现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的同一,所以,西方科学是为“形而下者谓之器”也。 所以,周易哲学承诺和推定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是中国的科学。显然,中国科学的形式及本质性是与西方科学皆然不同的。究其原因,是由于中西哲学承诺和推定科学原理是各自不同的方式和形式。简而言之,中国哲学是从形而中推定形而上,而且由于形而中者谓之人,所以,科学的终极价值是人的生命形式实现从形而中到形而上的自在。而西方哲学则是以主体的形式性对存在的进行形式化,以至于主体也被形式化,以追求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其承诺的科学精神是对存在的形式化呈现出的形而下性,由于主体的形式化的时空限定性,西方科学最终被形式化所限定。所以,中国科学的形上性生命科学将为人类科学解决终极关怀问题提供新的理性进路。 周易哲学承诺和推定的生命科学,即“顺性命之理”、“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可操作性之推定有相当的系统性,后代学者对周易承诺的生命科学的主体操作形式进行了进一步的具体推定和发展。 周易之始的乾卦就对“顺性命之理”作了推定: 乾,元亨利贞。彖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和太合,乃利贞。 乾卦者,纯阳之体用也,纯粹的空间也。周易的六十四卦之中,独有此卦为纯阳之卦,故有“各正性命,保和太合,乃利贞”之谓也。对生命科学而言,这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终极的承诺和推定之形式。 系辞传曰: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系辞传上第十章) 形而中者谓之卦与形而中者谓之人的统一,使易之体与人之体相通也,故“感而遂通”者,形而中者谓之卦与形而中者谓之人的中和之道也,故“无思也,无为也,感而遂通天下”者,以成卦也。“无思也,无为也,”之“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谓之真动也,是以静极而生阳,百脉自通之谓,以成人也。系辞传曰:“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是“无思也,无为也”之体用也。系辞传曰: 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 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系辞传上第十一章) 此段论述是谓人体的“无思也,无为也,”而阳神主事,即“神明其德”,此时,体内真气“感而遂通天下”而行于“阖户”“之坤”和“辟户”“之乾”的中合之道,使之主体与天地之真气“一阖一辟”,所实现的生命境界是为“往来不穷”“保和太合”的真人生命形式也。 在六十四卦中,艮卦则具体的推定了主体的“以至于命”有为的操作形式: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初六:艮其趾,无 咎,利永贞。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九三:艮其限,列其夤, 厉熏心。六四:艮其身,无咎。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上九:敦艮, 吉。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 人,无咎”也。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象曰:“艮其限”,危“熏心”也。 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象 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艮者,“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对艮的推定,是为练功的方法,说文:“艮:很也,从目。目,犹目相。“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者,小周天之用也。以丹田之真气,经会阴到尾闾,经命门、夹脊、玉枕而督脉通,经百会而下行承浆、膻中而归丹田,是为小周天之用。“艮其背”,彖曰:艮,止也。是为命门与丹田之采药练丹之用也。“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者,温养之用也。“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六四:艮其身,无咎。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上九:敦艮,吉。”是为大周天之用也,故奇经八脉、百脉畅通,而有温养之功也。故“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之谓。既济卦:“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象曰:水在火上,既济。”故既济卦之卦象承诺小周天之用也。 中国文化中的生命科学的操作形式,有两种方法,即无为法和有为法。显然,周易对无为法和有为法都作出了承诺和推定。这两种方法被两汉以后的道家发展为成熟的功理功法,汉魏伯阳作有周易参同契,对周易承诺的生命科的具体操作形式进行了推定,后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能源大同市2025秋招交通运输类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中国广电乌兰察布市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中国移动西双版纳2025秋招供应链采购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国家能源哈尔滨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财务审计岗位
- 新疆语言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广电常州市2025秋招行业解决方案岗位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巴音郭楞自治州中石化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国家能源广州市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中国联通陕西地区2025秋招网申填写模板含开放题范文
- 太原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财务与审计岗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 2024广西公需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答案
- 世界经济史课件PPT
- 重载铁路知识及我国重载铁路发展情况PPT通用课件
- 内蒙古宇腾纳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金属硅粉颗粒项目报告书
-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文翻译外研版
- 五星级酒店前厅部岗位职责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1课《我们的好朋友》优秀课件(视频可直接播放)
- 大钢模模板施工方案
-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 配料间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