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大地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大地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大地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大地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大地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大地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一答案正确,每小题2分,共32分)1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是一首优美而动听的旋律,歌中唱到“月亮穿行”的参照物是()a白莲花b云朵c树木d大地2下列的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而成的是()a小孔成像b日食、月食c表演手影戏d雨后彩虹3在下列介质中,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相同的温度下,在下列介质中声音传播最快的是()a空气b水c铁d软木4城市的绿化不仅有美化净化了生活环境,还有效控制了噪声,它控制噪声的途径是在()a声源处b传播过程中c在人耳处d前面三种都有5下列描述中,能使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冰块放在碗里熔化了b用力敲钉子,钉子变弯了c一瓶罐头被宇船员带到太空站d配钥匙,对新钥匙进行打磨6模仿秀杨光能把文兴宇、阎肃、乔羽、单田芳等老艺术家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令人难辨真假,因此而走上央视春晚舞台他模仿的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7每到春季气温开始回暖之时,就会出现一种叫“南风天”的天气,在室内铺瓷砖的地板上、墙上会“出汗”,非常潮湿这种“出汗”现象是()a从地里头或墙里头渗透出来的水滴b这是水蒸气凝华的结果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d这是水分蒸发的结果8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看到它了,这时人们所看到的“太阳”是()a光折射的虚像b光反射的虚像c光折射的实像d光反射的实像9为加强校园安全的管理,在校门口、教学楼、宿舍楼等多个地方都安装了摄像头摄像头与过往人群之间的距离是()a小于1倍焦距b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c等于2倍焦距d大于2倍焦距10常用温度计使用的液体有酒精、水银等,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凝固点为117、水银的凝固点为39在我国北方漠河镇的冬季最低气温可达52.3,那么在这里测气温应使什么比较合适()a酒精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水银温度计都可以d酒精、水银温度计都不可以1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12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那么关于海波熔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海波的熔点是48b海波熔化过程持续了6minc在bc过程中,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在bc过程中,海波放出热量13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a2mb3mc5md6m14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是2:1,它们的质量之比是3:2,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是()a3:4b4:3c3:1d1:315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原理图,在照相时要使得到的相片更大些,应如何进行调整()a只要减小景物到镜头的距离b只要增大胶片到镜头的距离c减小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胶片到镜头的距离d增大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胶片到镜头的距离16三种物质甲、乙、丙的质量m和体积v的关系如图,其中密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7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身高约为16018行驶列车车架上行李,若以车厢为参照物,行李是的,若地面为参照物,行李是的19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在医学上都得到了重要的应用:医生利用b型超声波来体检,是用超声波传递;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体内排石,是用超声波传递20正值寒冬,北方雨雪,道路结冰,为确保道路畅通,交管人员在结冰路面撒些食盐以使车辆通行撒上食盐后,食盐和冰混合,使冰的熔点,在极低的气温条件下路面的结冰也会而变成水21白炽电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灯泡壁会变黑因为灯丝是由金属钨制成的,钨在高温下会发生现象从固体直接变成气体,而钨气体遇到低温的灯壁时发生了现象,又从气体变成了固体22如图所示的光路中,图甲表示的眼的光路图,要用矫正,图乙表示的眼的光路图,要用矫正23一束与镜面成3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24在红外线、红光紫光、紫外线中,电视机遥控用的是,用于识别钞票真假的是25容积为1l(1l=1dm3)的塑料瓶子装满油,油的质量是0.8kg,则油的密度是kg/m3,这瓶油倒去半瓶之后,瓶中剩下油的密度是kg/m326一个瓶子装满水时,总质量是823g,当它装满酒精时,总质量是723g,酒精的密度是0.8g/cm3,则瓶子的质量是g三问答、作图题:(本题共6分,每小题3分)27平时是自己洗衣服吗?就请你说一说应该怎样晾晒才会使湿衣服干得更快一些(写出三点做法)28作图,如图所示,请在图甲中完成光折射光路图,在图乙的两个方框中画出适当的透镜四综合应用题:(本题16分)29(8分)珠港澳跨海大桥全长接近50km,预计于2016年完工,将是世界上最长的六线行车沉管隧道,及世界上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根据大桥的设计,从珠海到达香港只需约0.5h,则大桥设计的行车速度是多少km/h?若以这个速度行驶,目前开车从珠海到香港还需要3h,那么目前从珠海到香港的路程是多少km?30(8分)如图所示,两种大小不同包装的纯牛奶,小包装上标注净含量为250ml,大包装上标注净含量为1l测得小包装中纯牛奶的质量为262.5g求:纯牛奶的密度是多少kg/m3?大包装中纯牛奶的质量是多少kg?五实验探究题:(第36题第(3)小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25分)31如图所示,甲物体ab的长度是cm乙体温计的示数是3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1所示,从中可以知道:(1)水的沸点是(图象?)