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上)导学案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课前预习】预习本课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预习自测:我学习,我快乐1、从年到年,秦王陆续灭掉六国,建立朝,定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2、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它的内容包括:、3、为巩固统一,他还在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济上:统一和,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钱,同时对、做出整齐划一的规定。文化上,统一,把作为全国规范文字。思想上,接受的建议,实行。军事上:北方:命大将北击,夺取地区,还修筑了一条西起东到的长城;南方:开发,开凿了,沟通了和两大水系。4、秦朝的疆域广大,东到-,西到-,北至-,南达-。【课中导学】学习目标:1、 知道秦统一六国的时间和秦朝的建立。2、 掌握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3、 了解秦朝的疆域四至。4、 理解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是历史的进步。重点:秦灭六国,巩固统一的措施。难点:中央集权的概念,焚书坑儒。2.精讲点拨:温馨提示1、 知道秦统一六国的时间和秦朝的建立。2、 掌握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3、 了解秦朝的疆域四至。4、 理解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是历史的进步。重点:秦灭六国,巩固统一的措施。难点:中央集权的概念,焚书坑儒。探究1.首创皇帝制度:朝代- 任务- 2.秦朝中央措施:设三官:-、-、-、3.秦朝地方措施:推行-,4.边疆措施:南-;北- 探究提升5、 知道秦统一六国的时间和秦朝的建立。6、 掌握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7、 了解秦朝的疆域四至。8、 理解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是历史的进步。重点:秦灭六国,巩固统一的措施。难点:中央集权的概念,焚书坑儒。探究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那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2、秦的统一有什么意义?3、欧元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欧洲联盟统一货币与秦始皇统一货币的相同点【当堂达标】(共10分)1、下列事件中,( )奠定了秦国在军事实力上的绝对优势A、商鞅变法 B、修筑都江堰 C、嬴政在公元前246年继位 D、长平之战2、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刀形币 B、铲形币 C、蚁鼻钱 D、圆形方孔铜钱3、假如你是秦始皇,你实行“焚书坑儒”的目的不包括( )A、树立秦始皇的威信B、加强对人们的的思想控制C、控制人们的言论 D、发展农业生产4、我们知道现在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通用的长度单位是米,那么你应该知道我国封建社会首次在全国统一长度、重量、容量的单位是在( )A、西周 B、春秋C、战国 D、秦朝5、秦朝建立后,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那么,郡县制最早可以追溯到( )时期A、青铜文明B、春秋五霸C、百家争鸣 D、商鞅变法6、古人坐船从位于漓江的桂林直达位于湘江的长沙,最早能够成为现实是在( )A 、春秋 B 、战国 C、 秦朝D、 西周7、下列措施属于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首创的是( )A、修筑长城 B、 地方设县 C、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D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8、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主要特征是( )A、最高统治着称皇帝 B、皇帝专权 C、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D、地方推行郡县制9、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完成统一。这个年代用世纪纪年法表示是( D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10、“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秦皇”最主要的功绩是( A )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创立行省制度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课后巩固练习】(共20分)一、选择题1、新转来的小英向同学们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名称一样”,那么小英的姓是( )A. 夏 B. 商 C. 秦 D. 2、在秦统一全国后建立的官僚机构中,被称为“百官之长”“助理万机”的官职是( )A郡守B丞相C御史大夫D太尉3、秦统一后,将全国划分为36个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官员。这些官员 ( )A拥有封地 B负责地方政务 C对丞相负责 D官职世袭而来4、材料一: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所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秦丞相李斯材料二: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秦朝的某一法令材料三: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爱了一次致命的打击。”现代著名的史学家郭沫若1、 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是秦始皇接受了谁的建议?2、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当时规定只准民间留下哪些书?3、 想一想,秦始皇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4、 我们应怎样评价这件事?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课前预习】预习本课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预习自测:我学习,我快乐一、秦的暴政:秦的暴政表现。二、陈胜吴广起义1、根本原因_直接原因_2、时间_、地点_、领导人_3、建立政权地点_4、打到咸阳附近,发展到_人。5、结果_。6、意义_。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1、秦朝灭亡:(1)巨鹿大战:时间:_ 地点:_ 双方:_ 结果:_(2)_直逼咸阳,秦朝灭亡。2、西汉建立: 时间:_ 都城:_ 建立者:_【课中导学】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重点: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难点。精讲点拨: 1、农民战争是第一次学习的课题,要在学习中注意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 2、总结陈胜、吴广这次起义的特点就是:揭竿而起,斩木为兵。3、秦末农民战争分为两个阶段。4、陈胜、吴广起义是反抗暴秦,而楚汉之争是为了争夺帝位,他们的战争性质是截然不同的。