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3、4核酸糖类和脂质课下定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3、4核酸糖类和脂质课下定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3、4核酸糖类和脂质课下定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3、4核酸糖类和脂质课下定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3、4核酸糖类和脂质课下定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1 第2章 第3、4节(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dna和rna的比较正确的是()a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全部存在于细胞质中b从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完全不同c结构上,dna多为双螺旋结构,rna通常为单链结构d鉴定dna用吡罗红染色剂,鉴定rna用甲基绿染色剂解析: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组成dna与rna的碱基有3种相同。鉴定dna用甲基绿染色剂,鉴定rna用吡罗红染色剂。答案:c2(2012青岛高三模拟)下列有关糖类的化学组成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位均为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的组成中均有葡萄糖葡萄糖、果糖均为还原糖,由二者缩合而成的蔗糖也具有还原性多糖都是动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abc d解析: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等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故正确。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脱水缩合而成,故正确。蔗糖不具有还原性,故错。淀粉、糖原分别是植、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而纤维素属于多糖,但不是储能物质,故错。答案:a3(2012河北衡水调研)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组成化合物b的元素有c、h、o、n、p五种ba属于不能水解的糖,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c若a为核糖,则由b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质d幽门螺杆菌体内含化合物m共四种解析: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a五碳糖组成了核苷酸b,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a可代表核糖,也可代表脱氧核糖。幽门螺杆菌体内含有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共含有a、t、c、g、u五种碱基。答案:d4在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生物大分子。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人体中,单体b的种类有4种b导致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的根本原因是a具有多样性c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过程的只是图中的d图中a和c是组成染色体的主要的成分答案:c5(2012赣榆模拟)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将口腔上皮细胞置入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溶液的主要目的是()a使细胞中的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b用盐酸改变生物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使细胞中物质全部水解d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吡罗红与dna结合解析:细胞膜能阻碍染色剂进入细胞,质量分敷为8%的盐酸溶液的作用主要是改变生物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有关,也与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甲基绿与dna结合有关。答案:b6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核中能发生eg的过程bb具有多种重要功能是由于b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及所形成化合物的空间结构不同ce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b的排列顺序不同de是人的遗传物质答案:c7(2012忻州一中等四校联考)有关组成细胞的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糖是所有细胞中的二糖b少数糖类的组成元素中含有n、pc淀粉、纤维素、糖原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d糖类是细胞代谢中的直接能源物质答案:c8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葡萄糖、蔗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c、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d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解析:图示中、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其中单糖不能继续水解;蔗糖不属还原搪;纤维素不属贮能物质,用纤维素酶可破坏植物细胞壁。答案:d9(2012本溪模拟)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d盐酸有利于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开,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解析:实验中加入8%的盐酸的重要作用:一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二是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开,有利于染色,故b正确,d错误。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应配成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故a错误。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绿色会干扰实验结果,故c错误。答案:b10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b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原c固醇类物质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d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解析:所有的细胞都具有膜结构,细胞膜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因此所有的细胞都含有磷脂。乳糖是二糖,不是多糖。固醇中维生素d有利于促进钙、磷等物质的吸收,性激素能促进生物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胆固醇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答案:b11(2011淮北一中模拟)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小麦种子细胞中,物质a是葡萄糖,物质e是淀粉b相同质量的e和f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的是fc物质c的种类约20种,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dsars病毒的物质h彻底水解后,产物是co2和h2o解析:由图可知,a为葡萄糖,e为多糖(植物体内主要是淀粉,动物体内主要是糖原),b为甘油、脂肪酸,f为脂肪,c为氨基酸,g为蛋白质,d为核苷酸,h为核酸。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后,脂肪产生的能量较多。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磷酸、核糖和四种含氮碱基。答案:d12当前“减肥”和“瘦身”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下列关于减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肥胖是由于脂肪在体内积累过多,为了减肥,应该少吃油腻的食物b为了减肥,应该适当运动并且少吃含纤维素等多糖较多的食物c脂肪可以在体内氧化放能,为了减肥,应该多运动,以增强脂肪的消耗 d为了轻松减肥,最好少吃肉类,多吃一点含维生素丰富而含脂质较少的水果、蔬菜解析:纤维素在人体消化道中不能被消化吸收,所以不会增加人体内糖的含量。答案:b二、非选择题13(2012江西师大附中等重点校联考)胆固醇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受ldl(一种胆固醇含量为45%的脂蛋白)的影响。下图表示细胞中胆固醇的来源,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中胆固醇的主要作用有:_,_。(2)图中过程为_。其产物彻底水解能得到_种不同的物质。过程所需原料是_。已知mrna1,片段中有30个碱基,其中a和c共有12个,则其对应基因中g和t共有_个。(3)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_(方式)进入细胞,此过程与细胞膜的_有关。(4)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细胞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_的合成。(5)脂蛋白是蛋白质和脂质的复合体,细胞中既是蛋白质加工,又是脂质合成的“车间”是_,据上图分析可知,细胞对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存在_机制。(6)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_。解析:人体中胆固醇的作用有两种: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和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由图可知,图中过程分别为转录和翻译,已知mrna1片段中有30个碱基,其中a和c共有12个,则g和u共18个,则其对应基因中共有60个碱基,因为gc、at,所以g和t共有30个;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此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相关,当细胞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ldl受体的合成,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ldl无法行使其运输作用,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多。答案:(1)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2)转录6氨基酸30(3)蛋白质胞吞流动性(4)ldl受体(5)内质网反馈(6)增多14(2011福州模拟)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x是_,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_。(2)图中z是_,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液染色,可使呈现_色。(3)图中p的结构通式为_;写出由p形成的结构层次_。(4)和两者都有多样性,两者多样性的关系是前者_后者。(5)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减少的主要是_。解析:(1)葡萄糖是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在小麦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2)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甲基绿可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3)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为氨基酸多肽蛋白质。(4)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信使rna决定了蛋白质的种类。(5)在细胞衰老的过程中最主要是水分的减少,代谢缓慢。答案:(1)葡萄糖淀粉(2)核糖核苷酸红(3)rchnh2cooh氨基酸多肽链蛋白质(4)决定(5)水15(实验探究)2010年9月28日为第4个“世界狂犬病日”,宣传主题为“共同关注,让狂犬病成为历史”。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遗传物质为rna)引起,人类也会因被狂犬咬伤而感染,其他感染此病的恒温动物如猫、狼、狐等也可传播。就目前而言,注射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途径。要研制狂犬疫苗,必须知道其大分子组成,现预设计实验探究其物质组成,请完成以下实验过程:(1)实验原理:rna遇吡罗红染液呈红色。还需要补充的两个实验原理是:_;_。(2)实验步骤:用三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取等量的含有狂犬病病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