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高三历史名校文综卷综合训练(6).doc_第1页
山西省太原高三历史名校文综卷综合训练(6).doc_第2页
山西省太原高三历史名校文综卷综合训练(6).doc_第3页
山西省太原高三历史名校文综卷综合训练(6).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历史高考适应性训练24“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与此观点最相近的思想家是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25后汉书记载:“汉典旧事,丞相折请,靡有不听。今之三公,虽当其名而无其实,选举诛赏, 一由尚书,尚书见任,重于三公,陵迟以来,其渐久矣。”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a中央机构的变迁 b皇权对相权的制约c尚书机构的起源 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6北宋前期,朝廷下诏:“用度所出,未遑削除,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以部内州军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不久,又下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这表明a国家财政出现危机 b朝廷缩减日常开支c政府放松对商业控制 d宋代农业的迅速发展27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降之学新。”以下与此学风转型相对应的一项是a经世致用训诂学中体西用 b程朱理学考据学洋务运动c陆王心学基督学戊戌变法 d乾嘉学派金石学清末新政28马克思指出:在古希腊“周期性的殖民是社会制度的一个固定环节”,为了保存自己的文明,“唯一的出路就是强迫移民”。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殖民是古希腊人生存的唯一出路 b希腊文明受到自然环境的严重制约c对外殖民是民主制度的必然要求 d希腊人的生活方式与其他民族迥异29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英国都铎王朝曾颁布过一系列限制圈地运动的法令。16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政府改变措施,把限制对象改为流民,除持有乞食特许证的人外,其余流浪汉一律迫令立志愿劳动誓言。这一措施a造就了大批自由劳动力 b抑制了圈地运动的势头c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导致了农民的普遍贫困30“革命”(revolution)一词原是天文学名词,其原始意义是“围绕某一中轴的圆周运动,止于其所始。”从这一意义理解,美国革命的目的是a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b恢复殖民地曾经拥有的自由和权利c建立分权制衡的联邦共和制度 d实践法国启蒙运动宣传的政治理念31南京条约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事实上宣告了清朝政府a废除了公行贸易制度 b开始与西方平等外交c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 d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321901年后中国出现一种有趣的文化现象:宣传西方政治哲学、文化学说的名著,如卢梭的民约论(社会契约论)、赫胥黎的天演论,与史可法、郑成功、文天祥、岳飞的书刊同时风行。1902年4月26日,为纪念南明永历帝覆亡242周年,著名知识分子章太炎等发起大型纪念会。这表明a知识分子以“反清复明”为革命旗帜 b革命者宣传民族英雄以反抗西方侵略c革命者把政治革命与种族革命相结合 d革命者把西方学说与中国传统相结合33陈独秀在1921年发表青年的误会一文,其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a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 b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成分c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d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341953年,负责经济的陈云说:“我现在是挑着一担炸药,前面是黑色炸药,后面是黄色炸药。如果搞不到粮食,整个市场就要波动;如果采取征购的办法,农民又可能反对。两个中间选择一个,都是危险家伙。”最终,国家选择了 a推动公私合营 b进行土地改革c实施“一五计划” d实行“统购统销”35瑞典诗人海登斯坦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推荐某部文学作品时说:“我不记得,过去20多年我是否读过如此优美的抒情诗歌,我从中真不知道得到多么久远的享受,仿佛我正在饮着一股清凉而新鲜的泉水他的作品没有争执、尖锐的东西,没有伪善、高傲或低卑。如果任何时候,诗人能够拥有这些品质,那么他就有权得诺贝尔奖金”海登斯坦推荐的是a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b高尔基海燕c泰戈尔吉檀迦利 d海明威老人与海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西汉时期,发明了一项独特的制度,就是通过全国竞争性考试来选拔文职人员。公元前128年,建立了一种帝国大学,招收的学生是专为政府部门培养的。原则上,所有的人都可参加考试,可实际上,由于投考者需经过长期的学习,只有那些富家子弟才具备资格。不过另一方面,村庄、氏族或行会的捐赠也常常使穷人的孩子得到求学的机会。由于考试是以儒家经典为基础,所以帝国实际上是由儒家学者根据儒家原则进行治理。每个官吏都被分派到自己家乡以外的地方去做官,以保证他不能利用自己的职位在当地发展家族势力。结果形成一个行政制度,其效率和反应灵敏的程度远远超过现代以前的任何别的行政制度。实际上,文职人员的选拔视功绩而定。是中国帝国制度从秦始皇起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一个主要因素。不过,考试制度还有另外一面。由于它是以只承认一家学说为基础,这就产生一种顽固的正统观念,并引起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傲慢,而这些东西正是若干世纪后,中国随西方的入侵而败落的一个原因。