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上学习的8个点子 首先,要培养学习兴趣,就要加强对学科本身意义的了解和认识。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目标动机理论”。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锐而丰富,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兴趣的形成和家庭教育、教师的教学、周围环境的影响、学习者有意识的自我培养有关。在这里我们主要讲,作为学生如何自培养学习兴趣。1、积极期望。积极期望就是从改善学习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入手,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充满信心,相信该学科是非常有趣的,自己一定会对这门学科产生信心。想像中的“兴趣”会推动我们认真学习该学科,从而导致对此学科真正感兴趣。一位学生对学习地理毫无兴趣,怀着一种焦急的心情等待下课铃声,为了培养对地理的兴趣,他作了这样的练习:“我喜欢你,地理!”重复几遍之后,他觉得地理不像从前那样枯燥无味了。第二天他在图书馆借了一本有关地理的书,回家后,收拾一下房间,高高兴兴地读了起来,再上地理课时也开始听老师讲解了,后来很喜欢地理,总是急不可待地盼着上地理课。2、从可以达到的小目标开始。在学习之初,确定小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应从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开始。不断的进步会提高学习的信心。不要期望在短期内将成绩提高上去,有的同学往往努力学习一两周,结果发现成绩提高不大,就失去信心,从而厌恶学习。持之以恒地努力,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实现,是实现大目标的开始。3、了解学习目的,间接建立兴趣。学习目的,是指某学科的学习结果是什麽,为什么要学习该学科。当学习该学科没有太强的吸引力时,对最终目标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多半都是要经过长期艰苦努力的,这种艰巨性往往让人望而却步,而学习又是学生的天职,不能不学,所以要认真了解每门学科的学习目的。看书上的绪言部分,听老师介绍学科发展的趋势,或从国家、社会的发展前景的高度去看待各门学科。例如,记外语单词和语法规则,常常是枯躁无味的。但记住以后,会给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培养带来很大的帮助,而且考试中也会得高分。如果我们对学习的个人意义及社会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就会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从而对各科的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4、培养自我成功感,以培养直接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取得一个小的成功,就进行自我奖赏,达到甚么目标,就给自己什么样的奖励。有小进步,实现小目标则小奖赏,如让自己去玩一次自己想玩的东西;有中进步、实现中目标则中奖励,如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画或乐器等;有大进步、实现大目标则大奖励,如周末旅游等。这样通过渐次奖励来巩固自己的行为,有助于产生自我成功感,不知不觉就会建立起直接兴趣。5、把原有的其他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以培养新的学习兴趣。每个人在少年儿童时期都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如爱玩汽车、爱搭积木等。到了高年级后,就应当去发现、了解与爱好有关的知识,如怎样当个好驾驶员?汽车是如何发动的?汽车的构造原理是什麽?我所学的知识中那些和它们有关系?这样就把对学习的兴趣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爱因斯坦中学时只对物理感兴趣,不喜欢数学,后来他在向纵深研究物理时发现数学是其基础,便又产生了对数学的兴趣。又如你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而对写作非常感兴趣。这样你可以通过写作练习,体会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对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积极性。6、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确立稳定的兴趣。用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能巩固知识,而是能修证知识,三是能带来自我成功的喜悦情绪。这种喜悦情绪正式建立稳定持久的兴趣所必需的。7、保持兴趣的最容易的方法是不断地提问题。当你为回答或解答一个问题而去读书时,你的学习就带有目的性,就有了兴趣。准备一些问题是很容易的,仅仅把每节的标题当场成问题就是了。例如学习阿基米德定律时,你可问: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是什麽?它是怎样发现的?怎样证明它的结论是对的?它的公式是什么?使用它应注意甚麽问题?我能否用其他的办法推出?这一节与上节的关系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一开始你强迫自己详细看下去,但是,一旦你真正的往下看,你就会被吸引住。