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强教学研究 促进对话交流 拓展专业视野 全效学习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生物的适应性 康桥中学 楼巧萍一、 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生物在生存中能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的科学理念。了解生物适应的普遍性。2.探究蝎子在沙漠里藏身的理由。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基本技能。3.通过对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典型适应实例和一般的适应实例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4. 初步学会温度计的使用。二、 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探究蝎子在沙里藏身的理由2.难点:蝎子生存行为和温度关系的实验设计 三、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提前二周布置学生做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实验材料应选取 生长速度较快的植物,如萌发后正处于生长旺盛期的豆芽。 课前上网搜索自己所喜欢的动物的有关的图片、资料,须包含它的形态特征、分布等信息。2.教具:每组白炽灯(100瓦左右)一盏、烧杯两只、温度计两只、干细沙、湿泥土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1.投影恐龙图片,提问:对于恐龙,你最想问的是什么?1.提出有关恐龙的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1从令学生着迷的恐龙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并建立不适应环境就要被淘汰的观点2体验适者生存的观点。2.提供相应的恐龙资料,回答学生提出的并且他的同学没法回答的问题。重在解释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2.阅读相关资料,回答同伴提出的问题3.投影同为中生代时期但现今仍存在的桫椤、鸭嘴兽图片,提问:为什么恐龙灭绝了但它们却能存活下来?3.思考并猜测可能的原因导入4.小结: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就要被淘汰,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下来。因此现存的生物对它生存的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那么,生物又是如何适应环境的?3.初步感悟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引入新课。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对光的适应1.呈现向日葵图片,提问:你认为向日葵最大的特点是什么?1. 结合自己的经验得出结论体验向日葵等植物的向光性生长的特征,感悟植物对光的适应2.展示一盆由于受到单侧光照射而引起弯曲生长的豆苗并用课件播放其生长过程,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提问:是什么因素促使它弯曲?它又弯向哪边?2.展示自己的弯曲的豆苗作品,观察现象,探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对水的适应投影绿色植物的普通叶片图及仙人掌图片,提问:仙人掌叶片与普通叶片有何不同?你认为这样的叶片有什么好处?对比分析,回答问题让学生知道仙人掌叶片变成刺是对缺水环境的一种适应其它提问:你能再列举一些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吗?(教师可先举例点拨:如植物的季节性开花,茶树适宜在略偏酸的环境中生存、植物的叶片一般白天展开晚上下垂等等)学生讨论并互相交流,寻找植物适应环境的实例。知识延伸,拓宽思维,培养思维的发散能力,感受植物适应的普遍性。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行为上实验探究蝎子藏在沙里的理由1.投影沙漠中的蝎子图片,提问:你知道它有什么本领来对付沙漠中高温的环境?学生猜想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由浅入深揭示蝎子行为的目的2.指出蝎子抗高温方法:把自己深埋在沙里。提出探究课题:蝎子为何要把自己藏在沙里?学生进一步猜想:如可能沙子深处温度低一点。3.提问: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引导学生选择相应的器材,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提醒学生不要忘记设立一个对照实验小组合作,选择实验器材,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练习正确的温度计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用实验来检验自己的猜想的意识;培养合作意识及设计实验的能力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4.让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互相交流实验方案,形成最佳实验方案课题负责人发言交流,及时修正本组实验方案中错误或不够完善之处让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设计实验能力及评价能力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实验探究5.组织实验,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实验中碰到的问题,纠正学生的错误.合作探究,完成实验,进行实验记录。培养探究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6.引导学生交流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汇报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交流、评价能力的培养2.外形上保护色1.投影变色龙及雷鸟图片,提问:你能迅速找到它们吗?为什么?观察图片并寻找其中的动物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两种动物的体色与环境的惊人的相似性。2.讲述保护色概念: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理解保护色3.举例(伴以图片):北极狐、北极熊;雷鸟、蝗虫; 比目鱼、变色龙。进一步认识保护色及相应的动物了解动物从体色上来适应周围的环境。4.追问:动物的这种体色有什么好处?游戏探究:由拾豆子想到的介绍游戏内容学生结合北极熊等图片进行猜测。游戏利用游戏既增加学生兴趣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保护色的作用。