4指导学生将秦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整理成大事年表(如下图),训练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的能力,教会其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从宏观上把握整个秦朝历史的发展线索。探究提升9、 知道秦统一六国的时间和秦朝的建立。10、 掌握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11、 了解秦朝的疆域四至。12、 理解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是历史的进步。重点:秦灭六国,巩固统一的措施。难点:中央集权的概念,焚书坑儒。探究1、课本63页动脑筋。2、有人认为如果陈胜、吴广等人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3、比较刘邦、项羽在秦亡前后所领导的战争的目的,楚汉战争与此前进行的农民战争的性质一样吗?【当堂达标】(共10 分)1秦朝的暴政表现在( )每年役使三四百万人去兴修豪华的宫殿、陵墓和长城 每年有几十万人攻打匈奴和戍边 制炮烙之刑惩罚犯法的人 实行族诛 实行连坐A B C D2秦朝的暴政对社会造成的最根本影响是( )A阶级矛盾尖锐 B政局动荡不安C人民生活痛苦D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3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4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秦军主力的人是(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5秦朝灭亡的标志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巨鹿之战C刘邦攻占咸阳 D西汉建立6、汉书记载:“(秦朝)丁男(成年男子)披甲(铠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由此可见秦朝( )A.兵役、徭役繁重 B.刑罚严酷 C.赋税沉重 D.人民勤劳7、秦朝二世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残暴 B.没有实行分封制 C.农民战争的爆发 D.少数民族的进攻 8、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包围在垓下。他让士兵都唱起楚歌,楚军思念家乡,纷纷溃散。最能体现这一故事的成语是( ) A 破釜沉舟 B 四面楚歌 C 揭竿而起 D 打草惊蛇9“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 ) A.春秋和战国 B.秦和春秋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10、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 )陈胜 项羽 吴广 刘邦 A B C D七年级历史(上)导学案伐无道,诛暴秦 【课后巩固练习】(共20分)1、下列哪一次战役中,秦军主力被歼灭,从此便无力抵抗农民起义军了。( )A长平之战 B桂陵之战 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2、强大而又残暴的秦朝存在了仅仅( )年A14年 B20年 C25年 D37年3、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最能说明( )A刑法不能太残酷 B强者定能胜弱者 C为人处事不能太骄傲 D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4、楚霸王项羽宿迁的骄傲,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他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那次战役(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5、材料一:刘邦进入咸阳后,废秦苛政,约法三章,赢得民心;项羽随后进入咸阳,大肆杀掠,火烧秦宫,烟焰三个月不息。材料二:项羽在巨鹿之战上以少胜多战胜秦军,可后来在与刘备争天下时却被实力只有他四分之一的刘备打败,项羽死前叹到“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说的对吗?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6、材料:项羽进军关中,实力雄厚,拥兵40万,驻扎在鸿门。刘邦只有10万人。项羽对刘邦先入咸阳很不满,刘邦不敢与他对抗,亲自到鸿门谢罪。项羽设宴接待刘邦,他的谋士范增劝项羽乘机杀掉刘邦,在宴席上几次示意,项羽不与理会。范增召壮士项庄,舞剑助兴,意在杀死刘邦。项庄被刘邦收买的项伯挡住,无法下手。刘邦借口上厕所,逃离鸿门。1、想一想,这个故事的名称是什么,里面含有一个什么成语?2、这课书的内容涉及的成语故事很多,大家说一说,看谁知道的多?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课前预习】预习本课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预习自测:我学习,我快乐 原因: 文景之治 采取的措施: 表现: 原因 大一统的汉朝 汉武帝的大一统 政治: 措施 思想文化: 意义: 时间: 东汉的建立 建立者: 都城: 盛世局面: 【课中导学】学习目标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重点: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精讲点拨:1、大一统就是中央政府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温馨提示13、 知道秦统一六国的时间和秦朝的建立。14、 掌握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15、 了解秦朝的疆域四至。16、 理解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是历史的进步。重点:秦灭六国,巩固统一的措施。难点:中央集权的概念,焚书坑儒。探究 2、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是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的客观条件。3、比较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 探究提升17、 知道秦统一六国的时间和秦朝的建立。18、 掌握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19、 了解秦朝的疆域四至。20、 理解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是历史的进步。重点:秦灭六国,巩固统一的措施。难点:中央集权的概念,焚书坑儒。探究1.阅读教材6768页“文景之治”一目,思考(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形势?这种局面是怎样造成的?(联系前面所学内容思考) (2)面临这种形势,汉初几代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2、阅读6869页“汉武帝的大一统”一目,思考:(1)汉武帝是如何逐步削弱诸侯国势力的?达到怎样的效果?(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谁提出来的?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这一建议?你如何理解汉武帝的这一措施?(可在组内讨论)3、汉武帝为促进和巩固大一统局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即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当堂达标】(共10分)1、从人类诞生到今天,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统治地位,都非常注重加强思想领域的控制。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听取了下列哪位人物的建议( )A孔子 B李斯 C韩非 D董仲舒2、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使一个民族成为有素质、有礼仪、有教养的民族。