8、想像学习成功后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当我们满腔热情地去做任何一件事前, 一 般都对它的结果有了预期的想象,而坚持去做这件事情。例如你想像某个电影非常好看才促使你去看,假如你事先想像这个电影不好看,那么你一定不去看。厨师想象出自己做出来的佳肴是什么味道,继而辛苦劳作;作曲家想象出自己作出的曲子会产生什麽样的声音,从而激发出他的创作热情。你可以想象出考试成绩优秀,可以顺利进入大学,为家庭为社会作出贡献,为个人创造好的前程。也可以想象出考试成绩优秀,得到老师、家长的赞扬,得到同学们的羡慕等,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想像会帮你成功。假如你能坚持用这8种小方法激发自己对某门学科的兴趣,相信你在不久的将来会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感了兴趣。 注重考查的知识点 要搞好数学总复习,关键在于把握全面,突出重点,抓住基础,提高能力。要对初中学过的知识全面复习,突出主干性知识,对教学的重点加强复习,并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整合成知识体系。要着力于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弄清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实质及其基本运用,掌握数学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提高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要重视数学的实际应用,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要以扎实的基础为立足点,逐步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必须重视课本。要以课本为线索,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要注意课本所体现的教材改革思路和编写特点,对知识结构形成正确的认识;要明确课本的要求,并真正落实。必须配合做一定数量的题目,但不能陷进题海,不要去钻一些偏题怪题,而特别要对课本上的例题、习题下功夫。复习用题要精选,既有覆盖面,又有层次性和典型性;做题不仅“求会”,更要“求懂”,由此加深对知识深层的理解;从中领会基本的数学 思想 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思想 ;通过反思小结,掌握解题规律,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思维品质。 化学27个知识点必须掌握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主讲人:甘祥生 华师一附中高三年级副主任27个知识点经常考近年来化学高考经常考查的考点如下:基本概念和原理部分:(1)阿伏加德罗常数及气体摩尔体积(2)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方向、数目及运用)(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4)溶液、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及其转变(守恒原理的运用)(5)元素周期律。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主要是10电子以内)、结构式(6)化学键、晶体类型、性质、特点(7)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8)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包括大小比较、溶液pH及酸碱性)(9)电化学、原电池和电解池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10)代表物质的重要性质元素及其化合物(11)有机化学思想官能团化学(性质与转化)。官能团的确定。同分异构、同系物。(12)有机物燃烧规律(方程式书写及配平)(13)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合成(14)有机聚合体和单体的相互关系及简单计算(15)化学史、环境保护、煤、石油、化工(16)信息、新情景题的模仿思想化学实验部分:(17)基本操作(包括仪器的使用、洗涤等)(18)实验装置(仪器组装、改进、评价)(19)药品的存放(20)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收集(包括干燥与净化)(21)常见物质和阴、阳离子的鉴定、鉴别涉及实验评估,物质的除杂、净化、分离、确认(22)教材中实验的改进与组合化学计算部分:(23)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合价的计算(24)有关物质的量的化学计算注意单位和解题规范(25)混合物的计算(26)溶液的pH及其计算(27)化学计算与其他知识块的综合关注化学热点试题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都体现了中国的科技成就,大家应继续关注这样的热点问题。如06、0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我国重大的科技奖项,改革开放30年我国在物理、化学、生物领域取得的傲人成绩,奥运会的鸟巢和水立方,神七、嫦娥一号与物理、化学知识有关的内容。