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山西省晋城市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山西省晋城市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山西省晋城市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山西省晋城市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晋城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中甲城市是所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十九世纪末,因咖啡种植而兴起。咖啡树适合生长在温度15c25c、年降水量15002000 mm,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喜欢白天温和但不酷热的天气,以及少于两小时的直接日照。据此完成13题。1该地发展咖啡种植业的有利条件a沿海地区地势低平b纬度低,光热充足c科技水平高d劳动力充足【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农业区位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据图可知,图示咖啡树生长区域并不是在地势低平的沿海地区,因此a项错误;由题干可知咖啡树生长需要直接光照较少,b项错误;咖啡树的种植对技术要求不高,但采集和管理需劳动力较多,且该区域是巴西人口集中分布区,c项错误,d项正确。2甲城市早期的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a机械工业 b咖啡加工 c汽车工业 d钢铁工业【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工业区位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提到该城市是因咖啡种植而兴起,因此其最早的工业可能是咖啡加工。3近些年来中国从该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是 a服装、玩具、鞋类、箱包 b高铁设备和通讯设备 c建筑机械、冶金设备 d矿产品和农产品 【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世界贸易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巴西铁矿资源和热带农产品丰富,而中国市场需求量很大,因此中国主要从该国进口矿产品和农产品。中国劳动力更丰富,相关产业技术水平也高于巴西,因此a、b、c项是中国向巴西出口的主要产品。图2示意我国某地2016年1月份气温统计情况,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日期中最有可能出现阴转小雪天气的是 a1日 b7日 c23日 d30日【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以气温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和天气特征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日,最高气温高,昼夜温差大,说明是晴天,a项错误;7日前后气温未出现明显波动,该地被单一气团控制,不会出现降雪天气,b项错误;23日气温日较差大,应为晴朗天气,c项错误;30日白天气温明显降低,夜晚气温却不太低,可能为阴雨天气,夜晚最低气温在0以下,有可能出现小雪天气,d项正确。5该城市最可能是 a乌鲁木齐 b西安 c杭州 d广州 【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以气温统计图为载体,考查中国地理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结合图中该地气温可判断该地1月均温在o左右,该地在秦岭一淮河附近,因此排除a、c、d选项,虽然西安在秦岭一淮河以北,但地处渭河谷地,又是大城市,热岛效应较明显,气温相对偏高,所以b项正确。 图3中的“死亡谷”两岸悬崖壁立,地势险恶。该地曾经是一个大盐湖,极端最高气温567,年降水量仅为46768 mm,既是全球最热的地区之一,也是地球上最不适于居住的地区之一。地狱般的 “死亡谷”,却是飞禽走兽的“极乐世界”。据此完成68题。6图中“死亡谷”的少量降水主要是a地形雨 b锋面雨c对流雨 d气旋雨【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降水的类型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死亡谷”地形封闭,荒漠广布,夏季因为高温的影响,谷底水汽蒸发在谷地上方形成云团,易形成短暂的降雨,因此其降水类型应为对流雨。7“死亡谷”中的动物活动时间大多集中在 a子夜前后 b日出前后或傍晚 c春、夏季 d秋、冬季【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以动物活动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死亡谷”气候干燥,谷地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过高,因此动物活动选择在日出前后或是傍晚时分;子夜前后过于黑暗,不利于动物活动;从季节上讲,冬、春季气温较低,降水极少,植物难以生长,食物匮乏,不利于动物活动。8与甲河相比较,乙河 a冬季流量大 b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c河流流量小 d结冰期短 图4示意沿南回归线局部地区的地形剖面,据此完成91l题【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从图中看甲河为季节性河流,下游消失在沙漠之中,乙河最终注入海洋。甲、乙两河都在亚热带地区,正常年份没有结冰期,特殊年份若有结冰期,乙河比甲河纬度高,结冰期也会略长;甲河流域位于中纬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河流以山地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冬季山地冰雪不消融,河流流量小,流域内沙漠广布,因此河流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而乙河纬度高,冬季受西风影响时间长,有降水补给,河流流量较大,夏季受冰雪融水补给,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a项正确。