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作法地下连续墙的结构设计.pdf_第1页
逆作法地下连续墙的结构设计.pdf_第2页
逆作法地下连续墙的结构设计.pdf_第3页
逆作法地下连续墙的结构设计.pdf_第4页
逆作法地下连续墙的结构设计.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 S E R I O N J 艾 肋 S t r u c t u r a l D e s ig n f o r U n d u r u r o u n d D i a p h r a u m Wa ll b y R o v o r s o P r o cu s s 逆作法地下连续墙的结构设计 口 吴燕秋 李定江 李彬 王静耘Wu Y a n q i u L i Di n g j i a n g L i B i n Wa n g J i n g y u n 广 on 西 s t 城 r u 镇 c 建 t io 设 n 震 摘 要 通过工程实例 介绍逆作法地下连续墙结构设计方法和措施 以供借鉴 关键词 逆作法 地下连续墙 结构设计 文章编号 1 6 7 2 7 0 4 5 2 0 1 1 0 1 0 0 7 2 0 7 中图分类号 T U 7 6 1 4 文献标识码 B A b s t r a ct T h r o u g h p r o j e ct ca s e t h i s p a p e r d i s cu s s e s O D s t r u ct u r a l d e s i g n f o r u n d er g r o u n d d i a p h r a g m wa l l b y r e v e r s e pr o c e s s 1 日 1 I 删恤 r e v e r s e p r o c e s s u n d e r g r o u n d di a p h r a g m wa ll s t r u ct u r a l d e s i gn 1工程概况 永 凯现代 城位 于 广西 南 宁东 葛路与望 园路交汇处 地块东西长 1 7 O m 南北宽1 0 7 m 场地南面为 南 宁市 国税局 办公楼 地下 一层 桩 基基础 北 面有 七 总 渠 通 过 距 地 下 室 外 墙 最 近 处 仅 6 5 0 mm 西 面和 南面西端 为天然 地 基的8 层住宅楼 该工程总建筑面积 1 3 8 9 5 7 5 3 m 地上由一栋2 7 层的四 星级酒店 三栋分别为2 6 层 2 7 层 和2 8 层的高层住宅楼以及连为一体 的5 层裙房组成 地下设置4 层 主 楼 裙楼区域的基坑开挖深度分别为 1 8 7 5 m 1 7 7 5 m 根据勘察资料 场地上覆土层为 填土 黏性土 粉土 砂土和圆砾 为典型的上细下粗二元结构 下伏地 层为第三系湖相沉积的泥岩和砂岩 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 1 场地 内分布有两层地下水 第 一 层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填土中 属 上层滞水 该层地下水量贫乏 主要 来自大气降雨及生活废水补给 第二 层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粉土 粉细砂 中粗砂 砾砂 圆砾层 中 属孔隙 潜 水 水量 丰 富 稍具 承压 性 与 邕江河水有水力联系 稳定水位高 程在6 4 7 8 m 6 7 1 6 m 升降幅度约 3 O m 该项 目基坑工程有以下特点 1 基坑 开挖深度 大 基坑 开 挖深度 1 8 m左右 为广西较深的基 坑 2 环境保护要求高 该工 表1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土层 土层 名称 重度 k N m C k P a p 填土 1 9 5 3 1 5 6 淤泥质黏土 1 8 5 4 4 5 6 黏土 l8 7 1 6 2 7 3 粉质粘黏土 1 8 7 1 4 8 一1 黏土 1 9 6 2 7 4 l7 9 一 2 黏土 l9 3 2 6 8 1 1 3 一 1 粉质黏土 2 0 6 1 5 4 1 3 5 一 2 粉质黏土 1 9 9 9 7 5 粉土 2 0 6 3 3 7 5 粉细砂 2 0 3 2 4 1 5 中粗砂 2 0 5 0 2 5 圆 砾 2 0 8 O 3 6 一 1 泥 岩 2 1 4 4 0 5 l3 3 一 l 粉砂质泥 岩 2 1 5 1 2 8 2 9 5 一 2 粉砂质泥 岩 2 1 9 6 5 1 3 2 6 程位于东葛一长湖黄金商圈钻石宝地 是南宁市的 新兴政务 商务和较具发展潜力的区域核心 紧邻 市国税局 审计局 规划局 财政局等重要政府机 构 且周围多为天然地基的住宅楼 施工场地北面 有 七 一 总渠通过 最近处仅相 6 5 0 mm 3 场地地质条件复杂 该工程场地内土层分 