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训练 考案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岳麓版.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训练 考案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岳麓版.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训练 考案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岳麓版.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训练 考案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岳麓版.doc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训练 考案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岳麓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案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本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限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1漳州市毕业班质检)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材料反映出影响王位继承的主要因素是()a血缘亲疏b地位尊卑c长幼有序 d先帝遗愿解析本题以材料形式考查嫡长子继承制。由“长子曰微子启,其母贱,不得嗣”,而“少子辛,其母为正后”,“辛为嗣”,可见立王以嫡不以长。b项正确。答案b2(2011江西上饶四校联考)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a宗法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内外朝制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从题目中的甲骨文“王”“国”“侯”可以判断,当时已经出现了封国、诸侯。而封国、诸侯的出现是实行分封制的结果。由此可得出答案为b。答案b3(2011河南洛阳模拟)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转换成另一个阶层。据此分析,春秋、战国的历史变动应为“社会流动增大”。出现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a小农经济形成 b分封制逐渐瓦解c监察制度建立 d王位世袭制遭到破坏解析春秋战国之前,出身决定了人的命运,“社会流动性”很小。分封制逐渐崩溃以后,贵族等级序列被打破,普通民众可以通过学识、战功或者经济地位的提高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答案b4(2011福建厦门模拟)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a宗法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分析,四位君主统治时期都属于封建社会,分封制主要是秦朝以前,王位世袭制属于权力的继承不是国家政体,郡县制属于地方管理机构,因此,应选d项。答案d5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解析在贾母看来,宝玉是自己的孙子,是“自己人”;林黛玉虽是自己的外孙女,可还算是“外人”。由此可见,她非常重视血缘的亲疏,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答案c6有人曾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a社会治安混乱b刑法严酷,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处治c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d国民素质不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赭衣”“囹圄”可知秦朝刑法严酷。答案b7“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朝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行省制度皇帝制度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a bc d解析行省制度是元朝创立的,是对郡县制的发展。排除含的选项即可。答案a8“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中朝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c宋代二府三司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解析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实施,不但排除了丞相专权的危险性,而且三省各司其职,增强了施政的程序性和科学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因此材料中的“它”指的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答案b9如图是一个不需要计算出结果的历史计量学坐标系,结合所学知识解读不正确的是()a专制主义发展趋势与封建社会发展进程成正比关系b秦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形成和确立时期c明清时期专制主义走向顶峰d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历史阶段解析从图1和图2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来看,专制主义从秦汉到明清是一直呈现发展直到走向顶峰,而封建社会是从秦汉发展到唐宋的高度繁荣,最后到明清时期的衰落。所以专制主义与封建社会不是一直成正比关系。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10(2011江西临川模拟)史载:“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以前)司察之而已。”材料反映的刺史的主要职能是()a管理地方行政 b监察地方官员c掌握地方军事 d掌管地方财政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材料的关键信息是“汉季刺史总统诸郡”,由此判断选择a项。答案a11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分封制 b封建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政治制度,意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中国古代“封建”是“封藩建卫”的简称,意为分封诸侯国,巩固统治,a正确;我们现在所说的“封建”一般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五个社会形态中的封建社会,b错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是从秦朝开始建立的,c、d错误。答案a12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c唐朝的节度使 d宋朝的枢密使解析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是监察百官,西汉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唐朝节度使独揽地方行政、军政和财政大权,只有宋代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答案d13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它以君权神授学说为理论基础,用严格的名位等级、封建礼乐和皇位继承等各种制度和措施,集中突出皇帝个人的权威和地位,保证皇帝高踞于国家机器之上,拥有至高无上、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这一制度创立于()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末期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末期解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首创皇帝制度。这一时间属于公元前3世纪末期。答案d14“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a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与地方建制逐渐完善b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解析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都是一种地方行政制度,其演变过程体现了地方行政制度的逐渐完善。答案d15(2011福建泉州质检)元史选举志一记载:“(世祖至元)四年九月,翰林学士承旨王鄂等,以为:贡举法废,士无如仕之阶,或习刀笔以为吏胥,或执仆役以事官僚,或做技巧贩鬻以为工匠商贾。”