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11(详细解答).doc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11(详细解答).doc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11(详细解答).doc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11(详细解答).doc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11(详细解答).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樊姬者,楚庄王之夫人也。庄王即位,好狩猎,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改过,勤于政事。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之,曰:“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王曰:“与贤者俱,不知饥倦也。”姬曰:“王之所谓贤者何也?”曰:“虞丘子也。”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笑何也?”曰:“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王曰:“何谓也?”对曰:“妾执巾栉十一年,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今贤于妾者二人,同列者七人,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乎?妾闻堂上兼女,所以观人能也,妾不能以私蔽公,欲王多见,知人能也。妾闻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知贤不进,是不忠;不知其贤,是不智也。妾之所笑,不亦可乎?”王悦。明日,王以姬言告虞丘子,丘子避席,不知所对。于是避舍使人迎孙叔敖而进之,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楚史书曰:“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此之谓也。 颂曰:樊姬谦让,靡有嫉妒。荐进美人,与己同处。非刺虞丘,蔽贤之路。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节选自列女传楚庄樊姬)1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妾岂不欲擅王之爱宠乎 擅:独占b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 求:寻找c丘子避席,不知所对 对:正确d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伯:称霸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王之所谓贤者何也 是寡人之过也b今贤于妾者二人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姬之所笑何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d楚庄用焉,功业遂伯 焉用亡郑以陪邻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樊姬“善于劝谏”的一组是(3分)樊姬谏不止,乃不食禽兽之肉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之虞丘子贤则贤矣,未忠也遣人之郑、卫求贤女进于王(虞丘子)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庄王之霸,樊姬之力也a b c d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楚庄王得到贤妻良臣的辅助,又善于吸纳批评意见,知错就改,是春秋时代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君王。b楚庄王的夫人樊姬毫无嫉妒之心,胸怀豁达,知人善任,举荐贤臣,历史上对她的评价很高。c虞丘子听了楚庄王转告樊姬对他的评价,马上以实际行动“进贤退不肖”,改正了任人唯亲的错误。d孙叔敖由樊姬推荐担任了楚国令尹,充分发挥了治国的才能,所以说樊姬对楚国的强大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1) 何罢晏也?得无饥倦乎?(3分)翻译: (2) 王以为令尹,治楚三季而庄王以霸。(3分)翻译: (3) 妾闻虞丘子相楚十余年,所荐非子弟则族昆弟,未闻进贤退不肖,是蔽君而塞贤路。(4分)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程琳字天球,永宁郡博野人。举服勤辞学科,补泰宁军节度推官。权三司使范雍使契丹,命琳发遣三司使。太仓赡军粟陈腐不可食,岁且饥,琳尽发以贷民,凡六十万斛,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迁给事中、权知开封府。王蒙正子齐雄捶老卒死,贷妻子使以病告。琳察其色辞异,令有司验得捶死状。蒙正连姻章献太后家,太后谓琳曰:“齐雄非杀人者,乃其奴尝捶之。”琳曰:“奴无自专理,且使令与己犯同。”太后默然,遂论如法。 改三司使,出纳尤谨,禁中有所取,辄奏罢之。内侍言琳专,琳曰:“三司财赋,皆朝廷有也。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帝然之。或请并天下农田税物名者,琳曰:“合而为一,易于勾校,可也。后有兴利之臣,复用旧名增之,是重困民,无已时也。”再迁吏部侍郎,遂参知政事,迁尚书左丞。时元昊反,犹遣使来朝,众请按诛之。琳日:“遣使,常事也,杀之不祥。”后使者益骄横,大臣患之。琳曰:“始不杀,无罪也;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元昊死,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分治其国。议者谓可因此时,以节度使啖三将,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议者惜其失几。既而遣使册命,夏人方围庆阳。琳曰:“彼若贪此,可缓庆州之难矣。”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果喜,即日迎册使,庆阳之围亦解。 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琳持重不扰,前后守魏十年,度要害,缮壁垒,增守御备。植杂木数万,曰:“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人爱之,为立生祠。改武胜军,又换镇安军节度使。上书曰:“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未报,得疾卒。赠中书令,谥文简。6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后默然,遂论如法 论:判罪 b是重困民,无已时也 已:停止c众请按诛之 按:抓捕 d未报,得疾卒 报:答复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程琳为官机智的一组是(3分)( )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琳执法如山,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王蒙正虽然与章献太后家联姻,但他的儿子王齐雄杀人,程琳同样对他依法严惩。b程琳善于处理政事,元昊造反仍派使朝见,程琳力排众议,主张不杀;元昊死,幼子立,程琳主张不应趁人之丧,而应采取怀柔政策。c程琳能从危机中捕捉时机,他受命赴庆阳册封,偏偏遇到夏人包围庆阳,他便把册封用的礼品财物转赐给夏人,从而解除了庆阳之围。d程琳非常体恤民生疾苦,他不但从不扰民,还主张合并天下农田税物名称以减轻百姓负担,百姓对他十分敬爱,为健在的他建立了祠庙。