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奥赛ppt课件.ppt_第1页
微生物奥赛ppt课件.ppt_第2页
微生物奥赛ppt课件.ppt_第3页
微生物奥赛ppt课件.ppt_第4页
微生物奥赛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生物学奥赛辅导提纲刘爱民 电话 mail amliu9393 办公室 生化楼后4楼西B403室实验室 安师大生化楼一楼西边 1 主要内容 一 什么是微生物 包括的类群 二 微生物学奠基人 巴斯德和科赫的贡献三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四 细菌 放线菌 蓝细菌 衣原体 酵母菌 真菌结构特征五 病毒形态和特征六 培养基和营养类型七 微生物的代谢八 微生物遗传和基因重组九 传染与免疫十 微生物生态 2 微生物是指肉眼难以看清 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 0 1mm 的总称 微生物的双面性 有利和有害 微生物的类群 一 什么是微生物 3 微生物 病毒 亚病毒因子 古生菌 Archaea 细菌 Bacteria 真菌 酵母 霉菌 蕈菌等 单细胞藻类 原生动物等 非细胞型 细胞型 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 Eukarya 又称真细菌 eubacteria 包括普通细菌 放线菌 蓝细菌 枝原体 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等 生命起源的三域学说 将整个生物界分为3个域 即古生菌域 细菌域和真核生物域 4 二 微生物学奠基人 巴斯德和科赫 巴斯德学术成就 彻底否定了 自然发生 学说 巴斯德消毒法 首次制成狂犬疫苗科赫学术成就 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 著名的科赫原则 5 三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五大共性的内容易变异 细菌抗药性的产生原因 6 四 细菌 放线菌 蓝细菌 衣原体 真菌结构特征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结构以及各种膜的类型 一 细菌细菌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 大小 测量方法 细胞壁的功能 7 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结构 简单染色法正染色革兰氏染色法鉴别染色法抗酸性染色法芽孢染色法死菌吉姆萨染色法负染色 荚膜染色法等细菌染色法活菌 用美蓝或TTC 氧化三苯基四氮唑 等作活菌染色 8 革兰氏染色步骤和结果 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细胞壁成分的比较 溶菌酶作用位点 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比较 9 细胞壁缺陷细菌 缺壁突变 L型细菌实验室或宿主体内形成基本去尽 原生质体 G 缺壁细菌人工去壁部分去除 球状体 G 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 枝原体 10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与结构模型 细菌核糖体和真核生物核糖体差异 核区和质粒特点 糖被和荚膜的特征 11 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鞭毛 flagellum 复flagella 1 观察和判断细菌鞭毛的方法 2 鞭毛的结构及其运动机制 3 鞭毛推动细菌运动的特点 菌毛的粘附固着功能 性毛的特点 12 特殊的休眠构造 芽孢的耐热特征杀死芽孢的温度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特点和生物杀虫剂 细菌的繁殖方式 主要裂殖 二分裂 细菌的菌落和菌苔特征 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特征 13 古生菌 Archaea 的特点粘细菌 14 二 放线菌 在形态上具有分枝状菌丝 菌落形态与霉菌相似 放线菌是具有菌丝 以孢子进行繁殖 革兰氏染色阳性的一类原核微生物 属于真细菌范畴 单细胞菌体按菌丝形态和功能可分为营养 基内 气生和孢子丝三种 能产生大量的 种类繁多的抗生素 其代谢产物使土壤具有特殊的泥腥味 15 三 蓝细菌 Cyanobacteria 也称蓝藻或蓝绿藻 blue greenalgae 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 不形成叶绿体 无叶绿素b 有 胡萝卜素和藻胆蛋白 能以水作为供氢体和电子供体 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同化CO2为有机物质的光合细菌 G 以前曾归于藻类 因为它和高等植物一样具有光合色素 叶绿素a 能进行产氧型光合作用 先锋生物 多数能固氮 其异形细胞 heterocyst 是进行固氮的场所 无鞭毛 16 支原体特征 17 首次发现斑疹伤寒的病原体立克次氏体的特征 沙眼衣原体的特征 18 真核微生物 真菌 单细胞藻类 原生动物 霉菌 酵母菌 蕈菌 蘑菇 丝状真菌 单细胞真菌 大型真菌 菌物界 黏菌假菌 卵菌 菌物界 指与动物界 植物界相并列的一大群无叶绿素 依靠细胞表面吸收有机养料 细胞壁一般含有几丁质的真核微生物 19 四 酵母菌 单细胞 以芽殖或裂殖来进行无性繁殖 可产生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繁殖 多分布在含糖的偏酸性环境 真核微生物酿酒酵母特征等 20 五 霉菌 丝状真菌 有单细胞和多细胞 菌丝的特化类型 21 营养菌丝体的特化形态 22 气生菌丝体的特化形态 1 结构简单的子实体产无性孢子的 分生孢子头 孢子囊产有性孢子的 担子 23 2 结构复杂的子实体产无性孢子的 分生孢子器 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盘产有性孢子的 子囊果 ascocarp 24 霉菌繁殖方式 霉菌的繁殖方式 无性孢子 有性孢子 菌丝断片 25 真菌孢子类型 厚 26 蕈菌 伞菌 大型肉质子实体 主要属于担子菌类 双核菌丝细胞的增殖方式特殊 锁状联合 蕈菌的发育过程 27 五 病毒 病毒的特征 能通过细菌滤器 可被乙醇沉淀而不失去其感染性 能在琼脂凝胶中扩散 用培养细菌的方法不能被培养出来 推测只能在活细胞中生活 不具有细胞结构 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 对干扰素 一组免疫活性蛋白 敏感 