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农产品加工对农户收入增加影响的调查小结调查员:胡华平 调查时间:2005.10.26-10.31一、走访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柑桔场1、 柑桔场的承包机制和管理柑桔场总面结约为七万亩,年产约1400万吨。75年就开始初具规模,至今无论在产量上还是在总面积上都无明显变化。目前,柑橘场直接辖属于镇镇府,归口部门为中小企业管理办公室,设有书记一名负责日常事务。柑桔场土地采取分包承租模式对外公开招租,承租人直接通镇镇府相关负责部门签订承租协议。伴随着国家农业政策的不断出台和执行,柑橘场承包费用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两年前,承租种植每株柑桔应缴纳承租费16元;今年下调到7.5元/株。当然,签订长期承租协议还可适当下调承租费,比如买断租种达25年以上,承租费为3元/株。但是少有橘农会签订这样的长期协议。一是对未来政府政策的不确定;二是对经营收益状况的忧虑。政府牵头为橘农设立了橘农协会,统一发放科技刊物和书籍,不定期邀请专家对橘农进行指导和集中学习。2、 橘农与加工企业桔农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原居民,数量较少,一般拥有少量水田和鱼塘,承租的土地一般地势较好;另一部分是外来居民,占绝大多数,迁入时间不等,或13年内,或长达10年以上。单个橘农的种植面积一般不大,承租规模较小,1.58亩之间居多。由于政府政策、个人经营技能等因素影响,不定期会有橘农退出承租协议,或者将承租协议转手,因而不断有橘农签租进入,呈现一个缓慢而持续的动态变化。橘农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柑桔种植主要依靠以往经验,购进生产材料和出售产品一般也是依赖传统渠道,缺乏科学经营技能。例如,在化肥和农药方面被动选用、盲目购买、不科学的施用等;在柑桔销售上依赖收购的熟人,缺少主动的思维。目前鸦鹊岭镇共有柑桔加工企业三家,主要生产柑桔罐头产品,加工产品单一,生产加工层次较低,生产规模不大。从柑桔场和附近其他橘农处大量收购的一般是价格低廉的次果和等外果。次果和等外果收购价一般为0.10.2元/斤。所谓的次果的等外果是指在外观上存在一定缺陷的柑桔,比如皮色灰黑、果小、畸形等,但是肉质同好果一样,也还新鲜甘甜,适合加工成柑桔罐头。加工企业一般不会直接从柑桔场或附近橘农处进购好果,而是购进一些价格相较低的外地柑桔进行加工,比如进购湖南柑桔。主要因为本地柑桔购进价较高(本地桔0.6元/斤,外地桔0.4元/斤),尽管在口感和肉质上本地桔还要胜过一筹。而且到了收获时节,柑桔场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个地区的柑桔收购贩商大量收购,主要有内蒙赤峰、北京、江浙、广东等。首先是这些加工企业与橘农直接接触极少。在购销活动中没能很好地根植本地资源,对橘农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更是少之又少。目前为止,加工企业的引入和设立并没有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公司+农户模式,规模化生产没有形成,对本土柑桔产品消化能力受到制约。其次橘农普遍表示,加工企业的引入和设立并没有很大程度上对本地橘农带来直接好处。如果有的话,那么得到一致认同的一点就是,这些加工厂愿意收购而且大量收购橘农无法外销的次果和等外果,保证了产多少销多少,尽管收购价低得可怜。甚至加工企业还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主要反映在社会治安方面。这些加工企业雇用的外地工人对柑桔园区带来的不安宁的因素,比如潜入桔园偷吃/拿柑桔和蔬菜等,尤其是对于近邻加工企业的橘农。而且绝大多数橘农表示,尽管如此,他们也不会采取诸如设置栅烂等来阻止这些行为,主要是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和人力的缘故。3、 橘农对政府行为的高度敏感性主要是对政策的敏感性。一方面,对政府积极扶持政策的怀疑观望,不敢出声出头。例如,某橘农把少量柑桔种植用地改建成猪圈,进行生猪专业养殖,每年出栏300余头,带来巨大收入。按规定镇政府应对该改建用地进行补贴。结果却是补贴不见下发,该橘农却要为那份没有柑桔的用地按期如数交纳规定的承租费(7.5元/株)。橘农敢怒不敢言。另一方面,由于政府一些不规范行为以及政策多变的影响,橘农对政府有较强烈抵制情绪。种植和经营决策比较保守,谨慎提防各种变数。