9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5分)(2)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注重瞳子:传说舜的双眼各有二个瞳子。背关:指项羽背弃关中有利地形。10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兴之暴也! 暴:暴虐b、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购:悬赏c、然羽非有尺寸 尺寸:一点点凭借或资本d、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引:援引,说。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b、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因人之力而敝之c、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d、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12对文章分析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认为项羽的功业表现在“非有尺寸,乘势起垄亩之中”,“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他的过失表现在他“怨王侯叛己”,“自矜功伐”,“不师古”。叙事简要,极富概括性。b、司马迁认为项羽的主要过错是“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行文中含有责备与痛惜之情,使文章文情并茂。c、这段文字对项羽一生作了总的评价,既赞扬了项羽的灭秦之功,又指出他“自矜功伐”等方面的过错,显示了司马迁评价历史人物实事求是地公正态度。d、这段文章对项羽一生的功过褒贬适当,褒多于贬,反映了司马迁对这位失败的英雄的偏爱和敬重。13文言文句子翻译 (10分)(1)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3分)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3分)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陈情表 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14下列括号内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晚有儿【息】:子形影相【吊】:安慰b、【逮】奉圣朝:等到未曾【废】离:停止c、【寻】蒙国恩:寻找【除】臣洗马:授与官职d、刘病日【笃】:病重不【衿】名节:自夸15下列括号内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急【于】星火:像 b、臣【之】进退:取独c、【无以】至今日:没有用来的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因此16下列括号内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a、至于【成立】 b、则【告诉】不许 c、臣之【辛苦】 d、举臣【秀才】 e、实为【狼狈】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4分,共12分)(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19分,选择9分翻译10分)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18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夜缒而出zhu b共其乏困gng c秦伯说yu 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png19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c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d阙秦以利晋阙:侵损,削减20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 b是寡人之过也 c邻之厚,君之薄也 d何陋之有21翻译下面两句话。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2分)醉书斋记 郑日奎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尘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甫晨起,即科头。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笔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顷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加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挟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以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务,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惝然久之,因思余于书,洵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愈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注】科头:不戴帽子。刘伶新饮:刘伶或酒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22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 省:知道。b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c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僻:怪僻,d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 赚:获取。2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 遂自投汨罗以死b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c余倘然久之 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d仍挟一册与俱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24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表现作者“醉书”的一组是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a. b. c. d.2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知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 b. 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谙世事,不近人情,读书入迷时,常对家人呵斥怒责,并拒绝会见来访的客人,因而经常得罪来访者,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 c. 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赏态度。 d. 作者本打算戒除“醉书”的习性,但又考虑到男人痴迷诗文总胜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终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放弃了这种打算。