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病毒的繁殖方式称做复制 噬菌体 噬菌斑 装配形成具有感染性的毒粒 28 病毒几乎可以感染所有的细胞生物 具有宿主特异性 病毒包膜特点 一种病毒的毒粒只含有一种核酸 DNA或是RNA 烈性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的区别 29 吸附 侵入 早期 病毒特异性酶的合成 病毒核酸复制 病毒结构蛋白质合成 装配 释放 病毒大分子合成 病毒的复制过程 可分5个阶段 病毒基因组的表达与复制存在着强烈的时序性 30 T4噬菌体的装配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自我装配的过程 每一种结构蛋白在装配时都发生了构型改变 为后一种蛋白质的结合提供了可识别位点 形成一组有序的装配反应 31 亚病毒因子 朊病毒 具有侵染性并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 是一种蛋白质侵染颗粒 又叫蛋白侵染子 普利昂 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该蛋白内含有核酸 32 人的库鲁病 kuru 一种震颤病 克雅氏病 CreutzfeldtJakobdisease CJD 一种早老性痴呆病 等 羊搔痒症 scrapie 牛海绵状脑病 spongiformencephalopathy 俗称 疯牛病 33 病毒与实践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IDS 艾滋病 的病原体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毒结构特征 传播途径和感染过程 复制过程 1 艾滋病 艾滋病有三个特性 1 获得性2 免疫缺陷3 综合征 34 逆转录病毒 又称RNA肿瘤病毒 介绍 SARS病 冠状病毒的结构特征 禽流感病毒的结构特征 病毒与癌症 噬菌体对发酵工业影响 病毒在基因工程中作为载体 根癌土壤杆菌的 Ti质粒 花椰菜花叶病毒等作植物基因工程的载体 35 培养基组成特点 碳源 氮源 无机盐 能源 生长因子 水 培养基灭菌条件 培养基的种类 基础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的用途 六 培养基和营养类型 36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37 光能营养型生物 产氧 不产氧 真核生物 藻类及其它绿色植物 原核生物 蓝细菌 产氧光合细菌 仅原核生物有 不产氧光合细菌 古生菌 嗜盐菌 38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特点 代表物质 一 单纯扩散 simplediffusion 二 促进扩散 facilitateddiffusion 三 主动运送 activetransport 四 基团移位 grouptranslocation 39 七 微生物代谢 生物氧化的形式包括某物质与氧结合 脱氢或脱电子3种 生物氧化的功能为 产能 ATP 产还原力 H 和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 生物氧化的过程为 脱氢 或电子 递氢 或电子 和受氢 或电子 3个阶段 生物氧化的类型 微生物的呼吸类型 为 呼吸 无氧呼吸和发酵3种 40 无氧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氧 而是NO3 NO2 SO42 S2O32 CO2等无机物 或延胡索酸 fumarate 等有机物 硝酸盐呼吸 以硝酸盐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学过程 也称为硝酸盐的异化作用 Dissimilative 和硝酸盐还原 nitratereduction 有些菌可将NO2 进一步还原成N2 这个过程称为反硝化作用或脱氮作用 嗜盐菌紫膜的光合作用 41 由EMP途径中丙酮酸出发的6条发酵途径 微生物的发酵类型同型乙醇发酵 乳酸 同型 发酵 丙酸发酵 混合酸发酵 丁二醇发酵 丁酸型发酵 42 四种生理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光照和氧下的ATP合成 43 生物固氮 是指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催化而还原形成氨的过程 只有原核生物才具有固氮能力 固氮机制 生物固氮反应的6个要素固氮作用的调节控制好氧固氮菌防止氧伤害其固氮酶的机制根瘤菌固氮酶的抗氧保护机制 生物固氮 44 微生物的生长和控制 生长测定的方法 血球计数板进行细胞计数划线接种操作步骤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四个时期的特点氧对厌氧性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的机理控制手段 青霉素 竞争性抑制肽聚糖合成的转肽酶活性中心 磺胺作用机理 45 八 微生物的遗传和基因重组 1 DNA作为遗传物质 2 RNA作为遗传物质 3个经典实验 经典转化实验 噬菌体感染实验 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46 营养缺陷型及判断的标准 在基本培养基上能否生长 证明基因突变的非对应 三个经典实验 证明突变的性状与引起突变的原因间无直接对应关系 Ames试验 47 证明突变的性状与引起突变的原因间无直接对应关系 基因突变的非对应 变量实验 涂布实验 影印实验 48 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 有性杂交 准性杂交 原生质体融合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 转化 转导 接合和原生质体融合 49 接合 conjugation 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 由F因子介导 转导 transduction 由缺陷噬菌体介导 转化 transformation 游离DNA分子 感受态细胞 概念和区别 50 中间平板上长出的原养型菌落是两菌株之间发生了遗传交换和重组所致 基本培养基 MM 仅能满足某微生物的野生型菌株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成分的组合培养基 完全培养基 CM 可满足一切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需要的天然或半组合培养基 51 九 传染与免疫 传染与传染病的概念 决定传染结局的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