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仿真预测知能闯关: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1(2011高考海南卷)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解析:选c。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宋代商业活动不受经营时间、活动区域的限制,同时也不在受政府的直接监视。a项中的市仍有活动区域的限制,故排除a项;b项中的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即市受到政府的管理,故排除b项; d项中的市只能在固定的区域即“坊”中经营,属于唐以前的商业活动特点,故排除d项;c项中的市没有时间限制,因此c项符合题意。2(2011高考海南卷)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汉高祖重农抑商,经济未见成效。“文景之治”时期,百姓“皆背本趋末”,经济却出现恢复,出现盛世,这说明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故a项符合题意。3(2011高考天津卷)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解析:选a。本题旨在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西家”进行缫丝生产,然后把缫丝卖掉换取谷子,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了较大发展。4(2011高考浙江卷)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概念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中“便往还而通贸易”这一记载可以推断出a项正确;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因此c、d表述正确,b项认为会馆是“地方商业中心”是不正确的,故选择b项。5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解析:选c。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农业迅速发展,所以a项是错误的;b项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推动农业发展,农业税应该超过商业税,故b项错误;宋代没有实行海禁,d项是错误的。6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说明的结论是()a自然经济瓦解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解析:选d。此题用排除法,材料实际上提供的意思有两方面,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不能说明生产力提高了,也不能说明自然经济解体。而材料中没有反映出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7“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这一规定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解析:选d。材料中没有反映出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的意思,c项反映了材料中的意思,但只是表象,其深层次反映的实质问题就是封建制度阻碍了手工工场的发展,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材料2:材料3:“出贾既多,土田不重,操赀(资产)交捷,起落(涨跌)不常。能者方成,拙者乃毁,东家已富,西家自贫。高下失均,锱铢共竞,互相凌夺,各自张皇。” 歙(音sh ,今安徽歙县)志风土论“富者百人而一,贫者十人而九,贫者不能敌富,少者反可以制多。金令司(注:管理之意)天,钱神卓地,贪婪罔极,骨肉相残”。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九册凤宁徽备录请回答:(1)据材料1,概括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市”的特点。(2)据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3)材料3中反映了哪些现象?(不得摘抄原文)说明了什么问题?解析:考查学生对获取材料信息及概括能力。答案:(1)由政府设置于城中;与居民区分开;经营位置、交易时间有限制;重视对市场的管理。(2)打破坊市界限;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3)反映的现象:农业人口“弃本逐末”(或经商的人多);贫富分化加剧;工商业竞争激烈;金钱崇拜盛行(或金钱万能的观念盛行,或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受到冲击等)。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或社会关系、社会风气)产生了重要影响。 9(2010高考全国文综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桔,“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明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需要”;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缎杂缯”,湖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至其地则“得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产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解析:考查学生对信息解读和对有效信息的提取、整合能力,“特点”“影响”要迁移运用所学知识来作答。答案:特点:国内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海外市场拓展;对外贸易出超。影响:冲击贱商传统;倭寇、“洋禁”与海外贸易发展冲突;白银流入与货币化。一、选择题1(2012嘉兴测试)下图是南都繁会图(局部),它被誉为“明朝的清明上河图”。画卷描绘了明朝中期南京的繁荣景象。该图反映出我国明清时期()a出现农村集市b坊和市的分离c边境贸易繁荣 d城镇商业繁荣解析:选d。明清时期,尽管政府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但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南都繁会图反映出我国明清时期城镇商业的繁荣,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2综观古代都城演变,宋都汴京与唐都长安相比,在城市格局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客观上反映了()市民文化的逐渐兴起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日益频繁的对外交往学术思想的交流传播a bc d解析:选a。宋都汴京与唐都长安相比,其城市格局变化主要体现为市坊制度被废除,居民区与商业区不再严格分离,形成“市”中有“坊”,“坊”中有“市”的局面。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队伍的壮大,故a正确。宋代对外交往远没有唐代频繁,故错误;宋代理学的传播与城市格局无关,故错误。3(2011高考天津卷)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大都北京汴梁开封临安苏州益州成都a b c d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可用排除法,临安是今天的浙江杭州,故排除。4. (2011高考海南卷)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解析:选d。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北方到南方卖棉花(原料),南方则到北方卖加工后的布(手工业品),说明南方的经济技术更有优势。明朝时期经济重心已经是在南方。棉纺织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前提,a项排除。b、c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5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解析:选d。喻世明言、二刻拍案惊奇均为明清现实主义题材的小说,反映的是明清时期的社会状况,故排除a、b两项。“一品”、“二品、“一等生业”等词语,是关于社会地位的用语,不能反映徽商的活动情况。