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发热课件PPT课件.ppt_第1页
小儿推拿发热课件PPT课件.ppt_第2页
小儿推拿发热课件PPT课件.ppt_第3页
小儿推拿发热课件PPT课件.ppt_第4页
小儿推拿发热课件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热 概述 一 定义 以内伤为病因 由于脏腑功能失调 气血阴阳亏损所导致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内伤发热的提出 主要是为了区分外感发热 概述 二 发热的基本概念临床发热诊断标准 口温 37 3 腋温 37 0 肛温 37 6 或昼夜体温波动 1 临床分类标准 临床上将发热分为低热 口温37 4 38 中等度热 38 1 38 9 高热 39 39 9 和超高热 40 慢性低热 体温升高在37 5 38 口温 并排除生理性原因 持续2周以上者 热型分类 稽留热 驰张热 双峰热 间歇热 波状热 不规则热等 概述 二 沿革 1 内经 详于 阴虚则内热 素问 至真要大论 诸寒之而热者 取之阴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对气虚发热也有所论及 素问 调经论 有所劳倦 形气衰少 谷气不盛 上焦不行 下脘不通 胃气热 热气熏胸中 奠定了甘温除大热的理论基础 2 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脉证治 虚劳里急 手足烦热 咽干口燥 小建中汤主之 开甘温除热之先声 沿革 3 太平圣惠方 对烦热的病机 治疗有较全面的阐述 阴气偏少 阳气暴胜 则热乘于心 故烦热也 柴胡散 地骨皮散 4 脾胃论 详于气虚发热 其治疗 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 甘寒以泻其火 并创造了甘温除热的代表方 补中益气汤 沿革 5 清 秦景明 症因脉治 内伤发热 最先提出 内伤发热 这一病名 且将其分为 气分发热 血分发热 明 龚廷贤 寿世保元 妇科专著 6 证治汇补 发热 将外感之外的发热分为十一类 较为详尽 沿革 7 医林改错 血证论 对瘀血发热的论述渐趋完善 概述 三 范围凡非感受外邪所致的发热均属于内伤发热 或初有感受外邪 久而导致脏腑失调 气血亏虚引起发热 亦可按内伤发热辨治 西医 功能性低热 肿瘤 血液病 结缔组织病 慢性感染性疾病 内分泌疾病及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 感染性发热 59 细菌 病毒 真菌结核 艾滋病FUO肿瘤 占第2位 血液系统 实体瘤血液病 溶贫 出血性疾病 骨髓坏死非感染性发热风湿病 SLE RA still DM PM SS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疾病 下丘脑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功能性低热 感染后低热 术后低热 神经功能性低热 不明原因发热 FUO 的病因分类 病因病机 病因 内伤 包括情志 饮食 劳倦 禀赋 久病 外伤出血等病机 脏腑功能失调 气血阴阳亏虚 病因病机 1 肝气郁结 气郁化火实2 瘀血阻遏 气血壅遏而发热壅结阻遏3 内湿停滞 脾胃受损 运化失司 而发热水湿蕴积化热4 中气不足 脾胃受损 中气下陷 阴火内生虚5 血虚失荣 阴血不足 不能敛阳 阳气亢旺阴阳失衡6 阴精亏损 水不制火而发热7 阳气衰惫 火不归原 虚阳外浮注意虚实兼挟证型 气虚发热的机制 脾胃虚弱 化源不足 阴血亏虚所致 气虚卫外不固 外感邪气 正邪相争所致 脾虚气泄 中焦虚寒 虚阳外越所致 气虚下陷 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所致 李东垣 内外伤辨惑论 中曰 是热也 非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 乃肾间脾胃下流之湿气闷塞其下 致阴火上冲 作蒸蒸燥热 阴火即相火 因于劳倦伤脾 耗损脾胃之气 脾胃气虚则清气不升 浊阴不降 水谷精微反下流成湿 闭塞下焦 抑遏下焦阳气 使之郁而生热上冲 诊断 1 特点 起病缓 病程长 反复发热 2 热型 多为低热 T 38 0 少数高热 T 39 1 或仅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 3 恶寒 不恶寒 或仅怯冷 加衣被可减 4 辅助检查 病原学 免疫学 病理学 影像等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一 辨证要点 1 辨虚实 病因 症状 舌脉实 气滞 血瘀 湿郁虚 气 血 阴 阳亏虚2 辨轻重病程长 热势亢盛 持续发热 反复发作 久治不愈 胃气衰败 正气虚甚 兼夹其他病证 重 辨证论治 二 治疗原则 调理阴阳 