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ppt_第1页
粉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ppt_第2页
粉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ppt_第3页
粉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ppt_第4页
粉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粉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程建华2014年7月 主要内容 一 近年来我国粉尘危害现状二 粉尘的定义 来源与分类三 粉尘的理化特性四 粉尘进入人体的途径五 粉尘的健康危害六 粉尘危害防治措施 一 近年来我国粉尘危害现状目前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 2010年新发职业病27240例 其中尘肺病23812例 死亡病例679例 报告尘肺病例数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87 42 截止2012年底 甘肃省有尘肺病患者11536例 2012年新发职业病病例141例 其中新发尘肺病例121例 2012年安徽省新发各类职业病927例 91 8 是尘肺病例 2012年青岛市石棉肺 矽肺 电焊工尘肺等慢性职业中毒病种增多 共诊断职业病患者67例 其中尘肺36例 一 近年来我国粉尘危害现状几起尘肺典型案例 1 广西马山县农民工在海南金矿打工尘肺案例马山县自80年代以来赴海南金矿打工的农民工总数为1001人 其中白山镇752人 百龙滩镇145人 其他乡镇104人 1998返乡务农 2003年陆续发病 截至目前 这些人中已经有600人进行了体检 诊断出矽肺病患者225人 已死亡14人 其中 一期尘肺97人 二期尘肺93人 三期尘肺35人 一 近年来我国粉尘危害现状几起尘肺典型案例 2 云南水富县农民工在安徽凤阳石英砂厂打工尘肺案例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向家坝镇有3个偏僻的村寨 多年来 这里的村民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 但最近两年 三个村12名青壮年男子相继去世 生前他们都曾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官沟乡石英砂厂打工 都患有一种 怪病 2009年3月这一事件被曝光后 当地为400多位曾在安徽石英砂厂打过工的农民工进行了体检 发现有30多例尘肺病人 一 近年来我国粉尘危害现状几起尘肺典型案例 3 云南水富县农民工在安徽凤阳石英砂厂打工尘肺案例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向家坝镇有3个偏僻的村寨 多年来 这里的村民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 但最近两年 三个村12名青壮年男子相继去世 生前他们都曾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官沟乡石英砂厂打工 都患有一种 怪病 2009年3月这一事件被曝光后 当地为400多位曾在安徽石英砂厂打过工的农民工进行了体检 发现有30多例尘肺病人 二 粉尘的定义 来源与分类1 粉尘的定义粉尘是指直径很小的固体颗粒 可以是自然环境中天然产生 如火山喷发产生的尘埃 或是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中产生 2 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就是特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二 粉尘的定义 来源与分类3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1 固体物质的机械性粉碎和研磨 石英石粉碎成石英砂或石英粉 矿石粉碎为矿粉 水泥熟料研磨为水泥 2 爆破或物质的不完全燃烧 矿石开采及凿岩爆破 煤炭及其他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3 物质加热 电焊作业形成的电焊烟尘 锌蒸发形成氧化锌烟雾 4 粉末物质包装 搬运 混合 搅拌 运输等 如水泥包装 