9图中乙地的地貌特征是a高原地形,起伏和缓b喀斯特地貌显著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冰川地貌广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以世界局部地区剖面图为载体,考查地貌及其成因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由于该剖面图是沿南回归线所做,且120。经线穿过大陆西部,可定位乙所在大陆为澳大利亚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形成较早,乙地长期受到外力作用,为低矮和缓的高原,a项正确;该地没有喀斯特地貌,b项错误;大陆西岸回归线附近,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微弱,c项错误;地处热带,海拔低,冰川地貌不发育, d项错误。10图中甲海域 a有暖流经过 b有世界著名的大堡礁 c有较大渔场 d多阴雨天气【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以世界局部地区剖面图为载体,考查洋流及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环境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甲海域位于澳大利亚大陆西部海区,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a项错误;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b项错误;甲海域盛行离岸风,底层冷海水上泛,把底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浮游生物繁生,鱼类饵料丰富,因此可形成较大渔场,c项正确;寒流经过海域,下层温度低,上层温度高,空气层结稳定,对流运动微弱,降水较少,d项错误。11图中乙地物体影长为零时 a南京赤日炎炎 b北京曙光初现 c伦敦夕阳西下 d悉尼(15le,33s)太阳高挂在西北天空【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乙地物体影长为零,说明太阳直射乙地,120。经线为12时。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京为冬季,因此不会出现赤日炎炎的天气, a项错误;北京接近正午,b项错误;伦敦约为凌晨4时,不是日落时分,c项错误;悉尼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方向,此时当地时间约为14时,因此太阳在西北天空,且由于是夏季,太阳高度角较大,因此d项正确。第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36(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依河筑屋,以河成街,石板铺路,连 廊过街”是我国“江南水乡”乌镇的典型民居特色。这个沉淀了千年文化与历史的古城,还是一个不折不 扣的互联网城镇,乌镇景区、乌镇镇区及各主干道,已全部实现无线网络(wifi)全覆盖。图5示意乌镇传统民居景观及周边交通状况。 (1)简述乌镇传统民居特色形成的原因。(8分)(2)从地理角度分析乌镇召开互联网大会的有利条件。(8分)(3)为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乌镇将要建设一座占地2000亩左右的民航机场,机场可同时停靠两架b737、a320等中型客机,并可供小型飞机和直升机起飞、降落。你是否支持在该地建设机场,请说明理由。 (8分)【答案】(1)依河筑屋,傍水而居,生活用水方便;该区域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水运发达,以河成街,交通便利;气候湿润,石板铺路,坚固耐用,不易受侵蚀;气候湿润,降水偏多,连廊过街,方便出行。(每点2分) (2)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特色民居、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利;无线网络发达等。(每点2分) (3)支持:完善乌镇的交通运输方式;加强乌镇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节省游客的旅行时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8分) 不支持:占地面积广;噪音污染严重;离周边机场距离近,重复建设,造成浪费;河网密布,建设成本高;影响当地居民生活等。(任答4点,共8分)【试题解析】本题以互联网大会的召开及中国局部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对聚落的影响、互联网大会选址条件、机场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探究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第(1)问,传统村落民居景观的形成一般与当地自然环境保持和谐统一,因此可从乌镇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地形、河流特征等角度分析。第(2)问,要结合材料内容及乌镇地理环境特点等有利于大会召开的条件进行分析。第(3)问,先明确观点,若支持从建机场后的有利影响方面分析,若反对则从建机场后的不利影响方面分析。37(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噶尼喀湖位于东非大裂谷的西部,为世界第二大深水湖,仅有一条出湖河流,其水体交换周期长达7000年左右,周边和湖中的生物种类丰富,大量渔业产品出口世界各地。沿湖四国农业在经济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工业发展处在初级阶段,均面临着人口膨胀和资源短缺的双重压力。近些年来旅游业发展较快,每到周末,椰树婆娑的沙滩上五颜六色的遮阳伞星罗棋布,人们在湖边游泳、钓鱼、晒太阳,水上俱乐部的燃油快艇在宽阔而平静的湖面掀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图6示意坦噶尼喀湖及周边区域。(1)简述坦噶尼喀湖的成因并指出其湖水的主要来源。(4分)(2)分析近些年来坦噶尼喀湖水质恶化的原因。(10分)(3)说明促进坦噶尼喀湖流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8分) 【答案】(1)成因:地壳断裂下陷,积水成湖。(2分) 主要水源:河流水。(2分) (2)自然原因:湖水自净周期漫长;(2分)周边河流用水量增加,导致入湖水量减少。(2分) 人文原因:人口增长快,过度开垦导致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湖泊含沙量增加;工业废水,农业退水,生活污水进人湖泊导致水污染;迅速增加的燃油快艇在使用和维修过程中产生油污;旅游垃圾的无序堆放和不合理处理;国际性湖泊,治理难度大。