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种能使水带电的方法.pdf_第1页
介绍几种能使水带电的方法.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物理V lo 1 3 0 N o 1 7 2 0 1 2 年 9 月 介 绍 几 种 能 使 水 带 电 的 方 法 李恒林 江苏省高邮中学江苏 高邮2 2 5 6 0 0 高中物理在电场一章详细介绍了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主 要有接触起电 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 但怎样能使水带电学 生却难以想象 本文将分别介绍 四种能使水带电的实验方 法 并从实验原理上作了说明 1 使水直接带电的简易方法 实验装置如图 l 所示 将装有塑料柄 B并盛有清水的金 属漏斗 A固定在铁架台M 上 A 的下端接一段橡皮管C C 的下端连接玻璃管尖嘴E 尖嘴内径约 0 6 mm C的外部装 有螺丝夹D 以调节从 E射出的水流大小 用导线将 A与感 应起电机 G的正电极相连 E下端垫放的盛水金属罐J和验 电器N相连 为防止漏电 在 下面垫上塑料板H 图l 图2 实验时 先旋松螺丝夹 D 使一股线状水滴流从玻璃尖 嘴E射向金属罐J的中央 G起电后 可观察到 由E射出的 水流向四周散射 验电器 N的箔片逐渐张开 表明水流带上 了电荷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当金属漏斗 A带上大量正 电荷后 使从 E嘴射出的水流也同样带上正电荷 由于同种 电荷相斥 使线状水流变成向四周散射的水滴流 金属罐 J 在收集了带正电荷的水流后也带上了正电荷 并且随着所收 集的带电水的增多 所带电荷也增多 但验电器收集到一定 电荷数后不再增加 故箔片只能张开至一定的角度 上述原 理如图 2所示 如果将漏斗 A与感应起电机G的负电极相连 重复上述 实验步骤 那么金属罐 将带上负电荷 2 静电感应使水带电 实验装置如图 3 所示 将装有金属柄 P并盛有清水的金 属漏斗 A 固定在铁架台M 上 A 的下端接一段橡皮管C C 的下端连接玻璃管尖嘴E 尖嘴内径约 0 6 mm C的外部装 有螺丝夹D 以调节从 E射出的水流大小 M 上另外固定一 个带有塑料柄B的直径为 1 5 C lT I 的金属圆板 K 使 K与E嘴 相距约几厘米 用导线将感应起电机 G的正电极与金属圆板 K相连 E的下端垫放的盛水金属罐 与验电器 N相 连 为 防止漏电 在 下面垫上塑料板H 实验时 先旋松螺丝夹D 使线状水流向下射入金属罐 r 内偏右的部分 当 G起电后 金属板 K带上了正电荷 由于 静电感应 使从 E嘴射出的水流因感应带上负电荷 这些带 有负电荷的水流因同种电荷相斥 也向四周散开 并由于异 种电荷的相吸 使带负电荷的水滴流向 K板偏转 然后落至 罐内 这就使收集带电荷水流的 罐也因此带上大量负电 荷 从而使验电器 N 的箔片张开较大的角度 表明水流带上 了电荷 上述原理如图 4 所示 N 图3 图4 如果要使 厂 罐收集到的水带上正电荷 可将金属板 K 与起电机的负电极相连接 3 尖端放电使水带电 实验装置如图5所示 将大号缝衣针 A固定在有机玻璃 棒 B上 B棒用铁夹子C固定在铁支座M 上 A针下方放一 只盛满清水的塑料盆D D下垫有绝缘板F A针尖端距水面 约 5 c f n 1 0 c r n 用导线将缝被针A与感应起电机G的正电 极相连 再用一根导线一端与验电器 N相连 另一端裸露部 分插入 D盆的水中 鹞 图5 图6 实验时 转动感应起电机 使 A针尖端处的面电荷密度 增大 逐渐地使 A针尖端附近形成很强的电场 以至产生尖 端放电现象 A针尖附近空气中总带有残余的正 负离子 这 些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剧烈的加速运动 和空气分子相碰 撞 将空气分子电离成许多新的正 负离子 在A针强电场作 用下 这些正 负离子做定向运动 负离于受正电荷吸引 向 A针运动 尽管被正电荷不断中和 但由于 A处从感应起电 机G的正电极中不断得到补充的正电荷 使A针始终保持正 的强电场 正离子却受 A针强正电场斥力作用 做远离 A针 的运动 到达 D盆水中后 使盆内水带上正电荷 因此 验电 器 N 的箔片逐渐张开 只要连续地转动感应起电机 G D盆 内的水可获得大量正电荷 其对地电位甚至高达数千伏 上 述原理如图 6所示 如果要使 D盆内的水带上负电荷 只要将 A针与感 2 2 0 1 2年 9 月 V o 1 3 0 N o 1 7 中学物理 微机辅助教学 基 于 云 环 境 下 物 理 学 习 共 同 体 初 探 蒋大成 扬州市宝应县画川初级中学江苏 扬州 2 2 5 8 0 0 学习共同体是什么 它包含 学习 和 共同体 这两个基 本要素 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共同体 以其何种内涵和特征 