矿石筛分 二 粉尘的定义 来源与分类4 生产性粉尘的分类据粉尘的性质分类1 无机性粉尘 金属性粉尘如铝 铁 锡 铅 锰 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 非金属的矿物粉尘如石英 石棉 滑石 煤等 人工合成无机粉尘如水泥 玻璃纤维 金刚砂等 二 粉尘的定义 来源与分类2 有机性粉尘 植物性粉尘如木尘 烟草 棉 麻 谷物 茶 甘蔗 丝等粉尘 动物性粉尘如畜毛 羽毛 角粉 骨质等粉尘 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 农药 人造有机纤维等 二 粉尘的定义 来源与分类按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分 国家职业病目录 矽尘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 的无机性粉尘 矽肺煤尘 煤矽尘 煤工尘肺石墨尘 石墨尘肺炭黑尘 炭黑尘肺石棉尘 石棉肺滑石尘 滑石尘肺水泥尘 水泥尘肺 二 粉尘的定义 来源与分类根据粉尘颗粒在空气中停留的状况分类 1 降尘一般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10 m 在重力作用下易降落不能较长时间悬浮的颗粒状物质 2 飘尘指粒径小于10 m的微小颗粒 如平常说的烟 烟气和雾在内的颗粒状物质 由于这些物质粒径很小 质量轻 故可以长时间停留在大气中 被人体吸入呼吸道的机会很大 容易对人体造成危害 二 粉尘的定义 来源与分类根据粉尘在人呼吸道沉降的部位分类1 非可吸入性粉尘 指直径大于15 m 一般不能进入人体呼吸道 2 可吸入性粉尘 指直径小于15 m 可以进入人体呼吸道 3 呼吸性粉尘 指直径小于5 m 可以进入肺泡 pm2 5是指直径小于2 5 m的细微颗粒 二 粉尘的定义 来源与分类5 总粉尘理论上讲 真正的总粉尘指漂浮在空气中的所有粉尘颗粒 我国国标的定义为 可进入整个呼吸道 鼻 咽和喉 胸腔支气管 细支气管和肺泡 的粉尘 简称总尘 技术上系用总粉尘采样器按标准方法在呼吸带测得的所有粉尘 二 粉尘的定义 来源与分类6 各种粉尘的关系 可吸入粉尘 鼻咽粉尘 胸部区粉尘气管 支气管粉尘 呼吸性粉尘肺泡沉积粉尘被排出的粉尘 三 粉尘的理化特性 一 粉尘的化学成分由于化学性质不同 粉尘对人体可产生炎症 纤维化 中毒 过敏和肿瘤等作用 比如有机粉尘可引起支气管哮喘 棉尘肺 职业过敏性肺炎等肺部疾病 某些金属粉尘如锰 汞 铅通过肺组织吸收 进人血循环 引起中毒 另一些金属粉尘如铬 镍可导致呼吸系统肿瘤 三 粉尘的理化特性 二 粉尘分散度分散度指固体物质被粉碎的程度 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构成比来表示 前者称粒子分散度 粒径小的颗粒越多 则分散度越高 后者称质量分散度 质量小的颗粒占总质量百分比越大 质量分散度越高 直径5微米左右的尘粒从呼吸带高度降到地面大约需要3小时 而直径1微米左右的尘粒则需10小时 分散度高的粉尘稳定程度高 被机体吸收的几率大 工作场所空气中直径小于5微米的尘粒是引起尘肺的主要粉尘 三 粉尘的理化特性 三 粉尘溶解度粉尘溶解度的大小影响其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溶解度高的粉尘常在上呼吸道溶解吸收 而溶解度低的粉尘在上呼吸道不能溶解 往往能进入肺泡部位 在体内持续作用 例如某些含有铅 砷等有毒成分的粉尘可在呼吸道溶解吸收 其溶解度越高 吸收剂量越大 对人体的毒作用越强 三 粉尘的理化特性 四 粉尘硬度和形状坚硬且外形尖锐的尘粒可能引起呼吸道黏膜的机械性损伤 五 粉尘的荷电性物质在粉碎过程和流动中互相摩擦或吸附空气中离子而带电 漂浮在空气中90 95 的粒子荷带正电或负电 一般来说 荷电性的颗粒在呼吸道内易被阻留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荷电粉尘在肺内阻留量达70 74 而不荷电者只有10 16 在除尘技术中 愈来愈多地利用粉尘的荷电性质来捕集粉尘 静电式除尘器 静电防护口罩等 三 粉尘的理化特性 六 粉尘的爆炸性能引起粉尘爆炸的都是可燃性粉尘 可燃性粉尘一般分为三大类 1 金属粉尘 如铅粉 镁粉等 2 可燃矿物粉尘 如煤粉 3 有机物粉尘 如亚麻粉尘 木粉 纸粉 烟草和谷物粉尘等 烟草粉尘与亚麻 谷物粉尘属同一种非导电性易燃粉尘 煤尘30 40g m3 面粉 铝7g m3 糖尘10 3g m3可引起爆炸 三 粉尘的理化特性已发现以下七类物质的粉尘具有爆炸性 1 金属 如镁粉 铝粉2 煤炭 3 粮食如小麦 淀粉 4 饲料如鱼粉 5 农副产品如棉花 烟草 6 林产品如纸粉 