(2)水在沸腾过程中,加大了火力,水的温度(“会”还是“不会”)上升(3)如图2所示是某同学的实验装置,其中存在两点错误:一是;二是3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要调节这三者的高度,使烛焰的中心和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上(2)当把蜡烛移到凸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2fuf),这时通过调节光屏可得到一个的实像(3)当uf时,在光屏(“能”还是“不能”)得到烛焰的像,这时透过凸透镜才能看到一个的虚像3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采用平面镜成像实验器如图,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把一个蜡烛模型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把另一完全相同蜡烛模型放在玻璃后像的位置上(1)另一模型与像(“会”还是“不会”)重合,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2)此时测得两个蜡烛模型到玻璃板距离(“会”还是“不会”)相等,说明了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35测小石块的密度:(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2)测量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石块的质量为g;(3)如图丙,小石块放入量筒之前,水的体积是cm3;(4)小石块的体积是cm3;(5)小石块的密度是g/cm336如图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s为斜面的全程长度,s1为半程长度,小珍同学测得数据如图所示,请完成:路程(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s1=0.45t1=3v1=0.15s=0.9t=v=(1)请把表中数据填写完整(2)研究两次测得平均速度的大小,可以得出,不改变斜面的高度情况下,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平均速度越(3)为进一步探究影响小车平均速度的大小因素,请同学大胆猜想并说出你的验证方法猜想小车的平均速度还与有关,验证方法是: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大地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一答案正确,每小题2分,共32分)1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是一首优美而动听的旋律,歌中唱到“月亮穿行”的参照物是()a白莲花b云朵c树木d大地【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分析】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物来说的,对于“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要先判断是哪个物体在运动,再判断参照物是什么【解答】解:“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句话是说月亮相对于云朵在运动,所以研究对象是月亮,参照物是云朵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对此题要先判断是哪个物体在运动,再判断参照物是什么2下列的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而成的是()a小孔成像b日食、月食c表演手影戏d雨后彩虹【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和手影游戏都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雨后彩虹是利用了光的折射,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3在下列介质中,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相同的温度下,在下列介质中声音传播最快的是()a空气b水c铁d软木【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快慢不一样,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解答】解:声音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以上四个选项中声音传播速度最快的是铁,其次是软木、水、空气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快慢,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4城市的绿化不仅有美化净化了生活环境,还有效控制了噪声,它控制噪声的途径是在()a声源处b传播过程中c在人耳处d前面三种都有【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答】解:城市的绿化指的是植树种草,可以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能够有效控制噪声,故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生活中的实例,理解防止噪声的途径是解决本题关键5下列描述中,能使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冰块放在碗里熔化了b用力敲钉子,钉子变弯了c一瓶罐头被宇船员带到太空站d配钥匙,对新钥匙进行打磨【考点】质量及其特性【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质量及其测量【分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解答】解:a、冰块熔化成水,状态发生变化,但质量与状态无关,所以质量不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用力敲钉子,钉子变弯了,形状发生变化,但质量与形状无关,所以质量不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一瓶罐头被宇船员带到太空站,虽然位置发生了变化,质量也不变,但质量不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配钥匙,对新钥匙进行打磨,钥匙的质量会减少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质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把握住物质多少是否变化是解决此题的关键6模仿秀杨光能把文兴宇、阎肃、乔羽、单田芳等老艺术家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令人难辨真假,因此而走上央视春晚舞台他模仿的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考点】音色【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归纳法;声现象【分析】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不同人的音色一般不同【解答】解:不同人的音色一般不同模仿秀杨光能把文兴宇、阎肃、乔羽、单田芳等老艺术家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令人难辨真假,他模仿的是声音的音色故选c【点评】明确声音的三个特征的区别,并联系生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每到春季气温开始回暖之时,就会出现一种叫“南风天”的天气,在室内铺瓷砖的地板上、墙上会“出汗”,非常潮湿这种“出汗”现象是()a从地里头或墙里头渗透出来的水滴b这是水蒸气凝华的结果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d这是水分蒸发的结果【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定性思想;顺推法;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南风天”的天气时,空气的湿度很大,地板上、墙