2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小题3分)(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辛苦,至于成立。_(2)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_(3)“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_(4)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_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皇祐三年,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珙不听,宗旦言不已。珙怒诋之曰:“司户狂邪?”四年,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宗旦又告曰:“事急矣,不可以不戒。”珙又不从。凡宗旦之于珙,以书告者七,以口告者多至不可数。度珙终不可得意,即载其家走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去,吾亲毋为与死此。”既行之二日,智高果反,城中皆应之。宗旦犹力守南门,为书召邻兵,欲拒之。城亡,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宗旦怒曰:“贼!汝今立死,吾岂可污邪!”骂不绝口。智高度终不可下,乃杀之。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州之祸必不发。发而吾有以待之,则必无事。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况其死节堂堂如是! 而其事未白于天下。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伏节死难之臣,宗旦乃独不与,此非所谓“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邪?使宗旦初无一言,但贼至而能死不去,固不可以无赏。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陈珙,非宗旦事也。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凡南方之事,卒至于破十余州,覆军杀将,丧元元之命,竭山海之财者,非其变发于隐伏,而起于仓卒也。内外上下有职事者,初莫不知,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有一人先能言者,又为世所侵蔽,令与罪人同罚,则天下之事,其谁复言耶?闻宗旦非独以书告陈珙,当时为使者于广东西者,宗旦皆历告之。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已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为天下者,使万事已理,天下已安,犹须力开言者之路,以防未王之,患。况天下之事,其可忧者甚众。而当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言也。则宗旦之事,岂可不汲汲载之天下视听,显扬褒大其人,以惊动当世耶? (选自与孙司封书,有删改)27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 策:预计b久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 旌:表彰c使宗旦初无一言 使:假使d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 忽:忽然28以下各组句子中,能表现宗旦“直言不讳、勇于为国献身”的高贵品质的一组是:( ) (3分)宗旦言不已 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 即载其家走桂州 但贼至而能死不去 事急矣,不可以不戒 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a b c d2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智高攻破邕州城后,俘获了宗旦,并想要任用宗旦,但被宗旦婉言拒绝了。b作者认为朝廷应该着重奖励像宗旦那样“曲突徙薪”的臣子,而不是只奖励救火时烧得焦头烂额的那些“上客”。c作者认为治国者,应该惩恶扬善,应该乐于称赞别人的长处,并成全别人的美事。d关于智高必反的事,宗旦不仅多次报告陈拱,对于当时在广东、广西两路的朝廷使者,宗旦也都一一告知了。但他们当时都未采纳宗旦的意见,最终造成了灾祸。3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羽,字鸿渐,不知所生。初,竟陵禅师智积得婴儿于水滨,育为弟子。及长,耻从削发,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始为姓名。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师怒,使执粪除圬塓以苦之,又使牧牛三十,羽潜以竹画牛背为字。得张衡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主者鞭苦,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呜咽不自胜,因亡去,匿为优人,作诙谐数千言。天宝间,署羽伶师,后遁去。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 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名僧高士,谈宴终日。貌寝,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岗子”。工古调歌诗,兴极闲雅。著书甚多。扁舟往来山寺,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击林木,弄流水。或行旷野中,诵古诗,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当时以比接舆也。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有诏拜太子文学。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知羽,召之。羽野服挈具而入,李曰:“陆君善茶,天下所知。扬子中泠水,又殊绝。今二妙千载一遇,山人不可轻失也。”茶毕,命奴子与钱。羽愧之,更著毁茶论。与皇甫补阙善。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冉送以序曰:“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夫越地称山水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鲍侯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集并茶经今传。3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宝间,署羽伶师 署:官府 b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 期:约定c工古调歌诗,兴极闲雅 工:擅长 d岂徒尝镜水之鱼 徒:仅仅3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b羽野服挈具而入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命奴子与钱,羽愧之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d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羽是名弃儿,不知父母是何许人,后被智积禅师在河边拾得收养。他的名字源于易经中的“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b小时候,陆羽虽身在庙中,但不愿抄经书,禅师用繁重的“贱务”惩罚他,迫他悔悟,陆羽并未因此屈服,他在放牛时就用竹画牛背为书。