另据谢枋得叠山集记载:当时社会阶层的划分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元朝()a重视科举制度 b文人的社会地位较低c有明显的等级划分 d工商业经济发展较快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解读能力,由材料中“贡举法废,士无如仕之阶,或为吏胥,或以事官僚;或以为工匠商贾”和“九儒”可以看出元朝文人的社会地位较低。a、d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c不是两则材料的共同点。答案b16北京是著名的古都,它拥有众多的古代建筑。下列建筑能够充分体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征的是() 解析从各个建筑的功能和特点分析:太庙和天坛是皇帝祭祀祖先和天地的地方,颐和园是皇家园林,太和殿是皇帝登基、大婚、册立皇后及接受百官朝贺的地方,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答案c17唐朝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书中说:“自去岁前五年,执事者上言,云科第之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熟于上耳,固上于心,上持下执,坚如金石。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材料反映了当时的选官制度()a层层推荐 b注重门第c唯才是举 d打击了贵族势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度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由“科第之选”可知,当时的选官制度为科举制度,由“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可知,该制度打击了贵族势力。答案d18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职权,设立“中朝”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宋代设置殿阁大学士,分割宰相的财权d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解析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分割宰相财权的是盐铁、度支和户部。明朝时设殿阁大学士。答案c19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的官员“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所指的应该是()a汉代尚书令 b唐代的尚书省长官c元代的中书省长官 d明代的内阁官员解析从材料中的叙述可知这一机构的官员不是丞相但却有与丞相相似的职务,却没有其相应的权力,只是皇帝的秘书,这一机构就是内阁。答案d20日本学者宫崎市定说:“宋以后,便看不见篡夺了,天子地位非常稳固。”这种情况出现的决定性因素是()a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b地方分权势力的弱化c重文轻武政策的连续执行d科举考试的推行和僵化解析地方分权势力的弱化和科举考试的推行与僵化,都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表现。重文轻武政策盛行于宋朝,元、明、清时期鲜有表现。答案a21“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 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重要职能是()a协理章奏 b参与决策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解析从“洪武皇帝独自处理国家大事”,可以判断这指的是明初废除丞相制度,君主专制权力进一步增强。此后组成的“特别的行政部门”指的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的殿阁大学士,他们不参与决策,也不负责执行政令和监察百官,只是协助皇帝处理章奏。答案a22(2011济南模拟)北师大教授唐任伍在中华文化中的世界精神中评述道:“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说,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如果说中国封建社会中君王的权力是绝对的,无所制约的话,那么就无法延续2 000多年之久。事实上,中国封建君王的权力,还是受到一个比较有效的约束机制的制约的”下列中国古代的官职或机构不可能成为唐教授观点依据的是()a丞相 b三省六部c内阁 d军机处解析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因此答案为d。答案d23到淳安千岛湖旅游,一般都会走走状元桥,知道淳安历史上有一位“三元宰相”商辂。他是明代近三百年科举考试中唯一的“三元及第”者。杭州为了纪念他,在中山中路西侧,建起了“三元坊”。其中,“三元及第”的提法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这里的三元指()a秀才、举人、进士 b状元、榜眼、探花c解元、会元、状元 d乡试、会试、殿试解析所谓“三元及第”就是同一个考生在乡试中得第一,称解元;会试上得第一,称会元;殿试上得第一,称状元。答案c24春联是日常生活中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是()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b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解析由题干中的“万年红”和“红”与“朱”义同可知朱元璋希望能长治久安。答案b25如图是清政府首次发行的邮票“大龙票”,请推断邮票取名“大龙”的主要原因是()a龙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皇权至高无上b龙有霸气,代表中国的强盛c军机处建议,皇帝审批d龙是中国最古老的图腾解析龙是皇室的象征,代表皇权至高无上,所以皇帝以“真龙天子”自称,清政府以大龙命名该邮票,用意就在于此。答案a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4分,27题18分,28题18分,共50分)26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幅图:图1图2图3(1)就地方行政而言,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一时期的什么政治制度?(2)上述三种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3)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看,其演变是什么趋势?解析本题通过图片考查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图1为分封制,图2反映的是郡县制,图3反映了行省制度,据此结合所学知识答题。答案(1)制度:周的分封制、秦代的郡县制、元代的行省制。(2)影响:分封制的实行使西周奴隶主统治加强,统治区域扩大,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对于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行省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是中国省制的开端。(3)趋势: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接受中央管理。2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晋书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文卷二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材料四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3)材料三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选官制度的认识。回答第(1)问时,从“公”“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中可知是世卿世禄制,据此概括其标准;回答第(2)问时,从“德行高妙,志节清白”,“孝悌廉公”等关键词中看到其进步性;回答第(3)问时,根据材料中的“九品”“中正”可判断是“九品中正制”,进而概括其弊端;回答第(4)问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概括信息。答案(1)血缘、门第、等级、世袭。(2)注重品行、才学,打破“世卿世禄”制。(3)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4)弘扬了“学而优则仕”的选官制度;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28(2011湖南岳阳高三模拟)某班历史课围绕“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展开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方法一史料研习玉玺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重要象征。近年来,对于古代帝王用品的收藏与研究日趋火暴。2009年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