(任答3点,共6分) (3)加强流域内资源的统一管理,加强四国合作;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发展工农业,减少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污水,并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加强旅游垃圾的集中处理;使用清洁能源做动力的水上交通工具;合理发展渔业养殖等。(每点2分,任答4点即可得8分)【试题解析】本题以世界局部地区的示意图为载体,考查湖泊成因、湖水补给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第(1)问,依据景观图中坦噶尼喀湖两侧的悬崖峭壁,联系东非大裂谷的成因,分析坦噶尼喀湖湖泊的成因。由图6可知该湖深居内陆,降水较少,但周围有多条河流注入湖泊,给湖泊带来丰富的淡水。第(2)问,水质恶化的原因可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第(3)问,要结合材料围绕坦噶尼喀湖水质恶化的原因进行分析。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42(10分)【旅游地理】 马尔代夫由1200多个小珊瑚岛组成,其旅游业是马尔代夫第一大经济支柱。白净的沙滩、清澈的海洋、色彩丰富的珊瑚礁,多变的海底景色,“沙滩木屋”和“水上木屋”等景观让人流连忘返。2015年该国成为我国出境旅游的10大热门海岛之首。图7示意马尔代夫地理位置。分析马尔代夫成为我国出境旅游10大热门海岛之首的原因,并说明马尔代夫自助游出发前应做的准备。【答案】原因:马尔代夫珊瑚礁色彩丰富、热带海岛风光怡人,旅游资源质量高;白色沙滩、特色木屋等旅游景观众多,地域组合状况好,游览价值高。(4分) 准备:收集旅游地的信息;设计好旅游路线;准备好热带海岛旅游时所需的物品;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任答3点,共6分)【试题解析】本题以马尔代夫自然地理环境为载体,考查旅游开发条件及出游前的准备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马尔代夫成为我国出境旅游10大热门海岛之首的原因,可从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分析,出游前的准备可联系所学知识从线路选择、了解旅游地的信息以及要准备的物品等角度分析。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超级风暴“乔纳斯2015年12月22日,席卷美国整个东部地区。本次暴风雪之强乃“百年一遏”,至少造成28人丧生,超过8500万人受到影响。图8示意美国主要地形分布。简析此次“乔纳斯”风暴影响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的原因,并说出政府可能采取的措施。【答案】原因:“乔纳斯”风暴势力强;(2分)中央大平原地形平坦有利于风暴运动;(2分)东部地区低矮山地对“乔纳斯”风暴阻挡作用较弱。(2分) 措施:提前发布灾害天气预报;启动防灾、减灾应急方案;提醒人们尽量少出门;暂时取消航班及公交运输等。(4分)【试题解析】本题以特殊天气及相应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自然灾害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以及描述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乔纳斯”影响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的原因从材料中的“百年一遇”可知其强度大,然后结合图中美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进行分析;政府采取的措施要针对此次气象灾害的类型分析。44(10分)【环境保护】 河南省鲁山县有一条河,因为河道两岸都是优质细密的河沙,这条河被取名为沙河。沙河是淮河流域颖河的一条重要支流,源于伏牛山。上世纪60年代,为了防风固沙,沙河两岸都栽种上了成片的杨树、柳树和槐树。然而,在最近十几年,疯狂采砂致林地尽毁,农田面目全非,道路被毁,水井干涸。图9示意淮河水系西部及沙河采砂景观。 图9说明近十几年当地疯狂采砂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答案】原因:当地有优质细密的河沙;伴随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建筑用砂市场需求量大;采砂回报率高。(每点2分,任答两点,共4分) 危害:造成河床下切,排水不畅,影响行洪,威胁堤坝、水库安全;破坏河道、农田、森林;危害两岸居民生产生活;破坏生物栖息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受损。(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试题解析】本题以河流采砂为载体,考查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地理问题,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采砂的原因结合材料所给信息,从采砂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及市场需求考虑;造成的危害从对河流、人类活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分析。文科综合 地理 参考答案1d 2b 3d 4d 5b 6c 7b 8a 9a 10c 11d36(1)依河筑屋,傍水而居,生活用水方便;该区域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水运发达,以河成街,交通便利;气候湿润,石板铺路,坚固耐用,不易受侵蚀;气候湿润,降水偏多,连廊过街,方便出行。(每点2分) (2)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特色民居、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便利;无线网络发达等。(每点2分) (3)支持:完善乌镇的交通运输方式;加强乌镇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节省游客的旅行时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8分) 不支持:占地面积广;噪音污染严重;离周边机场距离近,重复建设,造成浪费;河网密布,建设成本高;影响当地居民生活等。(任答4点,共8分)37(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