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国庆节.doc_第1页
难忘的国庆节.doc_第2页
难忘的国庆节.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难忘的国庆节(又是一年国庆节)机电总厂工会:张国民今天是共和国的生日,也是我难忘的日子1983年的国庆节前夕,那时我在读高中二年级,我们学校为向“十一”献礼,准备在文化宫演一场精彩的文艺节目,其中有歌曲、演讲、诗朗诵、快板书、三句半等等,形式多样。当时我在高二二班,担任生活委员之职,平时,大家也都说我“挺有才”的,可我又是一个平时做事特“叫真儿”的人,我出一个什么节目呢?这不得不使我费一番脑筋,歌曲,不占优势,演讲,不一定出彩,寻思来寻思去,还是决定说相声吧,相声这种曲艺形式可能对于现在来说不是太受观众欢迎的曲目,正象黄宏说的那样:“相声明显干不过小品”。但您知道吗?我的学生时代几乎是相声伴随着走过来的。 我的小学和初中时代,娱乐的活动可不敢和今天的孩子相比,那时想看电视是不可能的,周围上千户人家也甭想找到一台,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半天课,听收音机成了我的爱好。我当时最喜欢听相声啦!特别是候宝林、郭全宝、马三立等老艺术家的段子,当时年龄小,记忆力也好,象“夜行记”等好段子都能背下来,课余时间,也经常给同学们“表演一下”,时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每当这时,心里总是美滋滋的。这样天长日久,相声成了我最好的伙伴,我觉得越来越离不开它了。有人说过,你如果对什么感兴趣,学起来就快,也容易出成绩。这话不无道理。这不,现在就派上用场了。 我要表演说相声的想法决定后,便开始收集素材,正巧,当时双鸭山广播电台刚好播出一个节目,内容是关于建国30多年来的成就的,从1949年数到1980年。于是,我利用中午放学时间到距离学校较近的同学家里用录音机把这些内容录下来,回到家里利用晚间业余时间,搞起了相声“国庆数佳绩”的创作,因为当时的生活条件差,我们居住的地方一到晚间准停电,只有借助蜡烛来帮忙,我足足用了三个晚上,燃尽了两根蜡烛,才把相声写完,又找了一名“好哥们”同学,两人就开始背词。“主角谁来演?当然是我喽,因为是我创作的嘛。我来那逗哏的,你来那捧哏的。”角色一分,各自认真。节目练的差不多了,先找教导主任王老师(我班的高一学年班任)点评一翻,可没想到,老师看过表演,给我当头一棒,“不行”!一句话就要把节目给毙喽,原因很简单,说我表演竟用山东话,而且不连贯。唉!就这样让我的心爱之作夭折岂不可惜。也罢,求王主任再给一次机会,宽限两天时间,再“二堂会审”。回来后,我可下了大功夫,使出混身解数,背熟词儿,自不必说,又把我学的“鲤鱼打挺”、“扑地蹦”、“反身扑虎”“空翻”等武术动作都有机的融进去,还在服装上下了一翻功夫,上身穿一件自己“加工”的深蓝色、前面绣有“武”字、后面刺有“雄鹰展翅”的功服,下身穿一件白色绸缎料灯笼裤,脚蹬一双白色练功鞋。嗬!怎么瞅,怎么精神,我就不信,不行!果然,经过这么一包装,再一次彩排,通过。等啊,盼呢,终于迎来了正式演出的日子,一个节目,两个节目,可轮到我们出场了,你猜怎么样,我俩一上台,刚往那儿一站,台下掌声一片,好!为什么?因为当时正是影片少林寺火爆的时候,大家一看我们这出打扮,能不叫好吗。我俩一板一眼、认认真真,把这个段子表演完,台上我俩是大汗淋漓,台下更是掌声雷动,“再来一个”的喊声不断。这个节目获得了“表演一等奖”和“最佳创作奖”两个奖项。那一年的“国庆节”我觉得过的最有意义,对我以后的影响也很大。试想,假如当时我的节目被“PASS”,而自己又轻易放弃了,那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我觉得一个人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