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45分钟单元综合训练卷(13)(广东专版).doc_第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45分钟单元综合训练卷(13)(广东专版).doc_第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45分钟单元综合训练卷(13)(广东专版).doc_第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45分钟单元综合训练卷(13)(广东专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5分钟单元综合训练卷(十三)考查范围:第十三单元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关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制作腐乳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c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酵母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d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2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图z131 abcd3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是()a涂布了1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b涂布了2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5和260,取平均值238c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d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4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进而发育成完整的植株,通常需要()光照适宜温度营养物质激素 co2培养箱纤维素酶和果胶酶a bc d 5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种固定化酶的优势在于能催化系列生化反应b固定化细胞技术一次只能固定一种酶c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共同点是所固定的酶都可在细胞外起作用d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但酶的活性迅速下降6某同学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比较”课题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设计对照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b洗衣粉用量、污渍种类和洗涤温度等无关变量全部相同且适宜c根据相同时间内污渍去除程度的差异得出实验结论d根据污渍完全洗净所需时间的差异得出实验结论7(双选)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制葡萄酒的温度高些b使用加酶洗衣粉在任何条件下洗衣效果都比普通的洗衣粉好c凝胶色谱法是一种根据不同蛋白质对光的吸收率不同而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d固定化细胞比固定化酶的催化效率高,适用于不同的生产过程8(双选)下列是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透析可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b用生理盐水重复洗涤红细胞c血红蛋白释放后应低速短时间离心d洗脱液接近色谱柱底端时开始收集流出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4分)9(20分)回答与酵母菌相关的生物技术问题:图z132(1)用葡萄酿制果酒时,不可过度清洗葡萄,原因是_。发酵装置如图z132,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其目的是_。若阀a、b一直打开,最后的发酵产物是_(果酒/果醋)。若想得到另外一种发酵产物,阀a、b的正确操作应为_。(2)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步骤1:野生菌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进行诱变处理。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添加_和调低ph,加琼脂后灭菌,制成固体平板。 步骤3:将诱变处理后的菌液稀释涂布平板。 步骤4:根据_选出突变菌。(3)上述步骤2、3的目的分别是_和_。(4)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是酵母菌却无法直接利用,原因是_。若要酵母菌能利用植物秸秆进行发酵制取酒精,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_。(列举两种方法) 图z13310(14分)某一实验小组的同学,欲通过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葡萄糖溶液发酵实验,实验材料及用具齐全。(1)酵母细胞的固定采用的方法是_。(2)请完善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过程的步骤:配制氯化钙溶液时应用蒸馏水。海藻酸钠溶液应用_加热。海藻酸钠溶液必须_才能加入酵母细胞。注射器中的海藻酸钠和酵母细胞的混合物应滴入_中形成_。(3)该实验小组用如图z3所示的装置来进行葡萄糖发酵。为使该实验中所用到的固定化酵母细胞可以反复运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在_条件下进行。加入反应液后的操作是关闭_。装置的长导管起到什么作用?_。(4)试分析图z134中,与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制备的固定化酵母细胞相似的是() a bc d图z13411(18分)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图z5表示合成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图z135(1)a过程高温使dna变性解旋,对该过程的原理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用到耐高温的解旋酶破坏氢键b该过程用到限制酶破坏磷酸二酯键c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的作用d该过程与人体细胞的过程完全相同(2)c过程要用到的酶是_。这种酶在高温下仍保持活性,因此在pcr扩增时可以_加入,_(需要/不需要)再添加。pcr反应除提供酶外,还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有_。(3)如果把模板dna的两条链用15n标记,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不做标记,控制“95 55 72 ”温度循环3次,则在形成 的子代dna中含有15n标记的dna占_。(4)如果模板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对,其中含有胞嘧啶m个,则该dna复制10次,需要加入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_个。(5)pcr中由碱基错配引起的变异属于_。假设对一个dna进行扩增,第一次循环时某一条模板链上发生碱基错配,则扩增若干次后检测所有dna的扩增片段,与原dna相应片段相同的占_。12(12分)下面是某研究小组开展的“猪血浆某白蛋白的提取及分子量测定”研究,请协助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仪器:新鲜猪血、低速冷冻离心机、透析袋、电泳仪等化学试剂:ph值为7.4的缓冲液、柠檬酸钠、奈氏试剂(与nh反应出现黄色或红棕色沉淀)、饱和(nh4)2so4溶液、生理盐水等。实验步骤:(1)样品获取:向新鲜猪血中加入_,静置一段时间后取上层血浆。