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提能演练1.(2012辽宁五校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登基时与商鞅初到秦国时所面临的形势差不多,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已经很久,拓跋贵族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如南方;而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远远落后于东方六国,“诸侯卑秦,丑莫大焉”。(1)据材料一,分析两次变法或改革的背景有何相似之处?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2)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在经济方面有哪些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开创性举措?(3)两次变法或改革有哪些共同的影响?2.(2011潍坊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魏迁都后“洛阳大市,周围百里”,“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 洛阳伽蓝记(1)据材料一概括北魏改革之后的社会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张之洞劝学篇变法(2)你认为张之洞的观点是否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3. (2012淮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摘自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3)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4.(2012大庆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安石说)“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宋史王安石列传材料二 (张居正说)“今国家要务,惟在遵守祖宗旧制。”张文忠公全集奏疏二材料三 (王安石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材料四 张居正改革,首先是从整顿吏治开始的为了整顿吏治,以达到为官清廉、治政清平,让人民生活安定,从而使封建政权长治久安的目的,张居正于万历元年(1573)推行“考成法”。王双印桎梏中的生存(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与张居正改革方针的不同。你对他们两人的方针有什么看法?(2)根据材料三、四,归纳王安石与张居正改革的切入点有何不同?并分析各自对改革结果的影响。5.(2012唐山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材料二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苏辙栾城三集(1)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2)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进行评述。备选习题1.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改鲜卑武勇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风。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什么措施( )a.均田制b.三长制c.整顿吏治d.汉化政策2.(2011平顶山模拟)成书于6世纪初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主要反映了(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b.北朝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其繁荣昌盛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3.北魏统治者为解决“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问题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迁都洛阳b.实行三长制c.移风易俗d.实行均田制4.(2012北京模拟)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役5.“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c.王安石变法d.范仲淹改革6.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其“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的关系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的关系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7.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 )a.急功近利b.动摇不定c.反对变法d.软弱无能8.韦骧钱塘集中描述:王安石变法后,“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贾集十艘。”形成“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的主要原因是实行了( )a.保甲法、农田水利法b.将兵法、方田均税法c.青苗法、募役法d.免役法、更戍法9.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农户按高下出资兴修水利向农民贷款,收取较低的利息a.b.c.d.10.(2012六安模拟)王安石变法中设立市易务,其主要职责是( )a.负责市场税收b.调节市场物价c.管理对外贸易d.控制交易时间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司马光:眼下国用不足,灾害频频发生,应当减节冗费。王安石:国用不足,因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司马光:善理财者,不过搜刮民财而已。王安石:那不是善理财者。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宋神宗:朕意与司马光相同,然而姑且以不允许作答吧。叶坦大变法材料二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负。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材料三 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宋徽宗的年号)之际,而祸乱极矣。”宋史王安石传(1)据材料一指出司马光与王安石的主要分歧。宋神宗持何态度?(2)材料二中王安石认为哪一项理财措施最重要?这一措施的实行有何积极作用?(3)据材料三概括朱熹关于王安石变法令人失望的原因。答案解析1.【解析】第(1)题要从社会背景中的分裂局面和国家面临的任务分析。第(2)题的“开创性”是指处于时代发展前列,对后世影响深远,主要是指土地私有。第(3)题要从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方面分析。答案:(1)相似之处:都处在分裂割据的时代;都面临着增强国力的任务等。(2)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进一步完善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3)都增强了国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概括北魏的社会情况,可通过材料来分析,主要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都市繁华;民族融合。根据所学回答原因,可从洛阳成为政治经济中心,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等作答。第(2)题判断张之洞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张之洞在材料二中认为孝文帝改革学习汉文化,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此观点正确。