(本报记者赵莉整理) 怎样学好高中化学作者: 来源:互联网 文章点击数: 33 更新日期:2008年09月10日 一、认真阅读化学课本 化学课本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教材内容的教学用书,抓住课本,也就抓住了基础知识,应该对课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结论和规律着重去看、去记忆。同时还应注意学习化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因为它能提高学习的思维能力。看化学书的程序一般分三步。1全面看全面看一节教材,把握一节书的整体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整体印象,要做到能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和本质的问题。2抓关键在全面看的基础上,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用语重点看,认真反复琢磨。3理思路看书时要积极思考,重点知识要掌握,难点知识要逐步突破。总之,看书的程序可概括为:“整体-部分-整体”,即整体感知,部分探索,整体理解。二、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一)实验学习化学的手段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二)观察实验要与思考相结合 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是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分别进行观察。观察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思维。例如:在观察铜、锌分别投入稀硫酸中的现象时,要想为什么会看到锌放在稀硫酸中会产生气体,而铜放在稀硫酸中却无气体产生呢?通过思考,把感性知识升华,就会获得较深的认识: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将氢从酸中置换出来,而铜没有氢活泼,故不能置换酸中的氢。(三)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一、二、三” 1实验室取用固体粉末时,应“一斜、二送、三直立”。即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人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部。2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3在液体的过滤操作中,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口,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烧杯要紧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三、化学用语的学习(一)化学用语?学习化学的工具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所特有的,是研究化学的工具,也是一种国际性的科技语言。不懂化学用语,学习化学就不能入门。所以,掌握它是很重要的。(二)写好记好化学式的方法 1掌握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2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三)掌握写好记好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1抓住反应规律 2联系实验现象写好记好化学方程式。让孩子记忆力出众的10种方法 记忆方法是因人而异的,有的擅长看(视觉型),有的人擅长听(听觉型),有的人擅长用嘴和手(运动型)等等;比较常见的是混合型的记忆方法,而这种方法的记忆效果最佳: 有位实验者曾经用这三种方法让三组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记住10张画的内容。对第一组孩子,他只告诉他们画上画了些什么,并不给看画。对第二组孩子正好相反。只给他们看画,可是不再给他们讲每张画画了些什么。对第三组孩子是又让听又让看,实验者不但给他们讲画的内容,同时给他们看那些画。过了一段时间,实验者分别问这三组孩子记住了多少画的内容。结果第一组记住的最少,只有60;第二组稍多,记住了70;第三组记住最多,达到86!这说明只听不看的孩子记得最少,只看不听的孩子记得稍多一点,又听又看的孩子记得最多。 这还仅仅是两种感觉器官并用,记忆效果就比只用其中一种好得多。因此,如果帮助孩子把所有感觉器官一齐调动起来,记忆效果会更好。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的功能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被开发和利用,人的脑细胞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使用。人的许多能力的培养,大多要从掌握方法做起,人的记忆能力之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记忆方法的差距引起的。人们通常使用的记忆方法,多是运用了大脑左半球的一部分功能而已,右半球的功能只是偶尔被利用一下。人的记忆潜能从理论上讲是无限的。有的人记忆力好得出奇,是因为他们能天长日久地训练自己的记忆力,脑子中的记忆方法越来越多,结果,记忆力就越来越好。因此,要想成功地改进孩子的记忆能力,关键在于要加强记忆方法的训练: 方法(一)、有的放矢明确近期记忆目标人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目标。