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当时(汉代)博士之争古文者, 其实是争利禄, 争立官学与置博士弟子, 非真正学术之争机捩皆在政治之权势, 在上者之意旨, 不脱秦人政学合一之趋向, 非学术思想本身之进步。摘自钱穆国学概论材料三 在古代希腊, 由于学术一开始就与政治保持了相当的距离, 因而取得了相对的独立价值。德谟克拉特有句名言:“我宁愿找到一个因果说明, 而不愿获得波斯王位。”亚里士多德曾向埃及国王断言:“没有通向数学的王家大道”, 这里显示的学术独立价值与学者的独立人格, 正是古代中国士人所缺乏的。希腊哲人不仅极力追求真理, 而且在学术探讨中贯穿了理性的方法: 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对话法与辩证法正是这种反抗迷信和权威的独立思考方法。这种理性精神与民主思想的结合, 不仅为希腊的民主制度提供了哲学依据, 而且也由此走出了一条探索真理的光明大道。 这一优良传统给予了后来的启蒙运动哲人以巨大启示: 贝克莱、休谟、伏尔泰、狄德罗等人正是以希腊哲学家的民主理论为依据, 摆脱了教会神学的束缚。秦彦士汉代太学的考证与批判(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帝国大学”的办学特点和影响。(12分)(2)比较材料二、三学术教育的不同。(5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中国汉代和古希腊学术教育呈现差异性的原因。(8分)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拉费伯尔是美国著名的外交史专家,为威斯康星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威斯康星学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属于“修正派”中的一翼,是对当时主流史学界“正统派”的反动。正统派与美国的官方立场一致,将冷战的爆发与延长归咎于苏联,认为“苏联的行动清楚地显示了它对民主选举政治及其结果的毫无信赖;显示了它意欲把整个中、东欧置于自己的独立的支持者统治下的无情信念;苏联渴望空间、卫星国的人力和武装,外加经济资源以及有利于扩展其影响的机会”。声称美国只是为了对战后国际体系“负责任”而不得已应战。修正派则对美国对外政策持批判态度,虽非认为苏联完全无辜,但更多地认为美国负有重大责任。此后又出现了融合正统派和修正派观点的后修正派。 评论材料中关于“冷战”责任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16世纪初,英国形成了专制王权统治下的统一的民族国家,英王亨利八世利用国内各阶层反对天主教会的情绪,借欧洲大陆发生宗教改革之机与罗马教皇决裂,建立起附属于王权和政府的民族教会。亨利八世之妻凯瑟琳是西班牙公主,年逾40没有生子,亨利八世决定离婚再娶。按照当时教会规定,此事须经罗马教皇批准。教皇拒不批准亨利八世离婚、再娶,亨利八世遂决定与罗马教皇决裂。材料二 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规定英王为英国教会惟一的、至高无上的首脑,拥有处理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力,教皇无权干涉英国的教会事务。同时还宣布保留天主教的基本教义和仪式。亨利八世还下令解散修道院,没收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勒令男女修士还俗。改革后的英国民族教会称英国国教会。英国宗教改革是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的。(1)历史的发展既有必然性,又有一定的偶然性,结合亨利八世的改革予以说明。(8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亨利八世改革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7分)参考答案:2428 dbca b 2933 a b a c d 3435 d c40(25分)(1)(12分)特点:考试选拔;原则上均可参加考试,比较公平;以儒学为主要学习内容;政学合一,维护封建思想统治为目的。(答其中3点,即给6分。)影响:巩固了封建统治;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科举考试。(6分)(2)(5分)材料二是政治权势之争,非学术进步之争;材料三学术与政治保持相当距离,是理性精神与民主思想的结合。(3)(8分)汉代:巩固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农耕文明发展的需要。(4分) 古希腊:小国寡民,直接民主;奴隶主工商业经济繁荣。(4分)41(12分)评分标准:(以下答案仅供阅卷人员阅卷时参考,本题属于思辨性较强的试题,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一般应首先明确观点,然后说明理由,最后要扣题。)观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应负主要责任。理由:“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共产主义运动蓄意发起的。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1947年杜鲁门提出美国要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冷战”正式开始,接着又提出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面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被迫采取反击措施。由此可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冷战”应付主要责任。观点:苏联应负主要责任。理由:苏联极力宣传无产阶级革命,号召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苏联支持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支持世界各国共产党夺取政权。二战后,苏联出于民族利已主义的考虑,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极力在东欧扩张自己的势力。二战后,西欧地区经济困难,社会动荡,有可能在苏联的影响下出现激进的社会变革。综上所述,正是苏联的威胁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感到恐惧,为稳定资本主义,才不得不发起“冷战”。因此,苏联应对“冷战”局面的出现负主要责任。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8分)必然性:16世纪初,英国形成了专制王权统治下的统一的民族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