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单元预习课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一、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7个字,理解“己亥、邸、鹰隼试翼”等词语意思。2.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主要内容。3.搜集资料的内容及途径。二、教学过程(一)读单元导语,明确本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及本节课学习目标1.读单元导语,思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是什么?(人文主题:情系祖国;语文要素: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2.本节课目标:读通、读顺课文,会读写生字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搜集资料的内容及途径。(二)初读课文,试着读正确流利1.出示预习提示,根据提示自由预习。(1)借助拼音、工具书等方法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结合注释、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适时批注。 2.检测朗读情况。(同桌互检、小组抽查检)(三)字词达标1.出示预习提示:读准音,读懂意思。A.读准字音邸、哉、乃翁、烟熏、己亥、祭拜、惶恐、翕张、步履、鹰隼试翼、矞矞皇皇有恃无恐、万马齐喑B.读懂意思己亥:中国的纪年方式,是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亥:借以表示十二地支的第十二位(最末位)。如:亥猪(ppt出示)C.结合文中注释、查工具书理解自己不懂词语的意思。(小组合作)2.检查词语的读音。(自读,同桌互读,小组抽读)3.交流词语理解。(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4.指导书写:写正确“祭”注意上部的笔顺,写美观“疆”笔画多,书写要紧凑。(四)朗读检测重点朗读少年中国说第2自然段。小组成员星级评价读准字音,不掉字,不填字。(1星)读准字音,不掉字,不填字,读得流利。(2星)读准字音,不掉字,不填字,流利有节奏。(3星)组员1组员2组员3组员4(五)课文内容我知道1.出示预习提示,生自由思考,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1)古诗三首示儿作者是 宋 代诗人 陆游 ,通过题目我们知道这首诗是写给他的儿子,在诗中作者最大的心愿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题临安邸一诗,作者是 宋 代诗人 林升 ,作者写在了旅店的墙上,写景的诗句是:山外青山楼外楼。己亥杂诗一诗,作者是 清 代诗人 龚自珍 ,表现作者内心强烈呼唤的诗句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2) 少年中国说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红日、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6) 再读课文,质疑问难1.再读课文,通过课文内容你想搜集哪方面的资料?同桌讨论,汇报。 小结:资料的内容要能帮助我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梳理出每课搜集资料的内容:古诗三首三位诗人当时的生活背景;少年中国说梁启超的生平,当时中国的历史背景。2.资料怎样搜集呢?可以上网、课本中的阅读链接、主题图书等。3.快速阅读整理搜集的资料,一边读一边想,圈画出关键词句,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将你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课文内容整理古诗三首三位诗人的生活背景少年中国说梁启超的生平,当时中国的历史背景三、板书设计内容途径家国情怀整理资料搜集资料 第3课时 组文阅读课拓展文章泊秦淮台城论诗五绝题梁任父同年一、教学目标1.运用“结合注释、时代背景资料、联系上下文”,读懂诗歌题目,理解诗歌的意思。2.运用“结合查找的资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通过借助题目,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相关资料,就可以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本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方法走进文人墨客的笔端,感受诗人的家国情怀。(二)指导朗读,情感表达1.学生依据评价标准自由练读。2.全班展示点评。评价标准:1.声音洪亮,自信大方。2.字音准确,读好停顿。3.抑扬顿挫,富有韵味。(三)品读诗句,体会情怀1.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出示学习要求:借助题目,结合译文,查找相关资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2.学生自由朗读,小组交流。3.交流分享悟感情(1)泊秦淮台城A.结合译文汇报两首古诗的诗意。B.结合图书中后庭花的资料,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泊秦淮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台城既有怀古伤今之情,亦有以古劝今之意,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C.指导朗读,特别读好“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题梁任父同年A.结合译文和背景链接,体会作者的家国悲情。B.指导朗读。(3)论诗五绝(其二)A.结合赏析读懂诗人对国人的期望。重点学习“江山带有才人出”,体会作者鼓励人们要继承和创新。B.指导朗读,特别读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赛数百年”。(四)总结今天通过四首古诗的学习,我们再次体会到不同时期诗人的家国情怀。具体学习方法:通过借助诗的题目体会。或者结合注释,或者联系上下文、查找相关资料,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并通过朗读来进行情感的表达。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带着这种方法走近其他古诗的学习中去。结合注释三、板书设计 读准字音 查找资料 读懂题目 家国情怀 读出情怀 第4课时 精读引领课少年中国说+拓展文章我是少年一、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结合注释、时代背景资料、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2.继续学习“结合查找的资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体会作者对中国少年寄予无限希望,对少年中国的热爱之情。二、教学过程(一)导入1.结合资料,介绍背景。(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师可以进行补充。)A.一百多年前的中国,贫穷、落后,同时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国家命运岌岌可危,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想改良政治来挽救国家,但变法只持续了103天就宣告失败,这就是“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到了日本。在日本听日本人说中国已经衰老,没有希望了。日本人所以这样说,因为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看,中国似乎是正在一天天走向“衰亡”。梁启超为唤醒民众,救国图强,写下了气吞山河的名篇少年中国说。【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节选自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B.解题。少年中国就是年轻的中国。“说”是一种文体,通过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本文以“少年中国说”为题,点明了所说的对象和内容。C.作者简介。学生汇报搜集到的关于作者梁启超的资料,师补充。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末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论战中发明了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与白话文之间,使得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意接受。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人,他还从日文汉字中吸收了非常多的新词,“经济”“组织”“干部”等,皆始于梁启超先生。