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单元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一、选择题1商周时期的井田制的实质是()a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 b贵族土地所有制c君主土地所有制 d地主土地所有制【答案】b【解析】井田制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2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答案】c【解析】直接反映的是井田制的瓦解,是经济基础的变化,b项不正确,a、d两项是上层建筑,是间接体现。3战国时期,秦国“改帝王之制,废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a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b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私有制度c提高了劳动者的身份地位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答案】b【解析】秦国商鞅变法中的这一措施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从而肯定了土地私有制。4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主要途径是()a水利工程的兴建 b各国诸侯实行变法运动c私田的大量开垦 d铁犁牛耕的逐步使用【答案】b【解析】新的生产关系确立的途径主要有革命和改革两种,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途径是通过变法加以改革。5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下列对引文中所说“公田”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土地归国家所有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c受田者对土地有权世代使用d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答案】b【解析】在奴隶制度下,作为劳动者的奴隶同样是奴隶主的财产,不能分配到劳动产品。6与下列图片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图一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石器锄耕”的耕作方式图二所反映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后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图三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在耕作方式上已使用铁犁牛耕a的说法正确,说法不正确b说法正确,的说法不正确c的说法都正确d的说法都不正确【答案】c【解析】图一反映了我国奴隶社会的耕作方式;甲骨文中的“田”字体现了井田制,在战国时期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战国时期的铁口犁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的出现。7下表列出了清代人均占有耕地的状况,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朝代年号公元年份人均亩数清康熙二十年167327.92清乾隆十八年17536.89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3.56a.人地矛盾日渐突出 b人口总量增加迅猛c土地兼并相当严重 d人均土地面积越来越少【答案】c【解析】土地兼并主要是指地主阶级兼并农民的土地,这在材料中找不到依据。8古代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土地私有制是主要的土地制度。地主阶级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是()a将占有的“公田”据为己有b兼并土地c通过赏赐获得土地d驱使流民垦荒获得土地【答案】b【解析】地主的土地有多种来源,但土地兼并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材料二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经小雅大田材料三刑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以求直(按:即使自己在争讼中获胜),及断狱曰,叔鱼抑刑侯,刑侯杀叔鱼及雍子于朝。国语晋语九材料四季孙欲以田赋(按:按田地收取地租),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左传哀公十一年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从材料中可看出这种土地制度有何特点?【答案】材料一反映的是井田制。这一制度的特点是一切土地归周王私有。(2)根据材料二,说明井田制的内容。【答案】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前者是井田中央一区的土地,被贵族占有,后者是四周的土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3)材料三说明了这一时期土地关系变化中的什么问题?【答案】材料三说明当时土地所有权的争夺十分普遍,表明井田制遭到严重破坏。(4)材料四表明了什么问题?【答案】表明出现了地租这一新的剥削方式,反映了封建剥削关系的产生。(5)以上材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发展趋势?【答案】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一、选择题10史载:明政府多次在全国丈量土地,登记每块土地的面积、地形、四至及田主姓名,并编制图册,史称“鱼鳞图册”。这反映了()a明朝土地兼并严重b明朝限制土地兼并,重视田赋收入c皇帝带头兼并土地d政府不断清查土地,便于土地分配【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封建政府关注土地兼并问题的初衷是为了其财政收入。11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反映了()a封建社会以农为本b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c封建社会商业兴盛d封建社会重视商业和农业的发展,轻视手工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土地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生产资料。12有关下图的表述正确的是()当时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发展当时契约纳租方式已确定使佃农对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a bc d【答案】c【解析】注意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的区别。在租佃制下,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的地租。地主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佃农与地主之间有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农业生产中的雇佣关系,是指无地或少地者为雇主做雇工,雇主按时间付给雇工报酬。雇工与雇主之间没有契约关系,身份更为自由。13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a自耕农式经营 b千耦其耘式经营c田庄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了“耕者”租种“富民”的土地并平分劳动产品,这体现了租佃式经营方式。14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乐于接受这种经营方式b“均田”、“限田”的有效实施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彻底废除d人多地少的矛盾【答案】d【解析】人多地少导致了大量农民没有土地,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这使租佃制流行。二、非选择题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年份全国耕地面积全国人口全国征收的麦米豆谷洪武14年(1381年)3 667 715顷59 873 305口26 105 251石洪武26年(1393年)8 507 623顷60 545 812口32 789 800石净增数4 839 908顷672 507口6 684 549石据明太祖实录明史材料二元季丧乱,版籍多亡,田赋无准。明太祖即帝位,谴周铸等百六十四人,核浙西田亩,定其赋税。复命户部核实天下土田。而两浙富民畏避徭役,大率以田产寄他户,谓之铁脚诡又以中原田多荒芜,命省臣议,计口授田北方近城地多不治,召民耕,人给五十亩,蔬地二亩,免租三年。摘自明史食货志材料三国初兵荒之后,民无定居,耕稼尽废,粮饷匮乏。初命诸将屯兵于龙江等处,后设各卫所,创设屯田,以都司统摄军事三分守城,七分屯种。摘自明会典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答案】明太祖统治时期,农业生产发展,耕地面积增加,人口增长,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2)从材料二、三中找出出现上述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