这个目标,诱惑着人,引导着人,使人步入更高的境界。同样,家长必须使孩子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总是有一定的目标的,这是成功地改进记忆效能的一个前提和基础。那么,如何确立记忆的近期目标呢?关键是要学会安排记忆进程,把长远目标划分成若干不同的近期目标,一个一个地实现,一个一个地跨跃。每当达到了一个近期目标,就能增强信心,改进记忆效能,提高记忆速度。当达到了所有的近期目标后,苦心积虑所要追求的长远目标也就胜利在望了。而对长远目标的靠近,无疑会更强有力地刺激记忆效能,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记忆能力。 举例说明例如,一个小学生要学习英语,倘若笼统地确立一个目标,将来出国深造他会感到前途渺茫;如果确定不同的近期目标,先完成容易的部分,如每天学习10个名词,进而掌握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他就会感到信心十足,感到学习语言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工作。每一次克服了困难,每一次获得了成功,自信心便会随之增长,而自信心同时又鼓舞他去争取更大的成功。各种各样的学习和记忆活动,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化整为零,使长远目标分解成若干不同的近期目标,由易而难,由浅入深,不断地刺激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力。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给自己提出一个记忆目标,充分利用有意记忆,可以使记忆效果大大提高。方法(二)、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在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材料的方法,叫做理解记忆法。理解记忆的基本条件是对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有些材料,如科学概念、范畴、定理、法则和规律、历史事件、文艺作品等,都是有意义的。人们记忆这类材料时,一般都不采取逐字逐句强记硬背的方式,而是首先理解其基本含义,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思维进行分析综合,把握材料各部分的特点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之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以便保持在记忆中。 理解记忆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小学生对材料理解的程度。理解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实验证明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 做记忆的实验中发现:为了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历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音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愣是死记硬背,那真是费力不讨好。理解记忆是以理解材料内容为前提的。这种理解不仅指看懂了材料,而且包括搞懂了材料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该材料和以前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记忆材料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向孩子强调“先理解、后记忆”的要求,而不要从一开始就逐字逐句地死记。方法(三)、利用直观形象进行记忆根据心理学家的统计和研究,小学生擅长于具体形象的记忆。直观、形象的东西,尤其是视觉映像,容易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当孩子记忆一些抽象的东西,尽可能与具体、形象的东西结合起来,在形象的基础上,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举例说明一位小学生说:他很快就记住了他的一个朋友的电话号码:33329916。问他是怎样记的,他回答说,这组号码表面看毫无意义,但把它们分解成几个部分,并与自己所熟知的字挂起钩来,就容易记住了。比如这组数字,3332是他所居住区域的邮政编码,99又恰恰是他所居住公寓号,他住在16号房间。几组数字加起来正好是33329916。方法(四)、精选记忆法对记忆材料加以选择和取舍,从而决定重点记哪些,略记哪些,这种记忆方法叫做精选记忆法。据说古时候,有的人记忆力极好,甚至可以把文章倒背如流,过目成诵。可是郑板桥却看不起这种人,把他们叫做“没分晓的钝汉”。什么叫没分晓?就是不分主次、轻重,不管有用、无用,一股脑儿全都背下来。小学生每天接触的信息太多了。这些信息并不是都需要记忆的。教材和笔记中很多详细的说明性文字、同一类型的很多道习题、非重点的内容、可以根据其他公式推导出来的那些较复杂难记的公式等,都可以忽略不记。 这样,就可以拿出主要精力记忆那些对考试来说最重要、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材料。牵牛要牵牛鼻子,记忆要选择知识的“牛鼻子”。因此要想考出好成绩,必须对所学知识充分消化理解,精选重点内容,把它们牢牢的记住。 