根据所学来回答原因,改革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答案:(1)社会经济发展,都市繁华;民族融合;各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原因:迁都洛阳,洛阳成为政治、经济中心;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等改革措施;各地商人往来的促进作用。(2)正确。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鲜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与民族大融合。3.【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问题。第(1)题主张从材料中不难看出:夷夏观念浓厚,少数民族远离中原等。理由主要从传统的儒家观念、夷夏差别等角度分析。第(2)题进步作用注意要提炼出材料中的信息:洛阳经济发展、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等。第(3)题认识主要从民族关系角度分析。答案:(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荣;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3)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4.【解析】第(1)题先答出“改革”与“守旧”,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人的做法。第(2)题先分析出王安石的“理财”和张居正的“整顿吏治”,再结合教材内容及材料分析即可。答案:(1)不同:王安石公开提出要改革旧制,张居正却提出要遵守旧制。看法:王安石的改革方式比较激进,目的是争取改革派的支持,但必然会遭到保守派的反对,使改革面临很大阻力。张居正的改革方式相对稳妥,他在维护“旧制”的外衣下推行新政,有利于人们在思想上接受改革,减少改革阻力。(2)不同:王安石的改革是从“理财”开始,重点也是“理财”;张居正的改革是从整顿吏治入手。影响:王安石变法没有对北宋腐败的吏治进行整顿,所以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是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张居正通过整顿吏治,为改革铺平道路,从而使改革措施得以顺利实施。5.【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结合变法内容和作用解答即可,失败原因在材料二中的“夺富民之利”、”公私皆病矣”即可了解。第(2)题为观点评述题,肯定说重点阐述变法的积极影响;否定说则重点阐述变法与当时封建统治现实之间的矛盾,如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和百姓的利益。答案:(1)成效:保证农民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原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2)持肯定意见: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改变北宋贫弱状况起到一定作用。持否定意见:王安石变法既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其变法的理念与措施脱离了当时实际。备选习题1.【解析】选d。根据所学,迁都洛阳之后,孝文帝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为此,他雷厉风行地推出了易鲜卑服、禁鲜卑语、改姓氏、变制度、通婚姻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结合本题,史学界产生分歧针对的措施是汉化政策。2.【解析】选c。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书中历数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分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卷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结合所学,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将都城迁到洛阳,并积极学习汉文化,使洛阳重新繁华起来。3.【解析】选d。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某项经济措施来解决农民流离失所和豪强侵占土地问题,只有均田制符合条件,故d项正确。a、b两项是政治措施;c项是社会习俗措施,排除。4.【解析】选d。注意题干材料前半部分为“分田”,后半部分为“纳调”,体现了耕种国家土地需要承担国家的租役,故选d。a、b、c三项只是说明分地,且说法都错误,a项错在“全部”,b项错在“平均”,c项错在“出售”。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理解。题干材料中的“森林民族”实际是指游牧民族,再结合“森林民族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和所学史实可知指的应该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有利于民族融合,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b。a、c、d三项不符合题干材料。6.【解析】选a。王安石变法“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的关系,将豪强地主隐瞒的大量土地清丈出来,使他们不得不据实纳税;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7.【解析】选b。从材料信息“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可以看出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是摇摆不定,故选b项。a、c、d三项说法与题干材料不符,故排除。8.【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措施作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保兵知警守”、“河淤开亿顷”和所学史实可知是因为采取保甲法,农民在农闲时忙于军事训练,维护了社会治安;通过政府鼓励兴修水利的措施保障了农业生产环境。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a。b、c、d三项措施内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9.【解析】选d。“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即不增加百姓的负担而增加国家的收入。由农户出资兴修水利自然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特斯拉玻璃贴膜施工方案
- 2026届辽宁省大连高新区名校联盟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北片区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外挂坐板外墙施工方案
- 市场策划工作总结报告
- 培训工作亮点总结
- 2026届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洛阳市九上化学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济南市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儿童托管服务政策解读
- 2026届山东省滕州市张汪中学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医院死亡报卡培训课件
- catia考试图纸题目及答案
- pos机风险管理办法
- 2025年京东集团招聘笔试指南与面试技巧
- 起重机械定期检查与维护方案
- 2025年行业机器人边缘计算技术应用与场景分析
- 国际物流运输合同(标准版)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真题
- 肝癌的中西医治疗
- 芳华电影介绍模板课件
- 四川省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