木粉 7 合成材料如塑料 染料 四 粉尘进入机体的途径粉尘通过呼吸道 眼睛 皮肤 消化道等进入人体 其中以呼吸道为主要途径 一 粉尘在呼吸道的过程1 被人体吸入呼吸道的粉尘 绝大部分被吸入后又被呼出 少量粉尘主要通过碰撞作用 沉降作用 弥散作用 截留作用吸附于呼吸道各部位 其中重力沉降是粉尘粒子在呼吸道深部阻留的主要方式 四 粉尘进入机体的途径2 呼吸系统对粉尘的防御和清除人体对吸入的粉尘具备有效的防御和清除机制 一般认为有三道防线 1 鼻腔 喉 气管 支气管树的阻留作用 2 呼吸道上皮黏液纤毛系统的排除作用 呼吸道上皮的表层是 黏液纤毛系统 由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纤毛和覆盖其上的黏液组成 3 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四 粉尘进入机体的途径通过上述各种防御功能 可将进入肺内97 99 的粉尘排出体外 而阻留在肺内的粉尘只有吸入量的1 3 但长期较大量吸入粉尘可削弱上述各项清除功能 导致粉尘过量沉积 酿成肺组织病变 引起疾病 四 粉尘进入机体的途径 二 粉尘与皮肤 眼的接触作用一些粉尘堵塞皮脂腺 使皮肤干燥 并引起粉刺 毛囊炎 脓皮病等 金属和磨料粉尘可引起角膜损伤 导致角膜感觉迟钝结膜炎和角膜浑浊等病变 五 粉尘的健康危害粉尘对机体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损害 包括尘肺 粉尘沉着症 过敏 呼吸系统炎症和呼吸系统肿瘤等疾病 1 尘肺矿物性粉尘 10种尘肺 矽肺 煤工尘肺 石墨尘肺 碳黑尘肺 石棉肺 滑石尘肺 水泥尘肺 云母尘肺 陶工尘肺 铸工尘肺 金属粉尘 2种尘肺 铝尘肺 电焊工尘肺 有机粉尘 5种尘肺 木尘肺 茶尘肺 合成纤维尘肺 酚醛树脂尘肺 聚氯乙烯尘肺 五 粉尘的健康危害2 中毒 砷 锰 汞 锌等 3 粉尘沉着症 如锡 铁 锑等金属粉尘被吸入等 4 肿瘤 石棉 肺部肿瘤 镍 铬 砷 5 炎症 COPD 过敏 6 职业性哮喘 例如大麻 棉花 铬酸盐等据统计约有200多种职业性致喘物 广泛分布各行业 五 粉尘的健康危害尘肺的临床表现 尘肺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咳嗽 咳痰 胸痛 呼吸困难四大症状 此外尚有喘息 咯血以及消化功能减弱 胃纳差 腹胀 大便秘结等某些全身症状 1 呼吸困难 尘肺病最常见和最早发生的症状 且和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也是尘肺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2 咳嗽 是尘肺病人最常见的主诉 早期尘肺病人咳嗽多不明显 但随着病程的进展 病人多合并慢性支气管炎 晚期病人常易合并肺部感染 均使咳嗽明显加重 五 粉尘的健康危害尘肺的临床表现 3 咳痰 即使在咳嗽很少的情况下 病人也会有咳痰 这主要是由于呼吸系统对粉尘的清除导致分泌物增加所致 煤工尘肺病人痰多为黑色 晚期煤工尘肺病人可咳出大量黑色痰 其中可明显地看到煤尘颗粒 多是大块纤维化病灶由于缺血溶解坏死所致 石棉暴露工人及石棉肺病人痰液中则可检查到石棉小体 4 胸痛 早晚期病人均可有胸痛 其中可能以矽肺和石棉肺病人更多见 胸痛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纤维化病变的牵扯作用 一般主诉为隐痛 亦有描述为胀痛 针刺样痛等 六 粉尘危害防治措施 六 粉尘危害防治措施 一 三级预防措施1 一级预防 1 综合防尘 即改革生产工艺 生产设备 尽量将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 自动化和密闭化 遥控化操作 尽可能采用不含或含游离二氧化硅低的材料代替含游离二氧化硅高的材料 在工艺要求许可的条件下 尽可能采用湿法作业 使用个人防尘用品 做好个人防护 2 定期检测 即对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实施定期检测 使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之内 六 粉尘危害防治措施 3 健康体检 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对员工进行就业前的健康体检 对患有职业禁忌症 未成年人 女职工 不得安排其从事禁忌范围的工作 4 宣传教育 普及防尘的基本知识 5 加强维护 对除尘系统必须加强维护和管理 使除尘系统处于完好 有效状态 六 粉尘危害防治措施2 二级预防 1 建立专人负责的防尘机构 制定防尘规划和各项规章制度 