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许多公式、定义、定理、定律是精髓和本质所在,要理解,也要牢记。它们往往是以一当十,有着举一反三的作用。有些人对一些解题过程和答案也要强行背下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考题是千变万化的,它要求你灵活地运用公式或定理,绝不会要你去死记。学习好的人,记忆力强的人,往往善于抓住重点,抓住精髓,善于组织材料。方法(五)、联想法记忆当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相类似时,往往会从这一事物引起对另一事物的联想。把记忆的材料与自己体验过的事物连结起来,记忆效果就好。 举例说明在外语单词里,有发音相似的,有意义相似的,这些都可以利用相似联想法来帮助记忆。辽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和北京景山学校在小学低年级试验一种集中识字的方法,可使学生在两年内认字2500个,阅读一般书籍报纸。这种识字法就运用了类似联想记忆法的道理,把字形、字音相近,能互相引起联想的字编成一组一组的,像把“扬、肠、场、畅、汤”放在一起记,把“情、清、请、晴、睛”放在一起记。每组汉字的右边都是相同,每组字的汉语拼音也有共性,前一组的汉语拼音后面都是“ang”,后一组的汉语拼音都是qing,这样就可以学得快、记得住。联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指导孩子进行联想记忆,可采用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等不同方法。方法(六)、多通道记忆法要记忆外部信息,必先接受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条,有视觉、听觉、动觉、触觉等等。有多种感知觉参与的记忆,叫做“多通道”记忆。这种记忆方法效果比单通道记忆强得多。宋代学者朱表说,读书要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实验表明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 多通道记忆法动员脑的各部位协同合作,来接收和处理信息。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语文、外语等课程,其效果最为显著。上课记笔记也具有多通道记忆的作用。记笔记并不是要孩子把老师说的每句话都记下来。写字比听话慢,如果逐字逐句去记,不但记不下,而且还会影响听讲,达不到记笔记的目的。正确的做法是,以听懂为第一,边听边积极思维,总结出老师讲课内容的要点,记下几个关键的字或句子。方法(七)、分类记忆法若将必须记忆的内容按一定要求进行分类,那么,记忆就要容易得多。实际上,分类过程是一个理解的过程,本身就已经具有记忆的功能,孩子一边在分类,一边在理解,一边就已经在记忆了。 举例说明如果要记忆下列10种物品:猫、帽子、狗、挂钟、桌子。衣柜、眼镜、鹦鹉、鞋子和戒指。让孩子使用反复背诵的强记方法也可以,但往往要化比较多的时间,并且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让孩子把上述的十种物品先加以分类,比如:猫、狗、鹦鹉是动物,帽子、眼镜。鞋子、戒子是穿戴在身上的东西,挂钟、桌子、衣柜则是家里的摆设。把这些物品一加以分类之后,就容易记忆了。方法(八)、谐音记忆法这是让孩子利用谐音来帮助记忆的一种方法。许多学习材料很难记忆,在它们之间不易找出有意义的联系,例如,历史年代、统计数字等等。如果对这些学习材料利用谐音加某种外部联系,这样就便于贮存,易于回忆。 举例说明据说,有位老师上山与山顶寺庙里的和尚对饮,临走时,布置学生背圆周率,要求他们背到小数点后22位:3.1415926535897932384626。 大多数同学背不出来,十分苦恼。有一个学生把老师上山喝酒的事结合圆周率数字的谐音编了一句顺口溜:“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而乐。”待老师喝酒回来,个个背得滚瓜烂熟。这位聪明的学生就是利用谐音法来帮助记忆的。利用谐音法还可以帮助记忆某些历史年代。不少学生觉得记忆历史年代是件很苦恼的事,不容易记住,而且还容易混淆。但是,要学好历史,又必须记住历史年代,因为没有时间也就无所谓历史。于是,许多考生利用谐音法来帮助记忆历史年代。例如,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用它的谐音:“一把揪死”,就非常容易记住。当然,谐音记忆法只适于帮助我们记忆一些抽象、难记的材料,并不能推而广之,用于记忆所有的材料。方法(九)、口诀记忆法把记忆材料编成口诀或合辙押韵的句子来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叫做口诀记忆法。这种方法可以缩小记忆材料的绝对数量,把记忆材料分组、组块来记忆,加大信息浓度,增强趣味性,不但可减轻大脑负担,而且记得牢,避免遗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是以“组块”为单位的。每一个组块内的信息量多少是相对的。一个字尽可以看作一个组块;一个单词,一个词组也可以看作一个组块;一个句子也可以作为一个组块。 组块内部的信息不是各自孤立,而是相互联结的。如果善于把记忆材料分成适当的组块,就能够大大提高记忆效果。口诀记忆法就是符合组块规律的一种记忆方法。 举例说明例如,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是八、甘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在劳动人民中间世代相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除二十四节气歌外,乘法口诀、珠算口诀、五笔字型输入字根表等,都是运用口诀记忆法进行记忆的例子。