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试题.doc_第1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试题.doc_第2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试题.doc_第3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试题.doc_第4页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模块测试 高一历史第i卷共60分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这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 a铁犁牛耕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2据记载:“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种植业为主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一大特色;借用牛力耕田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特色之一;牛耕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已出现了曲辕犁 a b c d 3战国以来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以确立,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周王室的衰弱b各国的变法运动 c封建地主阶级的出现 d农耕技术等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4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 )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5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6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 )a灌溉工具 b冶铁工具 c排水工具 d纺织工具 7瓷器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发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陶到瓷的过渡开始于新石器b青瓷的技术要求比白瓷的更难c隋唐时期白瓷进入了成熟期d景德镇在元代成为“瓷都”8明清时期政府实行的下列措施中,违背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 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鼓励垦荒推广农作物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对商业征收重税 a a、 b b、 c c、 dd、9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b物流通畅的草市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工官监管的夜市10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始于()a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b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c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d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11“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 )a春秋时期的芍陂 b西汉的白渠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治理黄河12平遥是著名的“晋商”发源地之一。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b晋商活动范围广c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d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13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a天主教的传播b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d欧洲的“寻金热”13、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井田制的瓦解 b、中央集权的加强c、社会经济的发展 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14中国素有“丝国”的誉称。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a西汉b三国c隋唐 d宋朝15“它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年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这里的“它们”指的是( )a葡萄牙与西班牙 b英国与荷兰 c英国与西班牙 d英国与法国16、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17如图所示,19世纪初的英国,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市民生活变得富有b工厂制的广泛推行c制造钟表的成本更低d市民生活观念的变化18下列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b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c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d造成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贫穷落后 19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它最早产生于() a机械制造业 b采矿冶炼业 c交通运输业 d棉纺织业 20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c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d开始结束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2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必要性条件是( )a圈地运动带来大量的劳动力 b积累了大量资本 c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知识 d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22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 )a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先河b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c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d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23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24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列强推行对外侵略政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均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b资本主义列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工业革命的扩展需要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d军国主义传统的影响25马克思曾说:“垄断是一个好东西。”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出现的社会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a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b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c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d它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6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的是()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三大改造的完成27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根本原因是( )a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产生b民族资产阶级经济力量薄弱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来自于官僚、地主、商人d民族资产阶级深受双重压迫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有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 )a苏州 b、重庆 c上海 d沙市29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赋税制度的改革,收取货币地租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30、下图是一张黄亚祝同志的奖状,他获奖的原因是参加了()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炼钢”运动第i卷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2道大题,共40分)31(20分)近现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图1: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 图2: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图1 图2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简表年 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18951900100450016.77501901一19113005600315101912一191960013000751625材料三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经济类型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公有经济国营经济191%32.2%合作社经济1.5%53.4%公私合营经济0.7%7.3%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个体经济71.8%7.1%请回答:(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传统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图2反映了什么现象?对中国传统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18951911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当时社会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请举例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912年1919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当时有利的国内外市场条件是什么?(8分)(3)读材料三,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有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意义是什么?(6分)32(20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奴隶制)是殖民地财富的惟一自然基础。”请回答:材料二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材料三 到1833年,英国开采的每一块煤,在运往市场途中总有一部分路程要依靠火车。到1836年,已有总长超过724千米的铁路将英国各主要工业地区连成一体。火车和铁路已经真正成为正处于工业革命中的英国的一条“经济动脉”。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四 美国人乔治开着汽车到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拍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亲爱的妈妈:今晚我将乘坐8点起飞的民航客机飞往上海,将不能与您共度圣诞佳节。请原谅! 您的儿子:乔治1918年12月23日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概括殖民者的罪行。材料二告诉我们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10分)(2)据材料三概括铁路发展产生的影响;材料四中涉及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哪些新技术成果?(10分)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模块测试高一历史 答案一、选择题(30个,每小题2分,共60分)15cbdcb 610bccab 1115cccab1620dbcdd 2125dcacd 2630bbccd二、非选择题(31、32各20分,共40分)31、(3问20分)(1)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外国商品在中国倾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6分)(2)18951911年: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并从中国进口大量的面粉和纺织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