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路漫漫,海运业重现动荡.doc_第1页
经济复苏路漫漫,海运业重现动荡.doc_第2页
经济复苏路漫漫,海运业重现动荡.doc_第3页
经济复苏路漫漫,海运业重现动荡.doc_第4页
经济复苏路漫漫,海运业重现动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各国史无前例的经济政策刺激作用下,2010年年初全球经济基本走出金融危机阴影,但在经济复苏的道路上仍充满动荡和风险:上半年美国GDP连续两季下滑,引起全球对美国经济探底的担忧;紧接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漫延,引发资本市场剧烈波动;接下来是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货币”,大宗商品价格应声上涨,全球通胀预期扩散。上述事件均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形成较大冲击,尽管如此,全球经济仍缓慢复苏。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纽约证券交易所3大指数均创出2年来新高。这说明尽管复苏过程存在反复,但全球经济的根基依旧稳固。受全球经济影响,2010年全球航运业经历大幅波动。随着经济回暖,大宗货物和集装箱货物的需求先后恢复性增长,运量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前水平。运价初步得到修复,集装箱运价甚至达到新高,但随之而来是运力过剩的“顽疾”再次抬头。不少船公司乘船价相对较低之机低成本扩张,一些原先撤消的订单被恢复,老旧船报废速度放缓。在运力增长之时,货物增长却逐渐放缓,运力供需平衡再次被打破。进入第四季度,全球海运市场普遍出现下滑,运力过剩的风险逐步积聚。在新年到来之际,一些着名机构对2011年全球经济作出预测。其中:世界银行预测2010年和2011年全球经济分别增长2.9和3.3;联合国贸发组织预测2010年和2011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0和3.2。经济增长是大趋势,而海运业的运力增长速度能否有所节制,并被上升的贸易量所消化,将是决定新一年海运市场兴衰的关键。1、我国矿石增长放缓,国际干散货运价振荡回落被视为全球经济“温度计”的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在2010年的表现令人失望。经过整年的大幅振荡,在12月24日(2010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波罗的海国际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跌破2000点,报收于1773点,较上年同期下降41,全年呈现振荡向下走势。全年BDI平均为2758点,较金融危机中剧烈动荡的2009年仅上升5.4。最高为5月26目的4206点,最低为7月15日的1700点。海岬型船运价指数较上年下降16.6,拖累2010年市场整体上升速度;巴拿马型船和灵便型船指数均上涨30,是推动散货运输市场向上的主要动力。2009年全球铁矿石海上贸易总量为9.07亿t,较上年增长6600万t,其中我国进口量6.28亿t,占全球总量的70,较上年增长1.84亿t。我国的庞大需求拉动海岬型船运价从冰点迅速窜高,并带动干散货运输市场强劲反弹,BDI从历史低点663点强劲反弹至最高4663点,成为2009年全球经济的亮点。“中国因素”再次主导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但2010年我国国内宏观经济发生变化,国家调控方向从2009年的“全力保增长”逐步转向“保增长、调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下半年更刮起直指“耗能大户”钢铁产业的“节能减排”风暴。上半年铜价下滑,下半年矿石价格涨幅大过钢价涨幅,部分钢厂减产停产,矿石需求出现萎缩。自5月份开始矿石进口连续半年下降,全年下降成定局,为近10年来首次。“中国需求”在2009年严重透支,2010年基本无所作为。全球矿石需求增长放缓,克拉克森曾预测2010年全球矿石海上贸易量增长7.2,较上年放缓1.6个百分点。全球承运矿石的海岬型船队规模较上年增长23,运力增长远大于需求增长,运价大幅下滑也在情理之中。煤炭需求正好相反:全球焦煤海上贸易总量较上年大增22。2010年前11个月我国累计进口煤炭1.48亿t,同比增长34.95,成为全球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煤炭进口国;而以承运煤炭、粮食为主的巴拿马型船运力增长率为13,远低于需求增长率,巴拿马型船运价因此超出上年3成,为2010年国际干散货市场小幅上升作出主要贡献。