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高三地理百题精练(1).doc_第1页
11月份高三地理百题精练(1).doc_第2页
11月份高三地理百题精练(1).doc_第3页
11月份高三地理百题精练(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11月份百题精练(1)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计50分)下图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值出现的频次图”(实线和黑点代表实际存在),读图完成12题。1该地点最有可能存在的现象是a有商品谷物农业分布b植被稀少,常年干旱c一年中最小太阳高度是2326d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2由图中显示的信息可知,一年内a正午太阳高度频次为1时,地球公转速度可能较慢b正午太阳高度频次为2时,历时可能不到半年c正午太阳高度频次为3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d正午太阳高度频次为4时,亚平宁半岛阴雨绵绵2012年7月21日,北京城上空突然电闪雷鸣,一场四十年来罕见的暴雨侵袭北京城。据此回答34题。3本次暴雨发生最有可能由下图中哪种天气系统引起?4要减少北京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加强城区水利设施的建设b扩大城市的规模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d用透水砖代替实心水泥砖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某一周的气温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情况,回答56题。5该周最有可能属于哪一月a1月b5月c7月d11月6在该周内,最有利于农产品品质提升的一天是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四d星期六读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78题。7图中地质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是a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d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8所示地质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泥沙沉积b岩层断裂c侵蚀作用d水平挤压北极点是地球上最北的地方,而世界上最北端的城市为挪威的郎伊尔宾,它是斯瓦尔巴群岛的首府,位于7814,常年过冬人口为1500人左右。结合下图,完成第910题。9郎伊尔宾位于荆州的a东南b西北c东北d西南10有关斯瓦尔巴群岛的说法,最不可能的是a冬夏各有100多天的极夜、极昼b国内有60的领土被冰川覆盖c人口少,植被覆盖率高达40d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群岛西侧通航时间稍长下图是我国福建、浙江、上海和山东四省复种指数变化过程(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总面积耕地面积100)。读图完成1112题。11山东与浙江复种指数的差异,体现的地理分布规律主要是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没有明显的地理分布规律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2改革开放后,上海的复种指数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b农业结构的调整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d全球气候变暖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下表,回答1314题。13关于我国城市首位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首位度大致与区域的经济发展呈正相关b东部地区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c1984年城市首位度均高于1997年,说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郊区化的趋向d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是导致城市首位度较高的主要原因14造成从1984年到19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经济特区的设立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abcd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将会使泥沙的侵蚀动态、输送过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沉积带中泥沙的沉积速率。下图为黄河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计算公式:某一时期大水次数2(同一时期大水次数大旱次数)和下游河道沉积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1516题。1519世纪以前,最能反映黄河中游地区植被严重退化的时间段是a公元100300年b公元6001100年c公元11001300年d公元13001800年16关于该图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气候变化越剧烈,沉积速率的变化也越剧烈b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基本呈现负相关c下游河道沉积速率的波动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后果d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在公元1100年后的波动上升是植树造林导致的读“某类工业收益性空间界限的区位模型图”,回答1718题。17该工业布局的最佳区位是acbdcd18为了促进该地产业的升级,当地政府提高了该类工业的环境治理费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b与点间的距离会增加b环境质量的改善,该类企业的竞争力增强c点所在区域范围会缩小d企业利润减少,且分布范围减小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1920题。19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纬度河流降水地形abcd20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聚落),与甲地相比,乙地具备的突出优势是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c陆路交通方便d水陆交通枢纽兰渝铁路是国家“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干线,是继青藏铁路后西部地区的又一条国土开发性主干线。读兰渝铁路示意图,回答2122题。21关于兰渝铁路沿线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越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b跨越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c年降水量小于800,植被以森林为主d途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22以下有关于建设兰渝铁路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铁路网的布局更加优化b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c缓解陇海、宝成等铁路线的运输压力d重庆将成为川黔、湘黔、兰渝等铁路线的交汇点读气候资料图,回答2325题。 23图中气候类型为a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24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b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c气候类型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d、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25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