上会出现“出汗”现象,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地板、墙后,发生液化现象,形成小水滴故选c【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8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看到它了,这时人们所看到的“太阳”是()a光折射的虚像b光反射的虚像c光折射的实像d光反射的实像【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线在介质不均匀时,光路就会改变,由于大气层的不均匀,所以我们早晨看到的太阳是由于折射形成的是虚像;(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同种、均匀、透明介质【解答】解:由于大气层上疏下密,光线穿过不均匀的大气连续发生折射,早晨当阳光的折射光线沿水平线进入人眼时,而此时的入射光线还在地平线以下,即虽然看到了太阳的虚像,但真实的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的有关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9为加强校园安全的管理,在校门口、教学楼、宿舍楼等多个地方都安装了摄像头摄像头与过往人群之间的距离是()a小于1倍焦距b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c等于2倍焦距d大于2倍焦距【考点】生活中的透镜【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摄像头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解答】解:摄像头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在校门口、教学楼、宿舍楼等多个地方都安装了摄像头,它能实时记录校门口、教学楼、宿舍的情况,摄像头与过往人群之间的距离是二倍焦距以外,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d【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10常用温度计使用的液体有酒精、水银等,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凝固点为117、水银的凝固点为39在我国北方漠河镇的冬季最低气温可达52.3,那么在这里测气温应使什么比较合适()a酒精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水银温度计都可以d酒精、水银温度计都不可以【考点】熔点和凝固点【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根据酒精的凝固点和水银的凝固点,结合北方的最低气温52.3,就可以判断出选择什么温度计【解答】解: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水银的凝固点是39,因此在52.3的环境里,水银已经变成固态的,不能正常使用,所以选择酒精温度计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计工作原理以及温度计选择的方法,注重了学以致用能力的考查1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考点】匀速直线运动【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是一定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图象就是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射线;(2)速度不随时间变化,速度和时间的图象就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射线【解答】解:(1)vt图象反应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由图a可知,物体速度在减小,故物体在做减速运动,图d中速度均匀增加,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d错误;(2)st图象反映物体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由图b可知,路程不随时间变化,物体保持静止;图c中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做匀速直线运动,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c,故c正确,b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会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本题的关键所在12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那么关于海波熔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海波的熔点是48b海波熔化过程持续了6minc在bc过程中,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在bc过程中,海波放出热量【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图析法;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由图象可以看出,熔化过程中甲图出现一段温度恒定的时间段,这是晶体的典型特征,根据常识可判断海波是晶体(2)知道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属于海波的熔化过程根据图象进行判断熔化时间(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解答】解:a、由图知,海波从第6min开始熔化,海波从第6到第12分钟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其熔点为48,故a正确;b、海波从第6min开始熔化,到12min结束,海波熔化过程持续了6min,故b正确;c、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c正确;d、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在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通过考查海波的熔化图象,考查了学生对晶体熔化特点的掌握,并能够从熔化图象中总结出相关信息,考查了学生对熔化图象的综合分析13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a2mb3mc5md6m【考点】平面镜的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结合图示,先求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然后减去被测者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由图示可知,视力表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3m,被测者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为1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得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为3m+3m=6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6m1m=5m故选c【点评】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认真审题(包括图示),搞清题干的问题和各已知条件的关系14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