我国矿石贸易量占全球矿石贸易总量大部分,因此我国经济取向将决定2011年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的走势。2010年年末央行第二次加息,预示2011年的货币政策将由“宽松”转向“稳健”。中央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投资建设减速,粗钢产量将难有大的增长。2010年全国粗铜产量自8月份以后连续下降,9月份跌破50007万t,预计全年增长率低于10,明显低于上年。其他国家从金融危机的低谷到2010年的恢复性增长,矿石进口再继续上升的动力渐显不足。没有了“中国因素”,全球铁矿石贸易量增长将进入低速期。克拉克森近期报告称,2010年全球干散货贸易量将达到57.6亿t,增长率为7,较2010年回落2个百分点。2011年将迎来新船下水高峰,全年预计共有1.23亿载重吨运力交付,较2010年增长68,运力供大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如新增运力得不到控制,市场下滑趋势将不可避免,全年运价指数大部分时间可能运行在2500点下方。2、集装箱海运市场超预期,货量、运价创新高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全球贸易量萎缩12,是二战以来贸易量下滑最严重的年份。集装箱运输业首当其冲,大量运力闲置,昔日黄金航线亚欧航线运价低至250美元/TEU,较上年高位1700美元/TEU下降85。当年岁末运价虽有反弹,但仍在低位徘徊。由于当时全球经济复苏并不稳定,所以众多机构对2010年全球集装箱海运市场均持消极悲观态度,有些机构甚至预测全球集装箱海运市场至少经历3-4年才能复苏。但2010年市场火爆程度出人意料。年初市场即开始升温,进入下半年传统旺季后,在充裕货盘的配合下,班轮公司频频提价。市场不但吸收上年150万TEU的闲置运力以及庞大的新交付运力,上海航运交易所(简称上交所)集装箱综合指数还创出历史新高。一些主流航线运价更是高涨,亚欧航线最高运价曾达2 300美元/TEU,较危机前1700美元/TEU的高点上升35。上交所发布的2010年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平均为1132点,较上年上涨30。其中:亚欧航线平均1735点,较上年上涨75;美西航线平均1059点,增长20。受市场强劲反弹利好影响,全球班轮公司由上年的大幅亏损转为大幅盈利,一些大公司利润超历史最高水平。法国权威海事咨询公司AXS-Alphaliner日前发布集箱海运市场研究报告,预计全球班轮业2010年共盈利130亿美元,彻底扭转20HD9年150亿美元的亏损局面,更成为集装箱海运史上获利最多的年份。在第三季度货运旺季,班轮公司营运收益达到6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主要班轮公司在2010年全面扭亏为盈。如果说2009年是“国际干散货海运年”,当年干散货运输市场率先反弹走出危机阴影,那么“后危机时代”的2010年是“国际集装箱海运年”,班轮公司业绩超预期增长。2010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强劲反弹首先得益于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预测2010年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分别增长2.6,1.7和2.8;新兴经济体增长更加强劲:亚洲经济增长7.9,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其中我国增长10.5,是亚洲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世界经济复苏推动全球贸易增长。WTO第三季度上调2010年全球贸易增长率预测值,自10调至13.5。由于我国进出口总值双双创出历史新高,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11个月达到1.3298亿TEU,同比增长20,远超2009年全年总量。充裕货量不但消化大量闲置和新增运力,还推动运价不断上调。市场反弹其次归功于班轮公司抓住机遇,把握市场节奏,控制运力投放速度,始终保持运力供需的平衡度,利用传统旺季,视箱量增长情况,不断推出运价上调方案。最后,充分采用减速策略消除过剩运力也是市场反弹的重要因素。据Dynaliner统计,全球有近半数的集装箱船队实行减速。与第一季度相比,亚欧航线的单航线平均船数由9.3艘上升至9.8艘,美东航线则由8.6艘上升为9.1艘,减速战略吸收62.5万TEU的闲置运力,占全球集装箱船运力的4.4,使运力供求达到平衡,为运价大幅提升提供保证。