布呈现 上软下硬 的特点 浅层多为淤泥质及粉 质黏土 深层土为泥岩地层 围护结构须穿过强透 水性 的粉 细砂 圆砾至 泥岩 需采取 针对 性措施 防 止水土流失 保证基坑稳定 4 施工工期紧张 该工程为地下四层结构 基坑面积约为1 3 0 0 0 m 挖深1 8 m左右 要求一年 半时间完成地下四层地上五层 2 基坑支护方案 2 1支护结构形式的选择 根据该工程 的挖深情况和周边环境条件 可 以选择的围护结构形式主要有钻孔灌注桩和地下连 续墙两种支护结构 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 采用地 下连续墙支护方案 地下连续墙支护节省了止水帷 幕 整体刚度大 变形小 对周边环境的控制非常 有利 特别是闹市区施工时 有利于周边建筑管线 的保护 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节省 了地下室外 墙 增大了地下室利用面积 在深大基坑中得到了 广泛应用 2 2 水平支撑结构 采用逆作 法施工缩短施工周期 以永久结构 梁板作为开挖阶段的水平支撑体系 同时结合场地 条件及运土方向 在楼板适当位置预留出土口 基 坑西侧局部楼板缺失以及南侧车道处 在逆作施工 阶段设置临时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以传递侧 向土压 力 混凝土支撑同逆作结构梁板一同浇筑 待地下 室结构施工完毕后再逐层凿除 2 3竖向支撑结构 配合逆作法施 工工艺 与主体结构相结合 的 竖向支承立柱采用型钢立柱或钢管混凝土立柱 型 钢立柱构造简单 便于加工且承载能力较大 应用 于无上部结构的地下室的结构体系中 钢管中浇筑 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柱 施工便捷 承载力高且 经济性好 应用于有上部结构的地下室支承柱 对 建筑结构 S S E R T A T I O N I I I I论文 于高层酒店尚需对钢管混凝土柱外围包混凝土结合 层 以满足正常使用条件下的结构承载力要求 3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该工程地 下连续墙 总周 长约 5 0 0 m 深 1 8 m 共 划分成1 0 8 幅槽段 相邻槽段之间采用楔形锁口管柔 性接头 地墙入土深度l1 6 m 插入比l 0 6 3 墙 体9 0 0 mm厚 基坑平面图见图1 围护结构采用同济启明星软件进行稳定性及位 移计算 计算简图见图2 计算工况见图3 计算结 果见表 2 墙体配筋见图4 其中 墙体厚9 0 0 mm 砼强 度等级C3 0 砼保护层厚度7 0 mm 开挖面纵筋2 3 2 1 4 0 箍筋 2 0 2 5 0 迎土面纵筋 2 8 1 4 0 2 5 1 4 0 箍筋 2 0 2 5 0 地下连续墙与楼板边梁的连接节点见图5 4 水 平支撑体 系受力分析 该工程采用逆作法跃层施工 以B O 层 B 2 层结 构梁板作为基坑开挖时的支撑 为保证结构楼板的 m 惜 十 1 卧 棒 中 枉 毫 鼍f l 材m Do 0 1 D D o 3 洲 脯 舳 f厂 户D O 2 D Q 3 0 o 4 l 罡 I 埘 鼾 馘 鼍 I I j D 0 1 y 3 t l 蛐特 脯 l张 r f 4 li 4 1H li 鞭珊 戗lt t 料 舸lt l l 嗵 枷 l I 抒 一 蚍 一 l i f I B 0 9 地 下连 续墙 图2 围护 结构计算 图 图1基坑平 面图 工况1 工况2 工况3 工况4 工况5 工况6 工况7 工况8 图3 计算 工况 图 蓑 镇 城 西 广 0 C 表2各剖面计算结果表 计算结果 项 目 南侧 国税局 剖面 东侧 望 园路 剖面 北侧 东葛路 剖面 正弯矩M k N r r d m 2 0 4 9 8 2 2 6 2 3 l7 8 4 2 负弯矩M k N m m 一 l7 5 9 1 1 8 7 5 8 一 l8 0 9 4 正剪力Q k N m 7 5 4 4 7 5 7 6 7 8 0 1 负剪力Q k N m 7 9 0 7 9 9 0 8 0 3 1 位移S mm 4 1 1 4 4 9 4 9 B 0 板水平压力N k N m 3 7 9 6 4 2 6 3 4 1 6 2 B 2 板水平压力N k N m l2 2 1 1 l2 9 6 8 l2 5 5 6 整体稳定安 全系数 2 1 9 8 1 9 3 抗倾覆安全系数 5 0 1 6 5 7 4 8 2 抗 隆起安全系数 2 6 9 2 5 7 2 5 7 3 开 挖 面 迎 土 面 害 国 霸 塞 f 童 1 置 量 主 8 孽 逞 r 害 3 I I 謦蠢 t 5 d h 6 mm 墓境 内 基坑 井 1 1 基坑 内 基境 井 2 2 基坑 内 基 坑 外 图4连续墙配 筋图 妻 m 删 h 6 m 建筑结构 2 O 1 I aT I l 睛柚T a 州 B o o 帐 汀 豫 n O N喇 埚 75 S S E R I ON