是2:1,它们的质量之比是3:2,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是()a3:4b4:3c3:1d1:3【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计算题;比例法;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已知物体的质量关系与体积关系,应用密度公式可以求出其密度之比【解答】解: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物体的密度之比,应用密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15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原理图,在照相时要使得到的相片更大些,应如何进行调整()a只要减小景物到镜头的距离b只要增大胶片到镜头的距离c减小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胶片到镜头的距离d增大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考点】生活中的透镜【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像时,u2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或摄像头;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解答】解:照相机是凸透镜成实像的一种应用,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要使像增大,应该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照相机应距离景物近一点,同时增大胶片到镜头的距离,此时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在照相机中的应用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内容,搞清每种情况下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学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16三种物质甲、乙、丙的质量m和体积v的关系如图,其中密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无法确定【考点】密度的计算【专题】应用题;控制变量法;图析法;密度及其应用【分析】解答本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在横轴上取体积相同,然后比较这两种物质的质量,质量大的密度大;在纵轴上取质量相同,然后比较这两种物质的体积,体积大的密度小【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当v甲=v乙=v丙时,m甲m乙m丙,所以甲乙丙;当m甲=m乙=m丙时,v甲v乙v丙,所以甲乙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概念及应用数学函数图象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解决此类图象问题时,可采取控制变量思想,取相同体积来比较质量或取相同质量为比较体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7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身高约为160cm【考点】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质量、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质量、长度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即可【解答】解: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比成年人小一些,在160cm左右故答案为:kg;cm【点评】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18行驶列车车架上行李,若以车厢为参照物,行李是静止的,若地面为参照物,行李是运动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1)行李相对于车厢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因此以车厢为参照物,行李是静止的(2)行李和地面之间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行李是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运动【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9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在医学上都得到了重要的应用:医生利用b型超声波来体检,是用超声波传递信息;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体内排石,是用超声波传递能量【考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归纳法;声现象【分析】声音不但能传递信息,还能够传递能量【解答】解:医生利用b型超声波来体检,是用超声波传递信息;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体内排石,是用超声波传递能量故答案为:信息;能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的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20正值寒冬,北方雨雪,道路结冰,为确保道路畅通,交管人员在结冰路面撒些食盐以使车辆通行撒上食盐后,食盐和冰混合,使冰的熔点降低,在极低的气温条件下路面的结冰也会熔化而变成水【考点】熔点和凝固点【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晶体的熔点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杂质的存在和外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即水中含有杂质,凝固点会降低,雪中含有杂质,熔点会降低【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在道路上撒些盐能加快冰的熔化,即含有盐的冰可以使冰的熔点降低,在极低的气温条件下路面上的冰也会熔化而变成水故答案为:降低;熔化【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晶体熔点与杂质是否有关的了解21白炽电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灯泡壁会变黑因为灯丝是由金属钨制成的,钨在高温下会发生升华现象从固体直接变成气体,而钨气体遇到低温的灯壁时发生了凝华现象,又从气体变成了固体【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种状态间可以相互转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解答】解: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是由于钨丝在高温状态下发生了升华现象,变成了钨蒸气;灯泡发黑,是由于灯泡内的钨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灯泡内壁,发生了凝华现象,形成的固态钨附着在内壁上故答案为:升华;凝华【点评】在分析物质是发生哪种物态变化时,关键要抓住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22如图所示的光路中,图甲表示的近视眼的光路图,要用凹透镜矫正,图乙表示的远视