警戒色1.投影黄蜂及蛾类幼虫图片,提问: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你怕黄蜂吗? 观察,寻找它们在体色上的相似之处。初步获得警戒色的感性认识培养其观察、分析、对比的能力。2讲述警戒色概念: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理解警戒色。3.举例其它具有警戒色的动物(伴以图片)观看图片,进一步认识警戒色。理解警戒色对动物的保护作用4.提问:警戒色有什么作用?教师小结。学生结合图片猜想、回答。拟态1.投影竹节虫、枯叶蝶图片,提问:你能找到图片中的昆虫吗?寻找它们的身影,了解拟态初步获得拟态的感性认识2.视频播放拟态的昆虫3. 举例其它拟态的动物(伴以图片)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其它方面:如结构等1.提问:动物除了利用保护色、警戒色、拟态来适应环境、躲避敌害、猎取食物外,还有哪些结构特征与它的生活习性、环境相适应?选择一种你所熟悉或喜欢的动物,描述它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先小组交流,再每组推出一人在全班交流延伸拓展,发散学生的思维,感受到动物适应的普遍性。2. 若时间充裕,还可呈现一组猛兽虎、猛禽鹰、鹿、羚羊、兔、豪猪、刺猬、黄鼬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结构特征,领悟这些结构对它们的生存有什么好处观察它们的结构,思考问题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困惑吗?畅谈自己的感受回顾整理知识,感受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作业布置作业:1.撰写一篇小文章:你知道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有哪些?2. 你怎样来区别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3. 查阅资料:我国的动植物资源,了解它们的分布、数量和保护情况(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网络资源)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性整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并处理信息的能力网络资源 / 中国环境保护网 / 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中心动物学 / 广东环境保护 / 自然之友 / 人民网环保专题 /zyk.htm 广东教育资源网 / 大科普网 / 科技博览 /wildbird/data/fsx.htm 网易科普之窗小资料1. 恐龙:恐龙是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所有爬行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很适宜生活在沼泽地带和浅水湖里,那时的空气温暖而潮湿,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所以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几千万年的时间,但不知什么原因,它们在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长期以来,最权威的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如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2. 北极熊:北极熊全身披着厚厚的白毛,甚至耳朵和脚掌亦是如此,仅鼻头一点黑。而且其毛的结构其复杂,里面中空,起着极好的保温作用。因此,北极熊在浮冰上可以轻松自如地行走,完全不必担心北极的严寒。3. 企鹅:企鹅是南极的主人。它们有流线型的躯体,站在那里,活像身穿白衬 衣、黑燕尾服的绅士,所以又有“南极绅士”之称。企鹅的前肢已经退化成游泳的鳍状肢,而且上面的羽毛几乎是鱼鳞状的。为适应长期的海中生活,企鹅的皮肤下有厚厚的脂肪保护层。同时,皮下脂肪也能抵御严寒。4. 变色龙 :变色龙体内有许多特殊的色素细胞,当外界环境颜色变化时,它就会迅速调整细胞中的色素分布,使身体的色彩和环境保持一致,从而逃避敌害,隐蔽自己,起到保护作用,因而得名“变色龙”5.几种典型适应的其他实例:(1)保护色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水母、海鞘等水生生物的躯体近乎透明,能巧妙地隐身于水域中;北极熊白色的皮毛和冰天雪地的背景十分协调;许多鱼类背部颜色深,腹部色浅,从上向下看,与水底颜色一致,从下向上看,却又像天空。分割色是保护色的又一种形式,如虎、豹、斑马、长颈鹿身上都有鲜艳的花纹,在光暗斑驳的环境配合下,能使其轮廓模糊不清。某些种类的比目鱼和蜥蜴能随背景变化而改变体色,以保护与环境的协调,这又是保护色的一种形式。(2).警戒色:如毒蛾的幼虫多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误食这种幼虫的小鸟常被毒毛损伤口腔粘膜,以后这种易于识别的色彩和斑纹就成为小鸟的警戒色。又如欧洲有一种塔蛛,腹部呈现红色,其皮肤腺能分泌毒液,当它受到攻击时,其腹部向上,显示红色肚皮以示对天敌的“警告”。其他如瓢虫的斑点,毒蛇鲜艳的花纹等。(3)拟态:如一些无毒的假珊瑚蛇也具有与剧毒的真珊瑚蛇相似的红、黑、黄相间的横纹。又如鮟鱇背上的棘形鳍很像蠕虫,当其他小鱼来吃“虫”时反而被它吃掉。猪笼草形似鲜花,能诱捕采蜜的小虫。杜鹃的拟态属于宿主拟态,它把卵产在其他鸟的巢中,其卵的大小、色泽等与原巢内的卵极其相似,因此杜鹃的卵可让其他的鸟来为其孵卵育雏。6.保护色、拟态和警戒色的区别(1)保护色是动物的体色与环境的色彩相似。保护色对避敌和猎食都是有利的。(2)拟态是生物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拟态与保护色相比,其不但体色与环境相似,而且形态也与环境相似,其伪装程度比保护色更进一步,伪装的更加惟妙惟肖。拟态有以下几种情况:动物模拟植物,如枯叶蝶。动物模拟动物,如某些饿类和蝶类翅上的斑纹酷似某些肉食动物的眼睛。植物模拟动物,如蜂兰的花酷似雄黄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支付管理暂行办法
- 巡察临时支部管理办法
- 工行统筹绩效管理办法
- 平潭标后管理暂行办法
- 工行理财业务管理办法
- 北京市环境噪声管理暂行办法
- 工行滞留账户管理办法
- 应急管理非现场执法管理办法
- 广东基层肿瘤管理办法
- 平安银行授信管理办法
-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治疗指南解读
- 会议管理制度例行会议
- (高清版)DB42∕T 2133-2023 建筑施工侧埋式悬挑脚手架技术规程
- 城区供暖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 高频地波雷达现场比测试验规范
- 异地就医备案的个人承诺书
- JT-T-798-2019路用废胎胶粉橡胶沥青
- 股东出资情况表模板
- 2024年-急诊气道管理共识课件
- 关于成立健康促进医院领导小组的通知
- 业主提前装修免责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