两则材料说明商人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6(2012西安质检)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提高。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a通俗文化盛行,社会日益开放,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提高b棉纺织业兴起,家庭手工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来源c高产作物大量引进,生活水平提高,改善了妇女的家庭地位d经世致用思想的出现推动了社会观念的根本变化解析:选b。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依据材料中“明清之际”“江南”等信息可知,由于明清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妇女从事家庭手工业生产,家庭手工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来源,故选b项。7(2012杭州模拟)商人的活跃和商业的发展给交通带来的变化有()使许多商运力量集中的商港兴起促进了陆路商运的发达促进了水上商运的发达促进了“草市”的兴盛a bc d解析:选c。“草市”不属于交通方面。8(2011高考北京卷)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a b 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分析能力。战国时期的北京地区属于燕国统治。从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北方的燕国与韩、赵、魏等国贸易往来频繁,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出土燕国货币说明北方游牧地区有与燕国贸易往来。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多的商业中心。9(2011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青铜器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青铜是一种铜锡化合物b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c青铜比纯铜的硬度低d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青铜制品解析:选d。青铜器是用铜锡合金制作的,不是铜锡化合物,a项错;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西亚两河流域,在我国,夏朝就出现了青铜器,只是数量较少,排除b;青铜器艺术的杰出代表就是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10荀子王制篇说:“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紶、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故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斲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荀子所说的“中国”是指当时的中原地区b当时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当时已经存在远距离的地方性的物产交换d商业已突破官府垄断的束缚解析:选b。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到,当时东西南北,中原各地物产不同,但已经互相交换和交流,而且规模相对较大,这说明荀子生活的时代,商品经济相对比较发达,故b的说法是错误的。11“朝奉”本为官名,后来有些徽商由仕而贾,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称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了()a徽商文化上的谦虚b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c走官商结合之路d徽商虚伪的反映解析:选b。古人入仕为官,是光宗耀祖之事;因商而富,称为“老板”也当自豪,但徽商却“不愿”接受“老板”的称谓而仍以为官时的“朝奉”代之,从根本上说是政府抑商政策的结果。12“闭关”的含义原指关闭城门,如易复:“先王以至日(冬至日或夏至日)闭关,商旅不行。”而清政府的“闭关政策”是指()a禁止对外贸易b关起国门c禁止对外交流d限制对外交通和贸易解析:选d。“闭关政策”是指限制对外贸易,并不是绝对禁止,因此答案为d。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孙春阳是宁波人,万历(15731620年,明朝第十三个皇帝明神宗的年号)中弃儒经商,在苏州吴趋坊北口开一小铺,后来规模日大,闻名四方,一直到清中叶,仍很兴旺发达。其店规之严,选制之精,“它的管理办法,很像州县衙门,亦有六房,曰南北货房、腌腊房、酱货房、蜜饯房、蜡烛房。售者由柜上给钱取一票,自往各房发货,而管总者掌其纲,一日一小结,一年一大结”。它的商业信誉极好,明亡以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据清朝小说豆棚闲话材料2: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材料3: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1)根据材料1,归纳孙春阳的店铺的特点。(2)材料2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3)材料3反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的商业为主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要分“规模”、“发展速度”、“管理机制”、“商品质量”、“商业信誉”等方面,从材料中归纳概括。第(2)问要依据“晋商”等信息分析回答第一问,依据谚语概括回答第二问。第(3)问要概括材料大意是重农抑商,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4)问应围绕商业的地位、从业道德等方面回答,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规模大;发展快;重视商品质量;管理规范;注重商业信誉。(2)现象: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商业资本活跃。因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理念等。(如答“敬业、进取”、“守信、讲义”等或答出其他符合题意的内容,同样正确)(3)观点:以农为本、以商为末。影响: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之后的一个重要因素。(4)正确处理好农、工、商业的关系;诚信为本。14(2010高考江苏卷)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材料1: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美甲店学徒工实习期聘用合同范本下载
- 二零二五年电视广告创意设计服务合同样本
- 2025版高校招生代理服务争议解决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汽车租赁押金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写字楼租赁合同:含物业管理服务细则
- 2025版装饰装修工程节能认证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透光立体玻璃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早期肺癌的HRCT表现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培训分期付款协议示范文本
- 2025版专业保安公司保安劳务承包合同
- YYT 1843-2022 医用电气设备网络安全基本要求
- 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方案
- 甲状腺围手术期的护理
- 中国电竞用户分析报告
- 中医院被服洗涤招标文件
- 于永正教育文集: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 高中英语新外研版选择性必修四Unit2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课件)
- XX市选调生跟班学习鉴定表
- 身为职场女性:女性事业进阶与领导力提升
- 普洱市森洁乳胶制品有限公司灭菌乳胶医用手套工厂项目环评报告书
- 著名文学著作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教育阅读名著鉴赏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