因为柑桔场的特殊情况,橘农对自身收入存在大量少报和谎报现象,担心政府对之收税。这一点尤其反映在那些收入相对较高的橘农身上。剔除橘农普遍的不露富心理外,这很大程度上变现出橘农对地方政府的低信任度状态,也表现了橘农的短视行为。4、 农业经理人和季节性农业雇工农业经理人一般未能完全脱离农业生产。慢时耕作,收获和销售季节从事收贩活动。其收入一般不是很稳定,呈较大波动性。例如,一个被访橘农反映,2004年其收贩收入仅为5000元左右;05年(11月之前)已取得收贩收入达2万元。该项收入受个人信息和私人关系的强烈影响,极具短期性和投机性。季节性农业雇农主要来自附近的村民。一般由某人联系结成一组或一队,随叫随到,按件计酬。例如,柑桔场的不少橘农在收获时节都会雇请采果队,按0.03元/斤付酬,雇工一天可收入40-60元。另外,雇主不必对食宿和联系事宜花费大量时间和财力,只需略加监督。而且由于雇主与雇工一般较为熟识,雇工一般能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这样不仅能够及时收获成熟的果子,大大便利了收购销售活动,而且给当地农户带来一定经济收入。农业经理人和季节性农业雇工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户贫富差距状况。前者一般较为富裕,甚至已有少部分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专门雇请工人种植和经营;后者往往收入低下,增收要求强烈。并且这两类人群开始逐渐形成各自的利益群和关系网络。农业经理人紧密依赖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人员,与异地企业或市场经常保持联系;而且农业经理人之间更是抱成一团,唇齿相连,甚至出现合谋收贩的情况,比如信息扭曲(一致口径欺骗橘农)、联合控制价格、非法冲关外销等。而季节性农业雇工主要是因为共同的农业活动而结集在一起,强调个人信用和相互合作。5、 农资费用投入增加近两年的物价上涨给橘农带来了沉重的农资投入费用负担。橘农普遍反映主要的农资投入项目农药和化肥的成本价格涨幅较大。尤其是化肥,例如磷肥和碳铵的组合使用肥,2004年是40元/套,05年迅涨至52元/套;又如一种200克水剂农药“尼素郎”,2004年是12元/瓶,05年涨至16元/瓶。橘农对此极其敏感。另外,相关农资用量的绝对数量增长很大程度上也导致了农资投入费用的增加。土壤肥力下降和土质恶化、病虫抗药性增强、气候反常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药化肥等农资物品使用量逐年上升。而且充斥市场上的众多真伪难辨的化肥/农药品种,严重影响了使用效果,大大增加了投入费用。6、 柑桔优良品种改进技术滞后调查发现柑桔场内果树的品种改良滞后,品种引进渠道单一。一个橘农谈到旁边的一颗柑桔树,说树上至少有四个嫁接品种,而且他所种植的果树树龄都在20年以上。进一步追问,才发现该果树上最近一次嫁接上去的品种已是7年以前。绝大多数橘农只知道少数一两个接芽品牌,比如日本的爱兰一号(音),四川的大浦等。树龄长,引种次数少,时差长,品种单一。由此可见在良种推广和引进上的不足和技术支持的欠缺。二、走访宜昌市夷陵区奶牛牧场1、牧场发展现状印象总体上看,宜昌市夷陵区奶产业起步较晚,在经过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后,很快就进入了调整和适应阶段。从2000年左右开始,市区政府开始花大力气发展地区奶产业,斥巨资新建和改建建了几个奶牛养殖基地;先后制定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吸引奶农进入,引进大型奶产品加工企业(均瑶乳业)。奶产业很快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然而这样的发展速度并不能掩盖潜藏其中的问题和危机。调整和适应过程变得十分残酷。不少奶农开始卖牛或者转手,逐步推出奶牛养殖行业。较大规模的牧场也开始缩减投入,保守发展。奶牛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0年售价是1万多元/头的育成牛,现在市场上是3600元/头左右,缩减了2/3左右。奶农同奶产品加工企业之间矛盾加剧,政府在其中处于十分尴尬的处境。奶牛养殖以致奶产业的整个产业链条都出现了严峻形势,而其中的问题和症结在我们的走访中也是若隐若现。2、奶农籍产业扶持之东风,这些奶农来自不同地区,有下海经商的政府职员、退伍军人、离休教师、一些经济富裕的农民等等。他们一般都是转行进入,很有胆识和魄力,善于抓住各种发展机会。在牧场经营规模上大小不等,奶牛存栏数从几十到到几百头都有。