2 健康监护 在岗期间 3 发现不宜从事接尘工作的职工 要及时调离 3 三级预防诊断 治疗 康复等 主要措施为 对已确诊为尘肺病的职工 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 安排合理的治疗或疗养 患者的社会保险待遇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六 粉尘危害防治措施 二 综合防尘和降尘措施1 综合防尘 八字方针 即 革 水 密 风 护 管 宣 查 革 是技术革新 水 是湿式作业 密 是密闭 捕尘 抽尘 风 是改善通风 护 是个人防护 管 是加强管理 建立各种制度 及时检修防尘设备 宣 是宣传教育 普及防尘知识 查 是检查评比 定期测尘和工人健康检查 六 粉尘危害防治措施 二 综合防尘和降尘措施2 降尘措施1 改革工艺过程 革新生产设备改革工艺过程 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 随着技术进步 像风力运输 负压吸砂 吸风风选等防止粉尘逸散的技术日趋成熟 使用无矽材料代替石英原料 寻找石棉的替代品等 2 生产设备的密闭化密闭是防止尘 毒外泄的有效措施 投料 粉碎 搅拌 出料 输送 包装等应尽可能密闭 采用密闭管道转送 密闭自动 机械 称量 密闭设备加工 防止粉尘外逸 六 粉尘危害防治措施 二 综合防尘和降尘措施2 降尘措施3 隔离操作和自动控制隔离操作就是把操作工与生产设备隔离开 如使用遥控操纵 计算机控制 隔室监控等措施避免工人接触粉尘 新近投产的企业多数已实现了远程自动程序控制 减少了有害因素的危害 4 湿式作业是经济易行 安全有效的防尘措施 应首先考虑采用 水对大部分种类的粉尘 尤其是矿物性粉尘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洒水 喷雾 注水 水幕等 六 粉尘危害防治措施 二 综合防尘和降尘措施2 降尘措施5 通风除尘 全面机械通风 全面机械通风是对整个厂房进行通风 换气 是把清洗的新鲜空气不断地送入车间 将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 包括粉尘 浓度稀释并将污染的空气排到室外 使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达到卫生标准 局部机械排风如离心式风机 轴流式风机 六 粉尘危害防治措施 二 综合防尘和降尘措施2 降尘措施6 设备除尘对于不能采用湿式作业或全面通风达不到产尘部位 应用设备除尘 根据情况合理采用局部密闭罩 整体密闭罩和通风罩 与密闭措施相结合 能有效防止粉尘外溢又不造成物料浪费 同时采用旋风 布袋和静电除尘方式 做好粉尘回收利用或处理 避免污染大气 六 粉尘危害防治措施 三 监测分析1 监测内容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 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及粉尘的分散度等基本情况 通过监测评价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以监测促防治 同时也是防止粉尘爆炸的需要 2 监测周期每季度监测1次 六 粉尘危害防治措施 三 监测分析3 作业场所粉尘容许浓度 粉尘PC TWA总尘呼尘 矽尘含10 50 游离SiO2的粉尘10 7含50 80 游离SiO2粉尘0 70 3含80 以上游离SiO2粉尘0 50 2煤尘 含 10 游离SiO2 42 5玻璃钢粉尘3 聚丙烯粉尘5 其他粉尘 催化剂 硫磺等粉尘 8 六 粉尘危害防治措施 四 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粉尘防护的个人防护用品主要包括防尘口罩 防护帽 防护服 防护眼镜和皮肤防护用品等 防尘口罩的选用应根据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和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选用合适的口罩类别 正确使用和维护好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才能使它发挥应有的防尘作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四 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几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