全球经济增长趋势并不稳固,2011年国际集装箱海运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仍然存在。IMF近期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增长步伐将大幅放缓,并且放缓程度超出预期,原因是发达经济体因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存在而纷纷削减预算。全球集装箱海运市场经过一轮恢复性上升,目前货量上升到相对高位,如没有进一步经济推力,要继续快速增长的可能性不大。2011年货源趋向稳步增长,用减速来解决剩余运力的空间也日益缩小,运价上涨难度加大。伦敦海运咨询机构德鲁里在其集装箱船运费分析报告中预计,未来5年之内集装箱海运货量的年均增长率将稳定在7左右。相较2010年运费的快速增长,2011年难以再更进一步,但保持相对高位运行仍有可能。3、沿海市场宽幅振荡,运价增2成在经历经济危机后,2010年我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便快速复苏,超出市场预料。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2009年我国沿海经济急速下滑,南方煤炭需求出现近10年以来首次下降,航运市场呈现前所未有的低迷,运价低于经营成本,航运业大面积亏损。随着国家经济刺激政策效应逐渐显现以及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南方经济出现转机,煤炭需求恢复性上扬。前11个月,我国主要港口煤炭发运量达到5.11亿t,同比增长23.1。估计2010年全年港口煤炭发运量将比2009年增加逾1亿t,是历史上增量最多的年份。特别是第四季度“北煤南运”货量屡创历史新高,沿海运价也强劲反弹,个别时点甚至出现“一船难求”的紧张局面。上交所发布的国内沿海散货运价指数2010年平均1457点,较上年增长20,其中主流航线秦皇岛至广州、秦皇岛至上海、唐山至上海等航线运价指数平均分别为1697点,2017点,1736点,较上年增长33.6,28.2,27。受益于市场好转,运价不断上升,2010年国内航运企业彻底扭亏为盈。2010年沿海散货市场的特点是波动剧烈。煤炭需求有较强的周期性,受经济和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前几年由于经济增长比较稳定,电厂利用淡季机纽整修期储运煤炭以满足旺季需求,因此旺季高峰时段的需求被“熨平”,但2010年国家经济政策、季节性因素和煤炭价格等变动较大,沿海运输市场大起大落,年内运价指数最低为1128点,最高为1859点。秦皇岛至上海煤炭运价最低时不足30元/t,最高时接近85元/t。这是上交所的数据,而市场实际波动可能更大。全年较大波动有两次:一次出现在4月份。受西南干旱影响水电严重不足,重工业用电超预期增长,以及夏季需求旺盛预期等因素影响,各电厂抢煤运储白热化,秦皇岛至上海市场运价一度超出100元/t,创2008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随后国家宏观经济出现调整,重工业用电大幅下滑,7月份出现“旺季不旺”现象,秦皇岛至上海运价跌破30元/t,返回金融危机时最低水平。另一次出现在10月份。受国内外煤价上涨预期以及“千年极寒”一说影响,各电厂冬储煤抢运提前行动,市场再现火爆。尽管市场大幅波动,对航运企业经营影响较大,但广大船公司以大局为重,在严格而繁杂的安保程序下,圆满地完成上海世博会半年运煤任务和广州亚运会运煤任务,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国民经济仍处于上升通道。随着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用电量也随之提高,“北煤南运”货量将有一定幅度的增长。“西煤东运”的“大动脉”大秦铁路运能将从2010年的4亿t提升到4.5亿t。这对航运公司而言是重大利好。与此同时,2011年航运企业将面临较大挑战:一是政策性风险。“十二五”期间国家的货币政策从“宽松”向“常态”转向,注重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约束性指标将促使各级政府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从而遏制煤炭需求过快增长,给煤炭需求增长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二是运力增长,货源不足,国际干散货市场2011年难有大的起色,并将波及国内市场。一些远洋国轮可能回到国内市场“争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