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进展.doc_第1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进展.doc_第2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进展.doc_第3页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进展.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进展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644000) 赵世芬 张德荣 彭燕芬 摘要 目的:对我院2003-1月2008-1月年期间14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总结。 方法:术前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加强营养,配合医生作好术前准备,术后针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主要并发症,如脱位,血栓形成,功能恢复等问题,进行康复护理。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130例患者获随访,时间为12-96个月,基本恢复伤前功能。 结论:生活自理,Harris平均88分。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 康复护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股骨颈骨折发病率逐渐增高,该骨折部位特殊,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对护理要求高,难度高,以此,多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通过良好的护理,及时准确系统的康复指导,对缩短患者的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对我院2003-1月2008-1月年期间14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总结。现将康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2例,男89例,女53例,年龄5588岁,平均69岁。 1.2 治疗方法 患者术前均先处理合并症,全身情况稳定后行手术治疗。在全麻下行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2 护理 2.1 术前术后护理 向患者交代手术的目的、疗效和优点,术后早期积极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使其了解有关疾病的护理及功能锻炼的知识,消除顾虑,树立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医生、护士、患者及其家属要充分沟通,使病人及家属能清楚地了解可自手术中获得什么,了解术后的长期疗效并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 不意味着能完全恢复所有的跑跳动作,可提供信息访问曾做过这种手术的病人,以增加病人对手术的认识和信息及对困难的估计和心理准备,以便配合治疗。患者至少在术前2周戒烟。注意术前的锻炼,包括加强心血管功能的耗氧锻炼和受累关节附近肌肉的力量性训练;练习床上大小便及腋杖和助行器的使用。将家里的床升高,座位升高,包括马桶都要升高,如果是蹲厕式而所应改为坐式马桶。 2.2 术后病情观察 2.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观察切口引流管,并做好引流管护理。 2.2.2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全麻术后患者尽可能行雾化吸入,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指导有效咳嗽,协助适当的翻身及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给予消炎,化痰药物雾化吸入以预防肺部感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应保持外展30度,中立位,髋关节不能外旋和内收,以防止脱位。 2.3 术后在院康复护理 2.3.1 一般康复护理 术后当天,尽可能带镇痛泵,以减少疼痛刺激,保证休息,在术侧肢体下垫适当厚度的软垫,使髋、膝关节稍屈曲,术后应保持患肢于外展30度中立位。患侧足穿防外旋鞋,两大腿之间可放置软枕,以防患肢外旋内收,并减轻疼痛。 术后第1天,撤除软垫,尽量伸直术侧下肢,继续穿防旋鞋,开始作踝关节的主动屈伸。具体的练习方法是:股四头肌、绳肌的等长收缩练习,即绷紧大腿肌肉约25s,再放松,每小时510次;臀肌的等长收缩练习,即把两边臀部收缩在一起25s,再放松,每小时510次或更多,反复练习。给病人进行患肢的被动推拿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病员只能仰卧,避免侧卧,也不能翻身或交叉双腿。可在腰后垫软枕,并把床头稍抬高,以便于进食及调整皮肤受压部位,避免发生褥疮。同时指导进食一些富含营养的汤、粥、面条之类的饮食。 术后1-2天,拔除引流管,一般放置不超过48h,X线片判断假体位置正常可开始髋膝关节的小范围屈曲练习和髋关节的旋转练习,逐渐由起始的被动向主动加辅助到完全主动练习,但注意臀部不能离床,避免术侧髋关节置于外旋伸直位,两腿间置入三角枕保持术侧肢体外展,如果要翻身,腿间夹枕头,整体翻动,似“滚木头”;继续穿防旋鞋以防止下肢外旋。同时可行上肢肌力练习。目的是恢复上肢力量,以便术后较好的使用拐杖。在术后早期体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避免术侧髋关节置于外旋伸直位,为防止患者向对侧翻身,床头柜应放置手术侧。抬高对侧床脚或保持术侧肢体的外展。或者双腿间置三角垫,但需防止下肢外旋。术后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锻炼,以免出现关节僵硬。如有术侧髋关节中度屈曲位不稳定,在座位行髋关节旋转练习时,应避免上身向术侧倾斜。 2.3.2 特殊康复护理 术后一周,患者体力多恢复,使用骨水泥固定型假体的患者,已经可以进行下地功能康复练习。康复目的是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同时进一步提高肌力,需注意的是下面所有特殊康复练习必须在医生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结合术前髋关节病变程度,假体类型,手术过程和患者全身情况,有选择性的制定各自的康复计划。术后7天以后,除进一步提高肌力外,主要还要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卧位可作有限的髋关节屈曲(小于60)及髋关节外展活动(小于45),仍然是每天3 次,每次10个动作;还有下列站立位的练习:站立位伸展髋关节练习:后伸术侧下肢,健侧髋膝半屈,抬头挺胸,作骨盆前移动作,拉伸髋关节前关节囊和屈髋肌群。站立位髋关节外展练习:骨盆左右摇摆,使双侧髋关节交替外展、内收,外展要多练习。站立位屈髋练习:抬高患肢,搁在一定高度的踏脚凳上,上身用力前倾,加大髋关节屈曲。通过调节踏脚凳的高度来控制患侧关节的屈曲程度;每天3次,每次10个动作。上下楼练习:“好上坏下”,即上楼时健侧先上,下楼时术侧先下。踏车练习:手术3周后可进行,最好在有康复中心、康复器械及康复治疗师指导的情况下进行。 3 出院标准 时间一般在术后23周,具体标准为:扶双拐自己行走,无需他人帮助,能独立坐起,这样出院后生活基本自理。没有任何术后早期并发症迹象;病人及家属已经掌握或了解出院后的康复计划。 4 讨论 老年人骨质疏松,只需很小的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类骨折 【1.2】 。而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主要依靠于旋股内外侧动脉,两动脉环绕在股骨颈的基底部,股骨颈骨折时, 尤其是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时,旋股内、外侧动脉的分支受伤最重,对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影响也最大,因此骨折很难愈合,极易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导致长期的卧床,出现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而我科五年来,通过对14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实施的上述护理措施,所进行的阶段性的系统的康复知识指导,杜绝了老年卧床病人常见的并发症,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卧床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4】。 参考文献 1.易祖玲,孙燕.115例伽玛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