来支持学习 学习共同体中学习的机制是什么 学习共同 体中主要设计要素是什么 狭义的学习共同体 根据组织的 目标和任务 广义的学习共同体的类型主要有管理者学习团 体 教师 教学研究 专业发展 学习团体 学生学习团体 网 络学习团体 师生学习共同体 家校学习共同体 学校学习共 同体等等 作为学生学习共同体 是指具有共同学习 目标的 学习者与助学者 在协作互动环境中 通过学习 讨论 探究 等活动所形成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 2 1 世纪 我们处在 we b 2 0的云服务时代 互联 网的迅 速发展 促进了网络物理教育的兴起 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 会 I S E C E O D o n K n e z e k博士提 出一个思考性 的问题 全 球信息化一 日千里的今天 教师和学生应该拥有什么知识和 具备哪些能力才能有效地教学和高效地生活 教学 是一项 原本属于培养学生智力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项实践活 动 现实中 学生学习的时间被大量的课堂占据着 缺少沉下 心讨论 交流和反思创新的学习环境 缺乏学习交流的空间 更失去了学习研究兴趣 如何从活动机制和环境上 活动组 织形式上有所创新 促使物理学科教学产生新的活力 发挥 自身应有的功效 需要我们进行基于网络云环境的物理学 习共同体教研范式的创新 基于云环境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新的物理教学服务形 式能够很好解决这些问题 将基于云环境下的话题存储运用 到教学资源的整合中 物理教学不仅能创造一个更加 自由的 交流讨论空间平台 而且把话题教学资源放在云中还便于从 更多的地方访问资源 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一应起电机 G的负电极 相连即可 4 火焰 电离使水带 电 实验装置如图7所示 将装有塑料柄 B并盛有清水的金 属漏斗 A 固定在铁架台M 上 A的下端接一段橡皮管C C 的下端连玻璃尖嘴E 尖嘴内径约 0 6 m m C的外部装有螺 丝夹D 以调节从 E射出的水流大小 E的下端垫放的盛水 金属 与验电器N相连 为防止漏电 在 J 下面垫上塑料板 H 另取一块带有塑料柄 P的铝圆板K 固定在铁架台Q上 K板与E嘴相距 3 0 4 0 c n l 中间放一支蜡烛 F 用导线 将 K极与感应起电机G的正电极相连 实验时 转动感应起 机 G 使 K板带上正电荷 由于 K板远离E嘴向下射出的细 流几乎不受 K板正电荷电的场影响 因此落至 盆的水几乎 不带电 验电器 N的箔片不张开 现在点燃蜡烛 F 立即观察 到喷射的线状水流向四周有点散开了 验电器 N的箔片张开 了 表 明 盆 的水带 电了 22 1 基于云环境下物理学习共同体的内涵要素和特征 基于云环境下物理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知识传输和知识学习的新型教育 模式 各种话题 知识通过网络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满足 人们在 自主学习中对教学资源交流和讨论的需要 基于云环境平台 微博 博客 n 矾 Q Q 视频交流等多 种社会性学习交往软件 针对教师教学 学生学习中的存在 的共同问题 采取多样化的组织形式 进行互动 研讨 经验 分享从而实现问题解决的网络实践活动 基于云环境下物理学习共同体五个要素有 1 网络平台 2 话题 3 对话 互动讨论 4 师生 生生协作 协作研究 共享资源 经验 5 反思 新经验的创生 云环境平台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特征为 个体的特征有 具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有ca信心 有能力 并可以 自己 作决定 自己和同学是相互协作的关系 彼此欣赏 同学之 间 共同反思过去的经历 庆祝取得的成就 群体的特征有 发掘每个学生的最大学习潜力 确保学习任务顺利完成 让 学生帮助别人并获得帮助 支持开放的交流和对话 基于云环境平台可以不受场地 人员的限制 是一种内 需的需要 这种教育模式是要帮助师生解决好学校课堂教研 中的难点 而不仅是某些先行者的 奋进 那样才有生命 云 环境平台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知识 能力和 自我专业发 展规划的过程 让云环境教学研讨成为我们的习惯 如同一 句名言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发 唤 由于蜡烛的火焰是一种电离剂 它将周围空气分子电离 成大量正 负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