c陆羽嗜茶,精于茶道,著有茶叶专著茶经。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知道陆羽擅长茶道,就召陆羽煮茶交流。d陆羽喜欢独行在旷野中,吟咏古诗,来往徘徊直到月亮下山,他时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时楚国的狂人接舆,但遗憾的是陆羽并未避世。34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3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3分)(2)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王鼎字鼎臣,以进士第,累迁太常博士。时天子患吏治多弛,监司不举职,而范仲淹等方执政,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以鼎提点江东刑狱。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于是所部官吏怨之,目为“三虎”。仁宗闻之,不说,后傅惟几奉使江东,戒以毋效“三虎”为也。仲淹等罢,鼎与纮、绰皆为人所言,时鼎提点两浙刑狱,降知深州。明年,河北大饥,人相食,鼎经营赈救,颇尽力。徙建州,其俗生子多不举,鼎为条教禁止。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监司数以为言,鼎弗为变。徙提点河北刑狱,治奸赃益急,所劾举,不避贵势。召为开封府判官,改盐铁判官,累迁司封员外郎、淮南两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内侍杨永德奏请沿汴置铺挽漕舟,岁可省卒六万,鼎议以为不可。永德横猾,执政重违其奏,乃令三司判官一员将永德就鼎议,发八难,永德不能复。鼎因疏言:“陛下幸察用臣,不宜过听小人,妄有所改,以误国计。”于是永德言不用。居二年,遂以为使。前使者多渔市南物,因奏计京师,持遗权贵。鼎一无所市,独悉意精吏事,事无大小,必出于己。凡调发纲吏,度漕路远近,定先后为成法,于是劳逸均,吏不能为重轻。官舟禁私载,舟兵无以自给,则尽盗官米为奸。有能居贩自赡者,市人持以法,不肯偿所逋。鼎为移州县督偿之,舟人有以自给,不为奸,而所运米未尝不足也。鼎性廉不欺,尝任其子,族人欲增年以图速仕,鼎不可。父死,分诸子以财,鼎悉推与其弟。尝知临邛县,转运使选摄新繁,新繁多职田,斗粟不以自入。奉使契丹,得千缣,散之族人,一日尽。所至不扰,唯市饮食日用物,增直以偿。事继母孝,教育孤侄甚至,而自奉养俭约。当官明敏,强直不可挠。所荐士多知名,有终身不识者。(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九,有删改)36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择诸路使者令按举不法 按:追究,查办 b 时盗贩茶盐者众,一切杖遣之遣:发配 c发八难,永德不能复 难:为难d族人欲增年以图速仕,鼎不可 仕:做官37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乃令三司判官一员将永德就鼎议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b、父死,分诸子以财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c、教育孤侄甚至,而自奉养俭约 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d、仁宗闻之,不说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惟几奉命出使江东,仁宗就拿“三虎”的做法告诫他,要他像王鼎等人那样检举不法,坚持原则,刚正不阿。b 黄河以北地区发生大灾荒,人吃人,王鼎想方设法救济灾民。调为建州知州,那里的风俗是生了孩子多不抚养,王鼎就制定条例教育州民,禁止他们这样做。c 杨永德横暴狡猾,执政难于违背他的奏请,就让三司判官中的一个人带永德来和王鼎辩论,王鼎连发八问,杨永德回答不出。 d 王鼎担任临邛县知县时,在新繁办公,新繁有很多官田,但王鼎一斗粟也不拿回家。他奉命出使契丹,得到一千匹缣,就把他分给了族人。3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与转运使杨纮、判官王绰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3分)译文: 陛下幸察用臣,不宜过听小人,妄有所改,以误国计。(3分)译文: 鼎为移州县督偿之,舟人有以自给,不为奸,而所运米未尝不足也。(4分)译文:40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b、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年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c、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d、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参考答案1c 2c3c4a 5 (1) 为什么散朝这么晚?恐怕您饥饿疲倦了吧?(2) 楚庄王让孙叔敖担任令尹,治理楚国三年,楚庄王得以成为霸主(3) 我听说虞丘子担任楚国丞相十余年,推荐的不是自己的子弟就是同族的兄弟,没有听说他推荐贤人斥退不贤的人,这样做是蒙蔽国君而堵塞贤人进身的路。【解析】1对:对答2 a也:疑问语气词/判断句的标志b于:介词,比/对 c都是取独d焉:句末语气词/怎么3写樊姬对王的逢迎,写对庄王之霸的鼎力相助。4 b文中并没有写樊姬“举荐贤臣”,只有推荐美人。c文中只写虞丘子“进贤”有写他“退不肖”。d孙叔敖是虞丘于推荐给楚庄王,由楚庄王决定他担任令尹的。5“晏”“ 得无乎”句意通顺各1分“以为”“ 治”“ 以”“ 相”“ 所荐”“ 蔽”6c7a8d9(1)使他们各有自己的部署,来削弱他的势力,可以不作战而使他屈服趁人丧事之机,不是用来安抚远方的人的办法,不如趁机来安抚他们【解析】6:按:依照;按照。7:表现程琳的忠心表现程琳的依法行事。8事件杂糅。百姓为健在的他立祠庙是因为他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管大名府,守魏十年,从不扰民;而“主张合并天下农田税物名称以减轻百姓负担”则是他任三司使时所为。9“部分”“弱”“屈”各一分,大意2分“所以”“柔”“因”各一分,大意2分10a11b 12c13(1)削弱晋国对秦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3分)(2)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3分)(3)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4分)【解析】10暴:突然11b都表转折。a竟然/才。c结构助词/凑足音节。d用/相当于而表修饰。12a“不师古”错。b主要过错是“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错。d褒多于贬错。13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词为:(1)阙、利、唯各一分。(2)以、于、贰各一分。(3)因、敝、知、句意各一分。14c【小题1】a、【小题1】e【小题1】略【解析】14寻蒙国恩:不久;【小题1】急于星火:比【小题1】a、至于成立:成人自立;b、则告诉不许:申诉; c、臣之辛苦:辛酸和苦楚; d、举臣秀才:优秀人才【小题1】得分点(1)“以”“夙”“见背”“夺”(2)“无以”“终”“更相”“区区”(3)“是以”“ 于”“ 私情”“ 愿乞”【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略【解析】【小题1】共其乏困gng【小题1】c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小题1】“夫晋,何厌之有” 与“何陋之有”都是宾语前置。【小题1】得分点“若”“ 敢”“ 烦执事”“ 封”“ 阙”“ 焉”22d23c24b【小题1】b【解析】22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