儒家思想在我国居于统治地位开始于( )A春秋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3、为了宣扬封建正统思想-儒学,西汉时期出现了国家举办的学校,并成为我国古代最高学府。它是( )A大学 B太学 C书院 D翰林院4、公元纪年法是现在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法,我国也采用,你知道我国历史上跨公元前后的朝代是( )A夏朝 B秦朝 C西汉 D东汉5、“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最相似的是 ( ) A根本目的B实施背景C实施过程D实施结果6、汉武帝时期的学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家教育,必须到 ( ) A长安B洛阳C咸阳D开封7、西汉国力最强盛的时期是在 ( ) A汉高祖在位时B文帝、景帝在位时C汉武帝在位时D汉元帝在位时8、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大约是在 ( )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始皇时期D汉武帝时期9、下列几位皇帝在位的顺序是 ( ) 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汉景帝A B C D10、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 A法家和墨家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C诸子百家D道家和七年级历史(上)导学案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课后巩固练习】(共20分)一、选择题(5分)1、 西汉建立的时间是 ( ) A公元前202年B公元202年C公元前206年D公元206年2、汉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是对以下哪条历史经验的总结 ( ) A吸取秦亡的教训B实行“马上治天下” C采取高度集权措施D巩固封建统治秩序3、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 ( ) A吸取秦亡的教训B减轻人民的负担C发展生产D巩固封建统治4、西汉的主父偃曾建议汉武帝:“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这表明他提出此建议的真实目的是 ( ) A主张推行分封制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C施恩于诸侯子弟收买人心D削弱诸侯王的实力5、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出现于 ( ) A孔子创办私学时B秦朝统一后C汉武帝时期D隋朝6、阅读材料:材料一:“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请回答:(1)材料一是谁向哪位皇帝所提出的建议?其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又是谁的建议?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材料二的观点?(3)材料二中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是指哪家学说?为了推行此学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两则材料反映了西汉在哪两个方面完成了大一统?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课前预习】预习本课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预习自测:我学习,我快乐一、 农业的成就:1、 水利:西汉_、东汉_治理黄河2、 农具:_、_。3、 作物:_、_、_。二、手工业的成就1、丝织业:_代表_2、冶铁业:_意义_铁制兵器代替青铜兵器。_我国最早发明炒钢铁。三、商业繁荣:1、大一统的经济措施及作用:_2、东西二京:长安、洛阳规模宏大:人口_、_。布局合理:_商业区_市【课中导学】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水利兴修与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进一步体会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两汉盛世奠定基础。重点:“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难点:如何正确分析认识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精讲点拨:1. 讲述农耕技术的改进时,可分为两个方面讲解:一是农具的改进,包括犁壁和耧车的发明;二是牛耕技术的改进,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法。对于这些,学生由于接触太少,不易理解,教师可借助于计算机、录像片、投影仪、挂图或模型进行讲解,增强直观性,启发学生的想像力。与第7课内容相联系。 2.两汉农业的进步表现在兴修水利、农具的改进和农作物的种植三个方面。3.提花机是一种提花设备,能在织物上织出花纹。4、解释五铢钱。并同秦朝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比较。探究提升21、 知道秦统一六国的时间和秦朝的建立。22、 掌握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23、 了解秦朝的疆域四至。24、 理解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是历史的进步。重点:秦灭六国,巩固统一的措施。难点:中央集权的概念,焚书坑儒。探究 1、阅读72页小字,想一想,田蚡为什么不让汉武帝治河?汉武帝为社么会听他的话? 2、P75页活动与探究 3、讨论两汉经济繁荣的原因【当堂达标】(10分)1对于黄河的治理,汉朝比较重视的两个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景帝 汉文帝 C汉武帝D汉武帝 光武帝2东汉时期,主持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是( )A、杜诗B张衡 C王景D郦道元3水排是一种( )A纺织工具B冶铁工具C灌溉工具 D耕种工具4我国铁制兵器取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基金从业资格考试证及答案解析
- 2024年黄山健康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嘉兴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招聘普通高校笔试真题
- 2025年湖南安全C3题库及答案解析
- 九年级英语易错题专项训练资料
- 消防水源配置与建设方案
- 充电桩日常巡检员培训与管理方案
- 校园消防安全设施设备配置与维护方案
- 仓库消防安全评审与整改方案
- 年产xxx大气(气体)采样仪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多发性骨髓瘤》课件
- 颈肩腰腿疼中医治疗
- 人教版历史2024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含答案)
- 主要粮食作物机收减损技术-农业农机技术培训课件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医院管理分享】:4C服务模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实践
- 邮政社招笔试题
- 2024急性脑梗死溶栓规范诊治指南(附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专家共识总结归纳表格)
- 物联网应用技术职业生涯规划
- 2024年云南省公路交通机电工程专业知识模拟试题(100题)含答案
- 茶叶及茶多酚单体EGCG的抗焦虑作用及机制探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