养殖场所都是租用政府投资建造的牧场,并雇有各类工人。3、奶农-政府-加工企业谈这三者的关系应该很有意思的处于微妙的关系之中政府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一方面政府先是花大力气引进大型奶产品加工企业,并开始对这些企业产生一定的产业依赖性。另一方面,加工企业一些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恶性循环的负面效果。而问题的关键还是集中在奶农与加工企业之间的矛盾中。总体而言,加工企业相对奶农是处于一个强势地位。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 “三压”问题:加工企业对奶农压款、压价和压级。例如,均瑶乳业拖欠奶农奶款一般长达4个半月之久;该企业同奶农一年一签的一式两份的购销协议,甚至有一些奶农根本就未曾拿到其中的一份(主要出现在车站养殖基地),其法律地位被人为地扭曲。而且根据访谈结果,这些加工企业很少对奶农有任何方面的技术指导和支持,一直以来都是政府设立的相关机构(如奶产业管理办公室等)在进行各种指导和监督。当然,奶农方面也不是无可指摘的。一是提供的新鲜奶质量标准难以保证,给加工企业留下压级压价的话柄。二是奶农存在一定程度的投机心理,放松对奶牛养殖过程的管理。三是经营的不规范性。技术上缺少具体支持,质量检测和控制存在困难,决策思维的短期化,无帐记录、缺帐、不科学记帐普遍存在。目前看来,奶农和加工企业处于一种关系恶性循环的不稳定状态,而政府对引进企业的依赖一定程度上甚至加剧了这种不稳定。4、养殖成本逐年递增,奶价略有跌幅两个方面都要论述到从投入产出角度来看,奶牛养殖环境呈现短暂恶化趋势。养殖成本中最大的一块就是奶牛的喂料饲养成本,包括精饲料(犊牛精料、玉米粉、大豆粉、麸皮、各类糟粕等)和粗饲料(青草、稻草、红薯藤等)。因为日用量一般都达到500kg以上,这些喂料原料价格稍微的上涨都会使奶农饲养成本明显增加。尤其是近两年物价水平的大幅持续上涨,更是成了奶农的心头病。当然,有的奶农做了其他方面的一些尝试。试图改变喂料配方,实施科学高效的喂养模式,以抵消这种成本增幅。比如说,进购优质牧草来替代传统喂料配方(稻草、玉米粉、大豆粉、麸皮、各类糟粕等)提高喂养效果和产奶量。然而,这个思路却很难得以实践。与传统喂料相比,优质牧草的价格确实太高,稻草是200元/吨,牧草却高达1200元/吨。即便能够承受这样的高价,以目前奶牛品种的奶产量这也注定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国外牧场之所以普遍利用牧草喂养,是因为奶牛品种好,产奶量高,一般产奶均量高达8吨,而国内一般水平不超过5吨。另一方面,新鲜奶奶价近几年却是不涨反跌,单产收入下降。这需要从奶产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加以分析。在供给方面,政府产业政策扶持鼓励和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奶绝对供给量巨幅增长。而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班家长会课件
- 撞击同位素示踪-洞察及研究
- 阜新历史中考试题及答案
- 儿童护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LED灯具批发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房屋租赁市场房源合同
- 2025金融金融衍生品交易担保协议书标准范本
- 二零二五年SEO数据分析与优化方案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器械按揭贷款借款合同
- 智慧城市与商业创新-洞察及研究
- 代数的魅力与技巧
- 重症肺炎个案护理查房
- 最全海外常驻和出差补助管理规定
- 某白酒厂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 侵占罪起诉状范本
-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标准
- 工程材料耗用(核算)表
- 贵州飞赛贸易有限公司6万吨年残阳极碳块加工项目环评报告
- 普通螺栓理论重量表
- 关于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通知(模板)
- 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能手调频与电视广播组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