眼的光路图,要用凸透镜矫正【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专题】应用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由此可以确定哪一个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解答】解: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甲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乙图是由于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而看不清物体,是远视眼,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带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故答案为:近视;凹透镜;远视;凸透镜【点评】能扎实的掌握好眼睛成像原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是解决该题的关键23一束与镜面成3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是6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入射角指的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是与镜面的夹角,两角是互余关系【解答】解: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因此入射角是9030=6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60+60=120;故答案为:60;12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定义,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24在红外线、红光紫光、紫外线中,电视机遥控用的是红外线,用于识别钞票真假的是紫外线【考点】红外线【专题】应用题;归纳法;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红外线的用途:红外线的热效应强,能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等等;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制成的(2)紫外线的用途: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杀菌;能促使维生素d的合成【解答】解:(1)家中的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2)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是紫外线,验钞器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故答案为:红外线;紫外线【点评】本题考查了红外线与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25容积为1l(1l=1dm3)的塑料瓶子装满油,油的质量是0.8kg,则油的密度是0.8103kg/m3,这瓶油倒去半瓶之后,瓶中剩下油的密度是0.8103kg/m3【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已知瓶子的容积和油的质量,利用=计算油的密度;(2)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跟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解答】解:(1)由题意知,油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即v=v瓶=1l=1dm3=1103m3,油的密度:=0.8103kg/m3;(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跟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所以倒掉一半后密度不变,仍为0.8103kg/m3故答案为:0.8103;0.810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密度及其特性的了解和掌握,关键是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跟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26一个瓶子装满水时,总质量是823g,当它装满酒精时,总质量是723g,酒精的密度是0.8g/cm3,则瓶子的质量是323g【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方程法;密度及其应用【分析】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瓶子质量和水的质量之和;瓶子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瓶子质量和酒精的质量之和液体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瓶子的容积是相同的,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可知m=v列方程组解答【解答】解:设瓶子的质量是m,瓶子的容积是v则m水=m1m,m酒精=m2m,由于液体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由=可知m=v,所以,水v=m1m,即:m+1.0g/cm3v=823g酒精v=m2m,即:m+0.8g/cm3v=723g联立,解得:m=323g,v=500cm3 故答案为:323【点评】此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解答此题要明白总质量等于瓶子的质量与液体质量之和这个等式,由题意列出方程组三问答、作图题:(本题共6分,每小题3分)27平时是自己洗衣服吗?就请你说一说应该怎样晾晒才会使湿衣服干得更快一些(写出三点做法)【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加快液体蒸发的因素有三个:提高液体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解答】答:为了使晾晒的湿衣服干得更快一些,其方法是:将衣服放在太阳底下、放在有风的地方、将衣服撑开来晾晒等【点评】本题考查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影响蒸发的因素28作图,如图所示,请在图甲中完成光折射光路图,在图乙的两个方框中画出适当的透镜【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透镜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分析】(1)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介质中(或光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根据入射光和折射光的方向,判断光线被会聚了还是发散了若光线被会聚则填凸透镜,若光线被发散则填凹透镜【解答】解:(1)过入射点作出法线,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2)第一副图中,过主光轴上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射出,可以判断出该透镜是凸透镜第二副图中,光线本来可以会聚于主光轴的,经过了一个透镜的折射,变为了平行光线,远离了主光轴,对光线起到了发散作用,是凹透镜如图所示:【点评】(1)作折射光线,要根据折射定律的要求来画,并且注意光线的方向和角的大小关系(2)在分析会聚、发散现象时,需要将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进行比较若比原来靠近主光轴则为会聚作用;若比原来远离主光轴,则为发散作用四综合应用题:(本题16分)29(8分)珠港澳跨海大桥全长接近50km,预计于2016年完工,将是世界上最长的六线行车沉管隧道,及世界上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根据大桥的设计,从珠海到达香港只需约0.5h,则大桥设计的行车速度是多少km/h?