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稳态与环境 4.4 群落的演替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稳态与环境 4.4 群落的演替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稳态与环境 4.4 群落的演替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稳态与环境 4.4 群落的演替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稳态与环境 4.4 群落的演替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4 群落的演替 课时训练1(温州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八校联考)下图表示的是一次森林火灾后次生演替过程中三种量的变化,这些量是:a 植被生物量; 初级净生产量; 次级生产量b 初级净生产量; 植被生物量; 初级净生产量与植被生物量之比c 次级净生产量; 初级净生产量; 三级净生产量d 生态系统呼吸; 初级净生产量; 三级生产者生物量2(青岛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在群落演替中,下列哪一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发生变化b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d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3(吉林市普通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 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会杂草丛生,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繁茂起来,最后演变成一片森林,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 b. c. d. 4(莱芜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以下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小,群落演替越慢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发生变化 c.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群落演替 d.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5(枣庄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在沙丘演替成森林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属次生演替 b温度是影响演替方向的主要环境因素c该地区年降雨量较丰富 d群落中所有种群数量都呈s型增长6(枣庄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右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 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 b甲可表示在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c甲中、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7.(2012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在自然环境良好的情况下的群落演 替中,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群落中物种组成不断变化b、开始时的物种数目上升,然后趋于稳定c、生态系统中生物量不断下降d、生态系统有机物不断上升8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c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9(2011年北京西城高三抽样)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总数开始是逐渐增多而后趋于稳定10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群落的原(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c群落的原(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11(2011年江苏扬州调研)“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是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中的一句,错误的说法是()a废弃的古道和城池发生着群落的次生演替b废弃的古道和城池演替过程中生物的多样性增加c人类活动影响着生物群落的演替方向d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的速度加快12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13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第一年第二年第五年第八年甲种群449041206710乙种群012032104500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_。(2)甲种群和乙种群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_。(3)从甲、乙两个种群的演替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4)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5)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_。答案:(1)竞争种内斗争、寄生、捕食等(2)能量和有机物(3)自动调节(自我维持稳态)(4)以甲种群植物为食的其他生物也随之减少,甚至灭绝(5)缺乏有利变异14(2010年高考福建卷)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调查日期(月日)61061562062563075710715720棉蚜数量(只/株)0.424.7941.58261.731181.941976.962175.632171.462173.23(1)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_。(2)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_法。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型,在_(日期)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3)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_(增大、不变、减小)。答案:(1)寄生(2)样方s630(3)增大15下图甲表示用某种秆菌为饲料培养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其中实线为混合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的种群变化,虚线为单独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变化。图乙为北方某森林中的猞猁与雪兔在90年间种群数量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甲可见,大草履虫的存在与否对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增长有影响,据图说明理由:_。(2)图甲中大、小草履虫之间通过_关系而间接发生作用,其作用结果是_。图乙两个种群之间通过_关系而直接发生作用,其作用结果是_。由此表明种群与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不同,结果也不同。(3)据图乙分析,猞猁处于_营养级,猞猁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中所起的作用是_。答案:(1)单独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增长速度较快,混合培养时由于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彼此存在竞争关系,导致双小核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增长速度减慢(2)竞争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大草履虫处于劣势,最终被淘汰捕食两个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3)第三一方面直接制约雪兔的数量变化,使该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保持相对稳定;另一方面使其他食物链中各种生物保持相对稳定16(北京市通州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0分)(单位:jhm2a)营养级同化量未被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释放量a2.4810112.001091.2010103.601010b2.401076.001054.001052.30107c7.501082.401076.001067.16108(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jhm2a,这部分能量是指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 。若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雨量丰富,在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后,此片弃耕农田可能会变成森林,此过程的演替趋势应该是:弃耕农田( )( )乔木林(森林)(4)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i研究者通常采用 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研究人员根据最初的一个月内 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 t =n0t(其中,n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表示倍数,n0表示田鼠的起始数量)。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 。 若研究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