(2)盐析法粗提蛋白质: 向血浆中加入一定体积饱和(nh4)2so4溶液,使(nh4)2so4的浓度达到 50%,充分混合后静置、离心,取沉淀物。向沉淀物中加入适量生理盐水使之溶解,再向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饱和(nh4)2so4溶液,使(nh4)2so4的浓度达到 33%,充分混合后静置、离心,取沉淀物。 重复步骤、23次,最后用生理盐水将沉淀溶解即得粗提品。 盐析粗提“血浆某白蛋白”的主要原理是_,重复步骤、的主要目的是_。图z136(3)透析除盐:将粗提品装入透析袋,以ph值为7.4的缓冲液作透析液,每隔4 h更换一次透析液,每次更换前利用奈氏试剂检测透析液中nh量。利用缓冲液做透析液的目的是_。检测中,若观察到透析液_时,即可终止透析。(4)凝胶色谱法分离:透析后的样品经凝胶柱洗脱,获得纯净血浆某白蛋白样品。(5)分子量测定:化学物质sds能使蛋白质变性,解聚成单条肽链。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加入一定量的sds,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肽链的分子大小。图z6为本实验中用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血浆某白蛋白的结果。根据电泳结果,某同学得出“提取的血浆某白蛋白有两条肽链”的结论,这种说法可靠吗?理由是_。45分钟单元综合训练卷(十三)1c解析 a项对,酒精发酵是厌氧发酵,醋酸发酵是需氧发酵。b项对,腐乳装瓶时应防止污染。c项错,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d项对,70 %的酒精用于消毒。2b解析 果醋的制作是利用醋酸菌将葡萄糖或乙醇生成醋酸的原理进行的。本题中的醋酸菌利用的原料是发酵初期产生的酒精,故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一直降低,如曲线所示。3d解析 “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实验的组数越多,其菌落的均值越接近真实情况,但菌落相差较大的应弃去,故a、b、c、d四个选项,较为接近真实情况的是d项。4a解析 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进而发育成完整的植株,通常需要光照、 适宜温度、营养物质和激素,而co2培养箱是动物细胞培养条件之一,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是去除植物细胞壁时所需条件。5c解析 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固定后也不可能催化系列生化反应;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的是一系列酶;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能反复使用,若条件适宜,一般不会出现酶的活性下降问题。6a解析 比较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设计对照实验时,应该用蛋白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进行对照。7ad解析 酵母菌酒精发酵最适的温度为1825 ,醋酸菌的最适温度为3035 。加酶洗衣粉在酶催化的最适温度时,洗衣效果最好,如果条件不适宜使酶变性失活或酶活性降低,则洗涤效果与普通洗衣粉相当,且要注意酶有专一性。凝胶色谱法是一种根据不同蛋白质分子大小而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一系列酶,固定化酶固定的是一种酶,两者适用于不同的生产过程。8ab解析 透析袋可允许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大分子则保留在袋内,因此通过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应用生理盐水而不能用蒸馏水重复洗涤红细胞,蒸馏水的作用是涨破红细胞使血红蛋白释放;血红蛋白释放后应高速长时间离心;红色的血红蛋白(红色区带)接近色谱柱底端时开始收集流出液。9(1)避免葡萄表皮上的酵母菌大量流失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来果醋 一直关紧阀a,间歇性打开阀b(或“先短时间阀a、b都打开,后关紧阀a,间歇性打开阀b” ) (2)高浓度蔗糖(或葡萄糖)是否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3)提供高糖和酸性的筛选环境获得单一的菌落 (4)缺乏相应分解酶系(或缺乏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在酵母菌中转入分解酶系相关基因;利用酶或微生物分解麦秆;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分解麦秆;将酵母菌与其他能分解麦秆的微生物混合发酵(答出其中两项即可)解析 用葡萄酿制果酒时,葡萄皮上有很多酵母菌,所以不可过度清洗葡萄。发酵装置如图,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太满了发酵旺盛时发酵液容易溢出来。若阀a、b一直打开,氧气容易侵入,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所以最后的发酵产物是果醋。若想得到另外一种发酵产物,必须创造无氧环境,所以阀a、b的正确操作应为一直关紧阀a,间歇性打开阀b。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所以诱变及筛选过程中注意添加高浓度蔗糖进行筛选,根据是否能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选出突变菌。上述步骤2、3的目的分别是提供高糖和酸性的筛选环境和获得单一的菌落。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是酵母菌却无法直接利用,原因是缺乏相应分解酶系或缺乏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若要酵母菌能利用植物秸秆进行发酵制取酒精,可以考虑在酵母菌中转入分解酶系相关基因;利用酶或微生物分解麦秆;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分解麦秆;将酵母菌与其他能分解麦秆的微生物混合发酵。10(1)包埋法(2)小火或间断冷却至室温氯化钙溶液凝胶珠(3)无菌活塞1和活塞2释放co2 ,减小反应柱内压力并可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4)d解析 由于细胞过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因此多采用包埋法进行固定化。操作过程中,必须等海藻酸钠溶液冷却后才能将其与酵母细胞混合,否则酵母细胞会在高温下死亡。酵母菌利用葡萄糖的发酵过程中会产生co2,为减小装置中的压力,应及时将其排出。11(1)c(2)dna聚合酶一次不需要dna模板,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通过控制温度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3)25%(4)(2101)(am)(5)基因突变50%解析 (1)高温所起的作用类似于解旋酶,使双链dna变为单链。(2)c过程为pcr技术的延伸阶段,当系统温度上升至72左右,溶液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新的dna链。dna聚合酶是耐热的,高温下不变性,所以一次性加入即可。(3)pcr技术遵循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经过三次循环,共产生23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含有15n标记。(4)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ct占碱基总数的一半,故t的数目为am,复制10次,相当于新增加了2101个dna分子。故需补充t的数目为(2101)(am)。(5)基因中的碱基对改变属于基因突变。对一个dna进行扩增,第一次循环时某一条模板链上发生碱基错配,以后按正常配对方式进行扩增,错配链做模板扩增的都是错误的dna分子,原正常链扩增得到的dna分子都是正常dna分子,故若干次后检测所有dna的扩增片段,与原dna相应片段相同的占1/2。12(1)(适量的)柠檬酸钠(2)该血浆白蛋白在50 %和33 %的(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