f 4 2 5 1 4 0 2 8 0 l 广 一 14 岌土 量 击 5 0 8 0 I I l 1 j 主 簟 H l l 堰 止 I l l I A I L 量 下譬 O A A 竺 图5地墙与楼板 边梁连接节点示意图 安全 通过Mid a s C i v i l 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 分析 其内力及变形情况 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校核 模型尺寸见表3 4 1荷载条件 B 0 板考虑板上走车 堆场及其他施工荷载 竖 向均布活荷载标准值3 0 k N m 作为地下连续墙侧 向支点按启明星软件结果取反力4 2 6 k N m B2 板竖 向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按超市要求取8 5 k N m 楼板 所受地下连续墙的支点反力为1 2 9 6 8 k N m 4 2 约束条件 B0 板 B 2 板周边环梁节点加水平弹簧支座 竖 向约束位移 4 3 计算结果 4 3 1 B 0 板 B 2 板平面内位移 B 0 板边梁承受地墙传递 的土压力 变形 由外向 内递减 x 向位移最大值发生在西侧楼板缺失而设置 临时支撑的位置 约为6 0 ram Y 向位移最大值发 生在南侧靠近车道处 约为4 5 ram B 2 板承受的侧 表3有限元模型尺寸表 项 目 主要截面尺寸 mm 项 目 主要截面尺寸 mm 板厚 l8 O 板厚 l5 0 5 0 0 X 9 0 0 主梁 双粱2 5 0 X 9 0 0 B 2 板 主粱 3 0 0 X 8 0 0 2 5 0 5 5 0 次梁 B 0 板 5 0 0 8 0 0 3 0 0 X 6 0 0 2 5 0 X 5 5 0 开洞处临时支撑 根据逆作施工图纸 次梁 3 0 0 X 6 0 0 3 0 0 7 0 0 表4 B 0 板单元应力峰值统计表 应力值 板单元个数 占板单元总数的百 分比 x向压应力 2 0 2 l 0 9 l 最大值 MP a 1 4 9 7 4 2 O Y向压应力 2 O 1 4 0 6 l 最大值 MP a 6 2 2 68 1 4 一 I 盏 重 镇 城 西 广 C 表5 B2 板 单元应 力峰值统计表 应 力值 板单 元个数 占板单元总数的百分比 l X 向压应力 2 0 3 0 0 6 I 最大值 MP a 1 4 3 7 0 7 6 Y向压应力 2 O 2 8 O 5 8 最大值 MP a 1 4 9 2 1 9 O 向土压力要远大于B 0 板 所以板内平面变形也要大 得多 B2 板在西南角较大面积缺失 设置了临时支 撑 此部位变形较大 最大1 9 4 mm 4 3 2 B O 板 B 2 板平面应力 B 0 板共划分为2 3 1 1 个板单元 板单元x向应力 的最大压 应力值 3 0 5 6 MP a 板单元 Y向应 力的最大 压应力值2 9 7 8 MP a B 2 板共划分为4 8 4 2 个板单元 板单元x向应力的最大压应力值2 3 7 8 MP a 板单元 Y向应力的最大压应力值3 1 9 3 MP a B 0 板 B 2 板应 力峰值统计表见表4 表5 从表4 表5 可以看出 虽然楼板的局部应力较 大 但所在点范围较小 当局部产生塑性变形时 其应力进行重新分配 从而会使峰尖应力值急剧缩 小 从板的变形不大的结果中得到了验证 因此楼 板的应力均在安全可控范围之内 F 3 t F 2 板 4 5 l l F 0 板 5 4 口一 j B1 板 B 2 板 B 3 板 B4 板一 i J 垂 I I C I 譬I F 4 t 5 竖 向支承系统受力分析 裙房一柱一桩作为永久性支承构件 主楼逆作 施工阶段采用一柱一桩方式使用阶段钢管外包混凝 土 基础采用平板式筏基 5 1钢立柱的不利工况 对 于该工 程采用 跃层逆 作施 工 可 能存在 的不 利工况见图6 5 2 钢立柱的计算长度 钢立柱上端包裹在楼板结构中作为固结 下端 与桩连接 当柱与桩 的刚度比 0 2 K E1 日 g 则按 固接 考虑 否则按 铰接 考虑 该工程采用钢管柱 7 O 0 r n m 壁厚1 2 mm 钢材牌号Q2 3 5 B 钢管柱 内灌注C4 0 砼 钢管柱锚 入桩身深度为基坑开挖面下2 5 0 0 ram 立柱桩直径 1 2 0 0 立柱桩砼C 3 0 F 3 板 4 F 2 板 F O t 5 4 I B1 板 B2 板 B 3 板 B 4 fi J F 5 板 F 4 板 4 6 I F 3 板 F 2 板 4 5 F 板 5 4 BI 板 l B2 板 B 3 板 B 4 板 广一 I 不 利 T I 不利 工况2 不 利 x 3 图6 钢 立柱 的不 利 工 况 图 建筑结构 C S S E R 满足 满足 满足 注 需求能力比 N N 0 3 4 3 N Nu 0 4 0 3 N 0 4 9 4 E 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