补虚泻实行气实火宜泻活血适当配伍清热除湿益气虚火宜补养血适当配清退虚热滋阴温阳慎用发散 伤津耗气苦寒 败脾胃 伤阴化燥 一 气虚发热 一 辨证依据1 主症 热势或低或高 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2 兼症 精神倦怠 头晕乏力 气短懒言 胸脘痞闷 纳差 便溏 自汗 易感冒3 舌象 舌淡 苔薄白或白腻4 脉象 脉弱 气虚发热 二 辩证分析 中气不足 阴火内生 发热 气虚下陷 精神倦怠 头晕乏力 气短懒言 中气不足 脾失健运 胸脘痞闷 纳差 便溏 气虚 卫外不固 自汗 易感冒气虚 舌淡 苔薄白 脉弱 若脾虚湿盛 苔白腻 三 治法 健脾益气 甘温除热 20 二 阴虚发热 一 辨证依据1 主症 午后及夜间发热 手足心热 骨蒸潮热 热而不欲近衣2 兼症 烦躁 盗汗 口干咽燥 3 舌象 舌体瘦小 舌质红 干燥少津或有裂纹 少苔或无苔4 脉象 脉细数 21 阴虚发热 二 辩证分析 阴虚阳亢 虚火内生 发热 热而不欲近衣 阴虚内热 病在阴分 午后及夜间发热 手足心热 骨蒸潮热 虚火上炎 逼津外泄 烦躁 盗汗 口干咽燥 或兼症 各脏腑阴虚内热的相应症候 阴虚内热 舌质红 干燥少津或有裂纹 少苔或无苔 脉细数 三 血虚发热 一 辨证依据1 主症 发热 多为低热2 兼症 面白少华 唇甲色淡 身倦乏力 心悸不宁3 舌象 舌淡 苔白4 脉象 脉细或细弱 血虚发热 二 辩证分析发热 但热势多低 血虚 阴不制阳 面白少华 唇甲色淡 头晕眼花 身倦乏力 血虚失荣 心悸不宁 血虚 心脾失养 三 治法 益气补血 病例分析 患者曾 女 3岁 近1年来反复发热 每次持续1周 1月不等 间歇2 3月发作 发热时体温最高38 3 多波动于37 2 37 8 之间 晨起及午后均可出现 平时易感冒 常伴精神萎糜 倦怠乏力 头晕纳差 多汗 便溏 舌淡红 苔薄白 脉弱无力 多次查体外周血白细胞在2 8 3 6G L之间 多次应用抗生素及疏风解表清热的中药无效 25 气虚发热 症状 发热 常伴精神萎糜 倦怠乏力 头晕纳差 多汗 便溏 治则 益气 健脾 退热 处方 清天河水 关一腑三 重分阳 补脾 补肾 顺运内八卦 运水入土 平肝 清补心 清补肺 摩百会 捏脊等 26 阴虚发热 症状 午后及夜间发热 手足心热 骨蒸潮热 烦躁 盗汗 口干咽燥 舌质红 干燥少津或有裂纹 少苔或无苔 治则 滋阴 降火 清热处方 取天河水 关三腑一 分阴 补肾 逆运内八卦 揉总筋 平肝 清肺 清心 运水入土 擦百会 倒捏脊柱等 27 由于婴幼儿代谢快 体温会比成人偏高 基础体温可为腋温36 37 4 超过37 5 就应该认为发热 以腋温为标准 发热可分为 低热 37 5 38 中度发热 38 1 39 高热 39 1 40 超高热 40 真正的绿色疗法 小儿推拿 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发热 28 1 外感发热 由于小儿形体稚弱 抗邪能力较差 加之冷热不知调节 家长护理不当 易为风寒外邪所侵 邪气侵袭体表 卫外之阳被郁而致发热 2 阴虚内热 小儿体质素弱 先天不足或后天营养失调或久病伤阴而致肺肾不足 阴液亏损引起发热舌质红苔少或无苔 真正的绿色疗法 小儿推拿 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发热 病因病机 29 3 肺胃实热 多由于外感误治或乳食内伤 造成肺胃壅实 郁而化热 4 惊恐发热 由于感受强烈刺激 惊恐之下气逆气乱 导致体温调节失常而引起发热 真正的绿色疗法 小儿推拿 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发热 病因病机 30 1 外感发热 偏于风寒者可见发热 恶风寒 头痛 无汗 鼻塞 喷嚏流涕 声音嘶哑 舌质淡红 苔薄白 于风热者可见发热 微汗出 口干 鼻流黄涕 苔薄黄 2 阴虚发热 午后发热 手足心热 形瘦神疲 盗汗 食欲减少 舌质红苔少或无苔 真正的绿色疗法 小儿推拿 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发热 临床表现 31 3 肺胃实热 高热 面红 气促 扁桃体红肿化脓 鼻病 或口腔溃疡 尿黄便干脾气烦躁 口臭 唇红而焦 伴有黄眼屎 舌质红舌苔黄 4 惊恐发热 脸红热 血压升高 眼睛痛痒红肿 频繁眨眼 视物不清 心烦意乱 爱哭闹 发脾气 夜卧不安 便干尿热 甚至抽搐 惊吓发烧是发烧前有惊吓史 哭闹不止 高热不退 睡中惊叫 抽搐等 真正的绿色疗法 小儿推拿 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发热 32 38 5 以下 清天河水5分钟39 以上 下六腑5分钟或取天河5分钟或打马过天河5分钟 真正的绿色疗法 小儿推拿 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发热 33 38 5以上均可用一下配方 泻板门5分钟清天河水5分钟下六腑5分钟泻肺经5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