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和现代汉语写作(节选)_第1页
汪曾祺和现代汉语写作(节选)_第2页
汪曾祺和现代汉语写作(节选)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散文化小说的情节特征摘 要:散文化小说具有很多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新特点,无论在语言、内容上,还是在情节结构上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以一些散文化小说中的名篇为例,简明的阐述了散文化小说在情节和结构上不同于其他小说的特征。?关键词:散文化小说;情节;结构;特征?汪曾祺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他的受戒、大淖记事、岁寒三友等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篇,我们都很喜欢他,喜欢他为我们营造的那些恬淡和谐的水墨画。正是他的出现一扫伤痕、反思的浪潮,使人们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小说有了全新的认识,他的成功实践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典范,使得一批具有共同审美理想的人涌现,于是散文化小说渐渐成为一种当代小说史上的流派之一。?但是对于散文化小说,目前仍有很多人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有人认为散文化小说就是由鲁迅所开创,展开于乡土写实小说、乡土抒情小说和以郁达夫为代表的自我抒情小说中,1也有人认为所谓散文化小说,即用散文和诗的笔法写成、具有诗的意味和意境、生于抒情的小说,亦称为散文诗式小说或诗化小说,2甚至有很多人都会将散文化小说同乡土小说、抒情小说、风俗小说相混淆。?对于情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它是戏剧及叙事性作品的重要审美因素,必须具备真实性、典型性、生动性和丰富性等审美特征。4这条原则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指导着很多作家的创作,人们一致的心理是没有情节就没有故事,没有故事小说也就无法存在。可是散文化小说的出现,却极大的冲击了这个观点的基石。?胡亚敏教授将小说的情节类型划分为线性情节和非线性情节两种,对于线性情节我们都不陌生,我们非常熟悉的四大名著都是采用了线性情节。而非线性情节是相对线型而言的,是对传统的故事型情节的一种冲击。它表现为线型情节的紊乱或隐退,其基本特征为打乱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淡化人物和情节。5根据这个定义我们知道非线性情节并不是完全没有情节,而只是缺少清晰完整的故事情节。?汪曾棋曾经说过:我的一些小说不大像小说,或者根本就不是小说。有些只是人物素描。我不善于讲故事。我也不太喜欢太像小说的小说。即故事性很强的小说。故事性太强了,我觉得就不大真实。我的初期的小说,只是相当客观地记录对一些人的印象,对我所未见的,不了解的,不去以意为之作过多的补充。后来稍稍展开一些,有较多的虚构,也有一点点情节。6他的这段话表明散文化小说不追求情节,但也不表明没有情节,如果要归类,散文化小说的情节当然要归入非线性情节。?在散文化小说中情节是以隐退的方式出现的,构成故事的情节没有明确的起点,也没有固定的终点。比如在何立伟的小说白色鸟中,我们看到的情节是两个不识愁滋味的少年在夏日宁静的河边玩耍。一声批斗的锣声将深藏的情节拉扯出来,但是作者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模式继续写这个情节,反而戛然而止。这就给小说的情节留下了空白,如同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给人以想象和回味的空间。?在情节的组织上,散文化小说不是按照传统的时间顺序连接,也不是以因果关系连接,而是以反因果的关系来连接的。关于反因果连接,胡亚敏指出,反因果连接也不失为因果连接的一种变体,主要表现为因果关系的淡化和歪曲7具体来说散文化小说的情节方式还是淡化,情节自由敷衍,取消了戏剧性情节,同时散文化小说也放弃了传统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情节模式,叙述的只是生活的自然流程。?刘姗在文心雕龙?定势中有言: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势者,乘利而为制也。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文章体势,如斯而已。8在他看来文章的体式是按照作家的思想来创造和选择的。同样的,作家采取何种情节,也是意在笔先的因情而题,都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散文化小说作家选择这样的情节也是表达感情的需要。?那么散文化小说的情节具有怎样的特征呢?简单来说散文化小说的情节特征可以概括为弱化,这种弱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些散文化小说无情节。比如汪曾祺的幽冥钟不过是一点点情绪点染而成,没有人物,更没有情节;汪曾祺的詹大胖子有人物,但却没有连贯的故事,只是一个个生活的小片断;邓刚的迷人的海中海如何迷人?人与海之间有什么故事?老小两代海碰子之间似乎也没有什么大故事可言;阿城的雪山中的人物也是不定的,我们只看到一个影影绰绰的行走的影子,自然也没有什么情节来构成故事了。迟子建的守灵人不说话中,守灵人为什么不说话,并不是由情节来诉诸读者的。刘庆邦的春天的仪式不过是在借星采的眼睛写三月三这个赶集的日子以及星采的那点小儿女心思?第二个方面是情节的缺失,小说有情节但情节不完整。比如在何立伟的小说白色鸟中,作者讲到外婆的故事,文中提到 忽然有一天,外婆就打起包袱乡下来了, 方才吃午饭时候,有人隔了田膛喊外婆,声音好大,今天下午开批斗会这些零零碎碎的情节,但是作者并没有说明外婆为什么到乡下来,有人喊外婆做什么,批斗会批斗谁这些问题,这些情节都被缺失。但是这些零散的情节却可以激起读者的想象,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线索联想到外婆在文革中受到不公正待遇,被迫回到乡下,还受到了批斗和迫害等等,这样作者虽然没有介绍,我们也可以明白,就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总之,散文化小说中没有情节或情节的缺失,都是为了消弱传统意识中情节对小说的主宰作用,这也是作家有意为之的,苏童就曾经说过:迟子建的小说构想几乎不依赖于故事,很大程度上它是由个人的内心感受折叠起来,一只温度适宜的气温表常年挂在迟子建的心中,因此他的小说有一种非常宜人的气温。在散文化小说中,情节不再是构成小说最为核心的东西了。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由冲突性情节到非冲突性情节,再到情节的淡化以至无情节的发展,是有着某种内在的必然性的。在散文化小说这里,完成了这种情节观念的更新。?参考文献:?1康凤英.散文化小说:现代作家自觉追求的独立文体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6).?2蒋小兰.散文化小说审美特征论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3,(3).?3佃国春.论当代散文化小说J.作家,2007,(5).?4胡亚敏.叙事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2.?5汪曾祺.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自序)G/汪曾祺全集?四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66.?6胡亚敏.叙事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6.?7刘勰.文心雕龙M.周振甫,评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445.?8苏童.关于迟子建G/微风入林?跋M.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9张学军.中国当代小说流派史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