(二)授新1.导入:梁启超面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戊戌变法的失败,自己又流亡国外,有家难回呀!他把希望寄托在谁身上了?(中国少年)从哪句话看出的?(出示第一句话)(1)出示句子“故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自由读,看出什么呢?(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寄予少年无限希望。)(2)出示带有停顿的句子,读出梁启超先生对中国少年的期望。2.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走进第一段。(1)学习第一段A.节奏读好了,就能更好地读出气势。自由读,试着读出节奏。(检测读)B.出示第一段有节奏划分的内容,再来读一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 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 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C.读着读着,我们就明白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紧紧相连。只有中国少年的强大,才能有少年中国的强大。)(2)学习第二段第一段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梁启超先生把中国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面对我大好河山遭践踏,百姓处于极端痛苦之境地,他痛心!他希望少年中国在中国少年的努力下是什么样呢?A.自由读第二段,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小组交流,汇报。B.此时,你读出了什么?(未来少年中国的壮美、光明的前途)C.再读,画出作者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指名读,分组齐读,全班齐读)D.小结:在这段我们结合注释,明白了作者用红日、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这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而我们通过朗读来赞美少年中国。E.朗读指导,怎样才能将诗歌的气势读出来呢?除了刚刚读出节奏外,还可以调整语速和语调。读本段时,语速稍慢,语调高一点。3.集体诵读。这是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强国梦想,鼓励我们中国少年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鼓励我们要奋发图强。表达的是梁启超先生的壮志豪情,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诵读来表达我们的决心吧!(三)整合图书P9我是少年1.本节课我们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意思,结合搜集的资料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通过有节奏地诵读来展现中国少年的壮志豪情,奋发图强。接下来我们走进图书中我是少年,感受当代少年的自强不息。2.自由读,读准字音。3.检测读,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中国少年?4.读出节奏,调整语速和语调,感受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四)总结今天这节课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意思,结合资料搜集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通过调整语速、语调读出了诗歌的气势三、板书设计 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 中国少年 读出节奏 调整语速、语调 红日、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第5课时 组文阅读拓展文章中华少年志未酬筑梦苍穹二十年三个太阳东方之冠一、教学目标 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感受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结合写作背景,了解到中国少年的民族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图书,运用这种方法,感受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二)阅读中华少年志未酬1.指导朗读学生自由读,出示学习要求:读准字音,试着读出志未酬的节奏。全班展示读。(小组展示读,检测读)关注:“靡”“吁嗟”“廖远”等字的读音。评价标准:A.声音洪亮,自信大方。B.字音准确,读好停顿。C.抑扬顿挫,富有韵味。2.品读感悟,体会情怀(1)请学生再次读文,出示学习要求:结合译文、写作背景读出作者情感。(2)学生自由阅读,同桌交流。(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重点交流:文中用了哪些事物来赞美“中华少年”?(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今日之中华少年应该怎么做呢?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梁启超?(壮志未酬、奋斗不止)关注句子“世界进步靡有止期,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虽成少许,不敢自轻”“吁嗟乎,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4)小结:一篇朗诵稿和一篇小古文的学习,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作为一个少年应当奋斗不止、努力向前。接下来我们继续走近三篇文章,感受中华儿女的自强不息。(三)阅读筑梦苍穹二十年三个太阳东方之冠 1.浏览三篇文章,边读边批注文章中最能体现人物品质的句子,完成下列表格。课文内容品质(或情感)共同点筑梦苍穹二十年中国航天员二十年筑梦苍穹航天人不惧风险,自强不息,心系祖国民族精神。今日中国强大来自于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精神三个太阳“南极人”极地探险“南极人”艰苦卓绝,勇往直前的科研精神。东方之冠介绍上海世博园中中国馆的介绍赞叹中国社会的迅猛发展,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2.学生自由朗读,圈划批注。3.交流分享悟情感(1)筑梦苍穹二十年第10、11、12、13、14自然段,第24、25自然段:关键时刻,两名航天员目光对视,彼此心领神会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从这些文字中感受到航天人不惧风险,自强不息,心系祖国民族精神。(2)三个太阳第11、12、13、14自然段:以一个画家的视角解读了凝聚着南极精神的“南极人”(艰苦卓绝,勇往直前的科研精神)(3)东方之冠(节选)第4自然段: “中国馆的名字是突出了中国馆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的特点” 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国馆的赞美之情。第11自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标准)锅炉回收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广州 合作协议书
- 广东省佛山一中、珠海一中、金山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标准)广佛同城协议书
- 办公楼宇安全监控系统安装维护协议
- 农村区域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签署协议
- 上海市北郊高级中学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基于精益管理的生产过程优化管理方案
- 财务会计准则与税务实操试题及答案
- 企业供应链优化项目
- 中国兽药典三部 2020年版
- 第六章会谈中的阻力与干扰
- LY/T 2737-2016古树名木鉴定规范
- GB/T 4669-2008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 GB/T 30790.4-2014色漆和清漆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第4部分:表面类型和表面处理
- 药物竹罐临床应用课件
- 2022年咸阳经开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课件
- T∕CTSS 24-2021 烘青栗香绿茶加工技术规程
- 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则完整版课件
- 学校校舍安全排查台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