方法(十)、串词法记忆当小学生在背诵课文或长篇文章时,常常需要利用串词,串词法的要领是: 在内心或用打上记号的办法将文章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要含有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内容,做这项工作时,可以参照文章已有的划分法,如文章的自然段等。 针对每一部分确定一个中心词。中心词数量不能太少,以免漏掉某个重要的思想内容;但也不能过多,以免词串大长。 每个中心词都必须保证能够借以回忆起相应的那个部分的内容。 每个中心词都要便于与相邻的中心词串联。 所有中心词都确定之后,要按照与文章各部分先后顺序相吻合的顺序抄写下来。 根据各中心词与其相应的文章片断的联系,针对各中心词提出问题。通过复习将这些联系牢牢记住。 将中心词依次串联起来,为此要针对每一中心词提出问题,借以搞清各中心词之间的联系。对这些联系也要复习,直到记得很熟保证不会忘为止。 将每个中心词同相应的文章片断和后接的一个中心词联系起来,然后对整个词串进行复习直至把文章完全记熟为止。经过这样熟记的文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撒在一边了。只要还记得那个词串,就随时都能够把文章回忆起来。万一有哪个中心词被忘掉了,只须朝抄下来的词串看一眼,就能立即回忆起来。 记忆策略七种 记忆策略七种 一、讨论有利于记忆 大概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读初中和高中的时候,考试的前几天,几个好朋友集中到某个同学的家里,吵吵嚷嚷地讨论习题集。 由某一个人讲自己的解法,这时有疑问的同学就会质问,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把自己想到的,积极地说了出来。在最后,得出大家都能接受的答案,再到答案栏里去验证是否正确。若是错了,由大家讨论出错处,把它纠正过来。 确实,这样一来,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扬和弥补。一个人很难理解的问题,这时就能比较顺利地解决。大家就同一个问题思考、发表意见,因而能很清楚地了解和记住解决问题以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启发,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灵感,从而发现和理解问题的本质。 靠自己一个人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即使原封不动地都记下来,结果也是有限的。做提纲、出声读、多次反复阅读固然很必要,但是两三个人把彼此不足之处互相补充,效果就更好。从这个意义上看,有组织的讲习会、读书会等等对验证知识是很有效的。参加的人数以两个人或三四个人为最合适。 二、巧记教科书中的资料 读教科书时,我们的注意力应集中在哪里?这个问题颇值得关心。这种学习和日常信息的学习有两点不同。第一点差别在于如何集中注意力。读教科书必须全神贯注,不能分散注意力。除非本来就对教科书兴趣极浓厚,否则,在记住教科书中的内容之前,必须先增进对它的专注力。第二点差别是从教科书中找出有关的资料相当困难。决定教科书中哪些资料应该记忆很重要。我们有时候得读完一整段,甚至一章才能知道哪些资料是重要的,哪些是无关紧要的。 有效地找出相关资料的第一步是增进专注力。人都好奇,容易被新奇的事吸引,甚至还会主动寻找新奇的刺激。因而读教科书时,极容易被新奇的刺激干扰而分散注意力。为此我们得采取一些措施以免注意力分散,比如找个安静的地方读书,避免视觉的干扰。假如发现自己读书的时候经常瞪着窗外看(由于街道上的景物经常在变动,容易引人注意),不妨把头转个方向,或者放下窗帘。不过,很难完全根除外在干扰,因为人们一般不太愿意错过有趣的事。必须切记自己该做的事情。当集中精力看书时,暂时把自己和其他的刺激隔绝,然后休息片刻,再决定是否继续读下去。 除了注意力要集中在教科书上之外,还得学习专注的态度。心理学家发现,人很难立即全神贯注在较困难的工作上。建议先从容易的材料阅读起,比如先看一会儿杂志或小说,再读正课的书。这样由易而难,能帮助你进入全神贯注的境界。 下一步是找出有关的、重要的、必须记住的材料。前面已经说过,除非把整章都看过,否则很难分辨哪些材料是有关的、重要的。因此,不妨把整章的材料看一遍,但不必急于把它背下来。这样做一方面帮助了解各段间的关系,一方面也增进专注力。下一步才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把整章的内容看一遍。这一次慢慢看,并且仔细地读。找出书中要表达的重点,将它画线,或做出记号,以便记忆的时候能很快找到它们。但是不要把整章的每一句都画上记号。画的重点太多等于没有重点,或者说还没有找到重要的概念。心理学家发现,成绩优秀的学生所画的重点往往少于成绩差的。聪明的学生总是能找到真正的重点。找出重点也能帮助组织材料做进一步的学习。 总而言之,研读教科书中的内容,首先得把注意力集中在教材上;其次是要专心找出整章中最重要的概念,以便了解所研读的主题。 记忆源于注意 !切记这句话。即使知道各种增进记忆的方法,如果缺乏注意力,仍然无济于事 三、书写评注能帮助记忆 与工作和趣味有重要关系而仅仅浏览的书籍,其细节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模糊起来。要想把读过的书记得很清楚,那就需要相应地下点工夫了。 大凡每册书,至少要有原稿纸三百张以上的内容,不会处处都重要。先把觉得重要的地方想办法找出来。 书里夹上书带或书签固然可以,但需要的地方多了就不方便了。这时可夹上不致影响翻书页的纸条。还可用笔,在有趣、有用、有疑问之处,随手打上记号。在空白的地方写上感想、联想,也能加深理解,帮助记忆。像准备考试那样,用红、黄色铅笔画上底线也有效用。 如果是怕弄脏的书或是他人的书,就在其它纸片上标明页数、行数。 评论家竹村健一氏在读完书之后,就把书的提要和觉得有趣之处写在内封里,这样可以由部分想起全书。需要时只要拿起那本书,那些东西就会有用场,成为记忆的引子。 把书保持得干干净净曾被看成是一种美德。