若以这个速度行驶,目前开车从珠海到香港还需要3h,那么目前从珠海到香港的路程是多少km?【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根据v=计算出行车的速度,由s=vt计算出目前从珠海到香港的路程【解答】解:行车速度:v=100km/h;由v=得,目前从珠海到香港的路程:s=vt=100km/h3h=300km答:大桥设计的行车速度是100km/h;目前从珠海到香港的路程是300km【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在掌握基本公式的同时,要熟练变形应用,难度不大,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的换算30(8分)如图所示,两种大小不同包装的纯牛奶,小包装上标注净含量为250ml,大包装上标注净含量为1l测得小包装中纯牛奶的质量为262.5g求:纯牛奶的密度是多少kg/m3?大包装中纯牛奶的质量是多少kg?【考点】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已知小包装中纯牛奶的质量和体积,利用=计算纯牛奶的密度,然后利用=计算大包装中纯牛奶的质量【解答】解:小包装中纯牛奶的体积v=250ml=250cm3,大包装中纯牛奶的体积v=1l=1000cm3,纯牛奶的密度:=1.05g/cm3=1.05103kg/m3;根据=可得,大包装中纯牛奶的质量:m=v=1.05g/cm31000cm3=1050g=1.05kg答:纯牛奶的密度是1.05103kg/m3;大包装中纯牛奶的质量是1.05kg【点评】此题考查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解答过程中应注意单位换算五实验探究题:(第36题第(3)小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25分)31如图所示,甲物体ab的长度是3.23cm乙体温计的示数是36.6【考点】长度的测量;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定量思想;图析法;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使用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时,首先要明确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线相垂直【解答】解:(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23cm对齐,所以甲物体ab的长度为l=3.23cm;(2)在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示数为36.6故答案为:3.23;36.6【点评】此题考查了刻度尺、温度计的读数,是基本技能的考查,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3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象如图1所示,从中可以知道:(1)水的沸点是98(图象?)(2)水在沸腾过程中,加大了火力,水的温度不会(“会”还是“不会”)上升(3)如图2所示是某同学的实验装置,其中存在两点错误:一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二是没有用外焰加热【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实验题;实验分析法;图析法;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2)液体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沸点;(3)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水沸腾的温度是98;(2)因为水沸腾的特点是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水在沸腾过程中,加大了火力,水的温度不会上升;(3)根据图2可知,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而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用酒精灯加热时,要用外焰加热,而图中没有用外焰加热故答案为:(1)98;(2)不会;(3)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没有用外焰加热【点评】此题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考查了水的沸点的概念、水的沸腾特点及图象以及温度计的使用等要知道水在沸腾前吸热升温;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要调节这三者的高度,使烛焰的中心和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2)当把蜡烛移到凸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2fuf),这时通过调节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3)当uf时,在光屏不能(“能”还是“不能”)得到烛焰的像,这时透过凸透镜才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实验探究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解答】解:(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物距介于1倍与2倍焦距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当凸透镜移到使蜡烛在焦距以内时,光屏上不能得到烛焰的像,但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烛焰,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倒立、放大;(3)正立、放大【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及应用,属于记忆性的内容,应牢记,并理解应用透镜及其应用必须熟记和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应用,还要记住成实像、虚像的大小调节规律,这一章的内容才有可能学好3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采用平面镜成像实验器如图,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把一个蜡烛模型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把另一完全相同蜡烛模型放在玻璃后像的位置上(1)另一模型与像会(“会”还是“不会”)重合,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2)此时测得两个蜡烛模型到玻璃板距离会(“会”还是“不会”)相等,说明了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探究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实验时把蜡烛模型b放在蜡烛模型a的位置,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模型b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模型a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