如果能把书保持干净,当然不错。但是,还是希望先考虑把书读活。书是工具,要想到它是消费品,如果是自己的书只管尽量画线、加批注语好了。大部头的书尽可拆散,把必要的部分拿下好了。 为了把值得反复玩味的地方印在脑子里,为了记得准确,这样的方法是有效率的。 四、经常翻辞典可增强记忆力 英语好的人都有爱翻辞典的习惯。准备几种辞典,放在公司、私宅书斋里或带在身边,随用途、场所的不同,巧为应用吧。如有袖珍辞典那就更好了。 当浏览报纸、杂志和书籍,发现某个学过的单词在那个句子里讲不通时,立刻就去翻辞典。这样一来,就常常会发现过去自己所不知道的意义和用法。 辞书如万宝囊。它积蓄了各式各样的知识,越翻它越可收到增强记忆之效。遇到自己所不知道的词语和问题时,也许只要是向知道的人一打听,立刻就能解决问题,摆脱困境。但是请教别人是通过耳朵去获得知识,如果事后自己不再作一次验证,记忆很快就会淡薄。 查阅辞书,表明有弄清单词意义、用法的积极愿望和好奇心。这是记忆的思想准备。 对已知的单词翻阅辞书,能够验证自己从前的记忆,把不稳定状态的记忆进一步落实。 现在是号称情报化的时代,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电脑网络提供给人们的情报是庞大的。稍不留心,就会看漏、听漏,使重要情报从一边滑过去。如果经常把辞典放在自己身边,发现有什么不懂的词语和问题,马上就查辞典,就可以得到启发。 养成随时查阅辞典或各种事典的习惯。可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如果不检查、不记住,就无从回忆。积累知识就会受到影响。 被称为小说家、学者、评论家的人当中,也有不少可称为辞书爱好者。他们异口同声说辞书是读物。也有人把辞书推崇为爱读的书。 我们每次打开辞书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启发。常常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还有很多很多词语不知道啊! 还有这么美的词语吗?这个词是这个意思啊,我原来想错了。 读书可增加知识,读书可使大脑灵活起来。大脑容量是无限的,往脑子里装多少,脑细胞都能吸收,决不会流溢出来。 把摆着不读的各种辞典,有效的利用起来吧。 五、 记住数字巧门 记数字并不难,有一套推理方法可用。不过最要紧的步骤仍是先注意它,也就是在记住数字之前,必须先注意它,将它和其他的数字分开,全神贯注不受其他数字的干扰。其次是找出数字间的关系。比如,369-2468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看出前三个数字是3的倍数。后四个数字则是2的倍数。当然,并非所有数字都有这么明显的规律,但许多数字相互间的确有特殊的关系。当你注意一个数字,尝试找出其间的关系,有助于对它的记忆。 请你看看下面的数字,每次只看一个,看看能否发现数字间的关系。然后再看下一个数字,直到看完所有的数字为止。然后尝试去回想,看看能想出多少个数字。在下一段里将列举这些数字间的关系。请试试看吧! 543-2109 426-4686 107-4159 342-5167 前两个数字较简单,后两个可能有点困难。第一个数字从5开始递减l,直到0,再从9轮起。第二个数字从4起,先减去2得2:再从另一个偶数6减去2得4:再从另一个偶数8减去2得6。第三个数字有点不一样。刚开始时把1和0并在一起变成10,10减去3得7;7再减3得4;再次得l。最后则是4加1得5;再加4得9。最后一个数字是把两个数字当作一个单位去运算。(请你试着看出其间的关系)假如你找不出来,不妨试着把34减去9;再减9;再减。现在你已经知道这四种关系了。试着再去回忆这些号码。这方法的确可行,不是吗? 并非所有的数字都有内在的关系。有些数字必须靠其他方式才能记住。 六、如何记住列表 到杂货店买东西、逛街采购、准备考试都得一次记下许多项目。多项目的记忆首先也得注意每个项目,然后才能依次将它们记下。 在系列学习中,要在同系列中找出和某一项目相似的其他项目。比如某人要买盐、葡萄、苹果、玉蜀黍、桔子、胡椒、豌豆、胡萝卜、辣椒粉九种东西,在这些东西中,包括三种蔬菜、三种水果、三种调味品。先把这些东西列表处理,将有助于记忆。 假如项目的先后顺序很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标准)锅炉回收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广州 合作协议书
- 广东省佛山一中、珠海一中、金山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标准)广佛同城协议书
- 办公楼宇安全监控系统安装维护协议
- 农村区域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签署协议
- 上海市北郊高级中学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基于精益管理的生产过程优化管理方案
- 财务会计准则与税务实操试题及答案
- 企业供应链优化项目
- 中国兽药典三部 2020年版
- 第六章会谈中的阻力与干扰
- LY/T 2737-2016古树名木鉴定规范
- GB/T 4669-2008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 GB/T 30790.4-2014色漆和清漆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第4部分:表面类型和表面处理
- 药物竹罐临床应用课件
- 2022年咸阳经开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课件
- T∕CTSS 24-2021 烘青栗香绿茶加工技术规程
- 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则完整版课件
- 学校校舍安全排查台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